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心得体会 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总结(四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中国农民丰收节心得体会 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总结篇一</h3

“采莲南唐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多么诗情画意的场景,令人为之神往。这种采莲摘菱的活儿,在城里人看来,简直是太浪漫了,可在农民眼里极为普通,乃是最常见的日常,每到秋季都会下湖采摘,迎来新的丰收季节。在农民迎接丰收季节、收获劳动成果的行为里,实际上充满了对美的向往,蕴含着丰厚的文化意义,而这也正是“农民丰收节”文化价值属性。

在我国5000年的文明历史中,农耕文化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用饱含真情的色彩,书写了无数田园诗文、描摹了无数田园画,吟哦赞颂田园风景,描绘各地风土人情,其中很多精品流传千古,为世人所倾倒,从而将优美的农耕文化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精神里,一代代传承下来。我国自古就有庆五谷丰登的习俗,如畲族的丰收节、藏族的望果节、彝族的火把节等,都是具有不同文化内涵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即便进入到信息时代,还有很多人身在大城市,享受着现代科技文明,心却留恋着故乡农村的点点滴滴,念念不忘故土的风土人情,偶尔发出感叹,希望以后能够回到家乡,房前种花,屋后种菜,春播秋收,做一个逍遥自在的农家人。这种浓郁的思乡情怀,其实也是对农耕文化的向往,土地孕育滋养着我们每一个人,如同血脉一样,不可割舍。

“农民丰收节”的设立,不仅是为了给广大农民群体一个专有的节日,让国人认识到农民在国家经济发展不可磨灭的贡献,提升农民的社会地位,提高农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同时,也是藉此传承与弘扬悠久传统文化,让国人体味迎接丰收的喜悦之情,体验各地农民庆丰收的娱乐活动,增进对我国古老农耕文化的认知,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是自然作物生长繁衍的规律,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根基。对于广大农民而言,丰收意味着挥洒汗水后的甘甜回报,改善家庭生活品质的动力,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畅想,都寄托于土地的无私奉献。“农民丰收节”赋予人们美好的愿景,让大家对农民、土地有了全新的了解机会,认识到农耕文化的可贵,善待农民和农业,从而更加热爱这片土地,更加珍惜美好的生活。

中国农民丰收节心得体会 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总结篇二</h3

20_年9月22日是第_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落实好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工作部署,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希望全国广大农民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为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明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农历秋分,我国迎来第_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办好丰收节具有特殊重要意义。这是一个属于亿万农民的节日,也是全国人民一同欢庆丰收,享受丰收果实的节日。放眼当下,正是秋粮收获的季节,祖国大地到处是丰收景象。数据统计,今年我国夏粮实现了十七连丰,产量再创历史新高,仅全国范围内小麦、稻谷的库存量,就足够全国人民吃一年。在全国处处五谷丰登、瓜果飘香,广大农民共庆丰年、分享喜悦的秋分时节,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正当其时,有利于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让我们以节日为契机,强化“爱农支农”鲜明导向。千百年来,农事最辛劳,农民最辛苦。中国农民的奋斗,顶天立地;中国农民的创造,惊天动地,是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和默默的耕耘,创造了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人口的奇迹,让中国人把饭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的手中。从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秋分节气设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我国首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特别是今年丰收来之不易,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长江流域严重洪涝灾害、东北地区夏伏旱、连续台风侵袭给粮食和农业生产带来挑战。全国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发扬伟大抗疫精神,防控疫情保春耕,不误农时抓生产,坚持抗灾夺丰收,为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作出了重大贡献。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不仅是要通过节日形式为农民点赞、呐喊、加油,更是让全社会都来关注“三农”工作,既让农民在经济层面享丰收、得实惠,也让农民在社会上被肯定、受尊重。

让我们以节日为契机,聚合“乡村振兴”强大力量。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农民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乡村振兴不是坐享其成,等不来、也送不来,要靠广大农民奋斗。概而言之,推进乡村振兴,是为了农民,也要依靠农民。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一方面,可以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让广大农民参与进来、投身进来,充分发挥亿万农民的主体作用,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亿万农民振兴乡村的热情和信心。另一方面,有利于营造重农强农的浓厚氛围,把各方面的力量、资源汇聚起来,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

让我们以节日为契机,凝聚“厉行节约”思想共识。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正是开展丰收节活动的一个题中之义。“粮食丰收”是多年来持续稳定的农业面貌,但亮眼的成绩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粮食问题已经过关了,已经彻底解决了,决不能因此滋生自满情绪、产生麻痹心理。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给世界各国都带来巨大冲击,也给国际秩序带来一系列深远影响。如果说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那么全球新冠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更加启示我们确保粮食安全又有特殊的紧迫性。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入持久和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节约活动,不仅是一种必须,更应该是根植于我们每一个人灵魂深处的一种精神,因为这是确保我们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重要保证。

农民渴盼丰收,市民需要丰收,国家更离不开丰收。农民丰收节,既是亿万农民庆丰收、晒丰收的节日,也是全社会享丰收、助增收的节日。我们坚信,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举办必将提振亿万人的精气神,汇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磅礴力量,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

中国农民丰收节心得体会 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总结篇三</h3

秋分时节,我们迎来了中国农民丰收节。春种秋收,春华秋实,农民们一年的辛苦耕耘,终在金秋时节收获累累硕果。劳动人民最光荣,也最值得人民尊敬,此刻他们不仅洋溢着收获的喜悦,而且又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节日。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

礼赞丰收节,让农民辛苦耕耘,付出终有收获。农民最朴实,他们敦厚实在、勤劳勇敢,他们“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辛苦耕作,将自己的汗水浇灌在自己的那亩土地上,年复一年生长出希望的果实。他们辛苦付出,就是为了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充足的物质资源,用只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这些辛勤付出的劳动者,在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浪潮中,通过“摸着石头过河”,成为了“稻田里的守望者”,实现了粮食产量连续12年增产,他们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主力军,书写了乡村振兴的壮美诗篇。

礼赞丰收节,让农民努力奋斗,生活更加美好。“丰收”的前提是努力,是奋斗,也是农民的自我成长和价值追求。“天上不会掉馅饼”,所以每一个人要为自己的丰收“撸起袖子加油干”。“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今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年,一切改革利好指向农村,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得到极大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了极大满足,并逐步向小康生活迈进,丰收的日子也是他们美好生活的开始。

礼赞丰收节,让农民紧跟时代,地位得到认可。9月22日,向全国亿万农民祝贺中国农民丰收节表示:“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广大农民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都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一节日的设立,凸显了农业大国的农民情怀,进入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需要把农民作为一项受人尊敬的职业来看待,结合农村农业发展需要,让更多有文化、懂技术的人才进入到新型农民的队伍中来,倾注更多的智力和科技,让农业发展更加多元化、产业化,壮大农业产业发展,真正让农民的地位得到认可,让丰收的寓意得到提升。

丰收的日子承载着四季的酸甜苦辣,留下了岁月印刻的足迹,写满了宁静温馨的幸福生活。礼赞丰收节,致敬奋斗者,让我们一起迎接“三农”工作中的新挑战,让农民更加受人尊敬,让农业更加有奔头,让农村更加安居乐业。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庆祝丰收、共同致敬劳动、共同感恩大地、共同分享喜悦。

中国农民丰收节心得体会 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总结篇四</h3

“瞧瞧,这晚稻,穗大,籽粒饱,看来今年秋粮又要丰收了。”湖南省炎陵县中村瑶族乡平乐村大户陈世丹忙得很,一边忙着“三秋”生产,一边还忙着把承包果园里的优质黄桃通过电商卖到各地。

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充分体现出以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对抓好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殷切期望。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农业的嘉年华、农民的欢乐节、丰收的成果展、文化的大舞台,以这样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为契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强国的进军号角已然奏响。

亿万农民庆丰收,成果展示晒丰收,社会各界话丰收,全民参与享丰收连日来,全国各地纷纷举办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农耕文化、丰收文化活动,展示各具特色的农业物产,展现新时代新农民的精神风貌,让全社会感受到丰收带来的快乐。丰富的地貌,多样的气候,成就了中华大地不同风情的土特农产。勤劳的人民,勤奋的文化,也涵养出中华民族质朴浑厚的民族气质。中国农民丰收节以农民和丰收为要义,既有身份职业特征也有产业地缘,既有现实地理特性也有文化风貌韵味,这一节日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赞誉和广泛支持并不意外。

中国农民丰收节不是一般的节日,既是亿万农民庆祝丰收、享受丰收的节日,也是祈愿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国家意志的体现。从历史脉络看,千百年来的农耕社会孕育出多姿多彩的农耕文化,上至帝王祭祀社稷,下至黎民祭拜灶王,五谷蕃熟,穰穰满家被视作国泰民安的标配。从文化现实看,在国家层面上设立一个全民族共同参与、共庆丰收的节日,有助于更好传承和展示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凝练生成重视农业、尊重农民、庆祝丰收的新时代先进文化。

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也是对中国农民伟大创造精神的充分肯定。截至今年,从农村发端的改革开放,已走过整整_年。_年来,从安徽小岗大包干点燃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热火,到浙江温岭民主恳谈增进协商民主的实践经验,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释放,推动农业生产、农村面貌、农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农民丰收节不仅是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政策信号,也是一个鲜明的改革旗号,将极大调动起蕴含在农业农村农民中的伟大创造精神,提升亿万农民的自信心、荣誉感、获得感,为促进农业农村加快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