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与感悟 幼师学习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6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师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与感悟 幼师学习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篇一

在茫茫滇西深度贫困山区,半生坎坷半生奉献的张桂梅,用瘦弱的身体扛起1800名大山女娃的人生希望。“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在63岁的年纪,张桂梅那些足以“感动中国”的诺言和行动,仍在继续。

能够抗衡时间、改写命运的,唯有执着信念。11万公里家访路,走进1300多名学生家,把累计超百万元的全部奖金和大部分工资捐出……,与张桂梅有关的每一个数字,都在诉说着“膝下无儿女,桃李遍天下”的奉献精神,印刻下“教育改变女孩命运”的执着信念。

造就伟大需要执着踏实肯干。执着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是造就伟大事业的核心竞争力。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离不开执着坚持,都离不开伏下身子抓落实。张桂梅同志几十年如一日,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教育事业上,放在大山的孩子们身上。她对教育事业的坚守无怨无悔,对初心的坚持坚定不移,对让孩子们走出大山的志向矢志不渝。在新时代,作为一名党员,更应踏实做好本职工作,坚守平凡岗位,为新时代伟大梦想的实现贡献力量。

信念指导行动,当把自己的梦想同国家的梦想关联时,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联系时,更能激发出党员的自我价值感和荣誉感。张桂梅17岁从黑龙江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她感恩这片土地,她也用实际行动回报这片土地,经过她的努力,2008年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在华坪建成。12年来,华坪女子高中连续10年高考综合上线率100%,1645名贫困女孩从这大山里走进大学。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更应该立足岗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小我融进国家的大发展之中,与时俱进,始终保持理论不过时,技术不落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造就伟大需要甘于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是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一种精神品质,张桂梅同志就是学习的榜样。她放弃了全县条件最好的华坪一中,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每天不超过3元的伙食费,却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款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托举起了贫困山区孩子“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和梦想,而把病痛置之度外。党员干部对待工作更要不推脱、不抱怨,更要有奉献精神,真正把自己的知识和智慧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

幼师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与感悟 幼师学习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篇二

那一束光照亮了更多的人。

华坪女高成立以来,张桂梅每天都会拿着小喇叭催促学生上课、吃饭、自习、做操。学生们跑步去晨读、跑步去吃饭、跑步去睡觉……每一件事情都被张桂梅严格限制在规定时间内,学生们开玩笑私下叫她“周扒皮”。

理想很美好,但现实很严峻。学生来自大山,学习基础差,理解能力也不强,教学难度很大。刚开始的几届学生,有些连中考录取分数线都没有过。

在张桂梅和同事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的硬件条件不断改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建校12年毕业10届学生,上线率和升学率都是百分之百,综合排名始终保持全市第一,社会认同度不断提高。1800多名贫困女孩在这里放飞了梦想、走进了大学,成就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

人们都说,这所学校“低进高出”的背后,离不开学生的苦读、教师的苦教,更离不开张桂梅不顾生死的奋斗。

这些年来,张桂梅将自己的工资、各级政府发给她的奖金,甚至是大家筹集给她看病的钱全部捐给了华坪贫困山区的教育和社会事业,累计有上百万元。她个人没有任何财产,现在还住在女子高中的学生宿舍。但她却说: “我什么都有,我心里有学校、有千千万万个孩子。”

张桂梅就像一束光,一束帮助大山女孩改变人生的希望之光,一束托起无数家庭和学生“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之光。她无私的大爱,也感染了身边的同事和一届届学生。

韦堂芸老师,左脚骨折拄着双拐坚持为学生上课;勾学华老师,婚礼当天上午还在学校忙碌;杨晓春老师,长期资助学生却从不说起……

周云丽是华坪女高第一届学生,大学毕业后考取一所中学的教师,听说母校紧缺数学教师就放弃正式编制,回女子高中当了一名代课教师。大学毕业后在上海打拼的黄付艳,在华坪遭遇水灾时,把自己积攒的钱首先捐给学校……

幼师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与感悟 幼师学习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篇三

8月的华坪县连续高温,热得像一个大蒸笼。

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和老师们聊着今年孩子们的高考成绩:“159人参加高考,600分以上有17人,一本线以上有70人。理科最高成绩651分,文科最高成绩619分……”她满脸透着喜悦之情。

她叫张桂梅,是x省x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义务担任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40多年来,她始终坚守云岭深处的贫困地区,拖着病体全身心投入教育扶贫主战场,用大爱筑起师德丰碑,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信仰和崇高境界。她先后荣获“x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十大女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云岭楷模”等40余项荣誉。

“让不幸的孩子都有妈妈”

今年63岁的张桂梅出生于x省x市,1972年她跟随姐姐来到x参与“三线建设”。1995年,丈夫患上胃癌,她花光所有积蓄也未能留住丈夫的生命。第二年,张桂梅带着丧夫之痛,从x市调到华坪县民族中学任教。

那几年,张桂梅经常看到一些因家庭变故成为孤儿的孩子,这让她感到一阵阵心痛。她心想:怎么能帮帮他们?让这些不幸的孩子都有妈妈。

1998年7月,张桂梅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旗下宣誓后,她更坚定了要帮助这些不幸孩子的信念。2001年,有关部门派人找到张桂梅,希望她能义务担任华坪县儿童福利院的院长。张桂梅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成了54个孩子的妈妈。

“每个孩子背后都有许多不幸的故事,每个孩子心里都揣着一块冰。”提起儿童福利院孩子们的身世,张桂梅一脸难过。她说:“我要加倍呵护这些孩子,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与希望。”

“张老师虽然不是这些孩子的亲妈,但却比亲妈还要亲。”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工作人员赵建英说,多年来,张老师全身上下患有近20种疾病,她却一点儿不在乎,只要不晕倒绝不去医院。但若是孩子生病了,她便马上送去医院治疗。

去年12月,福利院的孩子王龙朗出水痘住院,张桂梅拖着病体每天去医院探望。王龙朗康复出院后,她又忙着制作锦旗送到医院。她说:“要让孩子从小心存感恩之心。”

截至目前,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先后收养了136个孩子,其中50多人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今年25岁的张惠华,是华坪县儿童福利院收养的孩子,现在华坪县石龙坝镇工作。他告诉记者,是张桂梅妈妈改变了他的命运,他要像张妈妈一样去帮助更多的人。

“让大山里的女孩都有书读”

“一座高高的山上坐着一个小女孩,身旁放着一把镰刀和箩筐,望着远方发呆……这画面到现在我都无法忘记。”张桂梅哽咽着说,当我下车询问小女孩怎么了?她哭着告诉我,想读书,可家里穷,要让她嫁人。

小女孩的话和渴望读书的眼神深深地刺痛了张桂梅的心,她觉得应该给山里的穷孩子一个读书的机会,便萌发了创办一所女子高级中学的想法,让山里的女孩子都能免费接受高中教育,不再陷入“低素质母亲、低素质孩子”的恶性循环中。

张桂梅开始四处募捐。大家都说她异想天开,可她仍旧咬牙坚持。2007年,作为党代表在出席党的十七大期间,有位记者问张桂梅:“你的梦想是什么?”她深情地说:“我的梦想是创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让山里的女孩子都有书读。”当时有人问她:“贫困山区那么多女孩子读不上书,你一所高中又能帮助多少人呢?”张桂梅坚定地说:“能帮一个是一个!”

在张桂梅的呼吁下,各级党委、政府大力关心支持,社会各界纷纷慷慨解囊。

2008年,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开学了。第一年招收了100名贫困家庭的女学生。12年来,先后有1700余名女学生从华坪女子高级中学走进大学校门,连续10年高考综合上线率保持100%,连续8年高考升学率居x市第一名。

“只要党员在,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万事开头难。办学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建校初期,学校只有一栋教学楼,没有食堂、厕所,学生和女教师只能挤在教室里睡觉,男教师则睡在楼梯间。没多久,17名教师有9名辞职离去,6名学生提出转学,教学工作近乎瘫痪。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这时,张桂梅的身体也出现了问题:额头、后脑、手臂上鼓起很多小包,长骨瘤,肺上有结节,呼吸困难。每天,她一边与病魔作斗争,一边想办法把学校办下去。整理档案时,她无意中发现留下来的8名教师中有6名是共产党员。“只要党员在,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张桂梅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

当天,她便把6名党员教师集中起来,重温入党誓词,诵读《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经典文章,大家郑重承诺:一定要把女子高中办好,一定要把大山里的女孩送入大学!

后来,学校成立了党支部,张桂梅任党支部书记。经过深入思考,她提出了“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的教学理念,依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共党史等学科改进课堂教学,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为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她还开创了“党员一律佩戴党徽上班、每周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每周唱一支革命经典歌曲、每周组织一次理论学习”等“五个一”活动。

“太出乎我的意料了,高一刚进校的第一课,校长并不直接谈高中阶段的学习,而是对我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华坪女子高中毕业生邓婕说,经过高中三年红色文化的熏陶,使我变得更加坚强独立。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要学习共产党员吃苦耐劳、冲锋在前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幼师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与感悟 幼师学习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篇四

近日,中宣部决定,授予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张桂梅同志的事迹感人至深,让人深深敬仰。无数网友更是纷纷点赞:实至名归。最是情怀动人心,最是敬仰励人心。每每想到张桂梅同志的事迹,就会感受到一股股力量在澎湃,催人奋进,不由自主地去寻找张桂梅同志身上那让人敬仰、学习的“密码”。

“世上只有妈妈好”,她选择了做大山女孩的“张妈妈”。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更加持续和谐地发展。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社会问题要及时关注、及时聚焦,更要在发展中解决。面对大山里孩子们的迷茫、焦虑和难过,张桂梅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与她们交心交流,开导她们再次走入课堂,更加积极乐观地憧憬未来。“张妈妈”用行动再一次诠释了该如何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正因为张桂梅对孩子们全心全意的爱,才有孩子们心中永远的“张妈妈”。这再一次告诉我们对待群众要不掺任何私心杂念,因为你在群众心里,不仅是党员干部,更代表着党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对党越是忠诚,对群众就越是无私,越能自始至终把服务做到群众的心坎里。只有这样,群众才能真正把你当亲人。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她选择了让自己苦、让自己穷,因为孩子们的成长就是她唯一的财富。“她没有房子、没有财产,十几年来一直住学生宿舍”,这就是张桂梅。“要把发展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计”,她把自己贡献给了党和人民最需要、最光荣的。

事业,为孩子们插上了飞出大山的“翅膀”,践行着与时代同频共振,相向而行,充分彰显了党员的时代自觉。我们要学习张桂梅同志身上这种“无我”的境界,更加融入时代发展,始终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树牢正确政绩观,不断汇聚民心民力。更加聚焦发展的关键领域、发展的短板,尤其是卡脖子的地方,带领人民群众攻坚克难,全力以赴地向着更美好的生活前进,把群众的满意和幸福作为我们唯一的“财富”。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她选择了“燃烧”自己。

照亮了更多人朝着“大山”前进的脚步。63岁的她身患20多种疾病,但她仍咬牙坚持每天陪伴学生晨读、上课、自习。“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张桂梅为学生们传授了大道。许多学生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归大山,选择去最艰苦的岗位。人与历史长河相比,不过是一瞬,唯有精神永恒,永远在人们心里捂着。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更要认真思考,我们应该给后人留下什么,最大的财富莫过于不断激励人心向上向善的精神。以赤子之心,为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这才是党员干部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路径。人生虽短,但一旦践行着这样的精神,就能在人民群众的心中永远树立被怀念、铭记的丰碑,鼓舞着更多的人努力奋斗。

时代楷模不仅充分体现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这背后更有对党的绝对忠诚、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对价值的积极实现。在我们身边,“时代楷模”正闪耀着光辉,启迪我们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幼师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与感悟 幼师学习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篇五

1995年以后,张桂梅离开大理喜洲,只身来到丽江华坪。初来乍到,她便放弃了进入条件最好的华坪一中的机会,而是选择了中心中学,承担了4个毕业班的政治教学工作,毕业班的女生工作,此外还协助学校搞文艺工作。在工作中,她尽职尽责,奉献了所有精力。

1997年8月,民中分设成立正在住院做手术的张老师得知民中学生最穷,生源素质最差,经费最紧张,又看到民中校舍最破陋、设备最差时,她又主动要求调到民中工作,抓学生学习、管学生日常都亲历亲为,一步步推动着教育工作的发展。在她的努力下民中的教育成果不断涌现。

1999年2月,华坪县教育局党委和中共华坪县委分别发出通知;号召全县教职工和全县人民向她学习,县委还授予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并奖给她1000元,但张桂梅把1000元奖金当场就捐给了县慈善机构。

说到慈善,张桂梅这一生几乎都与慈善事业挂钩。在民中的教育工作中,女生很少,张桂梅意识到,提高山区女孩的素质,至少可以改变三代人。由此,她便萌生了筹建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想法,从2002年起她便开始为这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四处奔波。

2007年,张桂梅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张桂梅和她筹建免费女高的想法逐渐被更多人知道。丽江市和华坪县各拿出100万元,帮助张桂梅办校。2008年8月,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建成。

张桂梅表示,学校能办起来并走到今天,离不开党和政府作坚强后盾。华坪女高的教师工资和办学经费均由县财政保障,学校建设由教育局负责。教学楼墙上,挂满了密密麻麻的捐款人姓名。大家的关心和帮助,她都记在心里。

为了留住学生,家访成了很重要的工作。办校10多年来,张桂梅走了11万公里家访路,走进1300多名学生家中。山区偏远、山路艰辛,很多学生的家只能靠步行达到,连爬山过去都得好几个小时。

在她的带动下,10多年来,华坪女高以自身独有的特色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断发展成长。张桂梅也非常注重新材视角,不断摸索出贫困山区学生教育的规律;把育人当作教育的前提和目标,走到学生心里;她通过家访了解孩子的家庭,竭力改变教育背后的贫困。“山里的学生太穷太苦了,又那么善良懂事,我想帮帮她们。”正是秉承着一颗仁爱之心,张桂梅“让教育走得更深更远”。

那是大约20年前的一天。山路边坐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她手里拿着镰刀,身边放着一个破草筐,呆呆地望着另一座山头。张桂梅看见了,走过去问她:“你怎么了?”女孩回答:“我想读书,但是家里没钱,给我订婚了,收了彩礼要让我嫁人。”张桂梅找到女孩的父母试着劝返,说:“你们只要把孩子交给我就行,学费生活费都不用你们管了。”可即使这样,女孩的母亲仍坚决不同意孩子回校读书,甚至以死相逼。张桂梅无奈,只好把女孩留了下来。

怎么样才能救救这样的女孩子呢?这个难题久久萦绕在张桂梅心头。

当时的张桂梅,已经是华坪县出了名的“好老师”,还兼任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的院长,是数十名孤儿的“妈妈”。

当老师,张桂梅发现“女学生读着读着就不见了”。她们不读书的理由多种多样:为了给弟弟交学费,姐姐被父母勒令退学回家干农活或外出打工;因为收了彩礼,十几岁的小姑娘也要准备嫁人了。当“妈妈”后,张桂梅又了解到儿童之家孩子们的身世,他们的母亲有的因杀死家暴的丈夫而获刑,有的因落后错误的分娩观念而死亡,留下孤苦无助的孩子。

“培养一个女孩,最少可以影响三代人。如果能培养有文化有责任的母亲,大山里的孩子就不会辍学,更不会成为孤儿。”一个现在看来依然有些“疯狂”的想法在张桂梅心中越来越清晰:“我想为这些大山里的女孩建一所免费的高中!”

为了这个“疯狂”的梦想,她开始四处奔走筹款,风吹雨淋,被冷落,被唾骂,却只筹得一两万元。直到2007年,张桂梅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赴京参会期间,一篇题为《“我有一个梦想”》的采访报道让更多人理解了张桂梅的女高梦。

2008年,在中央和各级政府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下,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

华坪女高首届共招生100人。她们大都来自山区,多数没有达到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还有一些孤儿残疾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父母残疾的学生和下岗职工子女。但只要是女孩,只要还想上学,华坪女高都向她们敞开怀抱。三年后,她们中有96人坚持到最后参加高考,全部考上了大学。自2011年有首届毕业生以来,学校综合排名连续10年位列丽江市一区四县榜首。

幼师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与感悟 幼师学习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篇六

“为了她们走出大山,吃什么苦我都愿意”。

在民族中学工作的时候,张桂梅就发现一个现象——很多女生读着读着就不见了。“有的被叫回去干农活、打工,有的是父母收了彩礼,就让孩子辍学结婚。”张桂梅心痛地意识到,有些大山里的女孩连站在教育公平起跑线上的机会都没有。

“有知识、有文化、有责任感的母亲,是不会让自己的孩子辍学的,也不会让自己的孩子世世代代窝在大山之中,代代贫困下去。所以我就想让山里的女孩子受教育,让她们全免费上高中,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要让更多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走出大山,通过知识改变她们的命运。”2002年,张桂梅决定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并为这个在别人看来根本无法实现的梦想四处奔走。

为了筹集办学资金,张桂梅放下了全部自尊。从2002年起,她每年假期都跑去昆明募捐。她把自己获得的各种荣誉复印了一大摞,在街上逢人便拿出来请求捐款。

“为了她们走出大山,吃什么苦我都愿意。”执着的张桂梅没有放弃,她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被骂骗子,被吐口水,被放狗咬……5年下来,她只筹集到了一万多元。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在2008年8月建成了。这是一所没有录取分数线,只要初中毕业、只要愿意读高中、只要是贫困家庭的女孩子,学校都无条件接收,全免费就读。

当年9月1日,100名来自周边地区的女孩子成为女子高中首批学生。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