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教师个人师德师风心得体会最新范文

为人师表,坚持严以律己,增强自身的自控潜力,每一天都带着一份好情绪投入到工作中。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2教师个人师德师风心得体会最新范文,大家快一起来看看吧!

2022教师个人师德师风心得体会最新范文1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祖国的建设需要各方面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教师是振兴教育、培养人才的关键;教师队伍是我国教育事业兴衰的关键。要办好教育,就必须造就一支事业心强、工作作风扎实、师德优、业务精、让党和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当前,由于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有悖师德的现象屡禁不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教师良好的整体形象。例如:教师急于求成,往往口不择言,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因做错题而罚抄卷子,迟到就罚打扫除等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不公平地看待学生,把学生清晰地分为三六九等,做不到一视同仁。面对新时代的情况,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怎样树立新时期的师德形象,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师德教育的学习,我有几点感触:

一、爱心是根本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爱满天下”。_教师从教六十年感悟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__老师“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_老师也指出“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在教学中,我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和充分信任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并深入了解学生,真诚关心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力争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当然,这也不是说爱学生不是一味的迁就、放纵学生。在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的同时,又要循循善诱,耐心启发,讲清道理,说明利害关系,并加以启发。对违纪的同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不是按照自己的个性办事。应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创造出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二、注重业务素质的提高

随着摄像机、传真机、计算机、投影仪等高科技教学仪器设备在教学中的运用,我们传统的单向、传教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冲击,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使学生的知识来源和知识范围日益扩大。教学模式已起了质的变化,我们老师要认知主体在建构中的作用,要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充电”、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在新形势的教学下,大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做到师生互动,把原来传统式的“教”转变为“导”,推动新课改的健康发展。

三、要有恒心

所谓恒心,就是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要把自己的身心全部投入到所从事的教师职业之中,为党的教育事业努力,有成效地工作。在商品经济社会的今天,在金钱物质的引诱下,教师队伍中有不少人抛教下海,图谋个人的所谓发展;有人把教师这一职业只当作谋生的一种手段;有人把教师这一职位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等等;这些人满脑子的个人私利,没有将教育这一职业为高尚的事业,这些人对教育教学工作缺乏热情,对学生不负责任,职业理想信念动摇,情感淡漠,谈不上有好的师德师风。

四、立足本职,教书育人

我认为:一位称职的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每一份作业,要认真开展教学研究,研究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提高。刻苦钻研,并做到精益求精是教师职业的需要,是师德责任感的体现。自己在教学中的教学技巧、能力和知识水平的高低强弱,直接影响到自己在学生集体中的威信。教育是一门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励、唤醒、鼓舞。而这一切都基于教师的楷模形象。

所以教师要优化自身形象,从树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入手,把外树形象与内强素质结合起来,以良好的师风师德感召和熏陶学生,提高教育人的可信性;教师在行为、气质、素养上都应提高文明程度。

“言必行,行必果”,行动实践远胜于说教。所以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用行动诠释师德师风的真正内涵。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教师个人师德师风心得体会2

教师,是传播知识的人,是社会发展的“中介人”,是人类礼貌继往开来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他们培养着一代又一代现代社会的主人翁,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他们所承担的社会职责也是很大的。在信息爆炸、知识爆炸的时代背景下,教师这项工作也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教师工作既有着传统性、继承性,也有其创造性。

教师要学习历史沉淀的知识,但仅仅如此,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在不断的更新,学生个体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教师更要不断更新自我的知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学生和社会的需要。所以,随着社会的变迁,教师必须要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并付之于实践中。我经过暑期的师德师风学习中,体会到教师应具有以下几种主角:

一、博物学家

教师要有精深的本专业知识。“要给学生一杯水,自我要有一桶水。”中国一向就很重视教师的专业技能,师范大学按学科来分系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研究成果。

教师有了宽厚的知识,才能透彻的理解教材,灵活的处理教材,准确的教授教材。同时,时代的发展对教师渊博的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教师不但要有本专业精神而博大的知识,还应有更为广泛的文化修养,这是因为,各学科的知识联系日益紧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不再有鲜明或者绝对的界限。很多时候,缺乏一方面的知识会限制另一方面知识的理解和深入,比如,物理知识的缺乏就会限制语文或外语教师对科普文章的理解。

其次,教育的对象也不再是过去的“单纯”“天真”的年轻一代,他们经过现代化的各种信息渠道了解到许多新知识,他们往往能提出许多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问题,而这时若教师的知识较为狭窄,就会有碍于其“高大”形象的树立。知识在不断的更新,所以教师还应像海绵一样不断地汲取知识,不断地拓展自我的知识面。

二、心理学家和艺术家

有人认为教师所掌握的学科知识越丰富,越全面,越系统,专业素养就越高,教学就越好。这其实是另一种对教师工作的较狭隘的看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教师,知识渊博,学富五车,对专业知识的精深的了解令人叹为观止,但可能这样的教师却并不受学生的欢迎,经常是,教师只管自我授课,学生只管自我玩乐。

这是为何?因为这一类教师无法将自我所掌握的精深的专业知识形象地传授给学生。所以教师还必须了解学生的兴趣、心理、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知识,仅有这样才能构成师生间的有效互动。新世纪的教师必须具有必须的教育科学(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的知识,具有将所掌握的教育理论转变成教育教学的实际本事。

北京师范大学的改革一“4+2”就充分研究到了这一点,所谓“4+2”就是4年本科专业知识教育加2年的教育管理的学习。这样,既巩固了专业的知识,同时又学到了许多教育心理及教育艺术等必不可少的知识。

因为教师并不是被动理解和贮存他人知识的容器,而应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和创造主体;真正制约影响教师行为的不是外显的理论,明确的知识,外显的理论和明确的知识仅有内化为教师的信念时,才能真正对教师的教育行为产生影响;外界他人或古人的研究成果仅有与特定的教育情景相吻合,进而发展成具体的教育学策略时,才能对教师的教学起作用。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个体的理解力,领悟力和创造力。

所以,在新世纪要想成为优秀的中小学教师,还应具有较强的悟性,表现力和创造性。有教育知识而无表达本事的教师在新世纪中只能是不合格的教师。

三、实践者和研究者

这种科研本事涉及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包括研究教学对象学生的本事,研究和处理教材的本事,选择和运用教育教学原则及方法的本事,组织管理本事和语言表达本事等等。教师作为研究者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即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教师的研究主要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学生,教材的不断观察,思考和研究,构成具有自我独特思想和特色的理论,这种从实践中来的理论能很好地对今后的实践和他人的实践供给很好的指导作用。

简言之,教师的科研成果来源于实践,同时又为实践服务。所以,教师同时扮演者实践者和理论者这两种主角,在扮演“研究员”这一主角时要避免为理论而理论的倾向,应牢记一条原则,教师的研究行为的一个优越性和目的就是为实践服务。所以,新世纪的教师不仅仅是一个教书匠,还要努力成为具有实践基础的教育家。

四、哲学家

大部分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反思,但是不够的,反思要成为教师自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资料,要成为一种习惯。反思的资料是很宽泛的,包括:对他人的教学的反思,从中能够吸取经验和教训,同时要与自身的教学相比较,扬长避短。

这一点对刚踏进教师这一行业的新教师而言,更为重要;要从教学技术,教学策略和手段上进行反思,要思考怎样限度地将所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也要反思教学理论和道德,教学目标和价值,使教师真正实现教书育人两方面的职责和义务,此刻很多教师都忽略了“育人”这一职责。

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讲,要学生学会做人比单纯传授给他们知识更重要。在此,还要对教学过程本身进行反思,要反思教学所依靠的社会背景,因为有时候,同一知识点在不一样的背景下,会有不一样的理解,仅有这样才能对教学过程更为有效,更为准确,更为全面地反思。相信教师仅有在不断反思中才能不断取得提高。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教师形象的出现,新时代的教师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他们也承受着比前辈更大的压力。他们要同时成为博物学家,艺术家,研究者及哲学家,同时要发挥自我的强项,构成自身的教学的特点。

所以,他们必须融入这个终身学习的社会中,时刻以新的知识、新的技能、新的观念武装自我,仅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受学生喜爱、受家长欢迎、受社会尊重的合格的新时代教师。

教师个人师德师风心得体会3

学习《新时期师德修养》,无疑是一股清风荡涤我心中一些阴暗斑点,使我更加看清了前路,明确了方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这本书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师德的内涵:一是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二是教师对待受教育者的道德,三是教师对待同事和教师群体的道德,四是对待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人员的道德。我想这是根据教师工作的内容和接触的对象来划定的四个范围内的道德吧。我想做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对待教育事业

忠诚并献身与教育事业。要求教师在社会主义道德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的指导下,在处理个人与教育事业发展的关系时候,应采取利他主义的价值取向,就是所谓的“甘为人梯”、“燃烧的蜡烛”精神。

二、对待受教育者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强调热爱学生是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境界。要求教师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严格要求而又尊重信任学生。

三、对待同事及教师群体

坚持教师集体和其他教师的利益和需要高于个人的利益和需要。在教育现实中要表现为理解、团结和谦让。

四、对待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人员

真诚相待、主动参与。要求教师在与学生家长交往的时候,表现出一种对家长的坦诚的沟通愿望,以及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发起或者参教育有关的社会性活动。

经过学习,我思考自己,反思自己,“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今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想首先需要奉献。“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这是雨果先生曾经说过的话。其实教师这个行业就象那默默奉献的绿叶,学生就像那含苞欲放的花朵,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美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品行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也只有对“怎样做一名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才能提出对自己更高的要求。

其次,我应该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捧着一棵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良好的师德形象是教师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记得我上中学的时候,我曾想“平平淡淡的一生,倒不如轰轰烈烈的死。”正因如此,我羡慕那诗意的生存,羡慕那丰富多彩的人生,不甘于过平淡、庸常的生活。如今教师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传递者。

因此,师德的形象,不是简单地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形象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共同携手撑起那片教育的蔚蓝天空吧!

以上就是残浔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教师个人师德师风心得体会最新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残浔网。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