纪念建军的周年征文

八月一日是国人心目中一个神圣的日子。做为人民军队的建军节,这一天同“十一”、“五一”、“七一”、“六一”一样,为亿万中国人民永远纪念。一年前的八月,在我们各大城市的电影院,确实强力推出了两部战争巨作,但都是地道的外国“大片”,与我们自己的建军节无关。一部是《决战的较量》,把成为二战一个重要转折点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变成了约瑟夫和阿道夫之间的个人决斗,把反侵略的正义一方也肆意嘲弄一番;另一部是《珍珠港》,充满了美国式的英雄主义,歌颂了美国大兵的器宇轩昂和舍身取义。

今年的这一天,国产军事大片《冲出亚马逊》展现了新时期中国军人的风采,令人耳目一新。但几年来,我们确很少见到自己拍摄的反侵略的军事影片。既没有放映旧的,更没有推出新的。前几年,八一厂倾全力完成了《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系列。影片气势磅礴、场面宏大,可谓大手笔、大制作。但其记录的是中国的一段内战,尽管这是一场打倒反动派、解放全中国的正义之战。而仅人民军队成立后的70多年里,中国军民就进行了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等规模大、时间长的反侵略战争。用电影这门视觉冲击力最强的综合艺术再现当年的历史,既有必要,也有优势,更是电影人的责任。

我们没有拍出一部像《地道战》、《地雷战》或是《血战台儿庄》、《七七事变》那样的抗战影片。从《鬼子来了》到《鬼子死了》(又名《葵花劫》),包括有较高艺术水准的《紫日》到即将公映的《血性山谷》,都是将镜头聚焦到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局部。而影片中中国人民的代表,都是一个或一群既善良、宽厚又封闭、愚昧的农民。有的只认钱,而不识民族大义;有的一味忍让,左脸被打恨不得把右脸伸过去。我们既看不见李向阳、高传宝,也找不到李宗仁、张自忠;既看不到“埋伏下神兵千百万”的全民皆兵,也看不到“漫山遍野摆战场”的人民战争。而抗战8年,从共产党八路军高奏凯歌的平型关大捷、黄土岭战役、百团大战,重创板垣师团、击毙阿布规秀;到爱国军民浴血抵抗的松沪抗战、武汉会战、南京保卫战,消耗日军大量有生力量,有多少壮怀激烈的战争场面、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值得在银幕上再现或展现。

而半个世纪前的抗美援朝战争,作为本世纪中叶最大的局部战争,也是二战后规模最大的战争,更是电影创作的绝好题材。新中国百废待兴之时,人民志愿军面对武装到牙齿的强敌,以非凡的勇气和毅力,历经5次战役和两年的反复争夺,终于迫使敌人在停战书上签字。当年以此为题材的《上甘岭》、《英雄儿女》,鼓舞了整一代人。但从那时起,抗美援朝的电影创作几乎空白了30多年。几年前,一部黑白纪录片《较量》,票房纪录超过了许多进口大片,既反映了观众的情感,也反映出题材的吸引力。

近日,有消息称,抗战题材的影片《平原枪声》创作完成,但除了老片新拍外,我们就不能主创几部新的大片吗?年初,曾欣闻电视连续剧《抗美援朝》进入后期制作,但此后便杳无音信,而且,置身电影院里,与打坐电视机前,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觉,我们就不能在银幕上艺术地再现那场波澜壮阔的战争吗?

当我们的电影界人士对外国军事大片攒不绝口时,是否应该意识到,拍好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大片,更是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呢?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