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治通鉴》读书心得 少年读资治通鉴读后感(四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读后感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 少年读资治通鉴读后感篇一</h3
眼前,矗立起一个高大挺拔的身影。他站在铜镜前,一件一件任由内侍为他穿上皇帝冠服,中衣中裤,罗縠单衣,玄衣降裳,襭夹,黼黻腰带,通天冠——自此,一个统一的多民族集权时代来临。
我隔着五千年时光模模糊糊的看着他,我抚摸他,试图唤起沉睡已久的他;我以眼泪祭奠他,祭奠他那惊心动魄、功齐三代的人生。
我看着那字里行间的惊心动魄,似一幅泼墨山水,一笔一画都惊心。曾几何时,年少轻狂的他在不知不觉间成长为一个笃定威严的君王,并六国,夺九鼎,称皇帝,统一天下;制郡县,征四方,修长城,力保疆土;度同制,整交通,开沟渠,发展经济;书同文,行同伦,收客卿,进化思想……这皋牢百代的功业耗费了他的一生,我仿佛看到了他眼中朦胧间的丝丝晦暗,和手指尖暗淡的血色。三色堇开花了,它的身影摇曳在阿房宫冰凉的玉阶上。灿烂如阳,妖冶如血。
爱江山更爱美人,有爱情的君王才更生动。我的眼前再次出现了他的身影,这千古一帝历经狼烟,已然沧桑落寞。他站在阿房宫的玉阶上,迎着夕阳,是在想念那善良美丽的阿房女吗?远方传来了飘飘渺渺的歌声,“日夜背负着相思的重担,让英雄气短就唯有爱,假如半生奔走最后留不住红颜知己为伴,就算手握无边江山也有憾。逞好强纵有泪不轻弹,酒一干满怀苦心已酸,世间最难为铁胆柔情男儿汉,难为男儿汉……”
秋风骤起,一夜间合欢落了满地,当最后一抹血色的残阳融进黄昏里,阿房宫的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也烧毁了他的千古功业,虽然并没有阿房女。
历史匆匆,跨越千年,旧茔新坟,上演着功与过的悲喜剧。历史,终究只有真正经历他的人最清楚、。但是我看他,就如同看旧友,他就站在那,带着五千年的风霜雨露,带着五千年的毁毁誉誉,我尊重他,我敬仰他,我膜拜他,一直到天长地久!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 少年读资治通鉴读后感篇二</h3
最近读了司马光先生写的《资治通鉴》一书,同时也读了柏杨先生的“曰”,深深被这两位跨越时空的人物所做的事情所感动。司马光先生在现代史学评论中是个偏反面的人物,因为他阻挠革新。这个中学里就教过的,大家对待他的看法类似于对待曾国藩。但是,在我读了《资治通鉴》过程中所感到的是司马光先生的殷切诚恳的态度(对待皇帝),相对公平的态度(对待历史),以及痛定思痛的态度(对待历史的错误)。我不是那么肯定司马光在某些事情中的看法,因为从现代人的眼中看古人有点迂腐和局限,有些甚至是不可理解,但是换个角度从800年前的.古代人的角度出发,司马光的行为不仅仅是很正派,而且是很有君子风范的(在处理历史痕迹)上,因为中国人在孔子的教化下提倡立言(当然在孔子之前就有很多人立言著书以求闻达于诸侯),所以历史材料参差不齐,良莠不分,多如牛毛,同时又经过历世的焚毁和辗转。在这样复杂的情况下,司马光和他的助手们在皇帝的支持下选择材料,编辑整理和撰写了这部宏伟巨著是十分了不起的行为。现代的史学评论仅仅因为他是保守派而将他评论为偏反面的人物是有欠公平的。现在,我读的进程不是很快,仅仅读到第37卷(西汉末年时期),非常有意思地觉得编写历史和记载历史的人应该是比较顽固的人,否则不是这么详实地分毫不差地编录帝王和群臣的错误史话。相信史学者其实是想更多地记载他们的优点,但因为要尊重事实所以就偏偏记录了那么多的缺点,而且是重复往复地进行类似的错误。有些是比较肯定的,不管现代的史学者们还是古代的史学者们,比如对待王莽的定位。古代人对王莽进行口诛笔伐是因为王莽犯了古代知识分子所最为不齿的诛君篡位,(但是在诛君篡位这类事情里,杨坚也是,怎么风评就要好过他呢),现代史学者们批判大概因为王莽开历史倒车的缘故。我在读王莽的那段中,很难理解一个人能够集中这么多的缺点,诛君篡位就不去提了,乱杀群臣也不去提了,用人唯亲这点是很愚蠢的,还有他那个蠢到家的外交政策。
对待中国百姓所遇到的问题,他不但不闻不问,甚至是用很荒谬的复古来处理,同时对待外邦问题摒弃了一贯使用的互不侵犯,互利的原则,而做出了令人发怵的行为(动用国家财产来让人家单于改名字来沽名钓誉,还有就是提出不平等的条例),这类缺乏常识的行为让人摸不着头脑,只能用发昏发疯来解释他这种行为。然而最让人发寒的不是王莽的行为,而是滋生王莽的环境。滋生王先生的环境应该是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而起到元凶的则是人性呀。这边我只是说说历史,并不想在这篇文章里分析人的心理和历史的心理,只是在这里提一下。人说要真正了解中国,就要读《资治通鉴》,真的是一点都不错呀。读了之后觉得,我到底在骄傲什么呢?文明也好,文化也好,历史更多留下来的是教训,这些教训则是我们后世人的财富。前人的血泪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样避免过失而创造现实的文明和文化。地大物博带来的不是人民的富足和强盛,而是历经几千年的磨难。我们的民族有着建立在苦难上的骄傲和自强不息精神,也有着建立在禁锢思想下的辉煌文明。现代的人,珍惜了什么?舍弃了什么?遗憾了什么?虚荣着什么呢?最后问一句,保留了什么?不知是什么时候,我开始对历史有点感兴趣了。爱民如子的孝文帝,残暴天下的商纣王,喜好美色的唐玄宗,昏庸无比的唐德宗,信鬼神的唐宪宗与唐穆宗……一个个,令人深有感触。《资治通鉴》,一本记载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历史的史书,司马光整整用了十年时间才编成。宋神宗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
我在里面了解到:毛泽东把这本《资治通鉴》整整读了十七遍,而我还只看了四遍。十七遍,一本书三百三十八页,总共看了五千七百四十六页。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仅仅一本书就看了五千七百四十六页,令人敬佩呀!年老的唐玄宗,老眼昏花,不明事理,让杨贵妃出家修行。后来又娶进杨太真(即杨贵妃,太真是老道士给她的道号),但我觉得杨太真似乎也不怎么好。杨太真喜欢吃荔枝,唐玄宗命他们三天三夜摘荔枝,比现在火车慢不了多少,一路上却死了很多人。唐玄宗为了杨太真的一笑,竟然牺牲了数十人到上百人的性命,可见唐玄宗的昏庸。汉哀帝偏宠侍从董贤,所以有着“断袖之癖”的典故。有一次,汉哀帝与董贤同塌睡觉,董贤翻身,不小心压住了汉哀帝的袖子,汉哀帝不忍惊醒董贤,就把自己的袖子割断了。后来,汉哀帝命董贤为大司马,结果弄死了许多人才,最后,太后把董贤赶出了宫,另择王莽。可见汉哀帝的同性恋性格,使他抛弃了国家,抛弃了许多人才。多么可惜呀!同时也反应出了汉哀帝的昏庸,只要有人在精神或事情作为上有一点点反对董贤,汉哀帝就暗杀或把他斩之,可悲呀!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无人能比,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道德精神,司马光的坚持不懈。但是由于有些人的讽刺,致使司马光想马上完书,导致唐朝与五代十国的时候写得比较多。但司马光的功劳永远是伟大的!
那是一片广漠的土地,没有太阳,没有月亮,没有星辰。我漫无目的地行走在古老的中国,遍野都是狼烟,我眼前尽是模糊,推不开,也挥不断。只听得远远近近,人的悲号和兵刃撞击缠绕在一起,偶尔还夹杂着野兽的嚎叫,迷蒙的烟雾中,显现出几个巨大的名字:尧、纣、汉高祖、唐太宗……烟雾渐渐散去,这些名字不见了,代之以遍地征人的鲜血,倾倒的旗帜,焚烧着的画作、诗稿,以及倒塌的宫殿与茅草房……一束束竹简从天而降,一片一片,跌落在数千年积聚的尘埃里,每一片都有同样的红光在闪烁,那是鲜血写就的两个字——历史。是的,历史。硝烟、鲜血和民众的苦难,这是历史在我脑中留下的最深刻的烙印,如果说,在捧起那些厚厚的史书之前,我对于历史的了解,还毫无例外地局限于历史课本上的四大发明、三皇五帝,文学艺术这些引人自豪而堂皇的东西的话,那么解读真正的历史,无疑是对一个有良知的人一种残酷的精神上的折磨。厚厚的史书那蝇头小字里,几乎每一页都有战争、都有阴谋、都有杀戮,都有着民众苦难的呼喊与挣扎。文学、艺术,一切真善美的东西,要么为乱世所毁灭,要么在暂时的平静里苟延残喘。后世的人看到了它们得以保留下来的那一部分,欢呼、雀跃,为文明谱写赞歌,很少有人翻开沉重的故纸堆,去看一眼历史的真实。因为,真实往往意味着残酷,而我们总乐于接受快乐和幸福,然而,历史从不因我们的好恶而改变一丝一毫。当我们豪迈地吟咏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时候,处在外夷杀掠下的百姓正在那个时代奔逃,陈尸荒野;当杜甫含泪写下《卖炭翁》的时候,他胸中对于苦难的同情远远高于我们今天对于诗的艺术本身的注意力,骆宾王一代才子,却因为文人的不谙世事而卷入封建朝廷的权力之争,最后落个身死名裂的下场。就连我们从小熟悉的那个让梨的孔融,也因为得罪权贵,同全家人一起被无幸杀害……对于历史,我们有什么可以值得炫炔的呢?秦始皇穷兵牍武,希望能够统一中原,甚至发动几十万人去,修那座万里长城。在这座今天让我们倍感自豪和荣誉的建筑物里,埋藏的是千千万万秦朝百姓的血与尸骨,萦绕的是孟姜女们家破人亡的哭号,即便时间将这一切都冲淡了,遮掩了,几千年后你站在长城上时,看到的仅仅是雄伟壮观,胸怀的仅仅是自豪吗?五千年的文明史啊!这五千年的文明,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文明”呢?
历史,字字行行都是残酷。残酷的统治,残酷的文化,残酷的道德。一个犯了大罪,不仅他的家人、他的邻舍、他的朋友要与他同罪,就连妻子、祖母、母亲的宗族以及许多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都要受到诛连。一案既发,成百上千的人无辜被杀,有的甚至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已经祸从天降。而这种诛连九族的手法,在整个封建社会的漫长的历史中源源不断地重演。就是这些封建帝王死后,仍不放弃鱼肉人民的机会,他往往将建造陵墓的上千的工匠们,和他生前的嫔妃婢仆,一齐或杀死或活埋在陵墓里,美其名曰“守陵”。《资治通鉴》里就曾描述过这样一个场景:武士们用刀枪将帝王的陴妾们逼进陵墓,然后用石头沙土填堵了出口。附近的居民一开始还能在静夜听到隐隐的哭喊,三五天之后就声息全无。这样悲剧几乎充斥了每个朝代。我们熟悉的隋文帝、唐太宗、康熙皇帝还有成吉思汗都做过类似的决定。不同的是太宗的遗命因为一个武则天而改为出家感业寺,总算保全了一群女人的性命。而这样的行径,在那个时代很少遭到人们的质询。不公正的事情经历了年年月月,人们的感觉也仿佛麻木了起来,因此今天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辟如缠足、辟如文字狱,辟如女性的极端低下的地位,以及君臣之道三从四德的封建道德,不但为老百姓所默认和遵循,连那些所谓有知识有见解的士大夫阶层也深以为然。于是,无以计数的人们,不是死于战乱流离,就是受害于那个黑暗的社会,难怪鲁迅先生笔下的那个“狂人”,频频翻动历史,却从头到尾只看见两个字——“吃人”。
面对历史我感到惊愕,我从不曾知晓那些灿烂辉煌的背后有着如此苦难深重的隐情。我们赞美着五帝三皇的非凡业绩。却看不到盖世功勋背后的遍野枯骨;我们欣赏着古往今来的佳诗妙句,却体会不到这些诗句中隐含的悲惨现实;我们炫耀着四大发明的成就,却无视它们被应用于杀戮和掠夺的不光彩历史,我们的眼睛只看到了表面的光辉与灿烂,却忽视了作为任何一个社会之主体的老百姓的痛苦与悲哀。解读历史,才渐渐明白,“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任何在对历史的无知基础上的自豪与崇拜都只能受到那些长眠于地下的先人们的潮讽。只有以一颗虔诚的心去走进历史。你才会发现,历史留给我们最珍贵的东西,不是文学,不是艺术,也不是伟人,而是和平与秩序的宝贵性,只有在和平的年代,只有在有秩序的生活中,文学、艺术以及其它一切的一切才能够展其所长,社会生活才繁荣稳定,才有了真正令我们自豪的历史。所以,如果不曾解读历史,让我们对所谓“华夏五千年文明”保持慎重的缄默;如果不曾解读历史,让我们至少不对那些英雄伟人们作一知半解、津津乐道的评说;如果不能从历史中看到过去的苦难,未来的希望,那就看看现在吧:打开电视机,听一听伊拉克的枪声,看一看非洲难民的眼泪,望一望世界动荡的股市,你就知道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无论你读与不读,它都永远存在,而且,只要贪欲与战争存在于这个世界一天,真善美的东西便没有生存和发展的余地,人类的悲剧也将源源不断地重演。历史永远不仅仅是历史。
这几天,我利用署假时间读完了《资治通鉴》这本书,其中王朝的更迭以及气势的盛衰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资治通鉴》这本书是宋朝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上起东周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司马光编成这部四百多万字的巨著,一共花费了十九年的时间。这本书通过记录一些明君贤臣的事迹,简单明了又不失生动地告诉大家,清廉,正直,刚强,宽厚,忠诚,信义,执着等,这些古人所具有的品质。这是品质,在今天仍然可贵,是我们人生路上所不可缺少的。下面我就来说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
战国是一个崇尚诡术的时代,百家辈出,然而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杀伤力最大的还是反间计。反间计有很多的表现形式,然而其无一例外的针对了人性中最脆弱的部分(多疑)。何人不疑,何况国君,寡人寡人,说的就是无倾腹相交之人啊。因为敌人和小人的反间,最令人惋惜的还是魏,魏据中原之地,富庶傲视诸侯,如果能留住吴起和孙膑这两位战国时期最伟大的军事家,又何愁霸业不成;损失最惨重的还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略中山,治胡地,使赵成为战国末期唯一能够和秦抗衡的国家。然而长平一役,赵为范雎反间,以赵括代廉颇,以至四十万大军为秦坑杀。有太多的史实和反间计联系在了一起,可以肯定的是,它将继续挑战人类最脆弱的部分。因为信息永远不可能是完备的,人性永远是多疑的。还有一点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商鞅变法。以刑名之学变法,手段太残酷,积怨太深。他在渭水旁边处决囚犯,染红了整片渭水。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得到太子虔和贵族的支持。秦孝公一死,商鞅就被车裂灭门。“得人者兴,失人者崩”,今日中国要推行各项改革,亦应徐图缓进,毋操之过急。再来说说唐太宗,唐太宗是个明知且有远见的皇帝。一个人要知足,干什么都要前思后虑,适可而止。光知吃饭,不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稼穑之艰难,就不会珍惜粮食,就会大吃大喝,就会忘记劳动者的血汗,久而久之,则饭不常也。你只知骑马,加鞭快马,不知道喂马,不知道让马休息,不知疼马,则不能久乘之。不错,你一时比那些让马休息的人快了一些,可是你忘了,你的坐下骑已经气喘吁吁,快渴死了,饿死了,累死了,它不会把你驮到目的地的。君犹舟,民犹水,水可载舟,也可覆舟。当权者不知爱护百姓,当头头的,不知关心下属,则危在旦夕。这也就清晰明了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要知足,干什么都要前思后虑,适可而止。
小至一个人,大至一个国家,《资治通鉴》里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比较的典型,望大家有时间都来读一遍,从中了解我国的历史,从历史中学到做人乃至治国的道理。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 少年读资治通鉴读后感篇三</h3
编年体开山祖师,读历史必读资治通鉴。虽然只是把资治通鉴囫囵吞枣地读了一遍。却让我感受到什么叫爱不释手。翻开每一章节,就像是在展开一幅幅千年的历史画卷,色彩艳丽,人物鲜活,让人感受到一波又一波的震撼感及醍醐灌顶般的兴奋。
《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等历时19年编辑完成的一部300多万字的编年体史书。从春秋后期战国的三家分晋开篇到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结束。记载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年间的历史。叙述了战国、秦、西汉、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1362年的历史。记录了期间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经济、思想、重要人物与重大事件。对朝代兴衰与更替做了较客观的叙述;对人性的善恶,策略的得失予以了分析和总结,成就了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巨著。
《资治通鉴》叙事条理清晰,语言简洁精练。如郭嘉十胜十败论,商鞅变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刘秀昆阳大捷,谢安东山再起,李靖大破突厥等,叙事真实生动。萧规曹随、房谋杜断、张巡守城等故事讲得精妙绝伦。许多名言警句都出自《资治通鉴》,如,“得财失行,吾所不取”,“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将”;“物极则反,器满则倾”;“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书。帮助理清了这段历史脉络,能放大读者的人生格局。毛泽东主席这样点评《资治通鉴》:“尽管立场观点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但叙事有法,历代兴衰本末毕俱,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教训”。钱穆称之为“帝王之书、权谋之书、生存之书”。《资治通鉴》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瑰宝。
《资治通鉴》讲述了一段千年历史,这段历史是中华历史长河中的一个重要缩影。七雄争霸,云谲波诡;秦统六国,纵横捭阖;大汉立国,金戈铁马;三国风云,天下归晋;八王之乱,祸害四起;隋亡唐兴,中华盛世;五代十国,狼奔豕突;陈桥兵变,宋代后周。纵观中华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外患皆由内乱生,让中华儿女历尽劫难与艰辛。我们应接受惨痛的历史教训。
中华历史波澜壮阔,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底蕴之厚重,世界绝无仅有。多读历史,就能感知历史之浩浩荡荡,历史潮流不可阻挡。我们要顺应历史潮流,有危机意识,有家国情怀,有全局观念。一切以民族发展为已任。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是我们全体国人的责任所在。珍爱和平,抓住国家发展战略机遇期,坚守各自的岗位,恪尽职守,只争朝夕。将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和富有。为实现民族伟大的复兴梦而奋斗!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 少年读资治通鉴读后感篇四</h3
《资治通鉴》成书以来,非常受人追捧,列举一二:南宋史学家王应麟:“自有书契以来,未有如《通鉴》者。”
宋末元初胡三省:“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致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
清代顾炎武:(《资治通鉴》和《文献通考》)“皆以一生精力成之,遂为后世不可无之书”。
清代曾国藩:“窃以先哲惊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文正公之《资治通鉴》,其论古皆折衷至当,开拓心胸。”
近代学者梁启超:“司马温公《通鉴》,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结构之宏伟,其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势不能不据以为蓝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温公亦伟人哉!”
如此多的美誉,似乎《资治通鉴》已成为君臣治国不可或缺之书,但我却纳闷:“自北宋神宗以来,至清末溥仪为止,却没有发现谁因《资治通鉴》而使一国大治的例子。”问者无心,听者是否哑口无言呢?
我本来就无知浅陋,当然不敢非议某些人心中的圣贤,也无能造谣某些人熟读的经典,若此书真能“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为何北宋亡于金,南宋亡于元,明亡于清?难道那些身居庙堂之上的人不明白圣贤经典的道理吗,何至于让“蛮夷之族”侵我中华,戮我妻子,毁我家园?这显然就有点让人无法理解了。
从内容上看,《资治通鉴》包罗万象,有政治、经济、制度、军事等方面的涉猎。特别是关于政治和军事,是此书的重中之重,条理清晰,精彩纷呈,对此我也是不吝赞美。但这仍然不能改变这部书只是司马光等人的一家之言,是对历史的一种经验总结,到底能对后人有多大裨益,这恐怕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
当然我并非否定此书的价值,只是希望不要迷信此书,毕竟现实社会不是武侠世界,凭借一部宝典抑或一把神剑,就能纵横江湖唯我独尊。如果有人将一本书与一国的盛衰联系起来,这简直就是风马牛相及的神逻辑,也好比有人把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拿出来洋洋得意一番,这种阿q似的故事还是少相信为妙。
我不敢否定《资治通鉴》是一部好的历史书,我只是质疑将它推上无以复加的神坛。从史学价值来看,此书确实罕有其匹,但从一种历史总结的角度来说,它时至今日亦难担此大任。我们暂时放弃对此书的迷信,回归到一个原本的问题:我们学习历史到底是为了什么?
很显然我们学习历史不是照猫画虎,把今日当作历史的重演,假若执意生搬硬套,恐怕只会闹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笑话。学习历史,重要的是内涵,了解其中的精神、文化、制度,认清社会的状况,人性的本质。至于那些明君的忧国、昏君的庸聩、忠臣的耿直、奸臣的媚骨、战争的诈谋、和平的可贵、权力的血腥、平凡的真实如此等等,但愿都留在书中,别拿出来沾沾自喜。它们只是体现历史的厚度,并非今天炫耀的资本。
我们从历史中而来,面向未来而去。前方才是我们的道路,而不是转身向后看,羡慕那些三王五帝,否则我们的历史可就真成了陈年流水簿子了!
记住了,未来在前方,别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