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纲要的心得体会(十一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对纲要的心得体会篇一

纵观《纲要》,分为四个部分:总则,教育内容与要求,组织与实验,教育评价。总则是其他部分的精辟概括,其他部分则是总则的扩充和延伸。从横向来看,这四部分都围绕着幼儿的发展来谈,以注重幼儿的发展为出发点,也以促进幼儿的发展为目标。不管是总则中第二条所提到的“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从实际出发……为幼儿的一生发展打好基础。”,还是第五条中的“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以我个人观点,《纲要》是以关注幼儿发展为中心的。下面我就从如何关注幼儿的发展这个层面,来说一下自己的学习心得,不过也只是管中窥豹而已。

正所谓“三岁定八十”,意思就是小时候养成的习惯,到老了都不会改变,此谚古已有之,可见幼儿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幼儿时的教育会影响幼儿的一生,所以不容我们小觑对幼儿的教育问题。到底如何教育幼儿,既不能强制要求幼儿这个不许那个不行,也不能纵容幼儿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就像莎翁在《哈姆雷特》中写的名句“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所以这个答案要拿捏得精确有点困难。那么到底如何教育幼儿呢?我认为归根到底还是要遵循幼儿的发展,就如同顺着风扫落叶,根据风向来扫必然事半功倍,根据幼儿的个性差异,因地制宜地从实际出发,必定也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随着幼儿年龄的逐步增长,学习能力也逐渐增强,在成长过程中所学的词汇也越来越丰富。一般都说懂礼貌的小孩更招人喜欢,不光要让幼儿乐意与人交谈,还要让他们能够大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作为新教师,我喜欢时不时地跟幼儿以聊天的形式交谈,聊吃的早饭,聊玩的玩具,聊他们的朋友等等,这样既可以拉近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也可以了解他们的习惯性格,还可以从聊天中积累教学实际经验。可能别人会觉得大人与幼儿聊天,会讲的牛头不对马嘴,这个我也赞同的,有时确实会听不懂他们的“外国话”,这个时候我会找他们的同伴当翻译,或者让那个幼儿重复再说。这样做有人可能会不解,我的理由有两个,一个是我想进一步了解幼儿,让他们在某一方面也能把我当同伴,这样能更好的知道他们的成长;另一个是我希望他们能够说出让大人明白的话,学会清楚地说出自己要说的话,这样对他们的语言发展也是有帮助的。在聊天过程中,我还发现有的幼儿想要把发生的趣事告诉老师,心里急着说,可是讲出来的话却磕磕巴巴,有点语无伦次,这个时候老师可不能没有耐心,要鼓励他们开口讲大胆讲,也要表示自己对他们讲的事感兴趣,这样幼儿才会更有自信,以后可以从讲身边发生的事发展到讲完整的故事。

1.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首先要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关爱学生有利于教师新教育目标的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次新型的师生关系必须满足学生心理需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表扬、一个赞扬,都会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提高学习质量。第三,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不挖苦讽刺学生,多看学生的优点、闪光点,对学生有一点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激励学生向上。

心理健康的教师往往能够尊重、理解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开放、宽松的学习气氛,会促进学生生理、心理、行为全面、协调地健康发展,能在宽松的气氛中使悲观的学生变得快乐,受挫折的学生建立信心,懒散的学生变得勤奋,内向的学生变得活泼,固执的学生变得灵活,从而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还会影响师生关系,从而导致学生心理失调,学生的害怕、说慌、缺乏礼貌、违抗、挑衅等心理失调都是由于教师心理不健康造成的。

2.教师具有健康的心理有助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

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够很好地设计促使学生健康发展的良好的心理环境,一方面,教师可以依据学生所遇到的矛盾和冲突设计人工心理环境,指导学生解决冲突;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自我设计,自己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一种教育资源。教师的言谈举止和教师的心境、情绪是构成整个教育环境的组成部分,如果教师的心理不健康,必然会影响教育环境,影响到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而心理失调的教师不但在学习上不能建设性地帮助学生学习好,而且必然对学生的心理不健康的发展起着刺激和作用

五.教的专业素养

目前,教师的教学素质若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1、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

一个适应时代的教师首先必须具有扎实系统的专业学科知识,掌握所教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包括通用知识、学科知识、教育科学知识(教育原理知识、课程与课堂教学知识、心理健康与辅导知识、课堂与班级管理知识、教育环境与教育技术知识)教育研究知识等,并了解所教学科的最新成就、最新水平及未来发展趋势。

2、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我国的教育已从传播知识为主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主动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独立分析与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要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通用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人际关系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自学能力、运用技术能力)心理辅导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个案分析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整合能力等。

3、培养教师的专业精神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增强职业责任感,提高教书育人的工作积极性,热爱学生,乐于教学,愿为教育事业奉献一切。

“教育的开始,是幸福的开始,如果我们给孩子带来了压力和灾难,那还不如不教育。”这是南师大虞永平教授所说过的一句话,我们老师要对幼儿的发展进行准确的评估,全方位地了解幼儿的发展,选择适宜幼儿的学习方法,要考虑到每个幼儿的年龄、个性特征甚至他们的生活环境,因为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与众不同的,都是唯一性的。比如说老师提问,有的幼儿马上就能回答出来,有的幼儿则需要经过提醒和帮助。又如有的幼儿能够快速模仿老师的动作,有的幼儿则要经过多遍的重复指导。我们就要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幼儿的发展有目的的进行引导。

初步学习了《纲要》,心得体会也不能一概而全,我想每次研读都会有不同的体会。此次学习让我丰富了对幼儿园教育的理论指导,为了一切幼儿的发展 ,为了幼儿一切的发展,相信在日后的实际工作中也会给我带来很多益处。

对纲要的心得体会篇二

作为一名新教师,对于实际教学经验是有所欠缺的,所以首先要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在领导的建议和指导下,我对此进行了学习,以期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能够从中得到帮助。

纵观《纲要》,分为四个部分:总则,教育内容与要求,组织与实验,教育评价。总则是其他部分的精辟概括,其他部分则是总则的扩充和延伸。从横向来看,这四部分都围绕着幼儿的发展来谈,以注重幼儿的发展为出发点,也以促进幼儿的发展为目标。不管是总则中第二条所提到的“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从实际出发……为幼儿的一生发展打好基础。”,还是第五条中的“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以我个人观点,《纲要》是以关注幼儿发展为中心的。下面我就从如何关注幼儿的发展这个层面,来说一下自己的学习心得,不过也只是管中窥豹而已。

正所谓“三岁定八十”,意思就是小时候养成的习惯,到老了都不会改变,此谚古已有之,可见幼儿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幼儿时的教育会影响幼儿的一生,所以不容我们小觑对幼儿的教育问题。到底如何教育幼儿,既不能强制要求幼儿这个不许那个不行,也不能纵容幼儿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就像莎翁在《哈姆雷特》中写的名句“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所以这个答案要拿捏得精确有点困难。那么到底如何教育幼儿呢?我认为归根到底还是要遵循幼儿的发展,就如同顺着风扫落叶,根据风向来扫必然事半功倍,根据幼儿的个性差异,因地制宜地从实际出发,必定也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随着幼儿年龄的逐步增长,学习能力也逐渐增强,在成长过程中所学的词汇也越来越丰富。一般都说懂礼貌的小孩更招人喜欢,不光要让幼儿乐意与人交谈,还要让他们能够大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作为新教师,我喜欢时不时地跟幼儿以聊天的形式交谈,聊吃的早饭,聊玩的玩具,聊他们的朋友等等,这样既可以拉近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也可以了解他们的习惯性格,还可以从聊天中积累教学实际经验。可能别人会觉得大人与幼儿聊天,会讲的牛头不对马嘴,这个我也赞同的,有时确实会听不懂他们的“外国话”,这个时候我会找他们的同伴当翻译,或者让那个幼儿重复再说。这样做有人可能会不解,我的理由有两个,一个是我想进一步了解幼儿,让他们在某一方面也能把我当同伴,这样能更好的知道他们的成长;另一个是我希望他们能够说出让大人明白的话,学会清楚地说出自己要说的话,这样对他们的语言发展也是有帮助的。在聊天过程中,我还发现有的幼儿想要把发生的趣事告诉老师,心里急着说,可是讲出来的话却磕磕巴巴,有点语无伦次,这个时候老师可不能没有耐心,要鼓励他们开口讲大胆讲,也要表示自己对他们讲的事感兴趣,这样幼儿才会更有自信,以后可以从讲身边发生的事发展到讲完整的故事。

1.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首先要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关爱学生有利于教师新教育目标的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次新型的师生关系必须满足学生心理需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表扬、一个赞扬,都会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提高学习质量。第三,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不挖苦讽刺学生,多看学生的优点、闪光点,对学生有一点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激励学生向上。

心理健康的教师往往能够尊重、理解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开放、宽松的学习气氛,会促进学生生理、心理、行为全面、协调地健康发展,能在宽松的气氛中使悲观的学生变得快乐,受挫折的学生建立信心,懒散的学生变得勤奋,内向的学生变得活泼,固执的学生变得灵活,从而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还会影响师生关系,从而导致学生心理失调,学生的害怕、说慌、缺乏礼貌、违抗、挑衅等心理失调都是由于教师心理不健康造成的。

2.教师具有健康的心理有助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

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够很好地设计促使学生健康发展的良好的心理环境,一方面,教师可以依据学生所遇到的矛盾和冲突设计人工心理环境,指导学生解决冲突;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自我设计,自己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一种教育资源。教师的言谈举止和教师的心境、情绪是构成整个教育环境的组成部分,如果教师的心理不健康,必然会影响教育环境,影响到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而心理失调的教师不但在学习上不能建设性地帮助学生学习好,而且必然对学生的心理不健康的发展起着刺激和作用

五.教的专业素养

目前,教师的教学素质若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1、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

一个适应时代的教师首先必须具有扎实系统的专业学科知识,掌握所教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包括通用知识、学科知识、教育科学知识(教育原理知识、课程与课堂教学知识、心理健康与辅导知识、课堂与班级管理知识、教育环境与教育技术知识)教育研究知识等,并了解所教学科的最新成就、最新水平及未来发展趋势。

2、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我国的教育已从传播知识为主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主动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独立分析与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要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通用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人际关系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自学能力、运用技术能力)心理辅导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个案分析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整合能力等。

3、培养教师的专业精神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增强职业责任感,提高教书育人的工作积极性,热爱学生,乐于教学,愿为教育事业奉献一切。

“教育的开始,是幸福的开始,如果我们给孩子带来了压力和灾难,那还不如不教育。”这是南师大虞永平教授所说过的一句话,我们老师要对幼儿的发展进行准确的评估,全方位地了解幼儿的发展,选择适宜幼儿的学习方法,要考虑到每个幼儿的年龄、个性特征甚至他们的生活环境,因为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与众不同的,都是唯一性的。比如说老师提问,有的幼儿马上就能回答出来,有的幼儿则需要经过提醒和帮助。又如有的幼儿能够快速模仿老师的动作,有的幼儿则要经过多遍的重复指导。我们就要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幼儿的发展有目的的进行引导。

初步学习了《纲要》,心得体会也不能一概而全,我想每次研读都会有不同的体会。此次学习让我丰富了对幼儿园教育的理论指导,为了一切幼儿的发展 ,为了幼儿一切的发展,相信在日后的实际工作中也会给我带来很多益处。

对纲要的心得体会篇三

学习了中国近代史,我感触颇深。一方面,我对中国近代的这一段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另一方面,我自己也有深刻的体会。

中国近代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通过对中国进行的侵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在华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等方面的许多特权,把持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操纵着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而现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等,其历史背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新中国,并进行数十年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中国今天的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等是独立自主的,不允许外国附加任何条件,外国人在中国从事经商投资等活动,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相比,其社会性质根本不同,不能以现在的情况和观念硬往历史上套,不能将历史与现实同等看待。

了解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资产阶级的确有发展甚至成功的机会,但由于主客观原因,他们最终没能把握住。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却能在相同的历史舞台上脱颖而出,这就能说明中共所主张的马克思主义最大程度上适应和迎合了当时中国的需要。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后,国门洞开,近代史的序幕也开始缓缓拉开。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两千年的封建制度使农民和地主成为当时中国最主要的两大阶级,它们也几乎同时做出了行动。然而落后的生产状况和落后的阶级状况容易导致不成熟的政治行动。面对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农民阶级的表现先是近乎邪教的太平天国起义,而后是19世纪末盲目排外、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即便是放在完全封建社会的背景下,他们都不能算是成功的达到改朝换代,重新分配社会资源的周期性农民大起义。更何况此时的中国已开始被无可抗拒地卷入资本主义占主导的新世界中,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使这些农民运动仿佛成为一种无以为继的历史的倒退。

地主阶级在19世纪中叶开始了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但作为制度的组成部分,他们不可能认识到制度本身才是最大的罪孽,因此洋务运动的结果也一如其重要的领导人李鸿章一样,仅仅成为大清一时的裱糊匠,勉强维持局面,但在愈演愈烈的欧风美雨面前最终难脱轰然倒塌的命运。

我始终认为革命党人的“民智未开则以革命开之”这句话颇有值得商榷之处,他们显然过分相信革命的作用了。革命的确迫在眉睫,但是观念作为一种心理承袭,其养成是几十年的耳濡目染,几十代的薪火相传,希望一夕之间,天翻地覆是不现实的,对于传统只有最大程度的接近它,然后才谈的上慢慢的改造它,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尤其需要如此。

对纲要的心得体会篇四

近来在学习《新纲要》,体会到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也感觉到我们作为幼儿教师身上的担子很重,我们应该踏踏实实的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用自己的热心去培育祖国的花朵,未来的栋梁,我们要为他们的一生打好基础。

《新纲要》是幼儿园教育的指导纲要,它主要有总则、教育内容与要求、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几个部分组成。每一个部分都有各自重要的作用,缺一不可。

首先,总则部分说明了制定《新纲要》的目的是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导幼儿园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而指定的。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 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应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的一生发展打好基础。它指明幼儿园教育的主方向,使我们的目标更加明确。

《新纲要》充分地肯定了幼儿教师在教育幼儿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师应主动提高自己的素质,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幼儿教师在活动中引领着幼儿,教师的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的好榜样,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强调了环境教育,强调了环境在促进幼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说明:儿童是社会生态环境中的一份子,爱主动探索周围环境,而非被动的学习者。周边的社会生态环境为儿童提供了潜在的发展机会,并对其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同时幼儿的反应行为与习惯亦会影响到与其直接相关的家庭、幼儿园、社区。

其次,在《新纲要》教育内容上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它们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来着力促进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各个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达到的目标也很具体,便于我们在实际中操作细化。

《纲要》还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教师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的确,家长的作用也是不小的,我们要认真做好家长的工作,取得他们的信任,得到他们的帮助和支持。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以上是我学习《纲要》后的一点体会,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我将不断的更深入的学习,把《纲要》精神逐步落实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对纲要的心得体会篇五

通过对《纲要》的学习,我有以下心得体会:

认真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根据纲要内容,我们应该将教育的眼光放得更长远,从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方面提出我们的教育观必须要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应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等都紧紧围绕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我从中深受启发:教育优先发展,以人为本,均衡公平的发展,也就是国力增强,必须以提升人的素质,更新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同时提高教师道德水准和专业化素质。作为幼儿园的管理人员我认为《教育规划纲要》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提升到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不但提出了未来20xx年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具体目标,而且明确指出“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要达到这一目标,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关键因素,因为幼儿园教师作为教育实践者,直接决定教育的效果。我园教师的专业水平发展很不平衡,部分教师专业水平较低。虽然教育观念日趋科学,但这些教育观念在教育实践中尚未得到充分体现,在各领域教育、家园合作、环境创设、个别指导、评价等方面的具体行动策略还有待不断完善。可以说部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与《教育规划纲要》对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要求还相差很远。因此,我们幼儿园教师要想真正担负起《教育规划纲要》所赋予的责任,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为此,我园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总结如下:

首先,最重要的是学习。我们充分调动教师提高自身教育素养,掌握操作技能的主动性、创造性,帮助教师懂得作为幼儿教师,除了以自身积极的情感、全身心的投入来吸引幼儿主动学习之外,还需要不断开拓自己的知识面,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我们组织教师依据幼儿的发展目标,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特长,寻找最近发展区,制定自我发展计划。鼓励教师利用休息时间参加高一层次学历进修,使教师自身发展目标与幼儿的培养目标融为一体。

其次,我们针对幼儿师资情况制定详细的师训计划,实施开展各类自我培训活动:构建宝塔型培训模式,优化教师成长环境。对新教师,我们采用师徒结对帮带的形式帮助其以最佳的状态步入轨道;对两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我们通过针对性的带教,使她们在教育教学上逐步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对骨干教师,我们鼓励她们先学一步、先研一步、先写一步、先进一步,努力形成自己的保教特色。其次,在教育实践中促进自我的专业发展。在园本教研中,绝大多数教师都认同个人反思、同伴合作以及专业引领对自身专业发展的显著效果。但现实中我们看到,教师各个方面的专业发展能力还需进一步增强。在反思方面,教师很少运用诸如读书笔记之类的方式进行反思,这说明教师对教育理论的学习还不够,而缺少理论支撑的反思很可能只是对教育行为或教育事件浅层次的就事论事。与此相关的是,有的教师也很少主动将自己的反思过程写成文章,这其实也说明很少有教师能从理性层面去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同样,在同伴合作方面,一部分教师不知道怎样阐述自己的观点、怎样与他人进行研讨,以致与同伴的合作往往流于形式而缺乏实效。

再次,为教师创造专业学习与交流的机会。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外界的支持,需要高质量的专业引领,如接受来自诸如幼教专家的专业指导等。但这样的学习教师参与面很窄,有的教师反映自己从来没有这样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为此,我园专门制定了教师专业成长计划,首先转变教师的思想:要学会自己主动学习,我们不能与专家零距离接触,但我们可以借助网络收看、收听专家讲座、优质课等。再次要找准自己的学习目标,我园在20xx年被评为“省级示范幼儿园”,说明我们老师的专业水平是很高的,可以说,专家型教师就在我们身边。为此我园实施了以老带新的“青蓝工程”,建立奖励机制,鼓励教师向身边的专家学习。

总之,我们要把《规划纲要》的精神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准确把握《规划纲要》的主要精神,把学习贯彻《规划纲要》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推动幼儿园各项工作的科学发展。带领全体老师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纲要上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好地为幼儿和家长服务,争创人民满意的幼儿园。本文来自一枝笔写作

对纲要的心得体会篇六

通过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学习,我更深刻地感觉到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肩上的重任,使自己在认识上更上一层楼。《纲要》的理论知识是我们平时教育活动目标制定,内容选择的支撑点。认真学习《纲要》知识,能使自己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教育所遵循的发展方向,所要制定的教育目标,都有据可依。可以根据《纲要》要求——“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发展。”所以,学习《纲要》,为我们的工作指引了方向。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一下几点:

一、要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

作为我们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从幼儿的根本上促进幼儿的发展,要知道教育不仅仅是指单单的年轻时的教育更应该是一生的教育,要为幼儿的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去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这一理念。

二、幼儿园教育的外部连接的重要性

《纲要》特别强调了环境教育,强调了环境在促进幼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说明:儿童是社会生态环境中的一份子,爱主动探索周围环境,而非被动的学习者。周边的社会生态环境为儿童提供了潜在的发展机会,并对其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同时幼儿的反应行为与习惯亦会影响到与其直接相关的家庭、幼儿园、社区。当前,我国实施独生子女政策,由于家庭的过度呵护,电视电脑的普及,以及城镇化的不断扩大带来的不利于亲近自然和社会交往的居住环境等,使幼儿的生活空间越来越狭窄,越来越虚拟化,通过环境相互作用获得经验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越来越少,使幼儿变得依赖和被动。因此,《纲要》大力提倡幼儿环境教育,是非常具有现实针对性和长远发展意义的。我们的幼儿教育不仅要关注那些有目的性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为其提供优质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并协助儿童主动地观察或管理其周围的活动环境,推动幼儿素质教育。由此,要求我们要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环境,并创设和利用好这些重要的资源。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家庭、社区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的一部分,我们要积极争取家长对幼儿教育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我们也应该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我们还要与社区密切合作,争取社区对我们幼儿教育的支持,创设利用好周边的环境,扩大幼儿活动的范围,使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产生积极的交互作用。通过以上综合利用各种资源,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更好地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三、关爱、尊重幼儿,促进幼儿的成长

我们老师必须应尊重每一个的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我们作为幼儿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坚持对幼儿进行教育和保育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幼儿教育和保育并重,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努力做到:增进幼儿体质,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发展幼儿智力,培养兴趣和求知欲,以及初步的动手能力;萌发爱国、爱集体的情感,培养幼儿感受和表现的情趣和能力。幼儿园的教育应该是全面的、启蒙性的,相对地说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这五个领域的内容是相互渗透的,要求我们在开展幼儿教育工作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通过五个领域的教育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努力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四、“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在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要善于顺应幼儿的性情,走进幼儿的情感世界,要学会接纳他们的个性差异,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积极的气氛和情境,将每一个教学过程当成师、幼双方一次心灵的对话,敞开心扉,让幼儿在游戏中无拘无束地交流,让幼儿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让幼儿在愉快的学习中求得发。所以,我们应结合工作实际,努力实现教育方式的转变,尽可能把期望幼儿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幼儿自身学习的兴趣和需要。充分调动每一个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幼儿自由地、愉快地展现自己,让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以上是我学习《纲要》后的一点心得。在今后的工作实际中,我要以《纲要》为指导,把《纲要》的精髓落实到自己的工作中

幼儿园纲要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篇4

教育指导纲要总则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以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过程,让幼儿的生活、游戏,科学得到合理地安排。

一 家园合作

1.家长和老师的角色

家园合作就是指家庭和幼儿园互相了解,互相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的条件,为幼儿的成长提供适宜的帮助

幼儿园的教育并不是独立的,要懂得利用资源,而且还的注重幼儿个性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

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就有“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所以说我们必须注重孩子道德品质的养成教育,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话不假,幼儿除了在幼儿园上学的时间,也就是和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在一起的时间多,一天到晚在成人的影响下,小孩就开始模仿了,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环境中,小孩自然而然就学到了很多,要是家长懂得一些方法,对孩子的成长不就是有很大的引导作用,在家里要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这样可以促进孩子个方面能力的发展,如:手眼协调的能力等等。家人要拥有一颗童心和耐心,这样你就可以走走进幼儿的心理,不要让他们和你有距离,你要适当的调节一下自己的身份,自己的角色,只要小孩会和你玩,你就可以在他的生活中了解到很多东西,因为幼儿是最真诚的,他们不会作假,要让幼儿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必然少不了家长的细心和幼儿园老师的指导,家长要以身作则,老师更要以身作则。小朋友都爱模仿大人,我们自己要给幼儿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所以说在家里不要什么事都宠着幼儿,家长要注意幼儿的兴趣,以便幼儿不错过这个时期的发展,我觉得,站在我自己的一个角度上来说,家庭教育真的很重要,就拿我自己来说,小时候,爸爸妈妈迫于生活就和我长期分开,不是我缺少爱,也不是说我得的爱太多,而是我从那时开始就已经缺少了和他们的沟通,在亲情和语言这一块我就掉队了,以至现在的自己很是自卑,很是内向,小孩从小离开爸爸妈妈在心灵上是有一定的伤害,家庭的温暖和教育是不容忽视的。有自信,独立和自我约束能力的孩子才是健康的孩子,

2.要使孩子感兴趣

要让幼儿学得开心,必然要让幼儿对你的东西感兴趣,不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吗?幼儿有兴趣,他就会认真听,老师上课的方式要变化多样,这样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以游戏为主是现在幼儿园里最常见的方法,也真的很有效果,我记得暑期我在福州的一所幼儿园实习的时候,当我第一次给小朋友上课的时候,就亲身经历过,我上的是一个混合班,不过目标则是以小班为主,像主题活动,领域活动都是以小班为主,我那次上的是幼儿园的大玩具这样的一个主题。我当时什么也不懂,于是我就画了几幅画,有滑滑梯,攀登架,用油画棒上了色彩,写了教案,自我感觉准备充分,我以为他们会很乖,可是我上了一会儿,小朋友就开始很吵,一直在讲话,我那时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而且这是我第一次上课,我很紧张,后来我弹了一首曲子他们才跟上。我记得儿歌是这样的;我表扬,表扬谁,表扬坐好的小朋友,我批评,批评谁,批评没坐好的小朋友,还真管用。我还准备了小朋友最爱的贴贴纸,坐好了,有积极回答问题,表现好的小朋友就给他一个奖励。最后我终于把课给上下来了。上完后,我问别的老师,为什么小朋友会这么吵,感觉没兴趣一样。那老师说因为你的课不够新颖,一个主题要上一个月,每天都重复,小朋友就觉得没意思。再后来有一次上课 上的是自制喷水壶,我就让小朋友自己各自带一个矿泉水的空瓶来幼儿园,让小朋友自己动手,用彩钉把瓶子刺一个一个的小洞,然后排队去卫生间灌水,之后还让小朋友自己帮园里的花浇水,这次的课比我第一次的课好些,因为他们也爱新颖,而且老师上课也要有技巧。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老师的教育方法要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小朋友都是很聪明的,只是看老师用什么样的方法挖掘他们的潜力。就在我实习的那段时间我置身于孩子们的中间,细细体味园丁的感受:我享受着人间最清纯的快乐——那一颗颗天真的童心!他们不仅让我感受着快乐,更让我对爱心、责任和教育方法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快乐着孩子们的快乐,为了让孩子们也能感受我的快乐,我首先要做的就是读懂每一个孩子。我觉得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独特的书,需要我用智慧去解读,并无条件地接纳。然后我要选择有效的教育方法,尊重孩子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在组织和设计活动时,充分挖掘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尽我所能创设一个丰富的、多样的、可供选择的、有启发性的环境,提供多种方法,寓教于乐。在活动过程中我多鼓励、表扬,少批评、指责,在指出孩子的缺点时,语气做到委婉,还要讲究方法,或借助游戏,或借助故事,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改正错误,呵护他们的自尊心。就这样我在快乐中实施了教育,同时让孩子们感受了学习的快乐!

4.家长和老师要有沟通

有些家长说,怎么幼儿园老师每天都是在教孩子玩,写数字,什么东西都没有学到,这不是这样说的,因为逻辑思维是智力发展的核心,所以数学是基本,是奠基石。皮亚杰曾经说过:“数学的抽象乃是操作性质的,他的发生、发展要经过连续不断的一系列阶段,而其最初的来源是一些十分具体的行动”。可见,数学的抽象依靠的是作用于物体的一系列动作的协调,同时在心理上建立相应的协调联系。因此,儿童只有通过摸、画、剪、拼、排、贴等操作活动,让数学变成看得见、摸得着,并受幼儿喜爱的活动。经验来自于生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乌申基斯认为大自然是教育人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不采取这种手段,即使是最细心的教育,也是枯燥无味的,片面而不能引人入胜,而今大自然以其无比宽广和慈爱的胸怀,在季节变化的同时向孩子献出妙趣横生的礼物,这些礼物如何成为数学活动的材料?如何为幼儿营造“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的氛围?如何引发幼儿体验数学的乐趣?

这些东西都要老师自己去摸索,要自己去积累,观察孩子,再分析什么样的教学最适合孩子,要尊重孩子的双嬴,要自己总结哪种教育方式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既然选择了学前教育,我就会一无反顾的做好,这样才不愧于孩子,才对得起自己的职业。

对纲要的心得体会篇七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这不仅是对幼儿家庭看法的改变,更是对幼儿家庭教育作用的肯定和认同。它需要教师重新考虑以下两个问题:

1.家庭成员有权利也有责任参与决定有关幼儿的教育问题

幼儿园、家庭都要重新认识各自的角色、作用,教师、家长都应当重新考虑各自的责任。以往,家长送孩子到幼儿园,为的是让孩子接受教师的教育,教育者的权利与责任都在教师。只是在幼儿园安排的“开放日”时,家长才能走进幼儿园“看”孩子们的活动。今天,家长对孩子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有“知情权”,并且有参与决定的权利。教师与家长应当分担权利与责任。如果教师不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情况,那是对家长权利的不尊重;而如果家长不了解幼儿在园情况,不参与幼儿在园的教育,那是不负责任。

2.教师与家长要共同研究关于幼儿学习、发展中的问题、观点和策略

共同研究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应当成为教师与家长联系、沟通的关键点,这样能使教师与家长彼此有更多的了解,促进相互尊重;同时教师与家长的交流、讨论还能形成一些共识,并寻求到解决一些具体教育问题的办法;再者,通过交流、沟通,教师可以从家长那里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也可以从家长那里学到更多的东西。

班级管理和教育中,我们也把家庭看作重要的合作伙伴。利用一切机会与家长们交流、联系,针对幼儿的具体情况来具体分析,共同寻求解决具体教育问题的办法。每当幼儿园迎来一批新生时,我们总是事先做好一块块奖牌,奖牌上写好每个幼儿的名字,把它们挂在每个幼儿的脖子上,以便在最短的时间里熟悉每个孩子。由于对孩子们还不是很了解,我们还在教室门口挂上了一本小本子和一支笔,家长有什么孩子的情况可写在上面,这样我们就能及时了解,并给予适当的照顾和关心了。家长们对我们的这些做法十分欢迎,都说我们的工作细致周到。家长会的召开也一改以往由教师的“一言堂”做法,而是采用了园长讲话、教师介绍、家长提问多形式的方式,变单向为双向,变被动为主动,取得了意料不到的效果。我们每月还写好每个幼儿的家园联系册,把幼儿的在园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而家长也会把幼儿的在家表现写在联系册上,及时反馈给我们。这样,双方相互协调配合,达成一致共同来进行教育。

学习《纲要》后,我们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家长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资源,家长运用各自擅长的知识和技能拓宽了表达表现的途径和手法,正是家长的参与给了教师和孩子更开阔的视野。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根据《纲要》精神将家长工作的重心从“教育家长”转变为“家园平等合作”,使家庭成为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对纲要的心得体会篇八

通过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学习,我更深刻地感觉到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肩上的重任,使自己在认识上更上一层楼。《纲要》的理论知识是我们平时教育活动目标制定,内容选择的支撑点。认真学习《纲要》知识,能使自己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教育所遵循的发展方向,所要制定的教育目标,都有据可依。可以根据《纲要》要求——“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发展。”所以,学习《纲要》,为我们的工作指引了方向。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一下几点:

一、要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

作为我们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从幼儿的根本上促进幼儿的发展,要知道教育不仅仅是指单单的年轻时的教育更应该是一生的教育,要为幼儿的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去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这一理念。

二、幼儿园教育的外部连接的重要性

《纲要》特别强调了环境教育,强调了环境在促进幼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说明:儿童是社会生态环境中的一份子,爱主动探索周围环境,而非被动的学习者。周边的社会生态环境为儿童提供了潜在的发展机会,并对其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同时幼儿的反应行为与习惯亦会影响到与其直接相关的家庭、幼儿园、社区。当前,我国实施独生子女政策,由于家庭的过度呵护,电视电脑的普及,以及城镇化的不断扩大带来的不利于亲近自然和社会交往的居住环境等,使幼儿的生活空间越来越狭窄,越来越虚拟化,通过环境相互作用获得经验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越来越少,使幼儿变得依赖和被动。因此,《纲要》大力提倡幼儿环境教育,是非常具有现实针对性和长远发展意义的。我们的幼儿教育不仅要关注那些有目的性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为其提供优质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并协助儿童主动地观察或管理其周围的活动环境,推动幼儿素质教育。由此,要求我们要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环境,并创设和利用好这些重要的资源。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家庭、社区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的一部分,我们要积极争取家长对幼儿教育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我们也应该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我们还要与社区密切合作,争取社区对我们幼儿教育的支持,创设利用好周边的环境,扩大幼儿活动的范围,使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产生积极的交互作用。通过以上综合利用各种资源,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更好地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三、关爱、尊重幼儿,促进幼儿的成长

我们老师必须应尊重每一个的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我们作为幼儿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坚持对幼儿进行教育和保育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幼儿教育和保育并重,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努力做到:增进幼儿体质,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发展幼儿智力,培养兴趣和求知欲,以及初步的动手能力;萌发爱国、爱集体的情感,培养幼儿感受和表现的情趣和能力。幼儿园的教育应该是全面的、启蒙性的,相对地说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这五个领域的内容是相互渗透的,要求我们在开展幼儿教育工作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通过五个领域的教育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努力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四、“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在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要善于顺应幼儿的性情,走进幼儿的情感世界,要学会接纳他们的个性差异,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积极的气氛和情境,将每一个教学过程当成师、幼双方一次心灵的对话,敞开心扉,让幼儿在游戏中无拘无束地交流,让幼儿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让幼儿在愉快的学习中求得发。所以,我们应结合工作实际,努力实现教育方式的转变,尽可能把期望幼儿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幼儿自身学习的兴趣和需要。充分调动每一个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幼儿自由地、愉快地展现自己,让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以上是我学习《纲要》后的一点心得。在今后的工作实际中,我要以《纲要》为指导,把《纲要》的精髓落实到自己的工作中

幼儿园纲要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篇4

教育指导纲要总则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以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过程,让幼儿的生活、游戏,科学得到合理地安排。

一 家园合作

1.家长和老师的角色

家园合作就是指家庭和幼儿园互相了解,互相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的条件,为幼儿的成长提供适宜的帮助

幼儿园的教育并不是独立的,要懂得利用资源,而且还的注重幼儿个性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

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就有“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所以说我们必须注重孩子道德品质的养成教育,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话不假,幼儿除了在幼儿园上学的时间,也就是和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在一起的时间多,一天到晚在成人的影响下,小孩就开始模仿了,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环境中,小孩自然而然就学到了很多,要是家长懂得一些方法,对孩子的成长不就是有很大的引导作用,在家里要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这样可以促进孩子个方面能力的发展,如:手眼协调的能力等等。家人要拥有一颗童心和耐心,这样你就可以走走进幼儿的心理,不要让他们和你有距离,你要适当的调节一下自己的身份,自己的角色,只要小孩会和你玩,你就可以在他的生活中了解到很多东西,因为幼儿是最真诚的,他们不会作假,要让幼儿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必然少不了家长的细心和幼儿园老师的指导,家长要以身作则,老师更要以身作则。小朋友都爱模仿大人,我们自己要给幼儿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所以说在家里不要什么事都宠着幼儿,家长要注意幼儿的兴趣,以便幼儿不错过这个时期的发展,我觉得,站在我自己的一个角度上来说,家庭教育真的很重要,就拿我自己来说,小时候,爸爸妈妈迫于生活就和我长期分开,不是我缺少爱,也不是说我得的爱太多,而是我从那时开始就已经缺少了和他们的沟通,在亲情和语言这一块我就掉队了,以至现在的自己很是自卑,很是内向,小孩从小离开爸爸妈妈在心灵上是有一定的伤害,家庭的温暖和教育是不容忽视的。有自信,独立和自我约束能力的孩子才是健康的孩子,

2.要使孩子感兴趣

要让幼儿学得开心,必然要让幼儿对你的东西感兴趣,不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吗?幼儿有兴趣,他就会认真听,老师上课的方式要变化多样,这样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以游戏为主是现在幼儿园里最常见的方法,也真的很有效果,我记得暑期我在福州的一所幼儿园实习的时候,当我第一次给小朋友上课的时候,就亲身经历过,我上的是一个混合班,不过目标则是以小班为主,像主题活动,领域活动都是以小班为主,我那次上的是幼儿园的大玩具这样的一个主题。我当时什么也不懂,于是我就画了几幅画,有滑滑梯,攀登架,用油画棒上了色彩,写了教案,自我感觉准备充分,我以为他们会很乖,可是我上了一会儿,小朋友就开始很吵,一直在讲话,我那时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而且这是我第一次上课,我很紧张,后来我弹了一首曲子他们才跟上。我记得儿歌是这样的;我表扬,表扬谁,表扬坐好的小朋友,我批评,批评谁,批评没坐好的小朋友,还真管用。我还准备了小朋友最爱的贴贴纸,坐好了,有积极回答问题,表现好的小朋友就给他一个奖励。最后我终于把课给上下来了。上完后,我问别的老师,为什么小朋友会这么吵,感觉没兴趣一样。那老师说因为你的课不够新颖,一个主题要上一个月,每天都重复,小朋友就觉得没意思。再后来有一次上课 上的是自制喷水壶,我就让小朋友自己各自带一个矿泉水的空瓶来幼儿园,让小朋友自己动手,用彩钉把瓶子刺一个一个的小洞,然后排队去卫生间灌水,之后还让小朋友自己帮园里的花浇水,这次的课比我第一次的课好些,因为他们也爱新颖,而且老师上课也要有技巧。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老师的教育方法要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小朋友都是很聪明的,只是看老师用什么样的方法挖掘他们的潜力。就在我实习的那段时间我置身于孩子们的中间,细细体味园丁的感受:我享受着人间最清纯的快乐——那一颗颗天真的童心!他们不仅让我感受着快乐,更让我对爱心、责任和教育方法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快乐着孩子们的快乐,为了让孩子们也能感受我的快乐,我首先要做的就是读懂每一个孩子。我觉得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独特的书,需要我用智慧去解读,并无条件地接纳。然后我要选择有效的教育方法,尊重孩子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在组织和设计活动时,充分挖掘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尽我所能创设一个丰富的、多样的、可供选择的、有启发性的环境,提供多种方法,寓教于乐。在活动过程中我多鼓励、表扬,少批评、指责,在指出孩子的缺点时,语气做到委婉,还要讲究方法,或借助游戏,或借助故事,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改正错误,呵护他们的自尊心。就这样我在快乐中实施了教育,同时让孩子们感受了学习的快乐!

4.家长和老师要有沟通

有些家长说,怎么幼儿园老师每天都是在教孩子玩,写数字,什么东西都没有学到,这不是这样说的,因为逻辑思维是智力发展的核心,所以数学是基本,是奠基石。皮亚杰曾经说过:“数学的抽象乃是操作性质的,他的发生、发展要经过连续不断的一系列阶段,而其最初的来源是一些十分具体的行动”。可见,数学的抽象依靠的是作用于物体的一系列动作的协调,同时在心理上建立相应的协调联系。因此,儿童只有通过摸、画、剪、拼、排、贴等操作活动,让数学变成看得见、摸得着,并受幼儿喜爱的活动。经验来自于生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乌申基斯认为大自然是教育人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不采取这种手段,即使是最细心的教育,也是枯燥无味的,片面而不能引人入胜,而今大自然以其无比宽广和慈爱的胸怀,在季节变化的同时向孩子献出妙趣横生的礼物,这些礼物如何成为数学活动的材料?如何为幼儿营造“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的氛围?如何引发幼儿体验数学的乐趣?

这些东西都要老师自己去摸索,要自己去积累,观察孩子,再分析什么样的教学最适合孩子,要尊重孩子的双嬴,要自己总结哪种教育方式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既然选择了学前教育,我就会一无反顾的做好,这样才不愧于孩子,才对得起自己的职业。

对纲要的心得体会篇九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20字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提高质量。”其中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要达成这三个方面要依赖学校的常态管理。

实践发现,低效的学校管理,往往是管理者坐在办公室听汇报派任务式的管理,这是一种被动管理。问题已经发生了才实施管理,管理滞后了。从管理的策略性来讲,哪里出了问题就解决哪里的问题,出了什么样的问题就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属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管理,缺乏宏观性;从管理的教育性来讲,这样管理学校总是在不断地纠错中前行,容易产生挫折感,缺乏引导性;从管理的时效性来讲,事情已经发生再去解决,错误在前,正确教育在后,缺乏主动性。

因此,高效的学校管理,要求学校管理者必须把管理的实施前移到问题发生之前;要求学校管理者必须深入到学校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要求学校管理者必须深入到学校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要求学校管理者必须具备科学精神,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学生成长的规律;要求学校管理者与师生朝夕相处、一起学习、一起研究,把学校打造成管理者与师生一起成长的共同体。

这样的学校管理必须具有五个特点:一是直接性,所有的管理措施都直接作用于人;二是教育性,管理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形式;三是引导性,学校管理都是为了预防问题的发生,引导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形成一个“引导,成功;再引导,再成功”的良性循环,而不是等到问题发生了才实施管理;四是深层性,学校管理的实施总是从观念引导到心灵塑造,再到习惯养成,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就事论事上;五是规律性,学校各项管理都有常规可循,必须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学生学习认知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能超越规律。

这五个特点决定了学校的管理必须要去做,而不只是在口头上说说;必须是管理者主动深入实践的管理,而不是在办公室里坐等问题发生的被动管理;必须是注重研究、将管理课程化的科学管理,而不是错了再改、将管理形式化的机械管理。

我们把具有这些特点的管理称之为“走动管理”。

所谓“走动管理”,就是把人作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管理的最重要资源,通过管理者不断地深入实际,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管理的过程中持续地改进管理,推动学校良性发展的一种管理模式。

“走动管理”由四个环节组成:问题发现一问题提出一问题研究一问题解决”。每个环节都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

“问题发现”——一是管理者要树立问题意识,任何管理都只存在更好而不存在最好,任何管理都存在可以进一步改进的地方,这就是问题意识;二是这些问题必须是学校发展中的隐性问题、真问题;三是强调管理者必须主动深入实际发现问题,而不是等到问题发生以后再去解决问题。

“问题提出”——一是问题提出的时机,管理者要结合目前学校工作实际,接照轻重缓急对发现的隐性问题或者真问题进行分类,提出问题解决的次序;二是问题的呈现方式,管理者要把发现的隐性问题或者真问题提炼成一个个微型课题,初步分析发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供决策时参考,而不是简单地把问题抛给领导;三是问题提出的方式,是口头提出还是书面提出,是逐级向上提出还是在适合的会议提出。

“问题研究”——一是对提出的问题要认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研究,不能置之不理或者拖而不决;二是要整体思考、全面衡量,提供问题解决的多种方案,从多中先优,不能从简处理;三是研究如何将管理课程化,寻找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教育元素,探究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教育途径,评价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教育效果,等等。

“问题解决”——一是执行者必须按时按质按量完成问题解决,强调执行力的坚决性;二是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记录、及时研究,以便及时调整解决方案,强调执行力的灵活性;三是问题解决以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反馈,尤其是书面形式的总结反馈,包括问题的类型、解决的方案(含备选方案)、解决的效果与经验等,强调执行力的成果性。

“走动管理”是一种“总体规划、分块实施、协作支持、共同提高”的高品质常态管理。通过“四个一”(每周一反思,每月一总结,每学期一调研,每学年一完善)进行反馈,对学校规划的实施成效进行过程性动态调控与生成转化,在“制订规划-实践创新-完善规划-践行新规划”的发展过程中向着目标挺进。

可见,“走动管理”是面向实践,责任与合作相结合,运用微型课题研究的策略,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群策群力变革实践的一种管理。

“走动管理”的走动是全员性的走动。各个层面的管理人员、学科教师,甚至校外专家和兄弟学校的教师也参与其中。

“走动管理”的走动是研究型的走动。以课堂教学管理来说,有课前对教学有效性的预判和设计,有课中对教学有效性的记录和诊断,有课后对教学有效性的评估与反馈。

“走动管理”的走动是问题解决式的走动。身为管理者必须敢于负责、肯于投人,要能沉得下去,走到班级去,走到课堂去,走到年级去,走到教研组去,走到备课组去,走到教职工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只有把研究的意识渗透到日常管理中才能把对学校的整体策划和管理目标转化为自己的创造性思考和行为,并在决策过程中贡献问题经验和智慧。

因为走动,收集信息及时;因为走动,善于集思广益;因为走动,乐于情感交流;因为走动,勤于客观评价;因为走动,利于问题解决。所以“走动管理”是一种高效的管理。

“走动管理”既是一种高效的学校管理,它对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都是有保障意义的,对课堂教学尤为如此。

高效课堂的课堂研究需要“走动管理”作保障。高效课堂要求学校管理者必须对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效率进行优化,对师生双边,甚至多边活动的效率进行评估,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优劣性进行比较。因此高效课堂是研究的课堂,高效课堂也是开放的课堂,需要管理者推门听课,通过推门听课尝试解决常态课的有效性问题;需要教研组同行观摩听课,备课组成员跟踪听课,开展同课异构、同课多轮的磨课,深度解决学生如何学得更好的问题;需要管理者走进教研组,和学科教师一起学习理论,一起研究学生,一起研究教材和教法;需要管理者走进备课组,共同确定作课教师,共同设计教学方案,共同推敲评价标准;需要管理者走进课堂,参与磨课、观课、听课、评课,参与同课多磨的再设计和再组织,参与教学效果的评估,通过反复磨课尝试解决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正是各种形式的磨课、观课、听课、评课,带动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走动起来。

高效课堂的调研活动需要“走动管理”作保障。高效课堂要求学校所有教学管理人员都在思考如何抓好教学质量,全体教师都在思考如何落实教学质量,全体员工都在思考如何服务教学质量。为了实现全面、全程、全员抓教学质量,使教学管理规范有序、科学系统、务实高效,要坚持常规检查制度化,教研活动主题化,教学研究常规化。每学期都要坚持常规检查并及时反馈,内容包括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教研组活动情况和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情况、教师备课及课堂教学情况、新教师教学情况、作业布置和批改以及学生成绩记载情况、单元测验与阶段测验及质量分析情况、课题研究情况等;每学期都要组织各年级的教学调研,组织专家进课堂听课评课;每学期都要召集学生座谈会评学、评教;每学期都要召开家长会收集家长意见并以恰当的方式向相关教师进行反馈,等等。这些都是在走动管理下才能实现的。

对纲要的心得体会篇十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为我国的幼儿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纲要》成为幼教界的重点、热点。经过几年的学习、实践与反思,我园也深刻体会到它的重要性、指导性。

一、以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精神落实《纲要》。

我旗约有人口四万三千,旗所在地设有一所公办幼儿园(无学前班),个体民办幼儿园 所,旗 个苏木、嘎查中仅有 所幼儿园,且都与小学在一起。以小学学前班新生人数与我园大班幼儿毕业人数为统计基础,我旗约有 %的幼儿接受了正规的幼儿园教育。

我园受旗经济条件的限制,教育物质环境长期处于落后状态,20xx年12月,在旗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园从原有的平房搬入新教学楼,使用面积1800平方米,并更换了园址,虽迁入新址但仍存在着内部设施少、食堂破旧、操场待建、无活动室等许多困难。我园拥有幼儿300余名,设有8个教学班,其中蒙授班4个,汉授班4个,全园教职工54人,教师队伍平均年龄偏大,老、病、弱多,任教教师大多由小学教师转岗而来,幼师专业毕业教师不到任教人员的10%。

20xx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颁布试行,《纲要》中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这为我园学习、贯彻《纲要》指明了前进道路,面对现有条件,要达到《纲要》要求,只有将《纲要》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转变观念,遵循原则,找到贯彻的契入点,才能使幼儿园找到一条真正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体现“以人为本,儿童优先”的原则,“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二、实行人性化管理,建立和谐、平等的教师工作、幼儿生活环境。

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领导,领导艺术的核心在于激励下属主动工作,在幼儿园管理的诸大要素中,人是管理的核心。育人须先知人,每个教师的世界观、价值观、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生活状况不同,要善于根据每个教师的特点启发、疏导她们,以领导的谦虚,诚心得到大家的信赖,以感情为纽带,使每一位教师都有成就感、主人翁意识。要注意运用一致的工作目标激励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全园形成凝聚力,避免强制性、等级化的管理,使教师间的竞争矛盾化,缺乏合作意识。《纲要》中“以人为本”的先进理论不仅要在幼儿工作中有所体现,还应在幼儿园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有所渗透。我园每年都召开1—2次全体教职工大会,大会民主平等,各位教师集思广益,共同制定园内各项工作制度,总结过去的工作成果,分析现在的情况,规划将来的发展道路。人性化的管理为我园创设了一个平等、积极、团结的工作环境。

幼儿期是儿童需要成人精神照顾和保护的时期,然而又是其自理、自立的需要日益增长的时期,教师应懂得愉快的童年生活对于生命发展的独特价值,尊重、热爱幼儿。《纲要》中明确指出应“建立一种新型的平等、和谐、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只有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亲密合作者,教师才能真正尊重孩子,才能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通过多次的讨论、反思,我园教师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转变观念,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素质是落实《纲要》的重要前提。

教师是幼儿园教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力量,是高质量幼儿教育最主要、最直接的创造者。《纲要》对幼儿素质教育的要求就是对教师教育素质的要求。因此,为落实《纲要》,需要教师在观念层面和实践层面都有进一步提高。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基础教育应把学生的潜能开发,健康的个性发展,适应社会的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愿望作为最重要的任务,而不是传统教育中基础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技巧的训练。“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教学中灵活地扮演最适宜的角色与幼儿积极互动,尊重、理解幼儿,让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要“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教师应多组织幼儿自评、互评,避免以“判官”的形象对幼儿进行横向比较,而多进行纵向比较。

针对我园经济及教师情况,我园努力以“就地”、“异地”、“远程”学习的方式培训骨干教师,再由骨干教师培训其他教师,以点带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培训中我们以培养教师新的教育观和实践技能为核心,提倡以实践为基础的参与式培训,充分发挥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在分享和思考、讨论、启发中获得不断发展。

我园自1997年起每年都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先后曾有50余人次在邻近旗市的示范园跟班学习具体的教学技能技巧,参加全区、全盟的幼教研讨会,交流经验,更新观念,参观上海、北京、锡盟等地的优秀幼儿园,接触吸取先进的教育理念,拓宽眼界,了解幼教

发展趋势,经过“异地”、“远程”培训的教师以开教研会,做观摩课的形式“就地”将其所看所学传与教师,使大家共同进步,从而提高整体素质。我园还积极开展教师基本功、演讲比赛,《纲要》知识竞赛,鼓励教师多写论文,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园先后出了旗、市级幼儿教师基本功比赛获胜者、优秀教师,并有多篇论文获市、区级奖项。

同时,我园积极向上级反映师资实际情况,争取指标,吸收年轻专业教师,在上级行政机构暂时不能给予帮助的情况下,我园招聘了优秀大中专毕业生,使我园的保教保育工作保持新鲜活力。

四、注重教育内容各领域的联系,组织符合实际,突出幼儿主体地位,具有民族特点的教育活动。

《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我园教师多由小学教师转岗而来,不具备幼儿教师基本功,不能承担“音、体、美”等所有课程,所以分科教学只能延用。为适应教育应蕴含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的要求,我园长期坚持保教不分。为使各班教育内容整体化,各领域相互渗透,我园采取了一月定一次教学计划,每周教研组集体备课的形式,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尽量保持连贯性、整体性。如大班组曾把3月定为环保月,结合该月包含的植树节、世界森林日、世界水日、世界气象日,综合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幼儿学习了相关科学知识,儿歌、歌曲,利用废旧物制作了美术手工品,点数年轮学习数学,捡

垃圾树立环保意识等。当然计划的制定并不是教学的桎梏,而是其框架,在具体的组织与实施中,儿童的兴趣会有所迁移,教师的教学内容应适当有选择性地随之改变,并提供丰富的材料,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挖掘隐含的教育价值,使教学内容连贯,相互渗透。

瑞吉欧方案教学的成功告诉我们“越是民族性的,越具有世界性”,只有坚持和继承发掘本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和艺术传统,才能得到世人的赞许。我园处于牧业旗县,蒙古族幼儿占全体人数的90%。在教学中我们始终坚持“蒙汉双语教学”,并在各领域教育内容中加入大量的民族文化艺术精华,如语言活动中加入了“草原英雄小姐妹”、“巴拉根仓”的故事,艺术活动中有马头琴欣赏课,体育活动中有蒙古族博克等,我们还在区角活动中让幼儿用电饭锅制作奶干,制作蒙古帽子、头饰等。无论是“蒙氏教育”、“方案教学”,还是《纲要》都传递给我们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应为他们提供一个材料丰富、能主动选择,有动手、动脑、表达情感机会的适宜环境,使其主动构建,整合知识。优秀教学模式的学习重在领会思想,反对形式模仿。我园力争在《纲要》指导下,旁征博引,结合民族特点,遵循儿童教育规律编定园本课程,争创本园特色。

“关注幼儿的特殊需要,包括各种发展潜能”、“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我园尝试在幼儿中开展珠心算、美术、舞蹈等特长培养,开发潜能,并努力避免急功近利的训练,禁止剥夺幼儿游戏的权利,以幼儿的兴趣和发展可能性为定位点,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五、强化家园合作,大力发展家庭的教育能力。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我园始终重视家长工作,召开家长会,使用家园联系薄,各班都设有家园之窗宣传栏。20xx年,我园成立了家长学校,家长学校聘请了有经验的退、离休高级教师为顾问,购订了《幼儿园家长学校教材》,有固定

教师备课、授课,一个月授课一次,家长学校的学习帮助家长确立了正确的育儿观念,接触了解了《纲要》,充分理解了家园教育一致、互补,要“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中”,提高了他们“孩子在活动中发展”的认同感,使其成为《纲要》的支持者、实施者。通过学习,家长尤其是牧民家长大大增强了与幼儿园教育的合作,积极了解幼儿在园的所学知识,为其准备丰富的材料,在家中也建立适宜的学习环境,并规范自己的行为,以身为范。每逢“六·一”我园都开展幼儿、家长、教师共同参与的庆祝活动,开展多项亲子游戏,培养家园共育的亲密感情。我园每年召开的教代会都邀请家长代表参加,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建设与发展。深化家园合作,使我园争取到更多的教育资源,保教工作更上一层楼,起到了事倍功倍的作用。

《纲要》的落实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在实践中内化理论,做到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再升华理论。我园将谨遵《纲要》的各项原则、要求,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用智慧统帅知识,将先进知识转为工作的内含,争创特色幼儿园。

对纲要的心得体会篇十一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为我国的幼儿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纲要》成为幼教界的重点、热点。经过几年的学习、实践与反思,我园也深刻体会到它的重要性、指导性。

一、以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精神落实《纲要》。

我旗约有人口四万三千,旗所在地设有一所公办幼儿园(无学前班),个体民办幼儿园 所,旗 个苏木、嘎查中仅有 所幼儿园,且都与小学在一起。以小学学前班新生人数与我园大班幼儿毕业人数为统计基础,我旗约有 %的幼儿接受了正规的幼儿园教育。

我园受旗经济条件的限制,教育物质环境长期处于落后状态,20xx年12月,在旗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园从原有的平房搬入新教学楼,使用面积1800平方米,并更换了园址,虽迁入新址但仍存在着内部设施少、食堂破旧、操场待建、无活动室等许多困难。我园拥有幼儿300余名,设有8个教学班,其中蒙授班4个,汉授班4个,全园教职工54人,教师队伍平均年龄偏大,老、病、弱多,任教教师大多由小学教师转岗而来,幼师专业毕业教师不到任教人员的10%。

20xx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颁布试行,《纲要》中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这为我园学习、贯彻《纲要》指明了前进道路,面对现有条件,要达到《纲要》要求,只有将《纲要》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转变观念,遵循原则,找到贯彻的契入点,才能使幼儿园找到一条真正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体现“以人为本,儿童优先”的原则,“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二、实行人性化管理,建立和谐、平等的教师工作、幼儿生活环境。

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领导,领导艺术的核心在于激励下属主动工作,在幼儿园管理的诸大要素中,人是管理的核心。育人须先知人,每个教师的世界观、价值观、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生活状况不同,要善于根据每个教师的特点启发、疏导她们,以领导的谦虚,诚心得到大家的信赖,以感情为纽带,使每一位教师都有成就感、主人翁意识。要注意运用一致的工作目标激励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全园形成凝聚力,避免强制性、等级化的管理,使教师间的竞争矛盾化,缺乏合作意识。《纲要》中“以人为本”的先进理论不仅要在幼儿工作中有所体现,还应在幼儿园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有所渗透。我园每年都召开1—2次全体教职工大会,大会民主平等,各位教师集思广益,共同制定园内各项工作制度,总结过去的工作成果,分析现在的情况,规划将来的发展道路。人性化的管理为我园创设了一个平等、积极、团结的工作环境。

幼儿期是儿童需要成人精神照顾和保护的时期,然而又是其自理、自立的需要日益增长的时期,教师应懂得愉快的童年生活对于生命发展的独特价值,尊重、热爱幼儿。《纲要》中明确指出应“建立一种新型的平等、和谐、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只有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亲密合作者,教师才能真正尊重孩子,才能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通过多次的讨论、反思,我园教师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转变观念,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素质是落实《纲要》的重要前提。

教师是幼儿园教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力量,是高质量幼儿教育最主要、最直接的创造者。《纲要》对幼儿素质教育的要求就是对教师教育素质的要求。因此,为落实《纲要》,需要教师在观念层面和实践层面都有进一步提高。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基础教育应把学生的潜能开发,健康的个性发展,适应社会的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愿望作为最重要的任务,而不是传统教育中基础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技巧的训练。“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教学中灵活地扮演最适宜的角色与幼儿积极互动,尊重、理解幼儿,让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要“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教师应多组织幼儿自评、互评,避免以“判官”的形象对幼儿进行横向比较,而多进行纵向比较。

针对我园经济及教师情况,我园努力以“就地”、“异地”、“远程”学习的方式培训骨干教师,再由骨干教师培训其他教师,以点带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培训中我们以培养教师新的教育观和实践技能为核心,提倡以实践为基础的参与式培训,充分发挥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在分享和思考、讨论、启发中获得不断发展。

我园自1997年起每年都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先后曾有50余人次在邻近旗市的示范园跟班学习具体的教学技能技巧,参加全区、全盟的幼教研讨会,交流经验,更新观念,参观上海、北京、锡盟等地的优秀幼儿园,接触吸取先进的教育理念,拓宽眼界,了解幼教

发展趋势,经过“异地”、“远程”培训的教师以开教研会,做观摩课的形式“就地”将其所看所学传与教师,使大家共同进步,从而提高整体素质。我园还积极开展教师基本功、演讲比赛,《纲要》知识竞赛,鼓励教师多写论文,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园先后出了旗、市级幼儿教师基本功比赛获胜者、优秀教师,并有多篇论文获市、区级奖项。

同时,我园积极向上级反映师资实际情况,争取指标,吸收年轻专业教师,在上级行政机构暂时不能给予帮助的情况下,我园招聘了优秀大中专毕业生,使我园的保教保育工作保持新鲜活力。

四、注重教育内容各领域的联系,组织符合实际,突出幼儿主体地位,具有民族特点的教育活动。

《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我园教师多由小学教师转岗而来,不具备幼儿教师基本功,不能承担“音、体、美”等所有课程,所以分科教学只能延用。为适应教育应蕴含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的要求,我园长期坚持保教不分。为使各班教育内容整体化,各领域相互渗透,我园采取了一月定一次教学计划,每周教研组集体备课的形式,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尽量保持连贯性、整体性。如大班组曾把3月定为环保月,结合该月包含的植树节、世界森林日、世界水日、世界气象日,综合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幼儿学习了相关科学知识,儿歌、歌曲,利用废旧物制作了美术手工品,点数年轮学习数学,捡

垃圾树立环保意识等。当然计划的制定并不是教学的桎梏,而是其框架,在具体的组织与实施中,儿童的兴趣会有所迁移,教师的教学内容应适当有选择性地随之改变,并提供丰富的材料,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挖掘隐含的教育价值,使教学内容连贯,相互渗透。

瑞吉欧方案教学的成功告诉我们“越是民族性的,越具有世界性”,只有坚持和继承发掘本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和艺术传统,才能得到世人的赞许。我园处于牧业旗县,蒙古族幼儿占全体人数的90%。在教学中我们始终坚持“蒙汉双语教学”,并在各领域教育内容中加入大量的民族文化艺术精华,如语言活动中加入了“草原英雄小姐妹”、“巴拉根仓”的故事,艺术活动中有马头琴欣赏课,体育活动中有蒙古族博克等,我们还在区角活动中让幼儿用电饭锅制作奶干,制作蒙古帽子、头饰等。无论是“蒙氏教育”、“方案教学”,还是《纲要》都传递给我们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应为他们提供一个材料丰富、能主动选择,有动手、动脑、表达情感机会的适宜环境,使其主动构建,整合知识。优秀教学模式的学习重在领会思想,反对形式模仿。我园力争在《纲要》指导下,旁征博引,结合民族特点,遵循儿童教育规律编定园本课程,争创本园特色。

“关注幼儿的特殊需要,包括各种发展潜能”、“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我园尝试在幼儿中开展珠心算、美术、舞蹈等特长培养,开发潜能,并努力避免急功近利的训练,禁止剥夺幼儿游戏的权利,以幼儿的兴趣和发展可能性为定位点,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五、强化家园合作,大力发展家庭的教育能力。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我园始终重视家长工作,召开家长会,使用家园联系薄,各班都设有家园之窗宣传栏。20xx年,我园成立了家长学校,家长学校聘请了有经验的退、离休高级教师为顾问,购订了《幼儿园家长学校教材》,有固定

教师备课、授课,一个月授课一次,家长学校的学习帮助家长确立了正确的育儿观念,接触了解了《纲要》,充分理解了家园教育一致、互补,要“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中”,提高了他们“孩子在活动中发展”的认同感,使其成为《纲要》的支持者、实施者。通过学习,家长尤其是牧民家长大大增强了与幼儿园教育的合作,积极了解幼儿在园的所学知识,为其准备丰富的材料,在家中也建立适宜的学习环境,并规范自己的行为,以身为范。每逢“六·一”我园都开展幼儿、家长、教师共同参与的庆祝活动,开展多项亲子游戏,培养家园共育的亲密感情。我园每年召开的教代会都邀请家长代表参加,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建设与发展。深化家园合作,使我园争取到更多的教育资源,保教工作更上一层楼,起到了事倍功倍的作用。

《纲要》的落实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在实践中内化理论,做到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再升华理论。我园将谨遵《纲要》的各项原则、要求,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用智慧统帅知识,将先进知识转为工作的内含,争创特色幼儿园。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