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南方雪灾思想汇报:我在雪灾前线
50年不遇的大暴雪从天而降,来的太突然,太多的人都没有做好准备。从而导致了湖南、江西、贵州还有安徽这样的受灾大区,导致京广线全线瘫痪。在灾情面前,国务院发出了“众志成城”抗雪灾。一说到众志成城我就想起了2003年的非典,非典初期是可以很轻松的遏制住的,如果可以在最早的广东被控制住的话就不会酿成全国性的灾难了,为什么在疫情出现的初期就没有引起地方领导的重视呢?为什么在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就没有人站出来说话,或者说及时把这种情况及时的上报呢!想当年的唐山大地震是不是也是这样呢?领导的优柔寡断葬送了一整个城市数十万家庭的破裂,多少人妻离子散,又有多少人在这场灾难中丧生,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就在一瞬间化为须有。
今年的雪灾同样是这样的,我们在媒体中看到全是正面的报道,看到的听到的都是人们如何如何的抗击雪灾,什么军民情都出来了。我们承认媒体是起舆论导向作用的,像央视这样的媒体它必须是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站在政府的立场上稳定普天之下百姓的心。这样做没有错,我们没有人可以去否认,但是在这场抗击雪灾的过程中难道就仅仅就我们看到的这样的好吗?中央的媒体这样,难道地方媒体就不可以进行一些创新,就目前的报道从中央到地方,全是一个风格,全把灾情当作战歌进行歌颂。
还记得我第一次出程的时候,我们在湖南株洲困了近50个小时,天天看着窗外天亮又黑了然后又亮了,突然一天我们的列车缓缓的移动了,我们欣喜若狂,经由广西绕到广东,历经8天的时候终于从襄樊到广州又回到了襄樊。回来后看了新闻我们才知道,为什么我们的列车在那时候是就动了,那是因为温总理在那会儿到了株洲视察工作。只有那些领导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的时候,才会站在百姓的立场上,与百姓一起“建立友谊,共渡难关。”
1月31日国家铁道部、交通部、民政部等五大部门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的时候,法新社的记者问答“中国的雪灾不是一天造成的,前期那么多天的大量降雪,而且在当前春运的关键时期,为什么就没有一个人觉察到会事态的严重性?”是的雪灾的确不是一天造成的,大雪是一天一天的降的,雪花是一片一片的飘落的,而且天气预报也是天天在预报冷空气的到来,什么什么地方会有大暴雪。难道那些领导就没有一个人看到吗?我想肯定不是,只是在温暖的办公室里,肯定不会想像外面的事态,其实也不是想不到,是想到了不想去理会。
在中国自古以来对于灾情都是“小灾小凯歌,大灾大胜利”的风格。1987年的大兴安岭的大火灾,大部分的媒体都是在歌颂,人们是怎么怎么的去灭火的,在灭火的过程中涌现了多少先进的个人,有多少可歌可泣的事迹,但唯有《中国青年报》脱颖而出,与众不同,它尖锐的指出了火灾给人们造成的灾难,给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写出了《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人称“三色报道”)。这是一篇精品,只可惜百年难遇。
当年中国在抗击“非典”取得胜利的时候,世界卫生组织对于中国抗击非典的胜利并没有给予太多的肯定,或者说在国际上并没有享有多高的美誉,什么原因呢,我们想别人肯定在想这些都是你们自食其果,这就是你们平时工作不认真、不踏实的代价。也因为中国对灾难到来的预见性太低了,眼光总是过于狭小。我想今年我们在取得了抗击雪灾的胜利后肯定也一样,对于事件发展的预见性太低了,就像我们在每年在颁发很多的“感动中国”的人物故事奖一样,往往获奖的一些人都是已经离开人世了,为什么在他们的生前就没有一个人发现他们的先进感人事迹呢?难道在他们做的那些事件在他们活着的那个时候就不感人了吗?
灾情就是灾情,必须把灾情和抗灾区分开,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灾难就是灾难,是再简单不过的常识。但这一判断在善于编织“皇帝新衣”的传播环境里,长期以来竟难以被普遍接受。不仅在当年大火报道之前,很少见到实事求是的灾难报道,而且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灾难报道仍被强加以英雄赞歌的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