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心得体会

新课标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它把全面发展放在首位。下面是残浔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篇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心得体会

停课不停学。一场疫情阻挡了老师们外出的脚步,却挡不住老师们学习的热情。5月10日晚上,一场漫步云端的浪漫学习之旅拉开了帷幕。我认真聆听了温儒敏老师对新课标的解读,认真记录,用心思考,受益匪浅。

一、识字、写字贯穿九年义务教育。

新课标重视识字、写字教学。新课标明确指出了识字、写字教学的实施要求: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因此识字、写字不但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而且九年语文教育要一以贯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学好汉字,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要在语文教学中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并且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把作文的书写也当做练字过程,努力做到提笔即是练字时,在今后教学中,我要注意板书规范端正,这样才能给学生做好样子。同时也要对学生识字、练字做好安排与计划。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确定语文主体地位,增强文化自信。

新课标改版后语文的课时量也给出了规定,语文要占所有课时的20%~22%,数学仅仅占13%~15%,英语更少才占了6%~8%,既然语文给了这么多课时,相信以以后题目会越来越难,题量会越来越大。除了从课时上确定语文的主体地位以外,语文教材进行改版,由原来学习129首古诗改版后将变成160首古诗,大大增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嵌入,使学生们在优美的古诗文学习中,更进一步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用中国传统文化来指导今后的学习生活,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三、要学以致用。

新课标指出,应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它既表明了积累是语文的学习之道,又指出语言文字运用实践的重大意义,所谓的学都是为了用,“学以致用”正是这个道理。

我非常信奉叶圣陶老先生的一句话,他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话指明,我们老师在上课过程中要借助编者给我们的一篇篇课文,一个个例子教会学生运用语言,鉴赏文章。所以,我就在我的课堂上面进行语文鉴赏学习,我抛弃了传统的语文课堂上老师讲学生记的方法。我和学生共同读文,共同探讨文中修辞的用法,字词运用是否得当,段落的含义。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鉴赏能力提高显著。今天听了温老师对新课标的讲解以后,更加坚定了以后和学生共读书这种想法,争取在和学生共读书中师生共同成长。

四、重视读书,重视积累。

课标中强调要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读书为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并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针对我们这次课改中古诗文增加,阅读量增大这种情况。我觉得应该培养学生早读和晚读的习惯。早读时让学生大声的诵读古诗文,课文教材。增强优秀文化地浸润,培养语感。在晚读时,就要指导学生读整本书,多读书,读杂书,稳定学生的读书兴趣。当然,当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读书积累时,老师还要为学生读书输入搭建输出的平台,在输出的过程中既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又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鉴赏能力。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的收获诸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吃透修订的新课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教学。

篇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心得体会

“让核心素养落地”,是本次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修订的工作重点。核心素养导向,既是课标研制工作的主线,也是课标文本的主旋律。

课程目标是对学生学习及发展结果的期待,是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活动设计、学业质量确立的基本方向和依据。此次课标修订,力求使课程目标自觉体现本课程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基本贡献,结合本课程的性质、理念及课程的基本内容,从核心素养视角对课程总目标及学段目标进行表述。课程目标的素养导向,有利于转变那种将知识、技能的获得等同于学生发展的目标取向,引领教学实践及教学评价从核心素养视角来促进和观察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程内容结构化,意在改变知识、技能的简单线性排列方式,强化知识间的内在关联,凸显学科的本质、思想方法以及内在逻辑。课程内容结构化,既强调学科知识结构,还强调在这样的结构中所隐含着的学生的活动及活动方式的结构化,为课程内容的活化、动态化,教学活动的综合性、实践性提供内容基础。结构化的内容组织方式,凸显出不同的知识技能在学科知识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所承载的不同教育价值,提示着教学实践以整体有序、多样综合的方式来挖掘知识的育人价值。课程内容结构化,有利于克服教学中知识点的逐点解析、技能的单项训练等弊端,引导教师主动变革教学实践,从关注知识技能的“点状”“传输”自觉变革为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主动学习和思考,关注教学的关联性、整体性,关注学生在主动活动中所形成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态度、品格、境界的综合效应,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在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一章,有“内容要求”“学业要求作文吧https://wWw.ZUoWen8.CoM/”“教学提示”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缺一不可、内在关联。“内容要求”指向“学什么”——强调在结构中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防止知识虚化;“学业要求”指向“学得怎样”——结合教学内容要求,提出素养发展目标;“教学提示”指向“怎么学”——即:学习这样的内容、达到这样的要求,学生必须经历哪些基本的、典型的活动,让课程“活”起来、“动”起来,让学生进入课程,让课程内容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活动。

学生素养发展,贯穿课标全文本,隐含在课程内容及教学实践中,体现在课程学习结果的具体描述中。例如:数学学科提出应培养学生具有如下素养: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那么,如何才算具有了数学的“眼光”“思维”“语言”,有什么样的表现才能判定学生是“会用”了,能够观察、思考、表达现实世界中的什么样的问题,才算是“会”了?这就既需要有课程目标的总体指向,需要内容的选择、组织,还需要在各部分内容的“学业要求”及最终的“学业质量”部分中,做具体的描述,使核心素养,不再是空洞的语词口号而变成学生真实的能力、品格和价值观。

希望让课程标准真正成为教科书编写的依据、教学活动开展的依据、教学评价的依据,让课标使用者感到课标能用、管用、好用,真正引领、推动教学实践的深度变革,提高我国义务教育教学质量,让核心素养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让我们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为孩子们每一天的成长而快乐着,愿我们的课堂呈现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成为不由自主的从心灵深处,淌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

篇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心得体会

课程标准是时代的选择,也是集体的智慧,是对这个时代的育人目标的路径选择。课程标准就像铁轨,教科书就像列车,教师就是驾驶列车在铁轨上运行的人,学生就是跟着教师学习驾驶技术的,教师的驾驶技术是关键一环。

课程目标定位在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现了从“学科”到“学生”的转向,也是多年从“教学科”到“用学科教学生”的实践探索成果被认同的体现。

从知识时代走向素养时代,目标从“双基”到“三维”到“核心素养”,分久必合的规律,说明了从分化到综合的重要性,也表现出规律性。把细分的部分弄清楚了,就有必要综合起来。

素养是在复杂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从知识到素养,就是从学科知识到人的发展,是在“实用主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等理论的多年作用下才达成的共识。在这个时代,知识、能力与素养互为基础,相互作用。

课程内容指向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内容不再是静态的材料呈现式的知识系统,而是动态的处理学习材料的活动过程。

在语文学科具体为“学习任务群”,改变了语文课程只有目标、没有内容的现实。学习任务群是课程结构和组织形式,也就是以任务群的形式来组织学习材料和学习活动。

学习任务群并不是可以看见的教材形式,而是需要在教学材料基础上进行设计的系列学习活动。课程标准中的学习任务群是在课程领域划分基础上对教学活动的设想,需要一线教师创造性地运用。

课程标准中的评价,具体为学业质量,包括内涵和描述两部分。因为素养是能力表现,所以对学业质量进行了“描述”,是设想了学生在不同情境中的能力表现而不是能力标准。学生的能力标准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命题测试来评估。

学业质量是学业评估的参照系,而不是评分标准。学业质量不是终结性的评价,而是更突出了过程性评价,在每个学习阶段,甚至每节课都需要教师去关注学生的表现。

学业质量的部分呼应了课程目标,也对应了学习过程,从起点到终点,贯穿整个系统。

此次学习研讨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对新课标的认识、理解。在学习中感悟,在实践中磨炼,在不断提升自我中成长。相信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必能落实新理念,探索新方法,实现新突破。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