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驻村心得体会 选调生基层锻炼心得体会

选调生是应届大学本科以及以上的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选调生驻村心得体会 选调生基层锻炼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选调生驻村心得体会1

一、只有俯下身子、深入群众才能了解民生需求

我跟随驻村工作队一起深入村社院落,走进田间地头,访贫问苦、访民问需、访贤问能、访老问经、访富问计,亲身体会到广大群众的辛劳,了解到广大群众的不易。

过去的强湾村是有名的贫困村,破败景象随处可见:一栋栋房屋破烂不堪,道路泥泞,垃圾如山。脱贫攻坚以来,通过金融扶贫、产业扶贫、危房改造、村道建设、环境治理等多种方式,帮助了强湾村旧貌换新颜,如今的强湾村青山绿水,交通便利,房屋整齐靓丽,村民忙碌而幸福。

如今,强湾村新的增长点在哪里?通过对强湾村村民的走访,了解到强湾村背靠南湾水库,绝大部分村民组属于二级水源地保护区,个别村民组更是属于一级水源地保护区。为保护水资源,强湾村放弃发展工业的机会,决定依托现有的山、水、茶、林、文等资源禀赋,加快文旅、茶旅、农旅融合和“红、绿”融合,招商引资河南省世银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来村投资贤山旅游城全域旅游综合体项目。目前,已签订投资金额29855万元的“贤山旅游城—强湾村旅游岛”项目框架协议,必将提高乡村人居环境、增加村民整体收入、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二、只有深入一线、走进群众才能感悟生活真谛

“去年的家庭收支情况如何”“政府的扶贫政策都落实到位了吗”“小儿子现在状态怎么样”“生活上还有什么困难”市审计局干部来到帮扶对象严青山家里,跟严青山的家人促膝交谈,了解家庭存在困难,询问扶助政策落实情况。

了解到严青山儿子重度残疾的情况后,审计干部联系有关部门落实医疗、低保、产业带贫等政策,极大减轻了严青山的生活压力。

强湾村还有51户像严青山一样的困难群众,市审计局党员干部与这些困难群众结成“一对一”帮扶对象。每个月,审计干部都会举行走访慰问帮扶群众活动,和他们一起拉家常,消除他们的苦闷和焦虑,鼓励他们振奋精神、树立信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改善生活。

通过和帮扶群众的访谈交流,我深深体会到,困难群众需要大家的关心来温暖,需要大家的帮助来鼓劲。只要深入一线、走进群众、诚心交流,困难群众肯定会敞开心扉接纳我们。

三、只有贴近群众、树好形象才能密切党群关系

“余书记,你看你为了我的事,来了一趟又一趟,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真是太感谢了,谢谢你。”这是强湾村的村民汪现红对驻村第一书记余彬发自肺腑的感谢和肯定。

余书记在一次常规的入户了解民情时,发现村民汪现红在骑车时被汽车撞伤,因为误工费该由谁承担的问题,与撞人者产生分歧。余书记将汪现红家的事情记在心上,三番五次的到汪现红家、撞人者家以及派出所,不厌其烦地帮助协调。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次协商后,最终达成协议。

在事情得到解决后,余书记在离开时还留下话说:“汪大哥,今后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尽管来找我,我想办法给你解决。”汪现红从此逢人就说:“余书记真是个好干部,没有他,我的事没法这么顺利解决啊”。

通过在余书记这样的先进人物日常示范和教导下,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要“心”系人民群众,党员干部本就是人民群众一份子,只有在行动和感情上贴近群众,群众才会把我们当自己人;所谓“走基层”,就是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所需,聆听群众所想,解决群众所难。

选调生驻村心得体会2

雨后的有着落霞与孤鹜齐飞似的壮观。当我们走进市委党校的那一瞬间,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敬畏感。我们是如此的有幸在这里进行选调生的岗前培训,接受党高尚品格的熏陶,这同样为我们以后的基层生活提供了思想支柱与行为准则。

今天,我们迎来了培训的第一堂课。省委公务员处处长精心为我们讲解了如何走好选调生之路,让我们认识深刻、感悟颇深,也明白了选调生这条路任重并道远。而如何走好选调之路,我们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1、对党忠诚,承担使命

2、牢记宗旨,为民服务

3、投身实践,增长才干

4、锤炼作风,树立形象

这不单单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人生信条。我们同样应该以这样的标准来规范自己,视党为父母,视群众为父母。在思想与行为上都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遇事多思考多调研多借鉴,学会慎独,古人说过往往独处的时光就是思考的时间。思想上到位,思考上周全,就应该付于实践,从实践到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轮回中,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干中学,学中干。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做老实人。同时我们也不应急于求成,成长是有规律的,并非一蹴而就,我们应该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都有明确的规划,用心用情做好工作,对于安处长的教导,我们要懂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天气的炎热也打消不了我们学习的激情,奔跑至会议室,聆听着由中共省委党校杨继荣教授有关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解读。这一次的解读让我们了解了中国迅速的发展,同时我们也能切实感受到如今中国带给我们的便利。作为通江人,通江现今的发展让我瞠目结舌。曾经觉得六层的房屋已经算是高楼大厦,而现在一栋又一栋的电梯公寓让我们仰望,曾经的红军广场是我们仅有的娱乐大场地,而现在这样供老年人跳广场舞的场地数不胜数,还有即将建成的通江春熙路,让我切身的感受到了通江的发展。当然,我们不能自私的只是享受和获取这个社会带给我们的便利,我更应该去学会付出,用自己的努力为我们国家的进步做出贡献。作为选调生,当然更要把基层工作中每一个细节做好。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安处长和杨教授的分享冲击这我们每一个学员的心灵,同样也让我们深思。在纪科长的主要带领下,我们有幸与雅安的选调生进行了交流和分享。走进讨论室,我尤其注意到墙上的一段话“最漂亮的聘礼就是才干”,让我不由联想到今天杨教授的教导:“作为党政人员要风清气正”,我们能接受的聘礼只能是别人的才干。我不是一个优秀的人,却有一颗想要优秀的心,我真的非常感恩与这么多优秀的人在同一个屋檐下分享互相的感悟与信念,我也深深的记住了一位同志所编写的一段有关基层生活的顺口溜:“脸上有笑脸;嘴上比较甜;凡事多记录;遇事多调研;百姓是基础;领导是标杆;敢为天下先;做事需谨慎。”我希望这也将成为我以后工作中的行为准则。

选调生驻村心得体会3

今天有幸能学习市委党校副校长朱云有关“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的体会,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我们的中国是‘半山腰’的中国,必须以改革的名义重新启程。”同样,我们是属于“半山腰”的选调生,在半山腰的选调生容不得一点松懈,若思想怠慢,导致前进的步伐跟不上,很容易掉下深渊;若不思进取,也无法登上顶峰。这也告诉我们,要走好选调生的每一步都必须实实在在,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

曾经对选调生的工作略知一二。今天,在接受梁辉明书记有关基层群众工作方法的熏陶后,我对基层的生活有了一些具体的了解,也更加坚定我要扎根基层的决心。同样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梁书记的心态,对待一切事物都保持着一种良好的心态,才让镇的所有群众如此信任他。我们应该把这样的精神汲取过来,用这样的行为准则来规范自己。同时也应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我们的基层工作:

1、坚守原则,守住开展工作的底线

2、先有策略,才能有效推进工作

3、注重细节,让工作有条不紊

4、心平气和,处理好不同的意见

我们应该把梁辉明书记的深刻总结深深刻在自己的心里,来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自己,我相信我们的基层生活绝不会再迷茫。

人生最可怕的不是贫穷、饥饿、疾病、灾难等,而是信仰的缺失,有信仰的人,即使失去了一切,一切还在掌握之中,生命是可以独立做主的;没有信仰的人,即使得到了一切,其实却从未真正拥有,生命是漂浮不定的。信仰是一个人的脊梁,是我们挺直腰杆、意气风发和奋力拼搏的资本。在观看《信仰》纪录片后,一个个让人敬仰的英雄人物在告诉我们什么是信仰,那些值得我们一生学习的精神深深烙印在我们的心里。王进喜不怕艰苦的铁人精神;在敌人的枪口指向我们的国家时,黄继光用胸口堵住敌人枪口的爱国精神;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下不屈的精神等,这一个个为了国家作出奉献的您们是我们的榜样,这些精神是值得我们一生学习的信仰。

刘胡兰同志那句“怕死就不是共产党人”让人敬畏,同样“怕苦就不是选调生”是我对选调生最深的诠释。

选调生驻村心得体会4

作为即将扎根基层的选调生,我们不再是仅仅为了实现个人价值的个体,而是应该为了我们的国家发展和百姓安康作出我们的努力,去实现大我而非小我。以社会价值为首位,以百姓的利益为工作重点,为百姓谋福利,提升百姓的幸福感。

我们既然选择了选调之路,便只顾风雨兼程。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无法褪去身上的稚气,对未知的社会仍然充满着胆怯。但是作为选调生,我们应该比别人更快的成长,更快的去适应多变的社会,更快的去接受身份、环境以及责任转变的变化。我们不再是初出茅庐的学生,而是为了基层乃至整个国家发展的政务人员,所以我们必须做好面对艰苦环境、复杂任务和枯燥生活的充分准备。也许基层生活没有城市里那样绚丽多彩,但我们应该意识到田野上的中国才会真正的中国,我们不可以被一时的困难而打倒;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生在何处,而是将前往何处。这告诉我们,人一定要坚定信念,虽选调之路艰难坎坷,但我们不能仅仅把它当成一份工作,而应该当成我们毕生追求的事业,并为我们的事业勇往直前;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准。到了基层,我们仍然不能丢失的就是一颗善于学习的心。遇事多思考多学习,不做只学不思的迷失者,更不做只思不学的形式者。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工科生,也许对于文件的撰写还不够深入,当然我们不能把不会当成不学的借口。在基层工作中,对于国家的政策要深入透彻的分析,吃透文件,学习优秀文章的编写风格与技巧,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中共峨边彝族自治县委书记说过:“面向基层,我们要在冲动中静下心来;走向基层,我们要在失落中接受洗礼;扎根基层,我们要在磨砺中锻造自我。”山再高,也有人走上顶峰;路再远,也有人走到尽头。选调之路已然艰苦万分,我们更应该放下浮躁,扣好人生的每一颗扣子,走好选调之路。

选调生驻村心得体会5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贵在联系实际。学生生涯的我便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避免以偏概全、坐而论道,何时才能不再对真实世界进行臆测,实现认识上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站在毕业的十字路口,我最终选择了成为一名定向选调生,做一名光荣的新时代组工干部。十五个月已然过去,读“无字书”、进“百家门”、尝“百家情”、解“百家难”,脚步踏遍市、县、乡、村四级,更使我明白了听从故乡召唤,成为一名选调生,回到儿时土地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

相比于北上广深,县城才是中国的底色。相比较300个城市而言,2800个县、4万个乡镇和60万个村承担着各种方针政策落地实施的重担,它们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群众,不繁复、不冗长,是最能真实反映群众、社会发展的地方。“郡县治,而天下安”,这里地势不再平整却风景独好,这里人口不再密集却民风淳朴,这里高楼不再林立却机遇无限,读懂这里也就读懂了中国。全过程、注重内容的人民当家作主;主体众多、渠道多元的政治参与;商量着办事、实现意愿和需求最大公约数的协商决策……民主精神的培育、民主素质的锻炼、民主实践的操作,都在这里产生、在这里发展,并在这里得到检验。

是生活在这里的人民,构建了这一方土地的灵魂。风物是它的故事细节,最终还是要归到人身上。人民群众常常是作为讲稿中的政治概念、集体名词而被人熟悉,宽泛且模糊。入职以来,说乡话、走乡路、知乡情,那淳朴的表情、质朴的语言、简朴的方式都是以往课堂上听介绍、书本上看材料所不曾了解的。入户时高龄老人眼中的兴奋和脸上的笑容、话家常时细致的问候和耐心的叮嘱、临别时紧握的双手和不住的感谢,人民群众的这些可爱,不深入其中,是无法真切感受的。

“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同样,群众工作也绝不是停留在书面上干巴巴的文字,而是有生命、有温度的,需要我们常怀热忱之心,充当起社会末端的情感枢纽,力所能及地温暖他们,或许多进一家门、多问一句话就能把工作做到“心坎上”,而他们脸上展露的微笑终将化为我们迷茫之时、颓丧之刻点亮心灯、驱散阴霾的动力。

基层是一所很好的大学。心中有百姓,手中更要有方法。远大崇高的理想信念总是让我们热血沸腾,然而现实中的工作往往是琐碎而复杂的。“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基层的工作生活有自己的规律,不能一味地追求严谨与准确,不能套用原有的生活经验,更不宜照搬“非黑即白”的评判标准,这就需要试着重新理解和接受,把思考融入实践,把实践运化为感悟。“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在听到原汁原味民声民意的同时,更需要认真地观察学习基层群众的心理和说话特点,少一些闭门造车假材料,少一些走马观花伪调研,少一些不懂业务瞎指挥,少一些不敢担当乱作为,做到真正的实干、会干、巧干。

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党员干部,作为接过建设家乡、振兴乡村“接力棒”的新青年,从中关村大街59号到新华街199号,从机关大院到拐儿骆驼,再从大寨干部学院辗转红船干部学院,正式入职后,我对“中国”“人民”二词的理解更为深刻,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也愈加坚定。风雨沉淀,三秋已至,于基层工作中播种希望汲取力量,于组工事业中追寻价值坚定信念,乐闻“泥土香”,褪去“书生气”,亲和而不青涩,努力在实践中盛放理想的芬芳。

以上就是残浔网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选调生驻村心得体会 选调生基层锻炼心得体会,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残浔网。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