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教所一线警力“透支”问题应引起重视

  劳教单位一线警力“透支”问题,多年来始终十分突出,上级部门虽多次强调,基层民警也多次呼吁,但因其危害性尚未被真正认识,加上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深层次原因,因此这一问题至今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一、造成一线警力“透支”问题的主要原因

  1.编制问题。编制问题有两种情况:一是有些劳教单位中的核定编制未满,而未及时补充;二是被其它非警察人员编制挤占;三是受编制限制,进人难。

  2.劳教单位办企业占用一定比例警力。由于劳教场所办企业,需要配备专门的业务人员从事产供销,从而占用了一定数量的警力。

  3.警力配置不合理。表现在:一是机关人员过多,本末倒置;二是中队建制一成不变,浪费了警力资源。许多劳教所不论基层中队收容、管理劳教人员多少,中队建制及警力配置始终保持不变。

  4.一线民警工作时间长、强度大。劳教场所普遍实行民警全天候(24小时)值班制度,随时处置劳教人员发生的各种情况及突发事件。由于中队民警人数较少,而中队值班制度规定每天必须要2名民警,因而值班、加班频繁,工作强度大。在这种环境下造成了连民警间的问候语、口头禅都变成了这样的语言——“今天值班啊”?一线民警几乎享受不到完整的“双休日”。

  5.上级要求高,民警压力大。近年来,司法部提出了“两个不允许、一个压缩”、“三个绝对不能、四个绝对不允许”的刚性要求,年年鉴定责任状,层层抓落实,各项工作管理变成了具体的指标,都是“高压线”,谁也不敢触犯。加之在教人员中涉暴、涉毒、涉黑人员日益增多,二进宫以上人员的比例不断上升,使教育改造难度进一步加大。此外,由于劳教场所搞生产、办企业,基层中队民警在抓好教育改造的同时,又要搞好劳教生产。管教上的严要求,生产上的硬任务,统统与奖罚挂勾,一线民警普遍感到思想、工作压力大。

  6.一线民警轮岗交流的机会少。一是可供轮换的岗位少。劳教单位中通常分为机关与中队两个部分,因此,可供轮岗的机会少。二是民警素质偏低,不能达到“一专多能”。由于机关工作岗位要求相对较高,从而造成了有些长期在基层中队工作的同志得不到调整、轮岗。

  7.打疲劳战,民警心力交瘁。许多劳教单位固守过去的思维模式,习惯于原有的管理方法,缺乏创新意识,致使一线警力长期得不到休整(许多中队民警连每年的干休假都无法安排)。再加上上级“枕戈待旦、严防死守”的要求,造成了一线民警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

  试想劳教机关收容管理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不安定因素,如果没有较为完善的设施作保证,只靠“枕戈待旦、严防死守”,只靠拼体力,只靠“24小时不脱管,三大现场不离人”,长此以往,民警必将疲惫不堪,场所稳定也将无法保证,更谈不上矫正违法,反而会造成要求越严,标准越高,出现的问题就越多。

  二、警力“透支”带来的后果

  1.由于一线民警辛苦,责任重大,造成有些民警不安心基层工作,想上机关,更有甚者要求调动。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正常的人员流动,能给人带来新的活力。然而,仅仅是因为基层工作辛苦、责任重大就不安心本职工作,势必会给场所的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2.由于警力“透支”严重,不少民警体质“滑坡”。据统计,95年以来,我所已有多名一线民警因突发急病而死亡(均为青、壮年),每年均有民警因患各种疾病住院治疗,而且还有许多民警“轻伤难下火线”坚持工作。

  本人认为,劳教单位一线警力“透支”问题,除了造成民警不安心本职工作、基层工作、体质“滑坡”外,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劳教事业的健康发展。一是依法治所难以贯彻;二是给监管工作留下隐患;三是教育改造工作难以落实;四是不利于民警素质的提高;五是不利于民警身心健康、家庭稳定和生活质量提高。

  三、主要对策和措施:

  一是科学核定编制,优化警力配置;二是适时调整中队建制及警力配置,向规模要警力;三是加大所企改革力度,向社会要警力;四是加快劳教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向优化结构要警力;五是加快场所物防、技防建设,向科技要警力;六是加强素质教育,向素质要警力;七是精简机关,充实一线;八是切实提高基层中队待遇,实行“倾斜”政策,用凝聚警心推动事业的发展。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