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四个“抓手”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这一论断诠释了党的先进性的极端重要性,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然而,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个别党员理想信念不够坚定、荣誉感和责任感不强、党员先进性和先锋模范作用表现不突出等问题日渐显现。为此,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本文就如何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作些探讨。
一、教育培训工作抓深化,在提高综合素质中强化党员先进性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在丰富教育内容、拓宽培训形式、提高教育效果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党员队伍政治理论素质、业务水平和生产技能,强化党员先进性。
(一)教育内容和素质要求求全。坚持“大教育、大培训”的方针,在教育内容上求全,并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组织党员系统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当前则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精神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作为重要任务来抓,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党员在深学、研学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党员政治理论水平。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党员积极参加学历培训,全面系统学习市场经济、管理科学、法律等知识,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实现80%的党员成为企业的技术、业务骨干,用五年的时间实现全体党员均“精一门、懂两门、会三门”,50%的党员成为企业改革发展、业务突破和技术攻关的带头人。
(二)教育形式和培训渠道求宽。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充分发挥企业基层党校主阵地作用,抓好党员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系统培训,并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聘请有关专家现场授课,传授经营、管理、服务及业务、技术知识,培训过程中要引进案例教学,增加党员的理解吸收。各党支部还可以组织开展“学新技术,创新业绩”等竞赛活动,促进党员以点带面传播新思想、新理念,推广新技术、新业务,增强党员“高效完成每一项工作”的意识和责任。
(三)教育效果和组织领导求实。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坚定的政治素质、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与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构成党员先进性要求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基层党员干部理应成为高素质人才的楷模。为此,各级党组织一定要切实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制订年度规划和计划,并把党员教育培训责任落实到各基层党组织和宣传、党校等职能部门,各基层党组织再把责任分解落实到领导干部个人,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管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齐抓共管局面,不断提高教育培训的效果。企业的党员干部要激发开拓精神,增强创新能力,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开展工作方法研究和技术攻关,不断为企业生产经营注入生机和活力。与此同时,各级领导应努力为党员干部的脱颖而出创造成才条件,驱动人才的生成和发展,多给基层党员干部创造学习实践的机会,帮他们选课题,给他们压担子,提供技术支持,加大经费投入。建立技术素质跟踪档案,及时推广科研成果和合理化建议,搞好表彰奖励,营造识才、选才、用才的良好环境,不断造就“敢于拼”、“精于战”的人才群体,使基层党员干部真正成为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先进代表。
二、教育管理对象抓重点,在管好“特殊群体”中提升党员先进性。
针对离退党员、青工党员、老龄党员、流动党员等教育管理上存在一定困难和问题,要加强调查研究和宣传引导,抓好基层组织管理和骨干培训,不断提高工作水平,解决实际问题,充分调动这一“特殊党员群体”的积极性,保持他们的先进性,从而提升党员队伍的整体先进性。
(一)扩大覆盖面,解决好“特殊党员群体”失管的问题。离退人员、内退人员、下岗工人、待业青年等党员群体不参加企业的生产经营,企业党组织容易对这一特殊群体失管。为此,要结合BPR流程重组,认真做好企业党组织的设置和党群关系的理顺工作。对离退党员,有关党组织要积极创造条件,成立离退休党支部,加强对离退休老同志的组织管理,并开展一些有益于老年党员朋友的组织活动,一来丰富老年党员的晚年生活,让老年党员感觉到党组织不变的关怀;二来加强老年党员的党员意识,离岗不离党,继续为企业力所能及地再出一分力,发一分光。同时,改革传统建党模式,加强企业党组织与区党组织的联系,把企业的内退人员、下岗工人、待业青年、复退军人等党员纳入企业和社区党组织双重管理。
(二)运用联系卡,解决好“特殊党员群体”难管的问题。流动党员和老弱病残党员是党员管理的难点。一方面,各基层党组织要认真开展调查摸底,把流动党员基本情况进行建档管理,并印制 “流动党员管理联系卡”,指定专人以“一对一”形式,了解流动党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定期通报党组织有关工作,确保流动党员离家不离党组织,在新的岗位继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另一方面,对居住地与支部所在地距离较偏远的老党员和身患疾病、行动不便的党员,要求各支部参照流动党员管理办法,指定专人加强与老党员的沟通联系,定期通报情况,了解老党员的需求,解决老党员的实际困难,反映老党员的呼声。
(三)加大帮扶力度,解决好“特殊党员群体”“后进”的问题。针对家庭生活困难的党员,各基层党组织主要领导干部要进行挂钩帮扶,积极为困难党员家庭提供信息、技术等,帮助困难党员切实解决好生产生活中的困难,用实际行动感化困难党员,增强其对党的信心和信念。对老党员存在学习难的问题,企业各基层党委要积极创造条件,为老干支部和老党员的学习提供方便,为他们征订有关党报党刊和学习资料,切实解决好老党员“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问题。针对改革力度加大,党员思想情绪有所波动的情况,可以成立企业党课教育宣传组,制定党员思想理论教育计划,有针对性地将企业改革发展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大批优秀党员事迹进行提炼,并深入基层进行宣讲。
三、教育活动载体抓创新,在权责利统一中体现党员先进性。
我们党的事业是全新的事业,党的全部工作都是在创新中获得发展的。党员教育活动也应当不断开辟叫得响、推得开的新载体。
(一)启动一项工程。即“强基工程”。立足培育一批“思想觉悟、文化素质、业务技能、工作业绩高于一般群众”的“四高”“智能型”党员,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中坚力量。并根据前端、后端和管控等不同岗位特点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培训体系和激励措施,不断加强和完善党员的业绩管理和考核,动态设计党员的业绩目标,细化量化党员的业绩考核,每月对党员业绩进行张榜公布。实行“党员责任区”按区挂牌,引领周围群众共同达到一流。
(二)坚持“两个围绕”。一是围绕企业改制和市场竞争,在党员中大力开展“争当营销能手、争创优质服务”劳动竞赛、“争当服务明星、争创新业绩”主题活动和“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评比活动,通过这些活动鼓励党员带头投身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立足本职,勇挑重担,出色地做好本职工作,成为生产经营岗位的标兵。二是围绕企业文化纲要,以“保持党员先进性、树立南电新风尚”为主题,开展“一次企化交流、一次企化宣传、一次企化汇演”的“三个一”活动,要求党员带头维护企业利益,自觉执行员工行为准则,树立“企荣我荣、企衰我耻”观念。
(三)落实“三个结合”。一是在工作部署中把指令性要求和指导性要求相结合,减少指令性计划,增强基层组织工作的自主性和灵活性,确保上级“规定动作”做到位,本单位的“自选动作”出亮点。二是静态教育与动态教育相结合,利用黑板报、企业报刊、公告栏、网上思政专栏等形式,对党员教育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进行广泛宣传。同时,组织党员到革命圣地或科技馆进行参观学习,接受革命熏陶和科技教育。三是集中活动与相对分散活动相结合,根据企业点多面广的特点,采取重大活动集中搞,营造声势,形成气势,日常活动分散办,突出主题,注重实效。
(四)开辟“第四媒体”。主动占领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充分运用互联网所具有的迅捷、高效、交互性、影响范围广的特征,采用新颖生动的信息传播表达手段,向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宣传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动态;利用企业开辟的思政园地开展网上互动党课活动,特邀嘉宾与党员干部进行在线交流;设立网上电子图书阅览室,定期开展网上党员理论学习教育;设立网上信箱,及时听取和反映党员的意见;就党员关心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在网上开展专题讨论;引导企业的一些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通过网上“党员活动站”、“红旗社区”参与组织理论学习、进行形势教育,时刻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避免因时常加班或出差,错过组织生活。通过现代网络技术与党员教育工作的结合,使传统党员教育工作“插上科技翅膀”,拓宽工作领域,增添无穷活力。
四、严把“入口”、疏通“出口”抓落实,在纯洁净化队伍中突出党员先进性。
党员是党组织的最小细胞,要保证党的生命机体永远充满活力,就必须保证“新陈代谢”系统的健康。为此,保持党员先进性,就必须把住入口,疏通出口。
(一)严把党员入口关,提高党员的发展质量。
企业各级党组织只有明确党员入口的新标准、实行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以及在基层党组织中全面实行发展党员的“公示制、票决制”,才能保证党员发展质量,确保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体地说,党员入口需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1、有较高的思想觉悟。这是对党员的基本政治要求。要求党员必须做到“五有”,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牢固的党纪观念、有高尚的人格品质、有较强的公仆意识、有昂扬的进取精神。基层党员必须以各部门党支部为核心,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的基础上,讲大局、讲原则、讲团结,严格党员标准和纪律。
2、有一定的生产经营技能。共产党员要当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代表,必须有过硬的业务本领,必须提高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汲取现代科技知识的能力、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企业发展战略的能力、依法办事的能力。
3、有良好的奉献精神。这是新时期共产党员当好“三个代表”保持先进性的根本要求,是我们衡量新时期党员标准的主要依据。具体来说,共产党员应发挥四方面作用:一是发挥好示范作用,争做乐于奉献的模范,做执行政策的模范,做勤奋学习的模范,做改革创新的模范,做倡导文明的模范,做服从大局的模范。二是发挥好骨干作用,争做业务发展的顶梁柱,开拓创新的领头人,埋头苦干的老黄牛。三是发挥好带头作用,争做遵纪守法的标兵、勤劳苦干的标兵、执行政策服从管理的标兵、学科学用科学的标兵、争创文明的标兵、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标兵。四是发挥好桥梁作用,协助部门党支部、部门领导做好联系户的工作,做群众与组织、干部与职工的连心桥。总之,共产党员只有真正做到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群众的疾苦急于一切,群众的呼声先于一切,才能为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
(二)疏通党员出口关,落实党员民主评议工作。
1、细化党员民主评议标准。把制订党员评议标准作为净化和纯洁党员队伍的基础环节来抓,把党员思想、工作、学习、党纪等方面的评议标准进行细化。企业党员的评议标准以“四好”“八带头”为总则,对党员行为中的薄弱环节,如违反赌博禁令、基层组织选举办法、越级上访规定等行为,作为民主评议的细化指标进行考核。党员民主评议标准,要紧密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结合党员作风建设的根本要求,把单位服务承诺制要求、岗位责任落实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指标来抓。
2、规范党员民主评议工作。全面实施民主“双测评”制度,采用“背靠背”评议方式,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党内监督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杜绝评议过程的“老好人”现象,让有问题的党员通过测评这面“镜子”,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要启动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述职和民主测评,测评意见及测评结果向领导班子及成员分别进行反馈,并在党务公开栏或党员大会上进行公布。另外,民主测评还要以保证参评率为重点,杜绝个别党组织将部分违法、违纪党员列为“不予参评对象”而确保“评议优秀率”的行为和现象,强调民主评议对象没有“特殊党员”。
3、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为畅通党员“出口”,要制定实施《关于处置不合格党员的暂行规定》,充分体现 “以人为本、教育为主”的管理理念,明确判定不合格党员的依据和处置不合格党员的措施。对违反党纪国法、企规企纪或由于其他原因而被民主测评为不合格的党员,视情节轻重给予妥善处置。对经民主测评后,思想触动较大、有所悔悟、并当即表示要“痛改前非”的党员,要给他一个改过与反省的机会;对于情节严重而又拒不悔改者,要给予严肃处置;情节特别恶劣的,一律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只有严肃纪律,才能逐步形成党员干部能进能出、党员队伍吐故纳新的流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