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阅读感想 浮士德阅读心得(十六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浮士德阅读感想 浮士德阅读心得篇一
《浮士德》给我们讲述的是一个“异人”,一个永远不安于现状、永远自强不息的德国男子的故事。他的一生痛苦曲折,却敢作敢为,豪迈悲壮。
故事大体是这样的:上帝和魔鬼靡非斯托发生争论,魔鬼认为世人的代表――浮士德野心勃勃,好高骛远,永不知足,不会有好下场。而上帝认为浮士德在追求时偶尔误入弯道,但最终会走上正途。他们打赌;由靡非斯托去引诱浮士德,看他是否会放弃自己高尚的追求;弃善从恶,成为魔鬼的俘虏。魔鬼靡非斯托下到人间,与已对追求感到厌倦和失望的老博士浮士德说,他可以让浮士德永不安宁得到满足,条件是浮士德要用鲜血做抵押,一旦有一天说出:“真美啊,请停下来”,就让靡非斯托带走他的灵魂。
浮士德同意了。他在魔鬼的帮助下,喝了巫婆神奇的魔汤,恢复了青春,遨游了人间和神界,先后经历了美好的爱情,对宫廷中的权势财富的追求,以及对古希腊艺术为代表的美的追求和享受。结果都不能获得心灵的满足。最后,在围海造田这一征服大自然和替大众谋福利的事业中,百岁高龄而且双目失明的主人公找到了心灵的家园,说出了决定赌局胜负的那句话,然后心满意足地倒地而死。然而浮士德的灵魂,并没有被靡非斯托抓进地狱,而是天使们奋力从魔鬼手中救出浮士德,护送着送上了天堂,因为他最终投身于替大众谋幸福这一崇高的事业。
《浮士德》是一本说不尽的书,把它改写成小说其实是一种冒险,因为谁也不敢说自己读懂了它。书中运用了许多象征、隐喻手法。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浮士德》,笔者于是斗胆冒险试一试。在改写过程中,笔者尽量扣紧诗剧原有的情节和文字,以免破坏它原有的内涵和美,只在可以想象的地方稍做渲染。
当我从第一章一直读到第八章时,我开始觉得浮士是个只会享受的登徒浪子。我一边厌恶地思考着浮士德的所作所为,一边继续往下读――第九章:美梦成真。这章故事写的太美了!里面有一段话不仅把我对浮士德的坏印象冲淡掉,还使我十分感动,泪水情不自禁地夺眶而出。这段话是这样写的:后来,他又得到皇帝的赏赐,有了自己的一块封地,于是开始孜孜不倦地围海造田。经过艰苦奋斗,终于使一片荒凉的海滩变成了美丽的花园。他已年近百岁,双目失明,黑暗之中他仿佛听到成千上万的人在海边劳动的歌声。这时,他突然悟到:这就是自己要追求的目标――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去做自由和生活的享受。他说:“我愿意看见这样熙熙攘攘的人群,在自由的土地做着自由的国民。”他情不自禁地喊道:“你真美啊!请停一下!”说罢,他倒地而死结束了他探索的一生。此后,他的尸体和灵魂,被上帝派来的天使接到天国去了。天空中,圣母和他的女友玛格莉特迎接他,一起飞往最高的天堂。
德国作家歌德的诗剧《浮士德》是德国文学中最杰出的作品。此书写了近60年,它取材于民间传说。作品通过浮士德一生不懈的追求,概括地反映了从文艺复兴时期到19世纪初西欧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进步人士不断追求光明、探索真理的过程。诗剧中的浮士德是个自强不息者。
浮士德阅读感想 浮士德阅读心得篇二
“一度我也曾英俊像个少年,但那时我生涩的诗脆弱不堪,我的诗神也很苍老,现在我已苍老且患风湿,形体不值一顾,但我的缪思却年轻起来了,我甚至相信,她永恒地向青春的岁月前进像,使维登堡灵视所见的那些天使一样。——叶芝”
看过了《少年维特之烦恼》,那是在我大一时,看的是歌德25岁时的作品。现在看了《浮士德》,那是在我大三时,看的是歌德59岁(第一部),83岁(第二部)时的作品。
作为第一部我在阅读时升起只恨不懂原文的作品,我很难给予这部作品更高的评价。按照前言中所述,“理想的一本应当在帮助堵住比较接近原著的真谛之后,是他得鱼而忘笙,对原著产生一窥全豹的渴望。”这大约是我第一次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时产生这种感觉。甚至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不必去摘引一些心有戚戚的文字,因为全文都是那样精彩。
但这并不表明这部作品就没有瑕疵。首先的问题是用典太多,以至于对于对希腊神话都几乎一无所知的我来说,想读懂那些诗样语言背后的寓意实在有些困难,这影响了我对这部著作的理解。更算是未能坚持一气读完的一个原因。虽然词人中我爱极辛弃疾,但遇到通篇砌典时也只能徒呼奈何。
其次则是译本的事。以后我要想着不去看什么“大学生必读”,哪怕是人民文学的译本也是一样!什么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啊!!!坑爹呢啊!!!最讨厌神马价值观一类的主观教导了!!!有木有啊!!!解释一下概念就解释啊!!!加上阶级教育有毛用啊!!!搞毛啊!!!
最后是书本身的瑕疵。还是不够完整啊。第一幕自成体系。第二幕虽然将故事深化了许多,但完整度明显不足。第三幕(海伦)是原来写得放入暂且不提,第四幕实在有些可惜,感觉笔力不足,幸而第五幕是之前就写就的,一下子将《浮》一书提升到了至高的境界。倘天假年,再给歌德老先生以十年时间,那时的《浮》一书,必定能让异国读者亦能手不释卷一气读完吧。
由这本所谓“欧洲四大名著”中的最后完成之作,我不由想起了相应的一本写作时间相差不大的巨著,成书于1784年的《红楼梦》。
浮士德阅读感想 浮士德阅读心得篇三
歌德著的《浮士德》,我总算把它看完了,这是我今年读书计划的第三本书。看完这本书,我大口大口地喘着气。这不仅是因为这本书厚得像砖头一样,让人望而生畏,还在于书中有许多我不甚理解的地方。幸亏有郭沫若在翻译完此书时写的“‘浮士德’简论”,让我稍微有了一点头绪。现在我就把我的读后感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这部诞生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初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伟大作品。
《浮士德》的故事情节大致是这样的:老年歌德在中世纪的书斋中烦闷苦恼,和弟子瓦格讷出外郊游,遇到一条黑色的尨犬。原来这尨犬是天上降下来的恶魔靡非斯特匪勒斯所变成的,他和上帝打过赌,先做浮士德的仆人,解除浮士德的心中烦闷。如果浮士德感到满意了,那么浮士德便不能成为主人,反而为恶魔所有。于是靡非斯特便把黑色外套变成一朵浮云,载着浮士德和他一起云游世界,去完成他精心设计的任务。
他们首先来到了莱普齐市的一家酒店里,参与了一些无聊大学生的胡闹。接着被引进“魔女之厨”,嗑了一剂魔汤,于是浮士德便返老还童,变得年青了。接着就是和可怜的玛甘泪的恋爱,并且生了一个私生子。玛甘泪把私生子溺死,自己也最终被丢进牢里。浮士德在经过一段“林窟”的幽居生活,又领略了一次“瓦普几司之夜”后,终于杀进牢里,欲救玛甘泪。玛甘泪不从,受到审判——死刑。第一部分告一段落。
故事最难解的还是在于第二部分。在现实和虚幻之间,浮士德一觉醒来,来到了一个“风光明媚”的地方,并且感到精神百倍。他去谒见皇帝,皇帝荒淫无耻,一天到晚想着寻欢作乐。皇帝想见古代美人海伦,结果海伦真的来了。在“骑士厅”的表演场合,是海伦和巴黎斯的恋爱。浮士德吃醋,把魔术的钥匙触到巴黎斯身上。精灵们都爆炸了,化成了烟雾,浮士德晕倒,失去了自觉。
舞台回到了第一部开篇的中世纪的书斋中,一切的陈设原封不动。在这里,原先受过靡非斯特训示的“学生”如今变成了“学士”,如今反而把靡非斯特训斥了一顿。浮士德的弟子瓦格讷守着中世纪的炼金术,在那儿制造着“人造人”,公然造出了一个小仔仔何蒙古鲁士。但他只能蜷缩在一个玻璃瓶里,在玻璃瓶里蜕化不出来。在“古典的瓦普几司”之夜,何蒙古鲁士想蜕变,想发育,“希图放恣情欲”而把玻璃瓶撞破,闪烁,燃烧,然后变成了一团火焰,消失掉!
浮士德追求海伦,在靡非斯特的诱导下,终于成功,并且生了一个儿子叫欧福良。他是一个“天才儿”,放荡不羁,追逐“少女”,飞求战争,结果是“纵身于空中”,坠地毁灭。海伦也因悲苦而消逝,同时把浮士德带到了空中。
在空中浮士德和靡非斯特对谈,表示他想填海。浮士德因为帮助了那位骄奢淫逸的皇帝,皇帝给了他一带沿海的地面,让他去填海,结果填海成功。在填海成功的土地上有一对老夫妇,但浮士德因为不满他们坐在这老式的小礼拜堂里,于是便想用新的房子和土地和他们交换,但两位老人不从。浮士德便让靡非斯特去把他们赶走,因为态度骄横把两位骇死两位老人。浮士德不免为此“忧愁”,被“忧愁”对着他的眼睛一吹,使得浮士德双目成盲。在倒下去的那一刻,因为有了开拓疆土的行为,使得他感到了满足,并且喊出了“你真美呀,请停留一下!”按照契约的规定他不得不为靡非斯特所有,但天界的仙使们却把浮士德救出。,在天上,遇到了那位玛甘泪,她要用心把他指导。天上的至尊者是一位光明圣母,歌德在最后喊出了:“永恒之女性,领导我们走。”全剧结束。
浮士德阅读感想 浮士德阅读心得篇四
鬼靡菲斯特在一片对上帝的颂扬声中,公然指责人世间的混浊丑恶,反对对上帝的阿谀,并且跟上帝打赌人性的贪婪。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使浮士德喊出“这一切都美呀,请你留住”。
这是浮士德玩弄了阿甘玛丽,偷欢了海伦,协助国王作战,获得了海边的一块封地,准备实施围海造田赐福于民的宏伟计划时,瞎眼的他把靡菲斯特召人为他挖掘坟墓的场面误认为是他那宏伟计划开始实施时而发出的呼喊。
浮士德总是想拥有世间他认为最有价值的一切:美色、财富、国土、郡民……他什么都想要。他年纪虽然逐渐增大,但这贪婪之心毫不衰减。当他发现围海造田这一最美的宏愿得以实现时,就禁不住喊出了自己的心声,想把它留住。“占有最美的事物,得遂自己心愿。”我觉得这正是人性贪婪无厌的最大最有力的证据。
可惜,大家都把这部伟大作品的深刻思想给弄反了。
他们都认为,浮士德的所作所为正是人类不断进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象征。
上帝认为人性是积极向上,永无止境的;魔鬼认为人是不会知足的。
其实,上帝与魔鬼这一对双胞胎,所说的话语看似不同,实际上的意思却是一样的。
我认为,上帝造人,目的是在操控人——想想伊甸园的故事就可以明白了。我当然赞同魔鬼的意见:人的贪婪之心是世间不得安宁的根源,人是不会知足的。
然而,论者往往迷眼于浮士德的“请留住”这一句话,认为这是人性积极进取的体现。实际上同样可以说,这正是人性“不知足”的最好体现。
试想,一个人到了晚年,在他已占有、享受过一切认为世间最美好的事物之后,突然又有一件他认为最美的却又稍纵即逝的事物降临时,他立即从心里发出“请你留住”的呼唤,不正是他贪婪无厌的最有力的证明吗?
于是,浮士德死了。
于是,靡菲斯特赢了。
而正当魔鬼按照当初与上帝达成的协议,欲占有浮士德的灵魂(他想消灭人的贪婪本性吗?)时,上帝却派使者来抢走了浮士德的灵魂。
上帝又耍了一回赖!
于是,人就永远无止境的贪婪进取。
浮士德阅读感想 浮士德阅读心得篇五
《月亮与六个便士》英国小说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91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他是以法国后期印象派大师保罗.高更为原型塑造的人物。
这篇小说是毛姆在游经塔希提岛后,回到欧洲写成的。他用旁观人和经历人的角度,刻画了神秘画家斯特里克兰德的传奇色彩的一生。
斯特里克兰德去世后,人们都对这名画家的传奇的一生,充满了好奇。他的作品让人心湖涟漪,他的作品中透着情色和悲切之美,如同永恒的祭品,将他那神秘的灵魂呈现出来。崇拜者对他的颂扬,批评者对他嗤之以鼻都反复无常。
即使在他微不足道的作品中也能让人看到那怪异,备受煎熬和复杂的个性。那种探索艺术家的神秘跟迷侦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人们对他的生活和性格好奇不已。
有一位让人敬仰的画家,对斯特克兰德的画进行了详尽的讨论。他优美的文风堪称典范。著名的评论家,莫里斯.于雷概括了斯特里克兰德的生平,他吊足好事者的胃口。他对艺术的热爱从不掺杂个人情感,这么做的目的是唤起有识之士去关注这位前无古人的天才画家。
然而那些过去真正和斯特克兰德相交过的人,并不认同他,他们所认识的那个天才画家不过是一个碌碌无为的普通人。
一时间,人们对发生在这位出类拔萃的画家身上的奇闻逸事,充满了好奇,有关他的回忆,文章接二连三地出现在法国和美国的杂志上。这更让斯特里克兰声明远播,吊足了公众的胃口。
斯特克兰德的儿子写下父亲的传记,他说,人们对父亲的后半生误解颇多,他要清扫一些喧嚣和误解。他把斯特里克兰德描述成了一个体贴,慈祥,性格善良,作风正派的形象。然而,崇拜者对此很失望,颇有微词。在崇拜者心中,斯特克兰德之所以声名鹊起,大抵是接受了他的传说。或者是人们对他性格的厌恶,或者是对他突然离开温暖舒适的生活的同情。人们对他的传奇故事偏爱有加。对他儿子刚刚出版的传记让人们的好奇心贴入谷底。
那么斯特里克兰德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接下来我们将要跟随作者的脚步一步一步走向这位天才画家的真实故事。看作者如何用散发着消毒水味道的手术刀对皮囊包裹下的人性,进行犀利的解析。
如何从一个普通的证劵经济人成为一个大师级别的人物,如何在他中年以后抛妻弃子,追寻他内心深处的自由,哪怕过着贫穷,潦倒的日,也要甘之如蜜,他在生命的一瞬间,在孤独中实现了灵魂的自由。那么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浮士德阅读感想 浮士德阅读心得篇六
最近,看了鲁迅先生的《范爱农》,非常的有感悟。
《范爱农》是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范爱农》一开头,作者就用平凡又朴素的语言,记叙了他曾经在茶馆认识范爱农的事。先抒发自己对他的憎恶,为后文写对他的亲切友善作铺垫。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十分到位,朴素却又不失精练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鲁迅先生对死难者的同学们的一种同情,一种责任感。
文中谈到,开始时,两人并非朋友,甚至几次争论过。但作者回国后,两人再次相遇,就由“敌”转友了。从此以后,他们几乎成了挚友。接着,又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们成了同事。但“天下无不散之宴席”,作者与范爱农因工作的原因分别了。最后,范爱农生活越来越拮据。一天晚上,在醉酒之后,范爱农失足溺死于河中。
《范爱农》中有一个重要的细节,即对光复后的绍兴换汤不换药的描述。这其实已埋下了范爱农悲剧的伏笔。鲁迅对范爱农没有一句正面的赞扬,只是从他的神情“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从他的行动“实在勤快得可以”表现了革命后的范爱农心情愉快的一面。但范爱农心里产生的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鲁迅其后又用了很多笔墨写光复后绍兴的现实,其实就是在探讨造成他的朋友悲剧命运的原因。
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的内心是痛苦、悲凉的。
而在看完《范爱农》,我觉得,当时的社会实在是太黑暗了,与之相比,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充满光明的时代,非常的幸福。
浮士德阅读感想 浮士德阅读心得篇七
《我的叔叔于勒》是一篇经典小说,我教了很多遍,每一遍都会紧扣三要素展开:情节,环境,人物。概括故事情节,了解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恰到好处的自然环境烘托,感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从整体感知,到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再到人物个性特征,还有结尾处的续写等等。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学生自然收获颇丰。可是,一成不变的教学流程让我有一点不满足,我总在思考:怎样有一个新的构思?怎样对文本有更深刻的剖析?一、学习之初,引导学生删去前两段以深入感知文本
看余映潮老师《致语文教师》中有一个对于《说“屏”》一课的创新构思:以“假如没有这一段……”为开头,结合内容谈谈这样删减对于文本的影响。我从中得到了启发。我把《我的叔叔于勒》的前两段删去,让学生谈谈“如果没有这两段”,之后会对文本产生怎样的影响。
先展示一下这两个自然段:
“我小时候,家在哈佛尔,并不是有钱的人家,也就是刚刚够生活罢了。我父亲做着事,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挣的钱不多。我有两个姐姐。
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那时家里样样都要节省,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买日用品也是常常买减价的,买拍卖的底货;姐姐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15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
试分析一下这两个段落,“我”家经济拮据,全家人都痛苦不堪。虽然爸爸每天工作到很晚,但是挣的钱仅仅够生活罢了!母亲为拮据的生活而痛苦,也为生计不得不斤斤计较,有人请吃饭不从敢答应,两个女儿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不起啊,生活用品都是拍卖的底货等等。这个家庭是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的。
删去之后,会有哪些变化?
学生的预习非常深刻,也很全面,所以我听到了这些回答:
“删去前两段,我们就不能了解这个家庭的处境,针对他们痛恨‘无赖于勒’和盼望‘有本事的于勒’的强烈情感理解就不够透彻了。”
“没有这两段,我们就不能理解后文讲的为什么二姐的婚事会和于勒的来信有关。”
“删去这两段,我们只能够读出菲利普夫妇的尖酸、自私、唯利是图、爱慕虚荣等低劣的品质,而不能够体会他们的无奈、痛苦和艰难。这样评价人物是不科学的。”
的确,学生在删减段落之后,纵观全文的变化,其实是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文本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分析,也对于人物有更全面的评价。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升,对于文章的内容、中心、人物、作者的创作目的有了更主动、更深入的探究。效果比起以往的教学好了很多。
二、文本续写,更换为介于尾段与倒数第二自然段之间
(倒数第二自然)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尾段)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以往很多语文教师包括我,引领学生续写本文一般都是从尾端开始的:“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展开合理的想像,想像一下围绕于勒的变化,菲利普一家又会发生怎样的矛盾冲突呢?经过用心阅读,合理想像,学生能够写出文本后面的变化:一是全家人很愤怒,对于勒咒骂不止,生活陷入更拮据的境地;二是于勒富贵归来,原来船上卖牡蛎只是对于“我”家人的一个考验;三是姐姐的婚事告吹,一家人对于勒恨之入骨。
教了很多遍这篇小说之后,我总觉得续写还是缺了点贴近菲利普一家人当时最真实感受的东西,我需要一个新的突破,我换了一个续写位置,介于倒数第二段与尾段之间来续写。很多学生可以写出来一家人在哲尔赛岛的不愉快的经历,而且能够写出不同人的不同感受:菲利普夫妇恼羞成怒,还要避开女婿,怕女婿知道;大姐二姐的心里也蒙上了一层阴影;若瑟夫心情难以平静,为着自己的亲叔叔,父亲的亲弟弟而难过不已,等等。
相比于尾段之后的续写,我这样介于最后两段之间的续写改革,更能够立足于文章主人公当时当地的心情和正常反应,更有生活气息,更能够让人感受到菲利普夫妇的失望,还有他们的儿子若瑟夫的纯洁和富于同情心。
学生的仿写:我们登上了哲尔赛岛,这里风景宜人,可是我的内心却十沉重,走在后面的父母神色有些忧郁,一路上,他们都没有说话。一旁的二位姐姐正和二姐夫欢快地交谈着什么。
二姐夫似乎终于意识到了父母的神情有些不太对,便有些担忧地走到她们面前说:“哦,我的岳父岳母,你们是身体不舒服吗?要真是这样,那可真是太遗憾了,我们就只有回去了。”母亲听后有些慌张,赶紧说:“不,我们不碍事的,或许……我们只是有点晕船。对,就是这样,可能……我们休息一会儿就好了。”
二姐夫接着说:“既然这样,那我们就明天再去游玩吧。”
等他走后,父亲冲着母亲低声地说:“你瞧,他肯定是起疑了,我们可不能再让咱们的女婿看出点什么了。”母亲愤恨地说:“他就是个无赖,流氓。我早就知道的,他这个贼,永远都不会改掉那恶心的本性。”
这里的风景的确很美,可是我却无心观赏,因为我的内心被一个满面愁容,满手皱痕,又老又狼狈的人给占满了。两位姐姐和二姐夫有说有笑,似乎很享受这里的时光。另一边,父亲和母亲也正漫不经心地说着些什么,我知道,他们的心早已经不在这里了,但碍于二姐夫,不得不说一点什么。
我们在哲尔赛岛停留了几日,终于到了回去的时候。二位姐姐正在欢快地交谈着这次的经历,似乎还有些意犹未尽,我的父母却皱着眉,好像在想着些什么。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三、深入分析:为什么菲利普夫妇和若瑟夫眼睛看到的于勒不同
在这一次的《我的叔叔于勒》一课的教学中,我运用对比的方法,发现了一个新的突破点:菲利普夫妇和他们的儿子若瑟夫眼中的于勒是不一样的。请看,小孩子菲利普面对他的叔叔于勒的时候,文中有这样的讲述:
我也端详了一下那个人。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干的活儿。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
若瑟夫能够看到叔叔于勒的穷困潦倒和他的悲惨境况,并且为之而自责,也批评父母的冷漠,还有他善良的实际行动:给了他10个铜子的消费。而若瑟夫的父母——于勒的哥嫂——菲利普夫妇,他们只是在担心并一点点去验证这是不是就是他们日思夜想的发了横财的于勒。在确定这就是于勒,破产了的于勒的时候,他们恼羞成怒,避之唯恐不及。
看看吧,对于同一个于勒,亲侄子看到的是人,亲哥嫂看到的是钱——这就是差别!小孩子,看到的是一个亲人,一个“满脸愁容,狼狈不堪”的亲人,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纯洁的孩子尚未被那个现实的社会,被金钱给腐蚀的社会给玷污了,他还拥有一丝的同情心在。而成年人,满心想的都是钱、钱、钱!有钱就是至亲,无钱就是“流氓” “无赖”,就要逃得远远的。已经成年的菲利普夫妇,因为家庭的拮据,因为诸多的社会因素,他们的眼中只有金钱,心中只有财富。对于他们而言,亲情只是一个奢侈品,他们这样的贫穷人家哪有能力来消遣呢?
再次教学《我的叔叔于勒》,创新一种开头方式,更换一个续写的位置,发现一个鲜明对比,我的课堂更多了几分活力与思考,师生的教与学都很受益。
总之,每教学一课,都尽可能多一些琢磨,少一些敷衍;多一些深刻,少一些肤浅;多一些创新,少一些固守。教师会有更高的提升和更快的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大有收获。为了师生教与学的幸福感提升,收获倍增,我愿意深入思考,精心钻研,使自己的课堂成为师生成长的乐园。
浮士德阅读感想 浮士德阅读心得篇八
时光匆匆,两点一线的日子,白天里忙不完的工作,晚上回到家无止境的家务活。一天还是24小时,只不过分成了好多段,每段里都装满了鸡毛蒜皮。
自己呢,也像羊群里的羊一样,低着头跟着大部队向前走,前方是一片美味的大草原,还是一个悬崖,管他呢?羊群停下来就跟着吃草,吃饱了有人带队,继续跟着走吧。
不然呢?独自抬头看看月亮,思考一下青草和干草那个更营养一些?算了吧,那样会被认为得了羊角疯呢。学生时代曾几何时,在一个苍蝇小店聚餐吃饭,廉价的啤酒,实惠的大盘鸡,每个人都是豪情万丈,看不惯生活的种.种不公,恨不得立刻出山一统江湖。
社会是个磨光机,通过时间把每个人棱角磨平,圆滑的可以照出自己丑陋的样子。
现在的饭局越吃越高级,圆桌上的台词全靠演技,酒场的哥们义气不必太在意,生活还是要靠咱自己。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矮大紧的词,许巍无比伦比的演唱,让我这个伪文艺青年也心潮澎拜了一把。也想着去放肆一把,去追求自己曾经的梦想,绞尽脑汁却也想不出当初的梦想。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的答案也越来越模糊,也许自己的人生也就只剩生活的苟且了吧。直到最近读完《月亮与六便士》才发现,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苟且,诗与远方的田野里也充斥着苟且。
这本小说很有名,在读大学时就知道。当时的自己只顾着兼职去挣六便士,认为只有攒够了六便士才可以追求月亮,追求理想。如果用数学语言表述的话,那就是六便士是月亮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可事实却并非如此。
《月亮与六便士》主人公是一位四十岁才学习绘画的证券经纪人,疯狂迷恋上了绘画,放弃优裕的生活,抛妻弃子去了远方。为了追求艺术理想,他饱尝贫穷与饥饿的煎熬,忍受精神上的痛苦折磨,极度自私的他祸害两位痴情女子,最终因患麻风病在世隔绝的塔西提岛惨死,死后其画名声大作,成为一个自成一格的画家的传奇故事。
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极度自我,全然不顾别人的看法,把女人当作灵感的来源,欲望的工具,宁愿得罪千万人也要满足我一人,其中过程被人唾弃,内心饱受煎熬,且生活及其潦倒,可谓过着苟且的生活;他不是选择了梦想,而是被梦想击中。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
三流画家斯特罗伊夫对大师顶礼膜拜,虽然斯特里克兰德看不上他,但依然尽力帮助,甚至最后自己的妻子被拐跑,也是自己净身出户。对妻子布兰奇的委曲求全,对大师的极端包容,生活中也充满着苟且。
一个女人能原谅男人给她的伤害,但是不能原谅他为她的缘故而做出的牺牲。在年轻时感情受伤的布兰奇,无法忍受处处谦让自己的丈夫,选择了跟曾经厌恶的斯特里克兰德在一起,这种单相思的恋情失败后选择了喝草酸自杀。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爱情也许注定是悲剧,感情世界里充满着苟且。
斯特里克兰德的原配太太,在丈夫决然离去后也经历了短暂的悲伤,可她终究认为生活还要继续,从一个家庭妇女到经营一个打字室,再后来继承姐姐家的遗产优雅的活着。在本书描述的人物里,可谓是最令人惋惜又敬佩的一个,她追求理想,希望丈夫能够归来;她独立,可以挣足够的六便士让自己的一双儿女接受最好的教育。
月亮很重要,六便士也很重要,性格即命运,命中注定那样就是那样!生活无处不存在苟且,平凡的自己如此,追求梦想的他们何不是如此呢?平庸生活鸡毛蒜的人生是被动接受的苟且,诗与远方是追梦过程中主动品尝的苟且。
既然这样,平凡久了,何不潇洒走一会,努力去追一次梦,这样你收获的可能就是不再后悔、不留遗憾的苟且了。
浮士德阅读感想 浮士德阅读心得篇九
最近看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这算是一本纯理论的书,从中了解到关于乡村过度到城市的前世今生。
其中有个观点令我印象深刻,在城镇化的变革之中,一部分人学习了文化知识去适应现代城市生活,但是在农村生活是不需要这些知识的,所以城里人会觉得乡下人什么都不懂,其实只是他们不需要懂而已,就好比城里人也不需要懂得如何种地和喂养牲畜。
乡村生活本来是很稳定的生活,在我小的时候,农田里还是一番热闹的景象。在农村土地是大家最重要的资源,而且没法带走,所以背井离乡的无奈、安土重迁都是人们对于土地的情感。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烂熟于心的农业技术似乎也后继无人,农业社会似乎在渐渐远去,现代化的农业我见到的也很少,虽然人们已经摆脱了利用动物耕种换成了各种机器,但是农业至今还需要很多人力的付出。
如果一个人愿意主动的去适应一个规则,那么这个规则肯定就变成了一种文化,例如尊老爱幼等。如果一件事还需要临时的政策,那么它还是政治的范畴。
文化的力量是强大的,你必须适应它才能更好的生存。文化的形成需要很长的时间,他经过人们不断的实验,绝大多数人的认同。在传统的文化中,年长的人总是正确的,有领导能力的,晚辈永远是要尊重前辈的。
可是如今的变革开始加速,与时俱进才是时代的主旋律。很多观念开始名存实亡甚至崩塌。我们再去因循守旧的发展自己,是否还能跟得上时代。
对于社会的研究属于社会学的范畴,社会学,一个看似综合其实也很专业的学科,有人说社会的推动要依靠政治,后来当经济问题出现的时候觉得经济才能推动社会的变革,直到后来才发现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
我虽然是理工科学生,但是对社会学还是很感兴趣,社会学的发展才是人们的进步,观念的进步。如今社会学的学生除了走科研似乎没有更好的出路,希望社会学也能得到关注。
浮士德阅读感想 浮士德阅读心得篇十
一朵花,长在树上,才有它的美丽;拿到人的手里就算完了。北平城也是这样,它顶美,若是被敌人占据了,它便是被折下来的花了。”
“假若北平是树,我就是花,尽管是一朵闲花。北平若是丢失了,我想我就不再活下去。”
就是这样朴实而又非常到位、形象的话语,深深吸引着我,引领着我一口气读完了老舍先生的巨作《四世同堂》,四世同堂,是中国这株文化古树上鲜亮的花,家丁兴旺、和平和顺,就像今年的花谢了明年还要开,一代一代安安稳稳传下去。老舍先生把这株古树栽植在北平这座文化古城,栽植在中华大地饱受日本侵略的大幕之下,虽然北平城里没有硝烟、没有枪炮,可始终笼罩着被凌辱、被践踏、被扼住咽喉的窒息里,这株古树的儿女在这种环境下挣扎,它却无法保护,枝枝叶叶七零八落,四世同堂,成为了幻想。
古老的北平、庄严肃穆的天安门城楼,美丽的三海、白塔,都成了别人的玩物。
然而,被压迫百多年的中国产生了这批青年,他们要从家庭与社会的压迫中冲出去,成个自由的人。他们要打碎民族国家的铐镣,成个能挺着胸在世界上站着的公民。到国家呼救得时候,没有任何障碍能够拦阻的住他应声而至;像个羽毛已成的小鸟,他会毫无栈恋的离巢飞去。钱默吟老人是一位横草不动竖草不拿的诗人,在和平时期,他以花草、诗词和酒为伴,过着隐士一般的日子,可当国难当头,他挺起诗人并不健壮的胸膛,昂起头毫不畏惧的应战,“他须把血肉之躯掷给敌人,用勇敢和正义结束了这个身躯。”
当他在狱中遭受非人的折磨,他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紧紧拴在一起,他告诉自己,“须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去保全性命,好把性命完全交给国家”,钱诗人就这样宁死不屈,把生命像一口唾液似的,在要啐出去的时节,又吞咽下去。爱和平的人没有勇敢,和平便变成屈辱,保身便变成偷生。他从此忘记了原有的安逸,而全身心的投入到抵抗侵略的战斗中,用抵抗来为世界保存一个和平的、古雅的、人道的,文化。老人像一部中国的古书,厚重、正直、庄严,他所表现的不只是一点点报私仇的决心,而是替一部文化做正面的证据。他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人,是会带着他的诗歌、礼仪、图画、道德,为一个信念而杀身成仁的。从钱诗人、瑞宣、瑞全等人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真正中国文化的力量。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阻止了中国这艘巨轮被狂风吹走。
浮士德阅读感想 浮士德阅读心得篇十一
花了几个星期,断断续续读完了《四世同堂》。老舍真是个北京人,把北平的人、事,甚至是一草一木都写出神韵来了。说看这书能激发出什么爱国热情是假的,我就是觉得做人要有做人的准则。
北平沦陷了,日子还要过,大家都死了不是就怎么怎么好,死也是为了活。我开始就奇怪,为什么逃出去就是好的,留下来的就是懦弱无能。在我看来,乱世中不做违背良心的事,能够保全自身、保全家人,还能为别人多少也做些贡献,也是一种抗争。而且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容易做到的,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毕竟,绝大部分人心里都有善良,可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到最后,连瑞宣也想通了,不象以前那么矛盾了。
我说,小说写得残酷。我以为像尤桐芳心地善良,又有勇气,必会有一番作为。结果呢,就稀里糊涂地被钱诗人炸死在台上了。什么都没能做,心中怀着那么大的仇恨,什么都没做成,还不是让日本人害死的,是让大家最最敬重的钱诗人。大家说钱诗人是导师,太言过其实了。他做那些事,有多少是为了爱国,又有多少是因为仇恨。如果他没有钱仲石那么个儿子,没有冠晓荷那么个邻居,谁知道他会不会像牛教授那样啊。因为国仇家恨把他逼到了那个份上,任何人都会去反抗、去斗争。老舍也没想把他写成完人,他为了报仇害死了无辜的人,日后也必要为此而忏悔。
大赤包、蓝东阳、胖菊子这些人品质低劣是罪有应得。而像冠晓荷和祁瑞丰,老舍简直都不愿意去批判他们,只说他们是无聊。他们是北京文化的极端产物,下场可算是滑稽。一心做汉奸、做特务、做日本人的走狗,最后还是叫日本人给弄死了。北京人的性格,在太平岁月是最好的,对谁都那么客气有礼。可是到了战争年代,却只懂得忍,逆来顺受、不敢反抗。
我不是不喜欢钱诗人,我对他就没什么感觉。但我喜欢他的一句话,大意是:到什么时候都不许灰心,因为一个人要是灰了心,就只能看到别人的不好,而看不到自己的堕落了。什么时候都要怀着希望,不能绝望。
“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月圆之夜人不归,花香之地无和平。一腔无声血,万缕慈母情。为雪国耻身先去,重整河山待后生。”就是要有待后生的信念。信心也是一种美德。
浮士德阅读感想 浮士德阅读心得篇十二
人与人之间的生活总是充满争执的。或许是由于过于大声的外放音乐,或许是楼道内的阻塞物,又或者是装修时发出的巨大声响……这些每天发生的平凡小事,虽说不重要,却使我们内心烦躁。
像这样的矛盾之所以会发生,有诸多原因:其一,在于人非生而是社会的一份子。作为伪社会性动物,人本不习惯于现代社会嘈杂拥挤的大城市。因此会对陌生人感到淡漠,会为了一己之私而破坏公共设施,是因为本性如此。这是人的先天性因素,也是它使我们与周围人之间的冲突难以避免。
其二,在于社会中所存文化的影响。在《乡土中国》一书中,作者较为详尽的描绘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极重要的一部分:“私”。“私”的含义,除自私之外,更在于由己推人的思维模式。对自己与家庭而言有利,却损伤社会利益的事,在这种思维模式之下,也因为公与私之间弹性可变而不再清晰了。至于社会上他人的问题,无人拥有的公共产物,这些都不属于普通人“私”的概念之类的事物,便因为这样的文化而被忽略了。
其三,在于中国乡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变。在现代化的今日,虽然生活中多了许多高科技的产物,但人们的思想并没有像时代的浪潮一样飞速发展。即便是在上海这般的大城市中,依旧存在不少从过去遗留下来的问题。乡土社会中对于群己关系的界定,在现代社会的今日仍在发挥作用。而当源自礼治社会的规则运用于法治社会中时,便发生了矛盾与冲突。于是,扰乱人们正常生活的情况也发生了。
那么改变这一现状的方法又是什么呢?于我而言,所有问题的根源似乎都指向乡土社会中群己关系的认识与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间发生的冲突。问题的根源是在_年前费孝通先生所提出问题的后续。也就是说,乡土中国的社会惯性仍旧存在。
而现存的问题既然属于乡土社会的惯性,他便必然有消亡的一天。若说要用什么来加快去消亡的话,便也只能依靠人们最为熟悉的方法:教化了吧。但教化的手段,在今日则可以更为先进一些。不仅可以利用在路边随处可见的公告牌,也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相应的'宣传。
我认为现在出现的许多矛盾证明了中国处于转型的路上,前文所述的问题终有一日会被解决,我们可做的便是加速这一进程。
浮士德阅读感想 浮士德阅读心得篇十三
读完鲁迅先生的《范爱农》,想到了先生不是很佩服的诗人郑愁予的《错误》,觉得很贴切,先生与范爱农的相遇相识相交都让我想到“美丽的错误”这个词,是同诗一样美丽而充满淡淡的却拂之不去的哀伤,一种跨越万水千山却寻不到岸端的心竭力尽之辛苦。
先生与范爱农是在误解中相识的,这是文人间常有的美丽的错误,就如同苏轼与王安石的“桂花”轶事,多是拳拳真心,终大白于事实。先生起初误以为范爱农舍不了旧什物旧礼教,范爱农携带的绣花鞋、范爱农若干人谦让座席,使其留给先生迂腐不化的印象,不自觉间,先生就轻轻摇头了,而范爱农则误以为是先生瞧不起自己,于是对先生大为不满,此后,数次与之作对,双方闹得有些不愉快。看起来似乎开始一点也不美,可时间总是公正的,几年后,有缘人相遇,正是凭着过去的不愉快的深刻印象,他们如命定中人一眼辨出了对方。上天似乎有意留给这对文人冰释前嫌的机会,在这个美丽的春末,他们相知相交,度过了一段风火知遇的日子。只是,后来,因时因势因钱,他们又分开了,鲁迅前往南京,而范爱农的学监被罢除后不久范爱农溺水而亡。和大多数失意文人一样,他也与这江南之水有着不解之缘,只是不知是自己投去还是的确是偶然,但这似乎已不太重要了。遗憾已经铸就了。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爱农与先生的相遇亦如莲花的开落,花开花落间,纯白如洗、淡漠如风、出污泥而不染已不足以形容纯朴的爱农的赤子之心,他就如倚楼长望的女子,期待着懂他惜他的人出现。也彷徨痴守过,也低迷伤心过,也轻狂不羁过,但终究等不来一个好天气,先生达达的马蹄为他送来一阵福音,短暂的欢喜过后残留无期的再等待与无限的哀伤。“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我想,先生在听到爱农说“也许明天就收到一个电报,拆开来一看,是鲁迅来叫我的”。是不是也会想到这句希望与失望交织满含心酸、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近乎呢喃的话语。
读爱农,总是会有淡淡的哀愁,一种不可名状的哀伤冲击着,终于终于佩服怜惜起这样一颗赤诚之心来。
那是一颗跋涉千山万水、努力寻找梦想的心,有文有友有酒;那是一颗骄傲到能顶对先生而谦卑到互相推位的铮铮文人心;那是一颗挣扎于压迫而不失期待不失坚持的伤痕满铸的辛苦的心。千山万水、万水千山,爱农,在生活中执着,执着于情,执着于苦,终于没有悲伤哀怨地投入水的怀抱。
上下五千年,爱农淌了一条历代失意文人必走的崎岖艰辛路,而先生,以纯朴的文字、冷静的回忆,以伯乐之位,叙写了五千年来文人的坎坷历程,小小的角度,大大的世界。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这样一颗辛劳、充满期待而又孤寂的心呵!这样一颗颗跋涉万水千山的辛劳苦心呵!这样一缕缕孤芳自赏、如水东流的魂灵呵!
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
“第二天爱农就上城来,戴着农夫常用的毡帽,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赏析:这两句话是我对比着找出来的,第一句用“很”字写出了鲁迅对范爱农的憎恶,但第二句话用“爱农”表达了鲁迅对范爱农的亲切。作品开头把范爱农写得如何如何地讨厌,为后文写作者对他的友善打埋伏,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写法,对比写出了 鲁迅 先生对范爱农的友谊。以至于为范爱农写了五首诗。
浮士德阅读感想 浮士德阅读心得篇十四
《呼兰河传》一书,在我祖父祖母那一代人就作为课外阅读的好教材。一代大师优秀女作家萧红,用诗一般的语言、用像绘圆一样的方式,给我们描绘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旧中国的状况。它是一篇充满童心诗趣和灵感的回忆式长篇小说。
小说中的人物虽然没有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孔乙己、润土、阿q那样人人皆知,但肃红用姻熟的与作技巧、抒情诗一般的意境,塑造追述的一个个人物,如祖父、二伯、冯歪嘴子等形象,也是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尤其对三个普通女性的刻画更是入木三分,各显特征。如第一个女性,小团圆媳妇嫁到胡家后,经历了挨打、跳神、热水烫驱鬼到奄奄一息、无人问津,最后死于非命的过程,展现了残酷的封建传统、落后风俗的可怕画卷。
而在整个过程中尽心尽力参与照顾的大孙子媳妇,最后只能用跟别人跑了的方式,追求自己幸福来反抗旧社会对妇女的摧残。而由媳妇熬成的婆婆,怀着为她好的愿望,用打骂、跳神、逼迫洗澡的方法来救治,最后反而使其致死还吓跑了另一个媳妇的结果,上演了一出家破人亡、鬼神之斗的生活悲剧。剧中人并不知其中原由,只能寂寞无语。这一家庭悲剧再次印证愚昧落后是精神枷锁、是无形的屠刀。
作者萧红虽然生活在日本侵略中国的时代,生活十分艰难。但她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也是幸福的,她的后花园的童趣与鲁迅笔下的百草园有异曲同工之妙,她描述的搭野台演戏和鲁迅展现的社戏媲美,同样为我们展现了旧社会农村南北文化习俗的相通,使我们对中国农村的过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作家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通篇并无大场面、大事件、大人物的描写,但对那些发生在社会最底层的人群中间、社会中最平凡最琐碎的事件,如卖猪肉、卖麻花、拉大车、修路面等,把整个东北农村生活情景都细腻逼真的加以描写,并用犀利的语言为人民大众喊出追求幸福、追求生活的心声。尤其是对卖麻花情景的描写更是淋漓至尽,看似十分平常的卖麻花所涉及的七个人物,一个提篮叫卖烧饼的在胡同东头喊道西头,篮子里糖麻花和油麻花,被人问价和挑拣也不发怒的性格,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和五个小孩买麻花的争夺打闹的全过程把东北城镇平凡市民家庭生活的细致情景描写的惟妙惟肖。所以她也可以称为百姓的作家。
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热爱生活、憧憬未来、昌有理想的特点,也从一些小事得到充分描述,尤其是磨砺中的爱情故事更是淋漓致尽。忠厚的爱妻、小的冯歪嘴子,在他所干活的磨房里与赶车老板女儿王大姑娘私自结婚生子,虽成了小城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但她不为人们的鄙视而悲凄自卑,相反能抵抗唾沬奋力抗争,和老婆、孩子和和美美过日子,用自己最原始最全部的能力,来爱妻子、爱孩子,充满了不畏艰难、努力活下去的勇气。这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繁衍不息、不断昌盛的源泉,也表现了萧红在逆境中向往幸福、向往未来的愿望。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及具独特艺术个性的女作家。她生活的时代是中华民族蒙受巨大灾难的时代,她的现代处境是凄的,但对家乡的热爱,对童年的回忆,对亲人、亲友、多乡友的眷恋之情,从回忆小说中洋溢、流露,因此虽生活的热爱才是艺术创作永不干涸的源泉。
萧红的艺术才能由于生活窘迫和疾病的折磨,在31岁就死去了,在一个美丽的年龄就离我们而去。但她留下的作品,却是我们宝贵财富,在文学的宝库中,是一块绚丽的瑰宝,受到许多文学大师的赞赏,更受到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的热爱。她的作品,使我从平凡小事的描写中看到她宽大胸怀;从破碎不连贯的七个章节中,看到整个中国的全景展现。没文化,真可怕。落后要挨打,因落后,而最深受害者是劳苦大众。肃红作者就是在日本侵略中国,广大人民遭受战争之苦,而她只能和她的丈夫旅居香港,过着凄凉贫困的生活而萌生书写以灰暗色调为主的《呼兰河传》。更加激发起我们对现实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
如今,在政府领导下,科学空前发达,生活不断进步,中国人的平均寿命经过六、七十年的变迀已增长到80多岁。这是在31岁早逝的萧红肯定没有预想到的。解放后,中国人民,尤其是劳苦大众都是国家的主人,再也没有外来侵略者欺凌和侮辱,中国人民再也不是贫穷困苦的东亚病夫,中华民族像一头从沉睡中醒来的雄狮。近年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地位越来越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我们都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如果她能活到现在,一定会用更活泼的文章来歌颂、来描述。所以,时代是文学创作的基础,我们也期待更多歌颂当今的文学作品面世,来激励生活、激励青年。
浮士德阅读感想 浮士德阅读心得篇十五
读了这篇文章,我深有感触。
鲁迅在安徽巡抚思铭被刺杀后的同乡会中,发现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对鲁迅的意见大抵是反对。一问才知道:他叫范爱农,是徐伯荪的学生。我去动物园玩过一次,里面种类繁多的动物使人眼花缭乱,出于好奇,我去了野狼馆,里面一只只雄壮的狼趴伏在地上,一动不动,这些本该在草原上自由奔逐的狼,一个个无精打采的趴在地上,如同一只只癞皮犬,我震惊了,这还是我想象中的狼吗?他们同我印象中的狼十分相像,甚至更加威武雄壮几分,但关在笼中的狼早已失去了野性,他们丧失了熊熊斗志,只能如此麻木的苟且偷生!
鲁迅就愤怒起来了,觉得他太不勇敢,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也害怕,于是坚持要发电。于是两人便成了冤家,致使鲁迅厌恶范爱农甚过满人。
直到革命前一年,两人才在绍兴相见,成了好朋友。一同喝酒时鲁迅又翻出那段往事,范爱农与鲁迅处处作对,原来是鲁迅再税关的一次摇头,使范爱农以为鲁迅瞧不起他。
这告诉我们,要与他人多交流、沟通,阐明自己的想法,就可以避免很多误会。如果鲁迅在同乡会上问一问范爱农,或许两人早就成为朋友了。
我们要使自己的心胸更加宽广,对他人的错误行为加以体谅,毕竟每个人都不可能不出差错。但原则上的问题不能让步。鲁迅和范爱农都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分析。所以,我们还要学会换位思考。
同时,我们对事物也不要太敏感,范爱农把鲁迅的一次摇头当作轻视,实在不应该。
总而言之,只要有宽广的心胸,就会避免很多误会。
浮士德阅读感想 浮士德阅读心得篇十六
伤逝,伤的是又一股反抗力量的逝去,伤的是反抗最后走向了消逝,
子君与涓生是一对在五四时期幸运地自由恋爱了的青年,他们曾勇敢、曾幸福,修成正果后却又离散了。和整场运动一样,两个青年有满腔热血,却不成熟,都未能完全对他们的生活负责,都未为做好去应对各种磨难,只是热烈而单纯地追求未知而神秘的自由,却没料到生活是艰难的,他们没有争取完全自由的能力。这样的反抗,最终只能走向妥协,走向失败。
子君的反抗,自然是受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与诱惑,才有勇气追随了争取自由解放的队伍,才敢于说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样英勇的话。子君是受了诱惑的,被未知的、也许美好的东西的吸引。她不知道自己究竟要的是什么,正如涓生所说:“她当时的勇敢和无畏是因为爱”。因而婚后,子君与《倪焕之》中的金佩璋一样,自觉地沉沦在繁琐而无趣的日常生活上,满足于个人小天地里的幸福,丧失了人生理想,不再追求精神世界的自由与欢愉。也许到死,子君自己也都还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争取什么。
相比子君,作为领路人的涓生,却让我感到更大的失望。当与子君同时上街散步,只有看见子君高兴而自豪的走着时,才敢也抬头挺胸起来。当丢失了本来就不高薪的工作时,涓生不敢面对自己失业的恐惧,就将自己的这份恐惧转嫁给子君,认为是子君在恐惧。也许程度再深下去,就如《神经病》中的方正英一样,对生活的担忧使自己神经衰弱,却对别人说是自己的妻子发了神经。
涓生是虚伪的,高调追求自由,却在上街时缩在子君后头;涓生是无能的,面对失业的压力,家庭的责任,只是选择躲在通俗图书馆里;涓生是可笑的,不让子君打扰吃饭的他,却计较自己吃饭介于油鸡与趴儿狗之间的地位;涓生是邪恶的,在艰苦黑暗时期,竟认为“新的希望就只在我们的分离;她应该决然舍去”,甚至想到子君的死。
同《玩偶之家》中的诺拉一样,子君与涓生都是因一时冲动而做出反抗现实压迫,都是不成熟的、没有根基的,似玻璃般易碎。终有一天,只拎了件小包就出走的诺拉会回家继续当她的“小鸟儿”、“小松鼠”抑或走向堕落,没有任何资本的子君和涓生,不可避免地也只能是走向离别和失败。反抗,就这样行走在消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