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地理备考培训心得体会(五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高考地理备考培训心得体会篇一
信宜怀新中学梁 莹
以《高考大纲及说明》为依据,联系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夯实基础,通过综合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高考应试能力,以适应新的高考形式和要求。
一、情况分析:
学生情况:本届高三文科有3个班,其中将高二的一个艺术班的学生均分到三个文科班中去。学生的整体基础较差,基础知识掌握不好,缺少解题能力。
二、备考依据:
《2012广东文综高考大纲及说明》,《金榜夺冠2012高考地理总复习》及相关练习,《区域地理》(自编资料),地理教材等。
三、工作目标:
地理学科涉及内容多,但是考试内容却有限,而且每年考试题都具有不重复性,因此一轮复习的重点就是全面夯实基础,要使复习具有针对性、有效性、省时性。对于高考重点知识要大讲特讲,讲深讲透,而非重点知识少讲略讲,不考内容干脆不讲。避免走弯路.浪费学生宝贵的复习时间。
四、具体措施:
(1)钻研考纲和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着眼教材,建立网络,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
1、分析考纲,把握考纲变化。
2、全面了解教材,把握重点。
3、突出主干,落实基础。知识系统化。
4、注重总结。特别是地理事物、现象规律分析。
(2)研究历年高考试题。
老师要对近五年的高考题进行研究,要将高考题做全、做透、做通。要注意搜集高考信息,了解高考动态。
(3)精心组织教学:
1、备课:要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备课,要在把握高考方向和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备课。搞好集体备课,每一堂课都要做到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智慧。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
2、上课: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上好第一堂课,上课要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因材施教,补差提优。要注意做到讲练结合。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3、课后反思:认真总结每堂课的得失,养成每课一反思的习惯,并能记录下来。本学期每篇讲读课文的备课中都能体现课后随笔。在反思中求进步。
(4)精选、精练、精评
进入高三,练习越来越多了。堂课要有练习,每个单元有小测验,每个月有月考。怎么样用最短的时间,做最好的题目,掌握最多的知识,往往成了成败的关键。
首先,教师对试题要精心挑选。所以老师要多做题,要分析试题,要把握高考题的特征,要学会自己命题。
然后,老师将自己精心挑选的试题在合适的时间布置下去。有的可能适合做课堂练习,有的可以做例题,有的适合做考试试题。而且要注意时间上的安排,要做到短、频、快。题不在多,关键要精。
试题讲解要及时,要讲透,要注重解题方法,解题思路的培养,还要强调答题的规范化,用词的专业化。
五、高三地理复习时间安排
1、第一轮复习(2012年8月—2013年2月)
世界地理、中国地理(2012年8月—9月)
必修一(2012年10月)
必修
二、必修三(2012年11月—1月)
2、第二轮复习(2013年2月—4月)--地理专题复习
3、第三轮复习(2014年5月)---综合模拟训练,查漏补缺。
二轮复习采用专题模式,主要是强化主干、构建体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针对学生的失分情况,首先,强调审清题意,做题时找出每个问题的关键词;其次,加强地理专业术语的规范,在讲授时用语要科学、规范、准确,要用地理术语来表达,切忌用方言;第三,要充分利用各种示意图,让学生建立形象的地理表象,提高地理图表分析能力;最后,培养答题技巧,如尽量少而精,如果没有把握则不如多答。尽量具体详细,但如果没有把握,则可适度模糊。一定要做到条理清晰。
第三轮复习则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文综套题训练,查缺补漏。
高考地理备考培训心得体会篇二
立足考纲考点,紧扣地图材料
定位区域事物特征,剖析规律原因影响
——高三地理备考复习体会
花开花落,冬去春来,又一届高三复课再次进入百日备考冲刺阶段。在紧张的复习备考中,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精神固然重要,但要想在高考中得高分、少丢分,光凭努力是不够的,还要有科学的方法、独到的技巧、适当的策略,这样,教师教起来自如,学生学起来轻松。
(一)明确高考目标。
高考考点告诉我们怎么考?考什么?的问题,明确了目标,教师才能知道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不难看出,贴近生活、关注热点是方向,其目标重在测试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能力和迁移能力,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强调对整体知识的把握,以及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考核目标有明显的梯度,尤其第36题和37题,以实现高考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适当的难度。同时考察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准确表述、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能力。
(二)细研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告诉我们考什么的问题。明确了大纲,我们就知道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细读近几年地理考纲,看似面面俱到,其实是重点突出、考点凸显。首先是不回避热点问题,如能源、资源仍是永恒的热点;环保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人口问题、自然灾 1
害问题也是重点提到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考纲把太空开发、宇宙探测重点提出,这与我国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有关;宝岛台湾、南海的气候、地形、资源、旅游及对环境影响等,把这作为热点;10年新疆北部普降暴雪,其原因及影响;世界地理点到了几个具体国家:日本、印度、埃及、德国、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中国地理甚至具体到红水河水力资源的阶梯开发,接近越南凭祥的红木家具的开发等,这是以前没有的。
(三)立足地图材料,注重相关问题。
明确了目标,把握了方向,那么如何把浩瀚无边的地理知识理成条、串成线,使学生答题时运用自如、信手拈来,我的做法是立足地图材料,注重区域定位,认识相关事物的现象、特征、规律,分析发现其形成原因,认识人地关系的相互影响。
地图是地理的灵魂,逢题必考图,无图不成题。在第一轮夯实基础复习阶段,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用一幅幅图形把它串起来。地球运动图、日照图(宇宙、地球)——大气运动图、气候分布图(大气)——洋流模式图、盐度水温图(海洋)——地壳物质循环图、自然带分布图(陆地),用这样直观的八幅图将自然地理知识串成一串。如:当学生看到地球运动图时,立即联想到地球运动的方向、周期、速度,以及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理解了大气运动图,也就不难理解大气的热力运动、垂直分布、三圈环流、气候成因等各种发散的知识点。人文地理也不例外。农业地域类型图——工业分布图——人口再生产图——城市布局图——交通线路图——文化景观图——世界格局图等。这些图形将人文地理条理化、清晰
化,学生依图索文就容易掌握一些。
对于区域地理的复习,地图的作用更为重要。学生如何快捷地掌握并会运用地图是关键。
首先,强记经纬网。经纬网是区域认定的基础,借助它可以计算距离、确定方向、认定地区。记忆的办法是掌握足够的控制性事物,如几条特殊的经线(0°、180°、东西经120°、90°)、纬线(赤道、回归线、南北纬30°、40°)所走过的地形区、大洲、国家、城市、河流、山峰。掌握了这些,那么与试题给出的区域相对位置就可以认定出来。我在教室分别悬挂大幅中国、世界地图,并用红笔勾画出重要经纬线,使学生在课余也可以无意识记忆。同时记忆具有战略地位的地区,如马六甲、波斯湾、苏伊士、巴拿马、开普敦、多佛尔、土耳其等。
其次,运用逻辑记忆,即记住东可推知西,记住南可推知北。比较记忆,将东西半球经度相同地区比较,将南北半球纬度相同地区比较,海峡与海峡比较,河流与河流比较。分类记忆,将地理事物分成若干类,分类记忆地理事物的分布地区。
最后,建立思维地图是对付无图考图题的有效方法。如:“从北极黄河站往正南走可到达哪个地点”;飞机从甲地飞往乙地的时间换算等,做这类题必须胸中有图。思维地图是将许多直观地图抽象、整合在头脑中,运用时再现。为了让学生构建思维地图,在复习中不放过任何一幅图,凡图必画,教师在黑板上画,学生在下边画,画得多了,便可将地理事物的点、线、面组合成完整的思维地图。
(四)综合整合地图。
在第一、二轮复习中,学生头脑中已积累了大量的各式各类的地图。后一阶段复习的重点任务是对地图的综合整合,并与政治、历史相互联系,形成文综知识体系。培养学生从地图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能快速、准确地读出图中潜藏的历史、地理、政治知识。如:能从一幅欧洲政治经济格局图中解读出欧洲区位、气候、地形等地理知识;与两次世界大战相关的历史知识。综合国力、资本主义国家霸权争夺等政治知识。在东亚季风图中能读出季风成因、特点以及季风与农业、自然灾害的关系等相关地理知识,还可以读出中国历史上借助季风航海的方向、航线、到达地区,以及中国的海外贸易与沿海城市兴起的关系等历史知识;还可从季风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利与弊引申到政治学科中矛盾的双重性、一分为二等辩证法的理论。让学生尽力从各种地图中挖掘整合文综知识,对那些横向联系明显的地图重点归纳,分类整理。
总之,在地理迎考复习中,牢牢把握地图这个地理学科的灵魂,教学才能有的放矢、胸有成竹。但教学有方,教无定法,各位同行一定会有更好更完善的教学方法,敬请不吝赐教。
高考地理备考培训心得体会篇三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地理复习备考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们高三地理组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和三年级高考复习具体要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现总结如下:
一、精细制订备考计划,有条不紊地完成高考复习内容。
高三地理复习为三个阶段:第一轮是夯实基础,按教材的顺序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计划在2013年的3月初完成。该阶段以“小步子”、“慢节奏”进行复习,不盲目追求进度。本学期我们已经完成了必修三本教材和区域地理的复习,春节过后用两周时间复习选修地理,结束一轮的复习。第二轮是专题复习,到2013年4月底结束。专题的个数不易太多,专题不易太大,以小专题形式进行,以评代讲,达到查漏补缺和提升解题能力的目的。第三轮是综合复习,贴近高考,关注热点,创新试题,标准命题,规范答题,调整心态,积累实战经验,全面提升学生高考应试能力。
二、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准确把握高考内容、要求和方向
1、利用暑假,让老师把近三年高考课标卷做一遍,深刻理解其考查的内涵,熟悉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形式和要求,明确复习的方向,理清教材复习的重、难点,高屋建瓴地引领学生对教材进行复习。
2、经常组织本组教师学习和研究考纲及说明,熟悉高考大纲的内容、要求和方向, 加强高考地理试题研究,把握高考命题走向,使高三地理复习有明确的导向。
3、认真组织两种形式的周教研活动:一是“说课研讨”。①明确主备人及其主讲内容(本周教学计划和内容、课标和考纲要求、学情分析、教法学法、习题筛选等);②要求其他成员发表意见,对主备人方案给予肯定或提出异议;③主备人综合集体意见,对主备教案进行修订,进一步完善集体教案。二是“攻其一点”。有时教研“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师间缺乏碰撞和交流,教研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采取取其一点备细备精,说深刻说到位。通常就某一教学重点或难点如何突破让每一位教师分别发表看法并展开讨论,多方论证比较,最后达成共识。
4、认真组织教研课、观摩课的听评活动。本学期我们一共组织了12次教研课,通过学校领导的指导和本组教师的点评,使授课教师更清楚地发现自己课堂的优势和需要改进的方 面,听课教师也都从不同方面吸取经验和教训,改进了自己的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青年教师经常听老教师上课,虚心向他(她)们学习和请教,使自己迅速地适应了高三的教学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绩。
三、精心组织教学,认真做实备、讲、练、批、辅等教学常规环节
1、备课方面:
在集体备课统一目标和要求的前提下,允许每一位教师从自己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对集体教案进行修改和补充,发挥集体优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彰显教师的独特教学魅力,从而形成真正的能够满足学生所需要的多样化课堂教学形式,打造激情和高效课堂,发挥课堂是获取知识、提升技能的主阵地作用。我们对教案提出明确要求:①体现考纲要求;②全面挖掘和充分利用现有教材及辅助资料,整合知识体系,突出重点,使学生对所授知识易学易记。
2、讲课方面:
只有课前充分准备,才能在课堂上灵活自如的驾驭教材,把控好教学的节奏,完成课标和考纲要求,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为打造实效课堂,我们反对四种课堂倾向:①不顾教学重点所在,在一个简单问题上过多的补充自己较为熟悉的材料,造成课堂时间的浪费;②三言两语讲完教材,留下大量时间让学生看书做练习,美名曰“自主学习”,结果学生在课堂上根本没有弄清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③动辄就讨论一些没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美名曰“激情课堂”;④“满堂灌”不给学生自主思考、发出质疑的机会。
3、练习方面:
1、认真编写周练、周考试题是夯实地理基础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地理成绩的一个重要途径。筛选体现当前所讲的内容,筛选有利于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内容,筛选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内容,筛选有利于培学生养论证和表述地理问题能力的内容。
2、在平时练习中要求学生重视审题和解题技巧的训练。具体做法有:第一,慢审题,快答题。就是让学生一字一句地读懂文本材料和题意要求,一个图例一个注记地看清图幅内容,然后提取有效信息,并根据掌握的知识、技能、方法进行整合形成答案,最后较迅速地 规范书写。慢审题有两个作用,一是找出“题眼”,即解题钥匙,二是找出最有效的信息。
3、要求学生及时整理“地理纠错集”,引导学生做进一步的反思,教会并督促学生自己做好地理知识的查漏补缺和地理解题方法的积累。
4、批改方面:
只有认真细致地批改作业,才能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兴趣,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在作业评讲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我们在批改作业时着重检查学生的做题习惯(审题、做题、反思与总结),答题的思路和方法,答题的基本模式(思维、应用、语言),以及使用学科语言的规范性。每次作业批改之后还要进行细致地统计,对错误原因进行准确地分析,对每道题的讲评思路精心地设。
5、辅导方面:
①辅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升学复习的内容多,时间紧,还要“以新带旧”、“查漏补缺”,必须有时间账,所以必须学科计划辅导学生科学制定复习计划。
②辅导学生认真听讲。到了高三有部分学生有一种错误的想法,以为老师已经讲过了就不注意听课。针对该种错误思想,我们及时地告诉学生:每科的老师都是专门研究自己所教的科目,对高考怎样考,考些什么都是比较清楚的,老师在讲课之前都要精心的备课,认真的组织复习的内容,复习的方法等,在复习时很少是停留在第一次讲课的基础上,而是要在第一次讲课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提升、挖掘其中所蕴藏的高考信息,所以听讲是各环节的核心。如果说走捷径,听讲就是捷径。
③辅导学生有效做作业。高三学习时间比较紧,各科老师都布置大量的作业,致使许多学生只能忙于应付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我们首先让学生明确作业的意义和目的。作业其实是检验、深化、巩固所学的概念、原理、理论,并且熟练地运用这些概念、原理、理论,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能力。所以我们要求学生做作业时必须“精做”、“钻透”、“反复推敲”、“仔细琢磨”,“对于典型习题一定要舍得下功夫,不要只满足于能做出来,而是要反复推敲,仔细琢磨,然后再去做同类的题加以巩固”。要思考题目,精于审题,要搞 3 清楚从哪里入手去做题,在“已知”和“未知”间怎样搭桥,经过几个步骤?做错了,为什么错?做题要有足够的量,但是也要适度。
④辅导学生及时总结。读书,有一个由少到多、由薄到厚的过程,到一定阶段,必须要做到“由厚到薄”、“返博为约”。因此,我们要求 学生要把学过的东西,进行梳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总结要经常进行:每节课上完后要总结,一周学习内容要总结,一个月学习内容要总结。善于总结是学好文科的重要环节。
四、复习备考中存在的困惑及对策
1、集体教研时主讲人关注的是教材,而不关注学生,缺乏研究,其他人只是默默地听,很少有人指出缺点,提出异议。这样的集体备课只有集中合作的“壳”,而没有思想碰撞互动的“魂”。因此,多采用“攻其一点”教研形式,以后要把教研的任务和内容进行细化,并具体落实到每位成员。集体备课不仅要注意“课前备课”,更要落实“课后反思”,把每个人的“反思”,在下次集体备课时分享给备课组成员,以便同组教师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2、学生作业敷衍,答题失误多,同一个题今天做错,以后还错!该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学生作业太多,确实顾不过来,今后我们应进一步精选试题,压缩题量,提高质量,重能力培养,抓答题规范。
以上总结,可能有不妥之处,敬请有关领导和同仁批评指正。
高三地理组
2013年1月20日
高考地理备考培训心得体会篇四
2013届高三地理复习备考计划
一、紧抓高考命题思想
1、地理学科特点
综合性和区域性是地理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特点,归纳比较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地理学科的教材知识构成主要有三大部分:自然、人文和区域地理,综合中学地理教学实际,强调区域地理(区域地理、高中必修3)在学科中的基础地位,用系统地理(高中地理必修12)的理论,去阐释其原因特点分析差异。
2、地理语言的运用,具有鲜明的专业特征
地理学的表达有别于其他大多数学科,除文字表述外,还需用各种图表等来形象表达。地理高考试卷中正是充分使用了地理表达的文字、图像双重语言,才使得试卷的难度、区分度得到了充分的展现,除了表示地理事物的分布、原理或规律、变化过程、事象之间的联系等。
3、新课标要求能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和探究能力。
地理能力是指在一般学习能力基础上而为地理学科独有的地理学习与初步研究的能力,包括对各种类型的地图、地理图表的判读、绘制、分析;善于观察、发现和分析地理现象;善于获取或提取地理信息等;善于用地理的思维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新情境中出现的新问题。
4、反映大量的、最新的地理学研究与发展的动态,因而具有明显的国家观、发展观、时代观。
二、备考措施
1、认清自己的责任,做好集体备课。
做到每节课都及时集体研读考纲、分析教材、分析学生、选择教法、精选作业,群策群力,充分合理利用时间,团结互助,力争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2、依据考纲整理知识纲要,要讲解到位,重难点突破,考点过关。
通过研读考纲,整理出每单元主要的基础知识纲要,给学生一个引导。通过课堂提问、课后练习等方式及时落实,及时反馈,并督促学生按时整理、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
3、精选试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根据教学进度,精选试题,有课节练习,有单元测试,有滚动训练,有综合巩固。练后及时精讲,从提取信息、分析信息,到如何调动和运用知识,科学的描述和阐释问题以及答题技巧等方面全面指导,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抓整体抓重点抓优生,对目标学生分层要求和辅导。
做好与目标学生的及时交流,了解目标学生对各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帮助他们找到学习中的差距,并制定阶段性学习计划,使其稳步提高,从而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必胜的信心。
三、教学要求
1、讲:串讲知识要点,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强化记忆,提升能力
2、练:精选精练,要求对每个知识点都力求重现一次,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3、评:针对性的评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强调得分点,同时由个到类,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4、考:,研究高考考题导向、特点及其答案和评分标准,组编考题,训练落实。
5、结:教师总结分析,提出措施要求,学生总结不足,及时改正落实。
四、具体安排 高三备考复习分为三轮:
第一轮复习:知识过关,2012年6月到2013年2月初
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2013年2月中至5月初
第三轮复习:高考应试,2013年5月中至6月初
附: 复习进度表
地球地图1个星期必修一8个星期
必修二5个星期必修三3个星期
区域地理6个星期
注:进度细化按照每个星期集体备课研讨制定
高 三 地 理 组
二〇一二年八月
高考地理备考培训心得体会篇五
高三地理复习备考计划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依据,联系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学生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夯实基础,通过综合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题技巧,以适应新的高考形式和要求。
一、情况分析:
学生情况:本届高三文科有7个普通班加2个艺术班。普通班基础相对好点,艺术班较差,整体基础较差。基础知识掌握不好,缺少解题能力。
二、备考依据:
地理教材,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及相关练习,《区域地理》,《地理学科考试大纲》。
三、工作目标:
进行第一轮复习掌握单元基础知识,巩固各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同时加强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考能力。
通过这一轮复习,要让学生达到下列要求:
(1)掌握考纲规定的基本知识,能够对知识进行基础的归纳总结,能把握教材主干知识。
(2)能学会画图、填图、记图、读图、用图。
(3)答题做到规范化,能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
(4)能用学到的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简单的地理实例,做到活学活用。
四、具体措施:
(1)钻研考纲和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着眼教材,建立网络,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
1、分析考纲,把握考纲变化。
2、全面了解教材,把握重点。
3、突出主干,落实基础。知识系统化。
4、注重总结。特别是地理事物、现象规律分析。
(2)研究历年高考试题。
每位老师都要对近十年的高考题进行研究,要将高考题做全、做透、做通。要注意搜集高考信息,了解高考动态。
(3).精心组织教学:
1、备课:。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要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备课,要在把握高考方向的基础上备课,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备课,要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备课。搞好集体备课,每一堂课都要做到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智慧。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
2、上课: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上好第一堂课,上课要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因材施教,补差提优。要注意做到讲练结合。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3、课后反思:认真总结每堂课的得失,养成每课一反思的习惯,并
能记录下来。本学期每篇讲读课文的备课中都能体现课后随笔。在反思中求进步。
4、完善听课制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精选、精练、精评
进入高三,练习越来越多了。堂课要有练习,每个单元有小测验,每个月有月考。怎么样用最短的时间,做最好的题目,掌握最多的知识,往往成了成败的关键。
首先,教师对试题要精心挑选。所以老师要多做题,要分析试题,要把握高考题的特征,要学会自己命题。
然后,老师将自己精心挑选的试题在合适的时间布置下去。有的可能适合做课堂练习,有的可以做例题,有的适合做考试试题。而且要注意时间上的安排,要做到短、频、快。题不在多,关键要精。
试题讲解要及时,要讲透,要注重解题方法,解题思路的培养,还要强调答题的规范化,用词的专业化。
(5)课外辅导要灵活。多种方式,多种时间,多种场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辅导。关注学习困难学生,重视补缺补差,重点班有希望的地理单科偏差的同学要个别辅导,对重点、普通班同学要分层指导,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五、时间安排:一轮复习,2011.9—2012.3,周末补习区域地理
第一周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第二周 气压带和风带
第三周 常见天气系统全球气候变化
第四周 气候类型的判断
第五周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六周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第七周 章末复习
第八周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第九周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第十周 章末复习
第十一周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十二周 自然地理的复习归纳
第十三周 人口的变化
第十四周 城市与城市化
第十五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变化
第十六周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十七周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十八周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十九周、二十周 寒假放假
第二十一周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二十二周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二十三周 区域自然环境综合开发与利用
第二十四周 区域经济发展
第二十五周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十六、七周 旅游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训练,具体根据实际另行安排三轮复习—综合模拟训练,查漏补缺。
第二轮复习,讲解专题,同时关注时事热点,紧密关注世界的风云变幻,弄清该地区的地理状况。
第二轮复习要做到少而精,因为此时段以综合训练为主,到时按具体情况而做些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