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洋与渔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海洋与渔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省海洋与渔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xx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国家海洋与渔业两个专业会议、省十届人代会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回顾总结XX年全省海洋与渔业工作情况,全面分析海洋与渔业发展形势,研究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海洋与渔业工作总体思路,具体部署XX年工作任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促进全省海洋综合管理和渔业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下面我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XX年全省海洋与渔业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我省海洋与渔业工作应对考验、战胜困难,取得新的进展的一年。海洋捕捞生产面临减船转产、结构调整的沉重压力;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渔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水产品市场销售遭遇了质量标准提高的严重影响;海域使用中各种用海行为亟待得到规范和调整,海洋与渔业水域污染日益严重。面对来自多方面的挑战与压力,全省海洋与渔业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突出一条主线--结构调整,围绕两个目标--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着力推进"六大工程",强化规范"五项管理",海洋与渔业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业绩。海洋综合管理全面加强,海域使用开始走向规范、有序的管理轨道;海洋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减灾防灾成效明显。渔业经济稳步发展,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80.68万吨(净增7.83万吨,增幅1.66%)。其中海洋捕捞324.18万吨(净减5.13万吨,减幅1.56%,符合预期情况)、海水养殖85.15万吨(增9.66%)、淡水渔业71.35吨(增8.29%)。渔业产值334.04亿元(增6.39%),养捕产值之比54.1:45.9;水产品加工产值146.33亿元(同口径比增长16.55%);水产品出口24.72万吨、出口值7.90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4.89%和1.73%);水产品市场交易量438.5万吨、交易额448.9亿元,同比增长5%;渔民人均收入达到6008元,比上年增收196元,增幅3.37%。

(一)以推进"六大工程"建设为抓手,渔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全省各地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主攻养殖、拓展远洋、深化加工、搞活流通、发展休闲渔业"的方针,以推进"六大工程"建设为重点,渔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

水产养殖持续快速发展。养殖总面积达到494.85万亩,新增9.59万亩(其中海水养殖175.35万亩、新增6.24万亩,淡水养殖319.48万亩、新增3.34万亩)。深水网箱养殖经受了2次台风(威马逊、森拉克)正面袭击的考验,至去年底已下海792只(总水体153万立方米),为全国之最。稻田养鱼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总面积已超过180万亩,新增20多万亩。浙西部山区"好山好水养好鱼"成为新亮点,在通过国家环保总局认证的全国三个"有机鱼"生产基地中,我省占2个(千岛湖、云和紧水滩水库)。高起点、高水平的设施渔业在新昌等地开始起步。新建成了33个省级优质高效水产养殖示范基地、2个国家级水产原种场和4个省级良种场,引进、繁育、推广了一批优质种苗,促进了优势水产品养殖业的发展。

远洋渔业取得拓展性增长。先后实施了北太鱿钓、西南大西洋鱿钓、太平洋金枪鱼钓、印尼捕捞、缅甸合作等项目,开拓了南太平洋、印度洋等新的渔场,逐步走出了因资源变动、鱼价下跌,远洋渔业产量、效益不佳的低迷状态,各个项目经营情况良好。全省近20家远洋渔业企业外派渔船420艘,产量21.74万吨,比上年增长18.58%。全省拥有农业部远洋渔业企业资格的公司从6家升为11家。值得一提的是台州市的远洋渔业取得了重大突破。"浙江省远洋渔业协会"顺利组建,为进一步规范远洋渔业行业管理,形成和完善行业自律和自我发展机制奠定了基础。

水产品精深加工和市场销售在逆境中前进。面对水产品质量标准提高、出口受阻的严峻形势,全省各地迎难而上,狠抓质量安全,通过一年努力,已基本摆脱困境走出低谷。一是加强了以水产品质量安全为中心的行业整顿,开展了水产品药物残留专项整治。二是水产品加工与流通龙头企业培育得到重视,全省新培育省级渔业骨干龙头企业9家,争取到扶持资金1200多万元;为加强行业管理,还成立了"浙江省水产品流通与加工协会"。三是开拓了淡水鱼精深加工新领域,湖州、杭州、绍兴等地都新建了淡水鱼加工企业,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附加值。四是与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成功举办了"XX浙江水产精品上海推介(展销)会",进一步扩大了我省水产品的影响。宁波、湖州、三门等也举办了特色鲜明的水产品推介活动,促进了当地水产品的销售。在XX年浙江农业博览会上,全省渔业系统有139个产品获奖,其中金奖37个、银奖33个、优质奖69个,比上届有较大幅度增长。

旅游休闲渔业日渐成为一项新兴产业。全省各地开发旅游休闲渔业的意识明显增强,杭州、温州、绍兴等大中城市郊区,发挥区位优势,建起了规模化的休闲垂钓渔场,其中杭州垂钓渔场规模已达3000多亩。舟山市拥有渔民家庭旅馆332家、床位5800多张,占全市旅游接待能力的11.5%,户均年创旅游收入数万元。嵊泗县这一昔日的纯海岛渔业县正快步向旅游大县迈进,休闲渔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平阳南麂岛的人工鱼礁建设在上年投礁2400空立方的基础上,XX年又投礁3万多空立方,投礁规模居全国第一。

(二)以全国双转工作会议为东风,海洋捕捞减船转产工作进度进一步加快

XX年我省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工作已初有成效,去年8月全国减船转产会议的召开和支持政策的出台,进一步促进了我省工作的开展。全国会议以后,省财政追加我省减船转产补助资金每年600万元;在省财政、省计委的支持配合下,我局及时制定调整了XX~XX年全省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规划和XX年度计划,并联合召开了"全省海洋捕捞减船转产工作会议",章副省长到会讲话,对全省海洋捕捞减船转产工作再动员、再部署。

国家农业部及渔业局对我省转产转业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农业部核定的XX年度全国报废渔船的船只数、功率数、专项补助款和转产转业项目扶持资金中,我省分别占到25.87%、33.3%、32.4%和33.5%,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据统计,到XX年底,全省已压减捕捞渔船1050艘,上缴渔船功率指标11万千瓦,引导渔民转产转业5200人,基本完成了农业部核定的年度减船计划。

在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激励下,全省沿海渔区已涌现出一批近外海捕捞渔民转产转业的典型,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为从根本上解决捕捞渔民及渔民子女的出路问题,舟山市还启动了总规划用地985亩、总投资2亿元的"航海职工教育培训园区"建设工程,以积极的姿态应对海洋渔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由于我省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工作起步早、力度大、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去年8月以来,已两次在全国会议上作典型交流发言,受到了与会领导和代表们的一致好评,为全国性减船转产工作的全面展开探索了路子,提供了经验。

(三)以科技进步为动力,技术攻关、推广各项工作全面推进

我省承担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技术与攻关开发"研究课题取得重大进展。先后完成了对适养海区的全面调查和规划,开发了hdpe沉浮式、子母式及钢构碟式等多种类型、适养不同海域的深水网箱,申报专利8项,已批2项,同时取得了网箱锚泊、苗种培育、分级换网等系列技术与经验;完成了对三家企业的深水网箱产品的技术鉴定与国产化制造定点授牌工作;编写了深水网箱养殖技术培训教材,举办培训及讲座22次,听课人员达1600多人次。经过课题组研究人员的努力,深水网箱课题已通过了国家科技部、农业部的验收。同时,为深水网箱养殖配套的苗种选育和渔用饲料研究开发也有了新的进展。

贻贝、羊栖菜精深加工产业化技术研究成效显著。完成了贻贝保鲜保活技术研究,进行了贻贝、羊栖菜系列食品开发,这些科研项目的实施,显著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了当地养殖生产和加工业的发展。

渔业标准化工作倍受重视。完成了国家行业标准《无公害 三疣梭子蟹养殖技术规范》的制定,这是我省第一次承担国家级无公害标准的制定;完成了《无公害 黄鳝》、《无公害 青虾》、《无公害 罗氏沼

虾》等10项省级地方标准的制定。全省各地也制定了一大批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按照无公害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组织生产水产品,已成为众多标准化示范区和养殖户的自觉行动。

全面开展了水产养殖病害测报与防治工作,将测报范围扩大到7个市31个县(市、区)84个测报点,对大黄鱼、鲈鱼、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河蟹、甲鱼等10大主要养殖品种5~10月份主要生产期进行了全程监测,基本摸清了这10个品种的发病情况,并及时指导各市、县开展病防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培训和实践,水生动物检疫防疫员队伍也不断壮大。

(四)以强化"五项管理"为重点,海洋开发利用和渔业生产行为逐步得到了规范

根据去年初"全省海洋与渔业工作会议"确定的"管理年"工作要求,我省全面加强了海洋与渔业的综合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海域使用开始走向规范有序的管理轨道。在省有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我省已将海域使用审批纳入到基本建设立项管理程序中,规范了用海项目的审批程序,并按《省海域使用金征收管理办法》,征收了海域使用金。XX年全省新登记海域使用项目2071个,面积300多万亩,新发证764本,征收海域使用金1327万元,海域使用管理范围已覆盖到《海域使用管理法》规定的全部用海项目。省、市、县际间的海域勘界工作开始启动。同时,积极抓好典型案例严格执法检查,有力地宣传了《海域使用管理法》,进一步树立了海洋主管部门依法综合管理海洋事务的权威。

渔业资源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先后实施了产卵带保护、"蓝剑行动"、张网管理、伏休专项检查、查处北太违法生产等一系列执法管理行动,收到了明显效果。XX年伏季休渔总体执行情况良好,查处省内违规渔船7艘。象山等地渔民还提出了延长(提前)伏休期的建议,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继续积极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全省内陆水库、江溪水域共放流(增殖)大小银鱼卵1550万粒(尾)、池沼公鱼卵(苗)XX万粒(尾)、香鱼苗26万尾、河蟹苗10万只;象山港放流增殖大黄鱼鱼苗100万尾、黑鲷10万尾,在南麂人工鱼礁海域首次放流大黄鱼、黑鲷、赤鲷等鱼苗60万尾。

海洋与渔业水域环境保护管理力度加大。制定了《浙江省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核准管理办法》,组织开展了杭州湾跨海大桥等十几个项目的环评报告书和环评大纲的评审工作。基本建立了赤潮应急监测预警机制,去年全省共发现29次赤潮,污损面积达到5000km2,由于加强了跟踪监测和预报防范工作,仅造成约200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远低于XX年26次赤潮损失3000万元的程度,防灾减灾效果十分明显。海洋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宁波韭山列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省级建区工作基本完成,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被列入联合国全球环境基金会"中国南部海域生物多样性管理项目"4个示范区之一,获得了近80万美元的资金和技术资助。积极介入海洋与渔业污损事件调处,一年来共处置污损事件近20起,挽回经济损失XX多万元,对打击肆意排放污染物,保障渔民合法权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台州路桥特大化工污损事件得到妥善处理,最终使受损养殖户获赔700万元人民币,引起社会积极反响,促进了周边类似事件的顺利调处。去年我省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了国家海洋局的表彰奖励,被评为海洋环保先进集体。同时积极开展海洋预报工作,特别是在去年16号台风(森拉克)的抗台工作中,由于预报工作准备充分,预测分析结果科学,得到了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肯定,并在抗台减灾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状况得到改善。针对虾仁氯霉素事件给我省水产品出

口造成的严重负面影响,我省组织力量认真开展了调查工作,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按照农业部要求,协同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了水产品药物残留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加强出口水产品原料质量控制管理,最近我局又制订了《出口海捕虾制品原料供应船注册登记管理暂行规定》和《出口水产品养殖场注册登记管理暂行规定》。随着我省水产品安全质量管理水平和检测能力的提高,我省水产品质量和出口形势已明显好转。

渔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上有所好转。在层层签订落实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根据省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渔船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意见的通知》,全省渔业系统协同有关部门先后开展了全省渔船安全专项整治和"安全生产月"活动;12月21日省政府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渔业安全生产工作作了专题部署。经过全省各级共同努力,渔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上有所好转。去年,全省共发生渔船水上交通事故249起、沉船106艘、死亡或失踪115人,直接经济损失2986万元。除特大事故发生2起突破了不多于1起的考核指标外,其他指标均控制在省安委会下达的指标内,其中死亡人数为控制数的77.7%。同上年相比,死亡人数、特大和重大事故次数均有明显回落。

去年,我们还配合省经贸委等积极做好渔船修造行业生产秩序整顿工作,对全省渔船修造企业进行了严格考核,全省渔船修造企业总量已从原来的350家下降到264家(有239家已获国家渔船检验局认可证书),减幅25%;其中建造类企业从189家减到80余家,减幅过半。通过整顿和考核,船厂的生产条件与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渔业安全生产更有保障。

为加强浙北渔场治安管理,去年下半年,省综治委组织成立了由我局牵头的以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和武警边防总队为骨干的浙北渔场管理指挥组,长期驻守嵊泗渔场,加强海上巡查,严格执法管理,舟山、台州两市及嵊泗、临海、三门等县(市)也积极参与、密切配合,及时调解渔事纠纷,使浙北渔场治安状况有了明显好转。整个冬汛生产旺季,共查处130艘违规船舶和165名违规人员,成功营救19名遇险渔民,浙北渔场刑事、治安案件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50%和42.7%。

(五)以渔港建设为重点,海洋与渔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2个重点建设渔港,已有18个通过了可行性研究,其中9个已开工建设(2个已建成并在抗御台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余渔港建设项目也可望在近期开工。各地通过渔港建设,带动了以渔港为中心的渔区

二、三产业发展,吸纳捕捞渔民转产转业,由此带动了渔区小城镇建设。象山石浦和玉环坎门依托渔港,各自成功引进数亿元巨资,开始打造"中国渔村"和"休闲渔都"两大综合性渔港经济开发项目。

全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预报体系、水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和渔业病害监测防治体系建设工作也全面加快,省市县三级海洋与渔业监测预报网络初具规模,省水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和渔业病害监测中心实验室即将建成投入使用。

海洋与渔业执法装备建设得到重视。部省市联建的中国渔政东海指挥基地已破土动工。省与市、县1:1配套投资的第一批13条渔监艇现已完成统一设计、统计招标工作,开始动工建造;另外还争取到部局2条渔监艇分配指标;台州市一条300吨级渔政船项目也被列入部局建造计划。

全省渔技110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去年新启动了5个市级站、13个县级站的建设,杭州、衢州、金华、温州等市都已开通独立网站。由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承建的全省渔技110信息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浙江渔业信息网站"也正式开通,并实现了与市、县级网站的信息资源共享。通过网络,养殖户可以随时了解养殖新品种、新技术和市场供求信息,从而能更有目的地安排生产,实现丰产增收。

(六)以执法队伍改革和《浙江省渔港渔业船舶管理条例》颁布为标志,依法行政工作迈出新步伐

以统一行使海洋与渔业行政执法职权、实现行政管理与行政处罚职能分离、人员依照公务员管理为基本目标,去年以来,我省积极稳妥地开展了海洋与渔业执法队伍改革工作。在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重视关心和省有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省执法总队"已于去年4月26日正式批复组建,全省沿海地区海洋与渔业执法机构改革方案也已批复下达,宁波及奉化、象山和嵊泗、仙居等支队、大队已正式成立,其它地方也正在积极改革之中。执法队伍改革到位以后,不仅有望解决渔民要求解决的统一执法综合问题,还将明显改善队伍形象,实现执法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队伍的综合执法能力。

经过2年多时间的努力,《浙江省渔港渔业船舶管理条例》终于在去年9月3日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36次会议上获得通过,并从今年1月1日起生效实施。这一《条例》有许多创新,可操作性强,被省政府评为XX年度优秀法规提案。《条例》对我省渔港的规划与建设、渔港

与渔业船舶的管理、渔业船舶的安全生产等都作了全面具体的规定,特别是强化了对渔船修造企业的源头管理,确立了渔港规划的法律地位,理顺了关系,明确了职责。《条例》的出台,有利于从根本上控制海洋捕捞强度,保护渔业资源,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利于减少渔业生产安全事故,使渔民生命财产安全更有保障;有利于加快我省渔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捕捞渔民的转产转业;有利于改变我省渔港建设资金短缺、建设标准不高、布局不合理的旧貌,加快我省渔港建设步伐,为我省渔港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宽阔的平台。

XX年我省海洋与渔业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很多困难与问题,主要有:一是海域开发利用上"三无"现象依然存在,《海域法》规定的三项制度尚未得到全面落实;二是随着国际、国内市场对水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我省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体系还不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还比较突出;三是渔场缩小、资源衰退、污染加重,海洋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捕捞比较效益继续下降,渔民增收难度加大,渔业涉外事件多发,违法捕捞屡禁不止;四是渔业安全事故虽有所好转但仍时有发生,管理缺乏有效手段。

二、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XX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海洋与渔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以加快海洋与渔业经济发展为主题,以机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着力推进渔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强化海洋与渔业执法管理,加快基础保障体系建设步伐,为建设海洋与渔业强省而努力奋斗。

总体目标任务是:围绕两个奋斗目标(即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和渔业经济强省),实现三项根本任务(即实现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实现依法治海和依法治渔,实现海洋与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继续推进"六大工程"(即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渔业龙头企业培育、优势水产品产业带建设、水产种子种苗、水产品市场拓展、海洋与渔业保障体系建设),着力抓好"六项管理"(即海域使用管理、海洋与渔业水域环境管理、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海洋与渔业资源保护管理、渔业安全生产管理、渔港和渔业船舶管理)。

预期指标是:到XX年,海洋产值和增加值分别达到3000亿元和1000亿元,年均递增约12%以上,增加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以上,海洋经济总量和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国前三位。到XX年,新增渔业产值100亿元、新增水产加工业产值100亿元、新增远洋捕捞渔船100艘、建成100个休闲渔业观光区,养殖与捕捞产值之比63:37。

XX年预期指标是:全省海洋经济总产值XX亿元左右,增加值为550亿元,占全省gdp的7.5%以上。全省水产品产量470万吨,国内捕捞略有减产,养殖和远洋产量继续增长,渔业(第一产业)产值330亿元,养殖与捕捞产值之比55:45,渔民人均收入超过6000元。

"六大工程"、"六项管理"具体如何抓?这次会上印发了"六大工程"、"六项管理"的详细行动计划,这是会议主报告的有机组成部分,这里不再作具体的阐述了。利用这个机会,我想就当前海洋与渔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主要任务谈一些认识和体会,供大家讨论。

(一)海洋经济将进入新一轮发展机遇期,海洋开发与保护工作越显重要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不仅是巨大的资源宝库,而且是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第二大空间,是解决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三大难题的希望所在,海洋对于人类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开发价值。联合国大会多次作出决议,敦促世界沿海国家把开发利用海洋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加强海洋综合管理,保证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利用。不久之前,党的xx大报告已明确提出了"实施海洋开发"的战略要求,这是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在新世纪、新阶段向全国广大海洋工作者发出的动员令,也预示着新一轮的海洋经济发展机遇期已经到来。

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我省海洋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浙江的希望在海洋,浙江的未来在海洋"的观点。特别是近期以来,省委xx书记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强调要充分发挥我省海洋资源优势,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根据省领导的意见,我局会同省委政策研究室、省计委、省统计局等单位已联合开展了《关于加快我省海洋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下步还将有更多的涉海部门参与到10个子课题的研究中来。根据初步研究的结果,我省发展海洋经济产业基础良好、资源优势突出、发展环境优越,但也存在着海洋经济整合度不高、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海洋科技力量相对薄弱、海洋环境破坏严重、传统优势产业(即海洋渔业)面临严峻挑战等困难与问题。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省区相比,我省的海洋经济总量还不大,资源利用水平还不高,优势产业辐射还不强,对外拓展能力还较弱,与我省的资源禀赋和可开发潜力不相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

这些问题已引起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习书记指示要继续深化课题研究,请省政府提出目标,省委审定,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后目标、任务、方案、举措。会议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之中。

为配合海洋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海洋局提出今后五年要突出抓好"海强、海权、海蓝、海盾"等八大工程,就建设海洋强国的指导思想、战略方针、目标、措施等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切实加强对管辖海域的有效监控,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为海洋经济发展创造长期稳定的周边环境;依法强化对用海项目的管理,全面提高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努力遏止海域环境污染;狠抓海洋执法监察工作,提高中国海监的知名度和威慑力,为海洋开发工作保驾护航。我省要按照国家海洋局的总体部署,努力做好海域使用管理、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科技兴海等各项工作,严肃查处用海大案要案,进一步确立海洋管理部门权威。同时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大局意识,责无旁贷地做好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仍是我们的主攻方向,但必须切实抓好几个重要环节

近年以来,我省在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下,以发展浅海网箱养殖、沿海围塘养殖、内陆稻田养殖为重点抓外延扩张,以扩大名特优新养殖比例、改进养殖模式、改进产品质量为重点抓内涵提高,水产养殖突飞猛进,成绩显著。

水产品作为人类重要的动物蛋白源和营养健康食品,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吃鱼健脑、吃鱼健身日益成为共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市场对水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基于这种认识,结合我省实际,今后一段时期,我省仍把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作为主攻方向。但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必须改变传统观念,集中力量,优先扶持发展市场竞争力强、知名度高的优势品种;积极顺应消费者日益关注食品质量安全的实际,大力推进无公害和绿色水产品养殖,并把浙西部山区有机鱼生产培育成新的增长点;同时要加快推进观赏鱼产业的发展,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为确保我省水产养殖业持续保持健康发展态势,必须切实抓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要大力发展优势品种养殖,培育优势产业带。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我省近百个养殖品种中,大黄鱼、淡水珍珠、龟鳖类、海水蟹类(锯缘青蟹、三疣梭子蟹)、对虾类和泥蚶等品种已形成相当的产业规模,在全国占有很高的位置。在今后几年,我们要按照产业化

发展的思路,做大做强这六大类优势品种,培育成具有较强竞争力、有鲜明浙江特色的优势产业带。同时不失时机地发展文蛤、贻贝、羊栖菜、河蟹等具有出口优势的区域性养殖品种,注重冷水鱼、观赏鱼、石斑鱼等具有发展潜力的海淡水珍品的养殖。

二、要抓好养殖水产品的精深加工。养殖水产品加工率不高、加工程度不深,已成为制约养殖产品销售的一个突出问题。这几年,我们组织科研力量抓了贻贝、羊栖菜的精深加工问题,效果十分明显。通过精深加工,原先仅供省内鲜销的嵊泗贻贝,开始销往国际市场(加工产品95%出口,3年出口4000多吨,创汇826万美元),并因产地收购价的大幅提高,使养殖渔民得到了很大实惠。

三、要加大养殖产品的市场开拓力度。随着形势的变化,市场因素已成为左右养殖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象山养殖大黄鱼从滞销到供不应求,身价倍增,正是基于对消费市场的深入研究,走出了一条以市场为先导、以加工企业为龙头、以科技为支撑的养殖产业发展的成功之路;三门青蟹红遍大江南北,搞好市场营销更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依靠科

技创新,抓好养殖水产品的精深加工,既能使养殖产品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本身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商机。

四、要加强对养殖业的规范管理,尽快使水产养殖业走上有序发展的轨道。按照部局的要求,重点是做好养殖证的发放工作,这既是对养殖户合法权益的确定和保护,也是推进haccp管理的必要条件。省局计划在沿海和内陆渔区选择3~4个县作为试点,在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迅速在全省推广,力争全省三分之一的养殖面积在年内完成养殖证的发放任务。

(三)发挥优势,抢抓机遇,加快我省远洋渔业发展步伐

当前我省加快发展远洋渔业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一是国家扶持大洋性远洋渔业发展的战略有实质性启动,国务院已批准同意农业部起草的《"十五"远洋渔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了扶持发展大洋性远洋渔业的政策。二是公海大洋性渔业资源尚有较大开发潜力,世界金枪鱼产量长期稳定、鱿鱼产量逐年递增,表明资源基础尚好,仍有开发潜力。三是一些渔业发达国家远洋渔业正呈现萎缩态势,很多发展中国家尚无能力发展,为我国发展远洋渔业腾出了空间。四是我省经济发达,投资环境良好,民间资本充裕,尤其是渔区群众对发展远洋渔业热情高涨,捕捞技术精良,发展基础良好,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在远洋渔业上作出一番成就。

我省要紧紧抓住远洋渔业国际分工重新整合的机遇,充分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发挥自身优势,加快远洋捕捞渔船的更新换代。根据部局要求,用长远的观念,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建造一批大洋性远洋渔船。在巩固过洋性远洋渔业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双边渔业合作的领域,重点加大大洋性远洋渔业的扶持力度,扩大大洋性超低温金枪鱼钓船队规模。我们设想,XX~XX年,全省拟建造、购置500吨级大洋性超低温金枪鱼钓船30艘、1000吨级鱿钓船30艘,新造常温金枪鱼钓船50艘、更新鱿钓船50艘,发展过洋性远洋渔船100艘。五年后,争取全省远洋渔船规模达到520艘,力争达到550艘的规模,远洋渔业产量25万吨、力争30万吨。同时要不断加强对金枪鱼产品及市场的宣传,争取大洋性金枪鱼渔场和国内金枪鱼市场开拓双突破。台州、温州等地要发挥后发优势,争取后来居上,为我省远洋渔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发展远洋渔业,还不能仅仅把目光局限于派出船队去捕点鱼来,而应当包括向外输出养殖技术和水产品加工技术,进行全方位合作和多领域开发,这样,发展远洋渔业就不仅是沿海渔区的事情,同样也是内陆渔区所应当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四)高度重视水产品质量安全,不断提高我省水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我国加入wto后,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相继提高了水产品质量标准要求,国内北京、上海、深圳等一些大城市也开始实施市场准入制度,一度使我省水产品对外出口和国内销售陷入困境。我省各级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渔业主管部门及水产品加工出口企业直面挑战,迎难而上,高度重视水产品安全卫生质量问题,一方面,严格内部质量管理,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市场营销活动,使我省水产品市场销售出现转机。从出口量值上看,虽仍比上年有所减少,但从去年9月份开始止跌回升的势头很好,国内市场拓展情况也十分喜人。这既是一种恢复性的增长,更是我省水产品安全卫生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以后出现的必然结果。

因此,国际国内市场设置日益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虽然会在一时间对我省水产品市场销售造成严重影响,但从长远看,却更应当看作是一次提高自身质量卫生意识和管理水平的难得机遇。在这次重大变革中,一部分安全卫生质量过不了关的企业被档在了质量标准门槛之外,但真正有实力的企业,则不仅跨越了门槛,经受了考验,而且减少了竞争对手,赢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为全国主要的水产品生产基地,我省渔业生产的各主要环节如捕捞、养殖、加工、市场销售等,都具有比较好的产业基础和技术力量,这是我省的优势,也是我省渔业获得更大发展的基础。然而在国际国内日趋激烈的贸易竞争面前,想要保持这一优势地位,就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牢固树立质量安全意识,按照农业部提出的《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要求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狠抓水产品质量管理。要加快水产品质量标准的制订和完善,积极推行产品和产地双认证;要围绕特色优势水产品,大力培育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要加大生产环境的治理力度,从源头上保证水产品的质量与安全;要加快水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提高水产品质量监管力度,确保我省水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确保我省水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不断提高。

(五)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继续全力做好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工作

减船转产工作作为顺应时代潮流的一项正确的决策,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渔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在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再一次强调要"加快沿海渔民的转产转业"。因此,捕捞渔民转产转业,作为今后较长一个时期里我省沿海渔区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得到切实有效的加强。

我省减船转产工作虽然成绩显著,但地区之间很不平衡,总体进度尚不理想,个别地方减船转产进展缓慢,阻力很大,甚至明一套暗一套,表面上看淘汰压减了不少渔船,实际上还在通过各种途径增船增马力,对全省减船转产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这种不协调现象的存在,既是世代以海为家的传统渔民习惯于祖传职业以及纯海岛渔区转产转业难度较大等这些客观因素起作用的结果,更源于对海洋渔业资源状况和捕捞生产形势发展的错误判断。

第一,近海渔业资源虽然存在年际间的波动,但总体上处于衰退状态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在目前这样高的捕捞强度下面,期望着渔业资源能在短时期内有根本的好转是根本不可能的。

第二,相继于XX年和XX年生效实施的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经过几年的实施,过渡期即将结束,XX年6月1日起中日协定暂定措施水域以外的日本周边水域(日本专属经济区)将限制我方渔船入渔生产,XX年6月30日起中韩协定韩方一侧过渡水域也将同目前的韩方一侧管辖水域一样成为韩国专属经济区,届时韩方专属经济区中国渔船入渔规模将从原来的5500艘减少到XX艘左右,渔获量也将受到更严格的限制。按照现有的分配比例,我省只能分到220艘左右的入渔指标,给一个县都不够。因此,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生效虽然已给我省海洋捕捞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但更大的影响还在后头。而中、日、韩三国一旦完成海域划界,则几乎所有的渔船都不得不局限在国内渔场生产,对国内渔业资源的争夺将会变得更加激烈,资源会受到更严重的破坏,渔民的日子也会更难过。

随着国家《渔业船舶报废暂行办法》的实施,大批北太鱿钓船也面临淘汰报废问题。因此,海洋捕捞减船转产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同时更要痛下决心,积极行动,抓住当前难得时机,全力以赴抓好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工作。如果我们甘做群众尾巴,一味地被动等待,我们就会犯历史性的错误。

(六)统筹规划,合理引导,把渔港经济区和休闲渔业培育成渔业经济新亮点

渔港经济区就是在建设渔港的基础上,密切联系集镇建设和产业集聚,使之成为以渔港为龙头、集镇为依托、产业为基础,集渔船避风和补给、水产品集散和加工、休闲渔业和海洋旅游为一体的现代经济区。建设现代化的渔港经济区,对于促进渔区产业升级,实现渔业经济顺利转型,增加渔民收入,推动渔区城镇化建设,改善渔民生活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渔民的生存环境要改善,生活质量要提高,要实现这些目标,建设渔港经济区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也完全符合xx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农业部渔业局对渔港经济区建设工作十分重视,以往被列入国家重点建设的渔港项目,每个渔港国家只补助270万元,XX年开始增加到1600万元,今年可能会增加到XX万元。增加资金的原因,就在于不单单是为了渔船避风而去建设功能单一的渔港,而是要把一批中心渔港建成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的现代化渔业小城镇,为渔民就业开拓空间,带动渔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从我省实际情况来看,一些中心渔港已经显示了其在集聚资金、人才、信息等方面的强大作用。嵊泗中心渔港地处海岛,区位条件并不优越,但渔港主体工程竣工后,港区内土地马上升值,达到每亩32万元,嵊泗最大的现代化水产品加工园区也在港区内开工建设;洞头东沙渔港也一样,这个渔港刚完成"三平一通",就有许多企业和个人前来洽谈投资事宜。因此,培植现代渔港经济区既是渔业产业升级转型的需要,也是渔港自身发展的需要。台州市在渔港经济区培育工作上启动早、力度大,基础研究深入,为全省做出了

示范。省市县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要紧紧抓住国家正在进行渔港升级调整的良好机遇,统筹规划好渔港总体布局,及时做好上下衔接沟通工作,积极努力,确保我省渔港经济区建设快速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集渔业、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的休闲渔业,也已经成为满足城乡居民物质文化消费的新兴产业,成为渔业发展的新领域和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发展势头会越来越猛,这是消费层次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发展休闲渔业也有利于解决日益突出的渔区就业问题、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推进渔区社会的全面进步。

省局已有初步的规划,到XX年要在全省建成"都市型休闲渔业带"、"黄金海岸休闲渔业带"和"生态休闲渔业带"等三大特色鲜明的休闲渔业产业带,把休闲渔业培育成我省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但发展具有明显旅游业成份的休闲渔业,也要要充分考虑当地现有的旅游基础条件和游客来源,必须坚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防止一哄而上、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应立足于在共同把旅游业这只"蛋糕"做大的过程中,获得休闲渔业更多的利益份额。

(七)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愈加强烈,保障体系建设和执法管理任务日益艰巨

《浙江省渔港渔业船舶管理条例》今年起实施。这部《条例》加上原已出台的法律法规,可以说我省渔业领域有法可依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今后工作的关键是如何解决好执法必严的问题。

党的xx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把可持续发展放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切实加强执法管理和资源保护工作,加强对水域环境和渔业资源的监测,积极开展资源增殖放流和人工鱼礁建设工作,大力开发有助于渔业资源保护的选择性渔具,为全省海洋与渔业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但是近期以来,不和谐的音符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牵制了我们很大的精力,也潜伏着很大的危险。有这样几方面的表现:

其一,舟山等地部分鱿钓渔船违犯国际渔业法规,在北太平洋公海从事非法作业,严重扰乱了北太鱿钓渔业的生产秩序,农业部、外交部已高度重视,如果我们再不悬崖勒马,我国远洋渔业将深受其害,捕捞渔民也将深受其害。其二,沿海一些地方逆着海洋捕捞减船转产的历史潮流,打着建造渔运船的插边球,或者从省外买来渔船准造证,无视省政府禁令,继续违规建造捕捞渔船,在渔区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其三,在国内捕捞生产中,线内违规捕捞、使用电脉冲拖虾等现象屡禁

不绝,大肆破坏渔业资源。其四,渔业安全事故隐患严重,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与此同时,有些地方虽然拥有比较强大的执法管理力量,但不检查不处罚,或只查外地渔船,对本地渔船眼开眼闭,放任渔民违规生产。

这些问题的出现,既有渔民法制意识淡薄、唯利是图的原因,也有不执法或执法不严的问题,更有地方保护主义因素在作怪。无原则地放纵和包庇渔民违反双边渔业协定、违反国际法准则、违反省政府禁令,给国家形象抹黑,给我省渔业系统抹黑,到头来是既害了渔民也害了自己。

对这些违法行为,我们决不能听之任之。省局已作出安排,要积极配合农业部渔政指挥中心和"11·20"专案组的工作,对北太公海违法生产行为一查到底,坚决打击;要对违规建造捕捞渔船的行为公开暴光,严肃查处;要继续发挥"海上渔政执法特编船队"的作用,严厉查处国内捕捞生产中的各种违法行为;要根据《条例》的规定和省政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狠抓渔业安全生产,严肃追究事故责任人的责任。

在继续做好渔港、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水产品质量检测检验、渔业病害监测防治、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海洋与渔业执法装备的体系建设。由于执法管理工作属于公益性事业,没有也不应有创收来源,主要依靠政府的投入和上级部门的支持,为此,各地要积极主动做好政府领导的参谋,争取领导的支持,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争取将执法装备建设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以保障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同志们,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全省各级海洋与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努力按照xx大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进一步转变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注意研究事关海洋与渔业发展大局的重大政策问题,在工作方法上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环节。还要善于借助各方面的力量,不断加强纵向联系和横向沟通工作;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和事业单位的技术支持和保障作用,进一步加强对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指导,共同推进全省海洋与渔业事业的快速发展。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xx大精神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海洋与渔业工作,保持我省海洋与渔业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对于促进全省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让我们在党的xx大精神指引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狠抓落实,为海洋和渔业经济持续稳定全面发展,为渔区社会文明进步繁荣,为保障城乡居民优质安全水产品供应和扩大水产品出口创汇,作出我们更大的贡献!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