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影误杀观后感800字作文(8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观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观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电影误杀观后感800字作文篇一
这部戏中的演员表演都属于非常克制和低调的,这应该是和导演的风格有关,是导演的要求。但这并不影响整体的观影体验,反而会有一点耳目一新的感觉。群众演员的大量使用也是这部戏非常突出的特点,戛纳时对导演的采访中提到,几位主演在开拍之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不光是学习方言,对生活状态和环境的体验也做了相当充分的准备,所以主要演员和群众演员之间是非常默契的,没有丝毫的违合感,使得影片整体的效果非常舒服。看到一篇外网剧评说聚会中刘爱爱就带着一张扑克脸,但最后你会发现她的扑克脸孔不止一张。很有趣也很形象的比喻。
男主角胡歌的表演非常精准,对他来讲也是一个全新的突破。这不仅仅是指角色的类型,更重要的是表演的方式。胡歌是中国家喻户晓的电视剧演员,20xx年前《仙剑奇侠传》中的李逍遥和4年前《琅琊榜》中的梅长苏,都是中国电视剧领域中难以超越的经典形象。电视剧角色一般都是有大量台词来表达人物的情绪,性格和各种冲突,而这部将近2个小时的电影中胡歌总共台词量估计就几十句而已。沉默寡言的周泽农一多半时间是靠着他的眼神和肢体的细微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变化,非常考验演员的表演功力。胡歌在这部戏中的表现令人耳目一新,完全不会让人对他过去的任何角色有代入的感觉,看着大荧幕上的周泽农,不会想到这是胡歌这个演员,因为可以感受得到胡歌已经把自己放空,在自己的身体里装进了周泽农的灵魂。
《南方车站的聚会》讲述的是一个逃亡的罪犯被警察追捕悬赏,他想找到一个可靠的人举报自己拿到赏金并将赏金交给自己的妻子。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陪泳女刘爱爱,和刘爱爱产生了一段爱恨情仇。最后他牺牲了自己让刘爱爱拿到了赏金并交给了自己的妻子。
整部电影讲述的故事并不复杂,但表现出来的人性和人物关系却并不简单。友情,亲情,爱情,兄弟道义,虽然都是偷车贼,皮条客,陪泳女这样的小人物之间的,但也能感受到导演试图在表现的人性的根本。人性本身其实并无伟大低贱之分,人性的光辉也并不都是通过伟大的人物才能体现得出来。小人物有小人物的生存方式,也会有自己的道德闪光点。这点在女主刘爱爱这条故事线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她作为一个从事着几乎是最底层职业的女性,为了生计她不得不出卖自己的肉体,可她有着自己的善恶观和是非观。她最初帮助周泽农的目的并没有那么高尚纯粹,在帮助的过程中也有摇摆不定和无奈的时候,但这不妨碍她在被周泽农感动之后作出正确的选择。桂纶镁在这部刁亦男的作品中的表现度要好过《白日焰火》,因为这部戏刘爱爱的性格和人物关系更加复杂,属于比较利于演员发挥的一个角色。
作为一部黑色电影,这部戏中的中国特色非常明显,是一部值得刷上几遍的影片,很多细节需要慢慢回味和体会才能感受到导演的用心。说实话,在多伦多看的只有英文字幕,我感觉我对影片的理解并没有完全到位,希望12.06国内上映后我有机会看到中文字幕版的《南方车站的聚会》,相信还会有新的理解,也是很期待了。
电影误杀观后感800字作文篇二
留下的人,苦啊。
听到这句话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妈妈刚走不久,我抱着她今年春节才和我一起买的大衣,坐在荧幕前眼泪啪啪往下掉到大衣上,我赶紧拭去——你留下我在这世上,苦啊。
和爸爸打过电话了,爸爸一个人守着空房子,声音特别清楚地有点颤抖。
妈妈,你留下的爸爸,苦啊。
所以我太明白隋东风和林太是什么感情,该有怎样的神态了。所以很感谢几位主角献出了近乎于真实的演绎,让我回校以后终于有机会好好哭一场。
这个故事风景美成了童话,而人生依然真实,罗芸要接受的始终是残酷的离去。
东风要接受的始终是她不在了这个事实。
而这个故事即使是个悲剧,也是一个成人童话。电影里纯粹的爱情,单纯的好意…映照着担忧太多、杂念太多的我们。两人相爱真的可以单纯地爱一辈子。故事里的他们动人的爱情、与梅琳达的友情、和林太的“亲情”、梅琳达对老夫妻和孩子们的好……这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那么真诚纯粹,以至于让观众甚至不会为后来的离别而难过,只觉得这些感情曾经存在过,就很美好了。
所以即使失去你很痛,我也曾在十八年生活里,拥有过最伟大,最美好的母爱。
这部电影,像是生活给我的一个大大的拥抱。生活好像什么都知道,不说话而已。
以上,讲述一下我和《芸》的缘。
以下,回归对电影的评价。
我没有专业电影评价水准,这是我第一次写完整的影评。就说些自己可以说的吧。
看了这个问题下目前所有的影评。对其中几个观点发表以下拙见,欢迎指正。
第一个观点:赌博来决定婚姻会让人觉得价值导向和质感都非常奇怪。
——并不觉得奇怪,罗芸二十岁后的每一天都是上天的馈赠,因此她很没有安全感,不相信自己可以拥有一段长久的爱情,也怕在一起后她和东风都承受不了她的离去。然而当时又爱上了东风。这样两难真的无法下定决心,于是就交给了天注定。
第二个观点,“故事既无悬念,细节又无烧脑之处,复杂的叙事时间切换模式似乎显得并无必要。”
——故事真的没有悬念吗?罗芸是怎么死的?罗芸从始至终的不安全感来自哪里?隋东风不够有安全感吗?为什么还要反反复复地念及有“所谓的安全感”的鲸鱼?
时间切换复杂吗?我觉得没到第一时间看不懂的程度都不叫复杂。时间切换显然是对整部影片叙事来说肯定利大于弊的。先安排他们婚后平淡生活的情节在前,他们相识相爱的情节在后,这样安排不会乱,因为观众已经知道他们会经历这样的过程。如果先把相识相爱的激情放在前,到婚后一直平淡如水或者生离死别,叙事未免乏味。
影片开始隋东风说“我一直和一个叫罗芸的女人搅在一起”,我就猜到了影片悬念都在罗芸而非隋东风身上。不仅是观众,隋东风也一直在揭开罗芸的秘密。情节也是根据某个情节揭开罗芸的秘密程度高低来安排的。时间切换模式并非无必要,相反暗藏线索。
而且照观点二的逻辑,直线叙述是合适的。但我反倒认为很不合适。
直线叙述大概会让这个故事传达的意义变味。闪回式叙述传达的是 “你来看,美好已逝,但曾经存在过。”比起直线式叙述传达的“美好最后破灭了,你就接受这个结果吧。”,要更加温柔,更加艺术化。人生本无意义最终都归沉寂,但曾经的美好,曾经追逐过美好,让人生显得有了意义。
第三个观点:鲸鱼或许是她在平淡生活中对远方的一腔幻想。
——并不仅仅是。鲸鱼给她安全感,这是她自己说的。鲸鱼庞大到不会被其他动物杀死。这正是罗芸所没有的,她二十岁以后的生命每一天都可能会死。她能告诉东风吗?她爱他,不可能让他和自己一起受死亡的威胁。所以她只能带着秘密,渴望鲸鱼看似永远的安全感。也正因为这种不安全感,罗芸渴望立刻就过自己最想过的生活。这就是故事的矛盾点了。想离开餐馆,却不能告诉东风真正想离开的原因。于是同床异梦,继续这差强人意的生活。毕竟有他,生活就不算糟糕。不知道她每天都在面临死亡威胁的东风,放下长笛拿起锅铲一干就是十五年,却还想着多挣几年钱给她多点安全感。而安全感似乎永远填不满——这部电影最大的遗憾,就是刚攒够了所谓的安全感,刚决定好开始新生活,小芸就走了,剩下东风一个人。
东风历程一万五千公里,让罗芸回到他们住了十五年的家,回到父母身边,去到深海鲸鱼的怀里,最后,在那把天蓝色长椅上,他为她留下一句话“你在哪,哪就是我的家”。终于他拾起长笛,原来罗芸也为他留下了信,“你看到这张纸条,我就知道你活过来了,我就放心了。带着我的那份,好好生活…”
就像渔夫听完东风讲完故事之后给妻子打的那一通电话,我要告诉你,我爱你。
活着的人,还能做这些事,就早早地做吧。留下的人,带着先走的人那份,好好生活吧。即使没有了你,我不知道该怎样好好生活。
——到底多爱东风,只有芸知道了。
但爱可以多真实,爱有多可贵,爱的力量多伟大,
荧幕前泪流满面的我们,都知道。
电影误杀观后感800字作文篇三
进入亲密关系也常常意味着出让和放弃一部分自我,这几乎无法避免,但当只有其中一方不断地妥协和退让,毫无底线地一味牺牲自己迁就对方,那么这样的关系几乎无法长久维持下去。
人际关系学家在研究亲密关系时指出:“在不同的亲密关系中,有些人始终比其他人更珍视公平,但这些人对亲密关系的总体满意度不如那些不太注重公平的人。但无论是哪类人,公平在某些领域尤为重要。
在家务劳动的分配和照料小孩这两个敏感问题上,保证公平是明智之举。如果这些杂务由双方平均分担,夫妻们往往会对婚姻感到满意,因为当平均分担了家务重担,夫妻一方都可能会欣赏另一方的贡献,并且会有更多的休闲时间来进行共同活动。”
这就证明了电影中的女主角妮可感觉到不公平,其实是有据可循的。而这种不公,会对亲密关系造成巨大的压力。所以婚姻专家对当代夫妻的告诫一般是:“男人要多做家务、照料小孩、维系爱情,这样才能拥有幸福快乐的妻子。”
所以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男性想要维持一段亲密关系,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做出更多的改变,才能更好地适应这样的变化。
很高兴在电影的结尾还能看到婚姻温情的那一面:
查理读到妮可写他优点的那封信时忍不住落泪,妮可看见抱着孩子的查理鞋带掉了,弯下腰去为他系上.....庆幸经历了一场恶战,看到了彼此最丑陋一面的两个人,却仍然相信爱。
婚姻虽然不是一种全然感性的关系,但也不是全然理性的算计,过于计较公平得失和过于迁就忍让之间,其实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正是对这段距离的准确拿捏,才保证了婚姻长久维系下去的可能性。而关系中的每一个人,都要为此做出自己的努力。
电影误杀观后感800字作文篇四
时隔两年,唐探3重回视野,将人们拉回了当初关于“q到底是谁”的热切讨论。秦风的人物走向也因“凝视深渊”成为影片留下的悬念之一。两年的时间并不久,但对于一部电影而言,能依然保持热度,并调动观众的肾上腺素,已属难得。
让人超级期待的《唐人街探案3》终于定档啦!20xx年春节大年初一上映,光看预告片就有种想要马上就要看的冲动!
这次的故事在东京展开,除了刘昊然、王宝强兄弟cp之外,张子枫妹妹也强势回归!
《唐探3》的演员阵容相比之前2部更加豪华,除王宝强、刘昊然、托尼贾、张子枫一干主演外,妻夫木聪、三浦友和、长泽雅美、浅野忠信、铃木保奈美、染谷将太这个日本电影都凑不齐的顶配阵容,要在《唐探3》同框飙戏。
对于《唐探3》的故事,在第二部的结尾彩蛋中,已经稍露端倪,这个故事由上部的美国转移到日本,还与在crimaster(犯罪大师)app上,排名第一的大神q有关系。
关于大神q,《唐探2》中已经有简单的介绍,据说智商比秦风还高,破案比秦风还快,第二部中,秦风就是被他玩得团团转,这次两个人要正面交锋了,是不是很期待?
陈思诚厉害的是能把喜剧元素融进刑侦剧,让观众在大笑之中,看了一个精彩的故事,在荒唐的背后,却又体验出人生的凄怆。所以,他的戏总给人五味杂陈的感觉,但绝对够味儿。
电影误杀观后感800字作文篇五
“用你的心,换我的皮,你就能拥有这世上最美丽的面孔。”影片《画皮2》中狐妖小唯对靖公主如是说。我是在网上看完这部影片的,虽然没有欣赏到盛大的3d效果,但那两张面孔给我印象颇深。
小唯的面孔,美丽妖艳,令男人神魂颠倒,面孔之下却是一个极力要挣脱寒冰之困而想拥有一颗人心的妖灵;公主的面孔,因意外被黑熊抓伤而被面具遮住,面孔之下是一名拥有炽热的心并来到边疆寻求真爱的女子。
这两张面孔相对立,代表着不同的抉择……
影片以两张面孔的相遇开始。公主带着小唯来到她曾经爱过的将军霍心守卫的白城,而霍心却受到小唯美丽面孔的魅惑,因公主如今之面孔而逃避公主的爱意。从这前半部的影片中,我看到的当然不单是这普通的三角关系。霍心的名字倒过来即为“心惑”,这表现的是一个人在不同的面孔前内心的纠结与痛苦。多少时候,我们也曾像霍心一样逃避着过去,逃避着我们不愿接受却存在的现实,寄憧憬于那张美丽但虚幻的面孔,可最终还是得不到,结果使心灵更加疲惫痛苦,难以解脱。
继而,两张面孔的互换将影片推向高潮。被霍心拒绝的公主跳崖后为小唯所救,相信了小唯所说的“男人爱皮不爱心”并与小唯互换面孔身份,并且将心给了小唯。小唯以公主的面孔出使天狼国和亲却陷入阴谋,而以小唯面孔留在霍心身边的公主也不能使霍心真正快乐。这里展现的是面孔的主人不满足于面孔而想改变,结果却并不如自己当初预料的那么美好。这也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吧。多少人像公主一样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去追求本不该属于自我的物质,却难以得到完美的结局,只因他们未看清问题的本质。
最后,影片以两张面孔的融合为结局。霍心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后带着公主去天狼国救出小唯,因不想被魅惑而自毁双眼的他请求小唯与公主换回真身。两张面孔在日食之刻人妖融合共享此生,摘去面具的公主与失明的霍心驰骋而去……结局很完美也容易预料,他们爱的是对方的心,只是被美丽的幻象冲昏了理智。的确,人终究是要回归现实的。当然,向往不都是幻想,两张面孔的融合不是也满足了小唯的意愿吗?有时候,梦想是可以照进现实的。
此时,两张面孔不再对立,而踏上同一征程。
观完影片,我想我对“愿得一人心,还是愿得一张皮”有了答案。幻想的那张面孔固然美丽,但还是珍惜你现实拥有的那张面孔吧!
电影误杀观后感800字作文篇六
中国女排真是了不起!中国女排真是太棒了!中国女排真是太伟大了!”随着中国女排姑娘最后一次扣球落地,不仅仅是里约热内卢的小马拉卡纳体育馆全场沸腾了,相信国内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也为之振奋、热泪盈眶,大家击掌庆贺,欢呼雀跃,激动兴奋的心情无法用语言表达。
众所周知,中国女排一路走来简直太不容易了。自里约奥运会开赛以来,这个女排在小组赛上战绩并不佳,仅仅取得了2胜3负名列b组第四的成绩。但是,在最后三场非常关键的比赛中,中国女排姑娘们逐渐进入状态、蓄积多年的能量终于爆发,不仅打出了精气神,更让亿万国人热血沸腾,纷纷直呼又看到了“中国女排精神”。
先是四分之一决赛中在巴西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之下,中国女排以3:2逆转战胜巴西队昂首挺进四强。再说在半决赛中对阵荷兰队,中国姑娘更是势如破竹,以3:1力克荷兰队,不仅报了小组赛不敌对手的一箭之仇,更是让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度闯进奥运会决赛。最后说决赛迎战塞尔维亚,中国女排在先输一局的不利开局影响下,没有放弃、没有服输,而是稳打稳扎、一分一分地顽强拼搏,并最终以3:1绝地反击逆转塞尔维亚女排,强势夺冠,真正打出了中国女排的精气神,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
对于“中国女排”,相信大多数国人并不陌生,而且有着非常特殊而深厚的感情。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女排曾经在世界大赛中创造了“五连冠”的辉煌伟业,也成就了“中国女排精神”。国人曾以女排为荣,为女排而傲。很多人是听着中国女排故事长大的,在“女排精神”的滋养和鼓舞下成长起来的。在那个时代,“女排精神”不仅仅是一种体育精神,更是一种时代精神的符号,它激励了一代中国人。
探究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次夺得奥运冠军的奥秘所在,不管是记者、队员还是“郎指导”,说得最多的还是归功于“女排精神”。大家一致认为,中国女排姑娘们之所以在此次奥运会上能有精彩的表现,就是得益于“女排精神”的支撑和激励,她们在赛场上的每一分争夺、每一次扣杀,都是对“女排精神”的最好延续和完美诠释。
其实,无论是30多年前还是30多年后的今天,“女排精神”已不仅仅是属于中国女排和中国竞技体育,它更属于整个社会、一个时代。特别是在当前,我国正处于打响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刻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的强势回归,更体现了人民的期盼和时代的呼唤。这,才是中国“女排精神”的魅力所在、时代价值的。
电影误杀观后感800字作文篇七
这部感情片以极其客观视角反映了最真实的复杂世界,没有所谓的好人与坏人,难分是非。看完电影的那天晚上,我甚至难以入眠,脑中都是他们的深情、不得志和难以周全。不断重演那些平实、而又扎心的对话。
夫妻都是演艺人士,女人是电视和话剧演员,男人是话剧导演,共同经营一个小剧场,他们还有一帮可爱的剧院演员们,都是朋友。他们看似天造地设,互相深爱。
电影以两人为彼此写的信开场,他们在对方眼里都是温暖且充满色彩的、有无数的优点、甚至互相崇拜。他们精准的描绘着对方的才华、性格、哪怕生活小小细节,毫不吝惜赞赏。但这是他们离婚前,婚姻调解咨询师让他们写的。女人拒绝念出来,他们失去了交换信件的机会。接下来女人带着他们的孩子离开纽约,去洛杉矶拍摄一部电影。她没有按照约定的那样——双方私下商量敲定离婚方案。也许是偶然,她遇见了nora,一个优雅、懂她、且异常犀利的律师。她把婚姻所有的委屈、对自己在婚姻中状态的不认可、希望独立的心声都倾泻而出,决定通过聘请nora来解决。虽然她的本意还是希望与男人在分手后的未来和平相处,也不贪图财产。男人措手不及地收到了女人方面的律师函,被迫也请了律师——是一个心气不高、过于谦让的老头。后来为了夺得孩子未来在纽约长大的抚养权,男人不得不把老头律师换掉,高价换成了nora的劲敌,虽然双方都知道律师费是在烧掉孩子未来的学费。两个人表面上把纷争交给律师,见面还是客客气气,但整个过程双方内心被撕裂,最终还是针锋相对直接扒开、面对彼此最不堪的一面。
剧终,识字不久的孩子在床头拿起那封信,磕磕巴巴的读着。那是一个万圣节的下午,男人来女人家陪孩子一起过,刚刚还撞上了女人的新男友。男人接过孩子手里女人离婚前写的那封信,陪孩子读道“首次相见几秒钟内,我就爱上了他……,虽然我们分开、离婚,我也会永远爱他”,男人读着信的下巴开始颤抖,镜头虚化的远处是女人路过那间房,依在门框从他们身后望着。就在刚才男人告诉她,他还是选择搬来洛杉矶生活。万圣节party后,女人例外的让男人陪孩子过夜,尽管那不是属于他监护的时间。女人俯下身,帮男人系上了散开的鞋带,系好后转身走向新男友已经落坐的车里。
这部电影看得我好难过。在一段关系中,互相曾是彼此的一束光,是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动力,是新知与灵感的源泉,彼此了如指掌。却随着、时间与经历,在每个人的立场上都构建出一个强大的解释系统,以及基于此的完整世界,双方的世界互不相融对,从大事和琐碎都各执一词。
女人年轻时在某电影里展示出的才华已受到外界认可,在她的世界里这些名气和承载的梦想在婚姻中一再消融。她最后卑微到,哪怕自己的一个想法受到导演丈夫的采纳,都感到莫大的肯定;卑微到,拿到外面给她的小角色时,希望得到丈夫认可却换来讥讽;卑微到,数次和男人提起想回到洛杉矶生活,也曾得到过加州的工作邀请,但这些心愿从未被丈夫认真聆听并做入规划。她试图说服自己接受,放下事业的野心和自尊,相夫教子,但她做不到。而在男人眼里,她从来都是是难以开心与满足的。从他们决定结婚,男人就觉得被拖进了她逃避上一段感情的防空洞;他不能相信,视为是俩人共同事业的小剧院根本没被女人当成归宿;他不明白他们居住了十年的纽约的家,为什么在nora律师口中成了临时外出工作之地,而洛杉矶反而是女人和孩子长久的家;他不愿理解,而并非不知道女人希望拥有自己一番事业的心底挣扎,
这部电影的绝望在于,两人并没有什么误解,也充满了对彼此的爱,只是双方都基于“自我”选择性地接受,他们的矛盾“你死我活”,但不是金钱,不是简单的抚养权,而是追求自我——在这世界上我是谁,我在孩子的心中会是谁。疲倦的是对方都没有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
我很难概括对nora的印象。一方面,中年的她无比时尚优雅,穿着10cm的高跟鞋,有精致的茶饮和零食;她柔软的一面也令人敞开心扉,脱掉高跟鞋,跪坐在沙发上,她是女人最好的听众和最温暖的闺蜜。但另一方面,她专心搜集所有的证据,把控整个案子的叙事风格;她要赢,哪怕抚养权已经定了在加州,时间分配上还是要争成女人55/男人45。女人并不希望占这个上风,但是nora要赢。她咬牙切齿,以女权主义的姿态批判社会对于女性和母亲角色的不公对待。她是个好律师,却在本来隐晦、ongood terms的离婚夫妇间赤裸裸撕开更大的伤痕,虽然她的客户——女人得到了她想要的在加州的抚养权。
男人的第一个律师离过三次婚,他懂得和平分手时大家对情谊的尊重。他没有为捍卫男人做足功课:不知是无能、还是基于男人对保留情谊的诉求,而故意向nora放水。他在现场中断双方的谈判,私下对男人说,孩子会长大,他未来可以去东海岸上大学,那时候你们还可以重拾父子关系;老律师说,何况如果真的上庭,法官也几乎不可能按照男人的意志判决。男人在这段时间已经感到孩子有些远离他,也发展出新的朋友和爱好。男人怕自己失去孩子,怕孩子在未来仍然旷日持久的青少年成长中情感更加疏离、最终抛弃他。男人觉得纽约抚养的底线在崩溃,他没想到自己本着的正常诉求和双方平和解决的共识在法律系统中会这么不堪一击,脆弱和无助让他他换了律师。nora和女人都觉得他不该换的,他赢不了这一局——何况之后上庭烧进去更多的律师费,把孩子也牵扯进更多的法律程序。但他为坚守底线已经不惜代价。nora说这个系统鼓励卑鄙的手段和人,男人的新律师把女人描绘成一个靠出卖色相在电影界出名、嗜酒成性、偷窥男人邮件的下三滥女人。
在庭后,女人来到男人的临时公寓,空空荡荡。本来希望再次谈和解,却演变成互相指责、嘶喊的爆发。女人引用朋友的话,指责男人无比的自私。男人歇斯底里“我希望某天醒来知道你被公交车撞死”,旋即掩面痛哭缩成一团倒在地板上,女人抱住他。他们互相深深理解。虽然致歉,但第二天司法程序照旧。
我不禁一寒,亲人、爱人或是朋友再有情谊,在底线问题上无法避免诉诸于卑鄙的手段对簿公堂。底线是什么呢,是广义的自我吗?是没有任何人有名义要求自己牺牲吗?是现代社会把成功定义的那么狭隘而具体吗?多么遗憾啊,现代化中不可调和的自我与社会的关系。
想起前几天看的另外一则脱口秀,一个在伦敦生活的印度女人讲她和北欧老公的婚姻。她骄傲又讽刺地说出了多少夫妻有耻于承认的真实心理——最重要的就是“谁赢了”。荒谬而真实,多少人是需要在比较中获得优越感,哪怕是,哦不,“尤其是”在现代的婚姻中与配偶争“赢”。
那天读到一句话,不明觉厉地受到了启发,对抗美国的个人主义,需要欧洲大陆的世界主义。我还不知是否认同,至少知道隐忍的传统主义和牺牲精神的集体主义应该也不是我想要的出路吧。
电影误杀观后感800字作文篇八
电影讲的是一个:一狗,两人,三餐,四季的故事,时间跨度是20xx年,叙事结构:倒叙+闪回,摄影指导赵小丁把新西兰拍的很美,山川树木,田园小镇,镜头唯美,可以说是一部新西兰宣传片。
人和人的关系:不明白男主为什么爱女主,前面没有铺垫,同居房子就能产生情感,海外华人在异国他乡就那么容易产生感情,前面故事交代,男主和女主在青年时期就邂逅了,男主文工团和女主做公交车邂逅,时隔多年在异国他乡相遇,这个故事真小儿科,太扯淡了。莫名其妙的就在一起了。没有细腻的情感戏。
人和动物的关系:男主和女主收养了一条狗布鲁,养了很多年,得病去世了,两人都很伤心,但是前面根本没交代动物和主人公的各种细腻的经历。这层关系坦白讲太浅了。
人和自然关系:新西兰风景是好,有山有水,山川树木,突然冒出来一颗大树,显得特别突兀,小镇恬静优美就是太安静了,既然选择了这个环境,住了一段时间为什么厌倦。这层关系交代的太浅了,一点思考都没有。
最后说说主人公的爱情,男主就是一个无私奉献的人,女主想干啥她都陪着一起去,女主生病去世还满足她一生的夙愿,男主为了一个停车位和人打架,他们结婚也是一场赌博,男主赌赢了一次,缺输了一辈子。女主隐瞒了早产儿有心脏病的历史,这其实就是一种欺骗,两人相爱的前提就是互相坦白自己的一切,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我很有很多的缺点,你是否能接受,你是否能爱我。女主想看极光,想看鲸鱼男主都陪着她,看见极光还许愿失去那个餐厅,因为她想要外面的世界去看看,她顾及过男主的感受吗?从这些事来看,女主就是一个特别自私的人,双鱼座天真烂漫表现的特别突出。从来没问过男主想要什么,太自私了。难道男主就爱这样一个自私的人吗?
两人相爱,都需要付出,一起经历,一起成就最好的的彼此,男主好像也没啥梦想,全剧情都是围绕女主转悠,女主也没有为男主做过什么,也没体现怎么爱男主。如今这样的好男人不多啦。不计任何回报的莫名其妙的爱一个人。
最后说说冯小刚,这部电影讲的是个啥,海外华人莫名其妙的爱情故事。真扯淡。失望透顶,流水账故事。新西兰观光mv,两首歌贯穿电影。太忽悠观众了。
最好的爱情就是一起经历,一起体验,一起携手扶持共同进步。一起对抗这个世界。
婚姻不是赌博,是一种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