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培训交流发言
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培训交流发言
我荣幸参加了国家局举办的第十五期县局局长培训班,通过一个月的学习培训收获很大,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提振了信心、提高了能力,对在新形势、新职能、新任务、新要求下,如何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有了较深刻的理解,结合我县实际就餐饮服务监管谈几点认识。
一、我县基本情况
**县地处大别山腹地,面积3814平方公里,人口65万,现有餐饮服务单位1200家,有证的仅三分之一。现有涉药单位416家,我局现有药品执法人员20人,人均监管面积达190平方公里、人均监管相对人80家,是全省监管任务重,执法成本最高县区。 20xx年是我县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后的第一年,在监管体制上:由原来的省以下垂直管理下划地方政府分级管理,在职能调整上:增加了餐饮环节食品安全、保健食品、化妆品的许可与监管,将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能交卫生部门承担。县政府出台了“三定方案”,确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为政府工作部门,成立了“食品药品监督所”,完成了定编、定岗、定责。
二、餐饮服务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加工场所布局不合理。虽然多数小饭店能做到厨房和其它功能间分开,但有的小饭店初加工与厨房没有分开,冷荤间与厨房(即生、熟制作)也没有分开;部分小饭店无专用凉菜间,厨房面积不足;厨房、功能间、墙裙及吊顶装修不符合要求。
(二)消毒制度落实不到位。有的小饭店无专用消毒间,消毒设施、公共用具消毒有待加强;有的小饭店虽然按要求配备了食品柜、保洁柜、消毒柜、保鲜冰柜等设施,但有的消毒柜成了储碗柜、有的保鲜冰柜成了摆设。同时,有部分小饭店没有真正落实餐饮具一洗二消三保洁四消毒“四步操作程序”要求,碗、筷只在自来水里清洗。
(三)卫生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的小饭店卫生条件较差;有的没有建立食品安全管理组织;有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没有配备经专业知识培训的食品安全管理员。
(四)防护设施不符合要求。有的小饭店没有设置防蝇、防鼠、防尘等设施以及垃圾废物装置,检查时发现有苍蝇、有鼠迹。
(五)进货验收台账和健康证不全。有的小饭店没有进货验收记录,没有索取进货发票,没有台账。由于小饭店工作人员更换频繁,有的工作人员没有取得《健康证》就上岗。
(六)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差。有的从业人员法制观念淡薄,没有参加食品安全知识培训,食品安全知识缺乏;有卫生习惯差,不勤冼手,不勤换衣服。
上述问题具有普遍性,部分还具有一定严重性,是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很大隐患,必须彻底整治,切实保障老百姓饮食安全。
三、餐饮服务监管措施和办法
(一)高度重视,加大整治力度。进一步提高认识,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作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并列入单位和有关人员的年度重点考核内容。为了全面提高我县小餐饮业的卫生水平,我们决定在近期开展一次专项整治活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全县范围内的餐饮服务单位的许可条件、从业人员健康状况、食品加工流程、原料采购、卫生设施等重点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凡不符合发证条件的,一律不予发证;对不符合许可条件的餐饮单位限期整改,凡未按要求进行整改的严肃依法查处,对无证经营者坚决予以取缔。按照量化评价、分类定级、全程监督、动态管理的原则,对小饭店的硬件设施、卫生管理、日常保洁等情况进行量化打分,依据打分结果将其分为a、b、c三级,并在经营场所悬挂卫生等级标示牌。凡在一年内受到三次限期整改或两次行政处罚的,予以降级;凡发生食物中毒或引发传染病疫情事故的,收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级标示牌。
(二)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各种形式把影响食品安全的科学知识、解决方法、管理制度、先进经验告诉餐饮业经营者和广大市民,让他们了解政府对食品安全方面的要求和政策法规。对于餐饮业主搞好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我们将充分利用《食品安全法》宣传月、315消费者权益日等有利时机,开展上街咨询服务、发放宣传资料、食品安全图板巡回展等宣传活动,还将与宣传、教育、新闻等单位密切配合,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广泛深入地宣传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要通过广泛宣传,让普通老百姓都掌握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提高广大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进一步营造人人重视、人人关心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三)完善体制,认真落实责任。对我县而言,农村小饭店是监管的薄弱环节。把餐饮服务监管与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结合起来、统一领导,统一监管。在监管网络建设方面:一是切实加强食品(餐饮服务环节)及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领导。构建县、乡、村三级监管网络,建立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使用单位是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县成立食品(餐饮服务环节)及农村药品“两网”建设领导组,分管县长任组长,监察、财政、卫生、人口计生、工商、物价、药监、合管中心等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乡镇监管办及“两员”管理培训工作;乡镇相应成立食品(餐饮服务环节)及农村药品“两网”建设领导组,乡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卫生院院长、工商所所长、药品配送企业负责人、村委会主任等为成员。二是切实推进农村食品药品监督网建设。农村食品药品监督网络由县食品(餐饮服务环节)及农村药品农村药品“两网”建设领导组办公室、乡镇食品药品监管办和协管员和行政村食品药品信息员组成。各乡镇确定一名在编在岗人员担任食品药品监督协管员、各行政村确定一名具有高中文化水平、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农村食品药品信息员(有乡政府任命)。其主要任务是:宣传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协助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农村食品药品流通、使用质量实施监督,收集上报农村食品药品流通、使用环节的质量信息。行政村食品药品信息员任用、培训、管理工作由乡镇食品药品监管办负责。三是加大对食品(餐饮服务环节)及农村药品农村药品“两员”的培训力度。采取分级培训的办法,使“两员”每年得到两次以上的学习培训,切实提高“两员”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县食品(餐饮服务环节)及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办公室负责对乡镇协管员进行培训,乡镇监管办负责对村信息员进行培训。食药监部门定期检查督查,以案说法现场培训。四是加大农村食品(餐饮服务环节)及农村药品两网经费的投入力度。要按照省政府和市政府文件要求,将农村食品(餐饮服务环节)及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经费列入县乡财政预算,保障县、乡、村三级监管网络的办公经费,保障两员的培训、宣传经费等。给“两员”实行一定的补贴和奖励,充分调动两员的积极性。五是将农村食品(餐饮服务环节)及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纳入乡镇政府年度目标考核体系,要切实担负起农村药品安全的责任,把食品(餐饮服务环节)及农村药品的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纳入本地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认真解决好农村食品(餐饮服务环节)及农村药品“两网”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六是加强监管部门自身建设,提高综合执法能力和水平,严格执法,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加大巡查督察力度,整合资源,提高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
四、督查考评、建立长效机制。
一是“三级”联控机制。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联动监控机制,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对辖区食品药品经营和使用单位进行监督检查,不断加大对不合格食品药品、假冒食品药品的源头查处、打击力度,有效防止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二是宣传培训机制。县监管办每年定期对乡镇监管人员组织1—2次业务培训,乡镇监管办每年定期组织对村监管人员和行政相对人员进行1—2次培训,县监管办到场督促指导,达到辖区全覆盖,人员全覆盖。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饮食用药环境。四是考评考核机制。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和农村药品安全工作纳入政府的目标考核,实行半年考评、年终考核,严格兑现奖惩。五是应急处理机制。积极开展各层级食品药品安全人员培训和演练活动,做到有效预防、及时处理,最大限度地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同时,要抓好安全事故应急队伍建设,加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查处力度,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