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说课稿范文

《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说课稿范文

形状,表示特定事物或物质的一种存在或表现形式,如长方形、正方形,也指形相、外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说课稿范文篇1

一、说教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的内容。在第一课里学生对力已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课是对常见的力——弹力的研究。

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什么是弹性,什么是弹力。

2、了解弹簧拉伸长度与所受拉力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发现生活中弹性物体的共同点。

2、通过实验合作探究体验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间的关系。

3、通过实验能正确判断不同物体弹性的大小。

4、正确填写实验报告记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去观察研究生活中的有关弹性现象,热爱科学;

2、体验与他人合作的乐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弹性及弹力的认识。

教学难点:弹簧拉伸长度与所受拉力之间的关系。

四、说教学与学法

教法:直观法,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

学法:个人操作法,问题研讨法,分组实验法。

五、说教学程序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尽管力是无处不在的,但平时并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注意,属于学生生活中“熟悉而陌生的知识”。因此,我对这堂课的设计思路是这样的:

首先,引导学生亲自对生活中常见的几种小物体进行捏、拉、压、折等操作,感受、观察、发现物体的共同点,从而认识物体的弹性与弹力;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从而更进一步了解物体的弹性与弹力。

其次,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小组内合作研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总结出: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

第三,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物体的弹性与弹力,通过举例让学生知道人们是如何利用的。课后再仔细进行观察研究,并设计发明一个自己喜欢的与弹性及弹力有关的玩具。

总而言之,本堂课让学生动手动脑,亲身体会,学以致用,既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乐趣,又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教学:

课前,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我准备好一切实验器材,把学生分组入座,并让他们分别选好一名小组长、一名记录员、一名发言人,其余的为观察员,并明确各自的责任:小组长负责组织实验和管理实验器材;记录员负责记录实验结果;发言人负责汇报本组讨论得出的实验结果;观察员负责观察。

课开始后,其过程如下:

(一)我开始利用玩具导入,先出示橡皮筋,让学生用手拉一拉,观察橡皮筋有什么变化,从而引发疑问:为什么变化了?揭示课题: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

(二)让学生玩更多的物体,观察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相似现象,(共同现象:物体受到外力,形状改变,去掉对他施加的外力后,形状恢复)从而引出“弹性”这一概念。我再演示象棋碰撞实验给学生观察,让他们认识所有物体都有弹性;演示拉断橡皮筋的实验让学生观察,进一步了解不同物体的弹性不同,也有一定的限度。再让学生就自己玩过的弹性物体比较判断它们的弹性大小。

(三)让学生观察橡皮筋弹纸团实验,引发疑问:为什么纸团被弹飞了?从而引出“弹力”的概念:使物体恢复原来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弹力。紧接着让学生回想象棋碰撞实验及观察直尺弹指团实验,判断弹力的方向,比较弹力的大小,进一步了解不同物体弹力的方向会变化,大小也不同。

(四)演示手拉弹簧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弹簧拉伸的长度有什么变化,跟什么有关,让学生分组做实验验证。做此实验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我是这样处理的:我逐步讲解实验要领,并演示第一、二步,让学生跟我一起做第一、二步,再根据我提示的实验要领接着往后做。在做实验的同时由记录员作好记录,做完实验后小组内讨论交流,归纳实验结论,再与全班交流,学生实验时我逐组巡视辅导。实验结果讨论后我进一步引导拓展延伸,让学生预测弹簧上挂5个,100个,1000个钩码,弹簧被拉伸多长?从而小结:理论上弹簧可以拉伸10米、100米,但实际中弹簧有可能早已被拉直或拉断而无法恢复原来的形状。为学生今后正确使用弹簧秤打下了一良好的基础。

(五)课堂总结时,我考虑到学生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很多,但他们平时未曾留意,我只例举了一两个例子加以说明。把探究的空间留给他们,让他们对生活中的运用举例说明,对人们有什么好处,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再让他们课后收集、观察、整理、交流。并利用本课所学的“弹性”及“弹力”的知识,自己创造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小车。这样能让学生学以致用,不断研究,这是一堂科学课应该达到的目的。

《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说课稿范文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2课《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下面我将从设计理念、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这一单元中的第二课。本单元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关于力的作用和表现,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力来进行构建的。

本单元在知识的呈现上体现“总——分——总”的特点,第一课从总的层面讲述力的基本性质和特点,第二课至第四课分别讲述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力,第五课,是引导学生对力的综合运用。

《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这课,在本单元处于第二课的位置,是在第一课对力的基础知识有了总的认识之后,具体认知生活中常见的力其中的第一课。学习内容属于认识物质世界领域运动与力主题之下的常见的力部分。

二.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即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利用多种方法感知事物的能力,归纳概括的能力。”“能用简单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

确定本课设计理念是:

1.关注儿童的生活经验与课堂生成的认识。

2.通过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促进学生的观察与思考。

3.通过有层次的活动、有结构的材料引领学生建构科学概念。

三.学情分析以及教学目标:

四年级是儿童已经具有一定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具有比较强的自行探究的能力,学生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好的提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但还不能很自觉地从生活中进行学习,在学习的方式上,存在着单一式的学习,缺乏合作学习的习惯,设计教学目标时,首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从培养学生兴趣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能入迷,思维才会积极开展。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弹性,懂得弹性物体在形状发生变化时会产生弹力。

了解微小形变的物体也有弹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发现生活中弹性物体的共同点。

能够做弹簧拉伸长度与拉力之间关系的实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去研究生活中有关弹性的现象,体验探究的乐趣。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

我们知道科学是一门培养人动脑思维和动手探究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四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创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使他们产生实践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周边的客观事物,发展思辩能力。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基于本课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展示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操作实验的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学法:

1.自主探究法:

本节课在学习实践中尽可能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多观察、多交流、多分析;老师给学生点拨、启发、激励,不断地寻找学生思维和操作上的闪光点,及时总结和推广。

2.分析归纳法:学生亲自经历运用科学方法探索的过程,在探索中体会科学方法,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揭示事物内在规律。

3.分组讨论法:针对问题,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在学习中解决问题。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通过例举存一些生活中应用弹性弹力的事例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的难点,我将本课设计成如下的`六个环节来进行:

第一大环节:“魔盒激趣,设境导入”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对一眼能看到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但对藏在后面的奥妙却很感兴趣。”我根据学生潜在的认识意向,按照预定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道具,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到了科学探究中去。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他们便会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去感受。此时,“对白”成为师生双方情感的真实交流,成为一种最好的教学策略。

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出示被蒙住的小礼物)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神秘的礼物,你们猜猜它是什么呢?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呢?通过提示引导学生猜出,并展示玩具,随即问:玩具为什么会突然跳出来?学生会答:有弹簧。接着追问:弹簧是怎样使玩具跳出来的?引导学生分析弹簧的形变,小结弹簧的本领真大后,以提问:其他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会不会像弹簧这样呢?引出课题——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板书课题)

第二大环节:操作实践

归纳认识——了解弹性,感受弹力

“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我想本环节的活动能较好地达到这一要求,学生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应该是记忆深刻、终生难忘的。

这一环节,我提供了一套有结构的材料:海绵,橡皮筋,格尺,橡皮,硬币不同的材料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想出更多的办法。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欢选择其中的一个用力,去力,观察现象。为学生创造了民主、和谐的施展空间。学生在交流观察到的现象时,会产生分歧,也能从中有所发现,或者有新的疑问产生——绝大部分学生都会认为对硬币施力,去力后是不会改变形状的,没有弹性。接下来引导学生小组弹硬币实验,亲自观察体验,验证硬币有弹性。自行探究后的思维活动便是归纳,教材中对“弹性”的定义是一个由四个分句组成的长句。活动中我让学生结合形象的动作、实物,在实践中找相同来表达自己的理解,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获得科学的理性概念——弹性。这样远比听教师分析,跟教师思考来得有意义得多。

接下来我请同学们汇报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有弹性?启发学生思考物体恢复原状的时候还需要对他们用力吗?这个力是哪来的呢?自然地让学生说出:这个能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弹力。(板书)之后,引导学生体验海绵,橡皮筋,格尺,硬币的弹力。启发学生有新的发现——弹力有大有小,利用弹力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大帮助。

第三大环节:实证研讨

发现规律——探究弹伸长与拉力之间的关系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本环节从联系实际出发,开始就安排了“争当大力士”的拉弹簧拉力器的小游戏活动,再次满足学生获得新知识的需要,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让学生继续以饱满愉快的情绪进入深入研究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之间的关系。

探究活动,力争做到有计划、有安排,实验前让学生讨论交流活动方案,定出具体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能力,设计既符合问题的需要又新颖独特的方案,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能得到锻炼和发展,从而达到“在学习中创造,在创造中学习”的境界。

在接下来的分组实验中我则是一个引领者,指导者,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多动手的机会,引导学生感受、探索、发现未知,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比较和思索,才能真正对所学知识达到领悟、理解和掌握。

汇报实验结论以投影展示学生实验记录单的形式,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形式对获得的感性认识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整理加工,直至得出结论,上升为理性认识。其间鼓励学生大胆用语言描述思维活动和探究过程,始终关注学生思维发展的流程,把握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路。得出结论后,提问:如果无限制地将钩码挂下去,还会是刚才的规律吗?弹簧会怎样?是学生明确物体的弹性都是有一定限度的,超出限度弹性会消失。

第四大环节:联系实际

强化认识——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认为,要使新概念被学生永久接受,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应用新概念的机会。本环节利用多媒体图片让学生观察弹力是怎样起作用的,并对现象作出解释,利用学习的正迁移,巩固、强化对弹力概念的认识。

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列举生活中熟悉的的弹性物体,配以出示更多的图片,带领学生分析我们是如何利用物体的弹性的,引导学生将知识与应用相结合,从而达成学生愿意研究生活中有关弹性,弹力的现象,体验探究的乐趣这一教学目标。

第五大环节:总结全课

我以:让我们巧动手,善用智慧的头脑,睁大发明的眼睛,争做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小发明家。这样激励性的语言为结束语,起到了发散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鼓励学生放飞理想,给学生留有广阔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的作用。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