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音乐交流心得体会范本
首先,我是一个音乐门外汉,专业术语说不全。突然将音乐与人文精神,甚至管理联系在一起的想法,实属意外。因儿子参加学校一场大型演出,在管弦乐队中表演三角铁,本来他钢琴弹奏得很好,希望竞争去做钢琴伴奏的,但是会钢琴的人很多,伴奏里有架子鼓、还有三角铁等,大家初次排练下来,他居然把鼓和三角铁的节奏恰当地表现了出来,其他孩子或者是没看上,或者是当时紧张,总把节奏错接了。这样,他就转到了表演三角铁。开始的时候,还有些沮丧,后来老师说管弦乐队演奏三角铁也非常重要,少了,或者表演不好会影响整体的效果,他也就上了。
我始终抱着没做选择前慎重,选择后坚持做好,做到自己满意的原则,没有和他细谈他的心情。表演当天,我倒是很紧张,没勇气去现场观看,结束时,听很多朋友告诉我,儿子表演得很好,整体效果因他确实出色。当然,我选择“盲目”相信朋友的话啊。只是没想好怎么和他聊他的表演。怕我问得不恰当,反而引起他对没弹钢琴的懊恼。
终于,单独和他出门,路上问他,这次表演怎样啊,你们那节目?他说很好啊,现场出了点小问题,从钢琴到吹萨克斯、单簧管的人节奏全部跑快了,老师指挥时口型一个劲让大家慢下来,他们慢不下来了,我本来该轻敲三角铁的,我就重重得敲响了,拉慢节奏,等他们都正常了,我就恢复轻敲了。
难怪,好多叔叔阿姨告诉妈妈,你演奏得很出色呢,原来你的声音最响,突出了啊!
他扑哧一下笑了,我也没办法,谁让他们不按老师指挥来呢,我是临时出击的。打酱油!
怎么能是打酱油的呢,这打酱油也显得太重要了吧!我感觉西方乐器演奏中虽然独奏都很好,但他们称小品,但最恢弘壮观的一定是交响乐。团队的配合与集体的力量胜过个人的表现力。
从这里开始,我两就聊开了我们关于中西音乐的感受。
首先,我从中国古代音乐中最著名的都是独奏曲,广陵散、阳关三叠、十面埋伏、高山流水开始,一个个动人的音乐故事,其中表现的都是演奏者特有的情怀,嵇康临刑前挥洒洋溢的广陵散,从此后无人能续弹;高山流水,俞伯牙与钟子期知音绝、琴弦断的悲哀,中国文人雅士的“众人皆醉我独醒”“天地之间知己难寻”的孤独感尤为明显。而西洋音乐中,虽然个人天赋异禀的比比皆是,莫扎特、贝多芬,但是,他们传世的巨制弘篇中依然以交响乐、合奏为主。每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圆舞曲、交响乐全然是一个团队在指挥的协调下,抑扬顿挫、此起彼伏、钢琴、管弦乐器所有人配合协奏出来的精彩。
从这里,是否可以看到,从来,中国文人雅士都讲究自制、慎独、君子远庖厨的清高与独立;但西方还是多些互制、协作、团体配合、培训复制的流程化。管理学诸多原理也是讲究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各有所长,相互弥补,以团队的整体绩效考核,而非一个人的优秀可以代替一个团队的优秀,木桶的容量由最短板来决定。
思想的形成非一朝一夕,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千年来,两种文明在很多细小的地方都表现出了差异。从而对今天的社会形态、学习形态、管理与被管理的形态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比如国人更欣赏: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备最后的观点,又让我大吃一惊,他忽然说,尽管音乐表现上,中国人更传统的是独奏,个人情怀,但是行为上却很少有个人英雄主义啊,没有特别多的人愿意表现出特立独行的个性与愿意挑大梁的英雄主义。而老外的音乐虽然是协奏、合奏,但是他们的电影中却喜欢个人英雄主义,一个人拯救世界的superman情怀。
小子开始很有思想了!
我们两聊着聊着也到家了,最终我还是真诚地对他说:“儿子,我真为你把三角铁表演得这么好感到骄傲!真心说很棒!”他笑得开心得很,回家继续奋斗他的吉他和钢琴去了!初二的紧张学习中,还能琴声悠扬、心情愉快地喜爱这个,喜爱那个,兴趣多多,我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