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文明礼仪教育心得体会(13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文明礼仪教育心得体会篇一
自身实践文明礼仪教育。教师是学生直接仿效的对象,也是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言行举止很大程度影响学生,因此,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学生见到老师问好时,老师也应该点头或招手向学生问好;当老师做错了,也敢于向学生道歉。这样的小节,体现出尊重学生,令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因而,我们应以教师文明礼仪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行为、遵纪守法、思想品格等方面成为学生的楷模。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依法保障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切实做好德育工作,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先成人,后成材。另外,在寒暑假期间我们也要求教师遵守社会公德,树立良好师德形象。与邻里友好相处,搞好婆媳关系,赡养好老人,规范自己行为,为育红树好形象。我会努力建设好自己的“三个精神乐园”:一是建设爱岗敬业的精神乐园,二是建设热爱学生的精神乐园,三是守住依法执教的精神乐园,树文明、创和谐校风。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具备良好的形象。
形象就是外观,是一个教师应该首先注意的。这是一个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一个外表清净、文明有礼、风度幽雅、具有亲和力的教师是学生和家长都喜欢的。
二、行为举止端庄大方。
衣着举止要符合教师的职业要求。不能超越教师的根本而去追赶时尚,如果你染了发,穿了超短裙,学生会觉得很困惑,有时会模仿。
三、品格高尚。
一个教师的品格决定了他是否值得学生和家长的尊重和信赖,也决定了他是否具有人格魅力,更决定了是否让大家喜欢。高尚的情操会让学生觉得老师就是他们的楷模,否则,亦然。
四、身教传授礼仪。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想而知,教师的礼仪和言传身教是最好的传授礼仪、影响学生身心的方式,所以,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自己做到,要做到学生的表率,也正是体现了俗话说的身教重于言教。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有关文明礼仪教育心得体会篇二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需要具备更多的素质,俗话说正人先正己,因此,教师的礼仪必须规范。
自身实践文明礼仪教育。教师是学生直接仿效的对象,也是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言行举止很大程度影响学生,因此,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学生见到老师问好时,老师也应该点头或招手向学生问好;当老师做错了,也敢于向学生道歉。这样的小节,体现出尊重学生,令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因而,我们应以教师文明礼仪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行为、遵纪守法、思想品格等方面成为学生的楷模。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依法保障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切实做好德育工作,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先成人,后成材。另外,在寒暑假期间我们也要求教师遵守社会公德,树立良好师德形象。与邻里友好相处,搞好婆媳关系,赡养好老人,规范自己行为,为育红树好形象。我会努力建设好自己的“三个精神乐园”:一是建设爱岗敬业的精神乐园,二是建设热爱学生的精神乐园,三是守住依法执教的精神乐园,树文明、创和谐校风。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具备良好的形象。
形象就是外观,是一个教师应该首先注意的。这是一个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一个外表清净、文明有礼、风度幽雅、具有亲和力的教师是学生和家长都喜欢的。
二、行为举止端庄大方。
衣着举止要符合教师的职业要求。不能超越教师的根本而去追赶时尚,如果你染了发,穿了超短裙,学生会觉得很困惑,有时会模仿。
三、品格高尚。
一个教师的品格决定了他是否值得学生和家长的尊重和信赖,也决定了他是否具有人格魅力,更决定了是否让大家喜欢。高尚的情操会让学生觉得老师就是他们的楷模,否则,亦然。
四、身教传授礼仪。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想而知,教师的礼仪和言传身教是最好的传授礼仪、影响学生身心的方式,所以,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自己做到,要做到学生的表率,也正是体现了俗话说的身教重于言教。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有关文明礼仪教育心得体会篇三
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从个人角度来看,一是有助于提高个人的自身修养二是有助于人美化自身、美化生活,三是有助于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们的人际关系;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可以美化企业形象,提高顾客满意度和美誉度,最终达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比如说自己对于各种礼仪的掌握还不够,或多或少还有“按着制度做,服务态度准没错”的思想。
勤奋学习、学以致用;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发扬、团结共事;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要团结同学一起工作,要尽可能过朴素的生活,要结交良师益友,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温文尔雅,落落大方,见义勇为,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华夏儿女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素养。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
作为中国人,我们在对外宾捡垃圾的行为表达敬意的同时,也更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中国有让我们引以为骄傲的秀丽风光,更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然而秀丽风光今天仍在,美好礼仪却被一些国人丢得差不多了。
再看看我们的孩子们。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生长起来的独生子女,在文明礼仪方面也存在着诸多的不文明的言行:在家庭中,长辈们重智力学习轻德育教育,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忽略了对孩子文明礼仪的教育,导致了他们对家人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与父母沟通,不理解家长的辛苦,不珍惜家长的钱财,不分担家庭的劳动,一味索取不知奉献;在学校里,不听从老师的教诲,说一些时髦的脏话,穿一些奇特的衣服,留着时尚的发型;不知道认真学习,在校园内大声喧哗,乱扔垃圾。这些行为直接影响同学们的健康成长,也影响了学校的形象。孔子云“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文明礼仪时刻提醒我们周围还有别人的存在,我们的行为会相互影响,人与人之间应该建立一种现代化的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
其实,要想成为一名“讲文明,树新风”的时代青年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只要我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就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身边做起。讲文明语言,平时不讲粗话、脏话;遵守校规校纪,不旷课、不迟到早退、不打架斗殴、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吐口香糖、不乱扔垃圾;仪表整洁大方,在校期间不化浓妆、不配戴首饰、不穿奇装异服;尊敬师长,见了老师主动问好;团结同学,提倡文明上网,科学上网;不看不健康的书籍和录像;生活俭朴,不比吃穿,不浪费粮食。在家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体谅父母工作辛苦,生活节俭。
社会的全面进步不仅体现在物质的充足、技术的先进上,更需要陶冶完美的精神、高尚的人格。促进全社会成员健康人格的构建,需要重建礼仪,让人们心灵相通,友好相处,在和谐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心灵上的满足。这就需要我们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礼仪基础上,重建新的、体现时代要求的文明礼仪,让中国在成为经济强国的同时,也成为新世纪的“礼仪之邦”!
同学们,让我们全校上下,携起手来,让文明礼仪之花开满校园的每个角落,为把我校建设成为一流的现代化名校而不懈努力吧!
有关文明礼仪教育心得体会篇四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每个人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这里我不想过多地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令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文明礼仪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践行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
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文明的历史教训。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会!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
而一个社会的文明氛围对他的民众亦有莫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讲呢?相信有的同学去过欧洲或日本,就很有亲身体会。大的不说,只看看过马路这样的小事。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外国人绝不会过马路。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文明。试问,在如此的氛围中,有谁会肆无忌惮的闯红灯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是从自身做起,这社会氛围又从何而来呢?
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有关文明礼仪教育心得体会篇五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每个人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这里我不想过多地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令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文明礼仪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践行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
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文明的历史教训。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会!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
而一个社会的文明氛围对他的民众亦有莫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讲呢?相信有的同学去过欧洲或日本,就很有亲身体会。大的不说,只看看过马路这样的小事。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外国人绝不会过马路。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文明。试问,在如此的氛围中,有谁会肆无忌惮的闯红灯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是从自身做起,这社会氛围又从何而来呢?
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有关文明礼仪教育心得体会篇六
一、在计算机理论教学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课程教学渗透是学科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途径。计算机课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资料,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努力提高他们的文明礼仪意识。比如在画图软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透过引导学生描绘“文明校园”这类图片,使学生加深对文明礼仪的认识,寓美育于微机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德育效果。
二、在上机操作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由于校园微机数量有限,教师在上机操作课上能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并讲清团队合作礼仪,要求小组中没有机子操作的学生安静地观看别人操作,不能指手画脚,大声喧哗,同时鼓励动手操作的学生有文明地向身边的同学赐教,让学生体会到文明合作的快乐。在教学打字时,教师要选取文明文明用语做练习材料,培养学生良好的电脑操作品质。电脑里存放着多个同学的文件,教师要教育学生不能随便打开,更不能删掉,从而提高他们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意识。
三、在机房管理过程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教育学生遵守机房规则,爱护机房设备,能够促进他们养成讲文明、守礼仪的良好习惯。教师要以身作则,在课堂示范教学和上机指导过程中,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例如,教师关机要按步骤来,待显示器黑屏后,再关掉电源,以此促使学生养成爱护公物的文明意识。教师还要教育学生爱护机房卫生,持续机房的整洁,以此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四、在互联网应用过程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此刻计算机已经进入千家万户,网络是个虚拟的世界,青少年进入其中极易丧失自我,教师对学生进行网络文明教育刻不容缓。教师可从学生感兴趣的“电脑病毒”入手,让学生认识到利用互联网非法窃取他人资料、编制和散布病毒程序、恶意攻击计算机网络等是不文明的行为,更是在犯罪。
有关文明礼仪教育心得体会篇七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诚信的教育
过去人们之间相互信任,而如今,再亲近的人之间也相互提防,光怕上当,殊不知那些传销人员不就都是从自己身边的好友骗起的吗?因此,我认为在小学阶段开始就对学生进行诚信美德教育十分重要。由于小学生的感性特点,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时,能够用讲故事的手法,比如,讲诚信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时就能够应用曾子杀猪的故事。故事说的是,曾子的媳妇要去赶集,儿子也要跟着,为了不让儿子跟着,就跟儿子说回来给儿子炖肉吃。结果赶集回来的她,发现曾子正要把家里唯一的一头猪宰杀,并想阻止曾子。曾子对她说,你不是答应了回来要给儿子炖肉吃吗?媳妇说,那不是说着玩的吗,你还当真了。
曾子说,那当然,应对孩子,我们大人必须要说到做到,否则,以后孩子又怎能相信我们呢?听了这则故事后,学生都十分震撼,认为曾子做得十分对。我又问学生,在我们的生活中,父母是不是也以前这样跟我们轻易许诺过呢?很多孩子回答:是。但父母事后遵守承诺的没有几个,可见诚信品质的养成需要校园和家长共同努力,家长要做好榜样,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边人的榜样力量更是无穷的。透过我们的研究发现,为什么我们有的孩子爱撒谎,问题不在孩子身上,而是出在家长身上,家长诺尔不践的言行给孩子树立坏的榜样,这不得不令我们深思。在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时,家庭务必和校园构成合力,才能收到好的效果,试想,校园的教育再成功,到了家里,学生感受到完全相反的氛围,我们的教育也会失败。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尊重教育
人人都有获得他人尊重的愿望,在与人交往中,我们既期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又要体谅到他人也有获得尊重的需要,从而做到自觉尊重他人,从而获得他人对自己的尊重,一个事事、处处以自己为中心的人,是不会受到他人欢迎的。对学生进行尊重教育,从平等教育开始。我们要告诉学生,人从一出生开始就是平等的,不存在任何高低贵贱之分,不论你的身份如何、财富如何、地位如何,我们都要平等地对待周围的每一个人。不可否认,在我们的社会上,在我们的周围,还有一些人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的人,不能平等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对待身份比自己特殊,地位比自己高,财富比自己多的人奴颜婢膝,对不如自己的人,则高高在上,实际上这对子女教育十分不利。
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是透过自己的诚实劳动挣钱养活自己,就没有什么能够自卑的。所有的不同的工作只是社会的分工不同而已,并无高低贵贱之别。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做到对他人的尊重。对学生进行尊重教育,需要引导学生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包括老师、同学、家长和社会上的每一个人,有的学生见到环卫工人,捂着鼻子走,这就是对环卫工人的不尊重,试想,没有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我们的城市怎样能有如此洁净,我们的生活怎样能如此完美?另外,尊重他人需要尊重他人的劳动。在校园里,认真听老师讲课,就是尊重老师的劳动,相反,老师上课讲课,自己在下边搞些小动作,就是对老师的不尊重。课堂上,其他同学认真回答老师的问题,我们认真听,就是给予同学们的尊重,相反,我们不认真听,就是对同学的不尊重。在家里,对父母的辛勤付出,我们也要表示感谢,否则,就是对父母劳动的不尊重。
同样在社会上,我们乱扔垃圾,不把垃圾扔进垃圾桶,就是对整个环卫工人群体劳动的不尊重。尊重他人就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人人都享有受到他人尊重的最起码的权利,对于他人人格的尊重是最基本的。因此,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侮辱他人,不能谩骂他人,不能无中生有中伤他人,这都是对他人人格尊严的尊重。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除了以上两点外,我们还要教育学生学会用文明文明用语,比如,得到别人的帮忙,要记得说声“谢谢”,给别人造成不便,要记得说声“抱歉”,跟人分手,要记得说声“再见”,等等。这些文明用语的使用,将会使人际关系更和谐。牢记以上这些,我们才能成为文明的人,才能成为广受欢迎的人。
有关文明礼仪教育心得体会篇八
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从个人角度来看,一是有助于提高个人的自身修养二是有助于人美化自身、美化生活,三是有助于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们的人际关系;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可以美化企业形象,提高顾客满意度和美誉度,最终达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比如说自己对于各种礼仪的掌握还不够,或多或少还有“按着制度做,服务态度准没错”的思想。 勤奋学习、学以致用;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发扬、团结共事;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要团结同学一起工作,要尽可能过朴素的生活,要结交良师益友,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温文尔雅,落落大方,见义勇为,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华夏儿女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素养。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
作为中国人,我们在对外宾捡垃圾的行为表达敬意的同时,也更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中国有让我们引以为骄傲的秀丽风光,更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然而秀丽风光今天仍在,美好礼仪却被一些国人丢得差不多了。
再看看我们的孩子们。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生长起来的独生子女,在文明礼仪方面也存在着诸多的不文明的言行:在家庭中,长辈们重智力学习轻德育教育,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忽略了对孩子文明礼仪的教育,导致了他们对家人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与父母沟通,不理解家长的辛苦,不珍惜家长的钱财,不分担家庭的劳动,一味索取不知奉献;在学校里,不听从老师的教诲,说一些时髦的脏话,穿一些奇特的衣服,留着时尚的发型;不知道认真学习,在校园内大声喧哗,乱扔垃圾。这些行为直接影响同学们的健康成长,也影响了学校的形象。孔子云“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文明礼仪时刻提醒我们周围还有别人的存在,我们的行为会相互影响,人与人之间应该建立一种现代化的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
其实,要想成为一名“讲文明,树新风”的时代青年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只要我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就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身边做起。讲文明语言,平时不讲粗话、脏话;遵守校规校纪,不旷课、不迟到早退、不打架斗殴、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吐口香糖、不乱扔垃圾;仪表整洁大方,在校期间不化浓妆、不配戴首饰、不穿奇装异服;尊敬师长,见了老师主动问好;团结同学,提倡文明上网,科学上网;不看不健康的书籍和录像;生活俭朴,不比吃穿,不浪费粮食。在家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体谅父母工作辛苦,生活节俭。
社会的全面进步不仅体现在物质的充足、技术的先进上,更需要陶冶完美的精神、高尚的人格。促进全社会成员健康人格的构建,需要重建礼仪,让人们心灵相通,友好相处,在和谐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心灵上的满足。这就需要我们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礼仪基础上,重建新的、体现时代要求的文明礼仪,让中国在成为经济强国的同时,也成为新世纪的“礼仪之邦”!
让我们全校上下,携起手来,让文明礼仪之花开满校园的每个角落,为把我校建设成为一流的现代化名校而不懈努力吧!
有关文明礼仪教育心得体会篇九
一、养成教育认知定位要准确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我们首先就应当对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有正确的认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校园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那里的健康,不仅仅指身体,还包括心理,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文明礼仪素养。因而,大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应当包含以下三个层面的含义。
(一)养成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养成教育是促使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必要手段。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向前发展,有序前进,就是因为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构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为规范,制约着所有社会成员的行为,平衡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行为规范是人类社会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但是,对于人类个体而言,行为规范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不断地学习才能获得。任何时代都需要人们选取贴合时代要求的恰当教育模式对社会成员进行教育,最终帮忙他们构成合乎社会要求的规范行为。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了解社会行为规范,理解并主动践行规范,是大势所趋,是历史的必然。
(二)养成教育是个人思想品德的外化显现
决定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通常不是听他说些什么,而是看他是如何做的,正所谓“听其言,观其行”。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我们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人;进行节制,才能成为节制的人;有勇敢的表现,才能成为勇敢的人。”[1]从这个好处上说,行为是衡量思想道德状况的外在显现。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忙受教育者构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本质上来看,属于思想道德教育。而大学思想道德教育是高校永恒的话题。在构建和谐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天,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是时代的必然。
(三)礼仪养成需要终身教育
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早期的社会化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继续社会化是在成年期;再社会化是指工作以后。从自然人过渡到贴合社会规范的社会人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教育,因为礼仪养成教育是人的社会化必要手段。因此,在20世纪60年代有学者提出终身教育。目前,学界普遍认为礼仪养成教育的对象应当是中、小学生,甚至是学龄前儿童,而不是大学生。从理论上讲,这没有错。根据人的社会化历程,人们确实应当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人以后学习文明礼仪行为背后深层的道理,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进而学习高深的专业理论知识,顺利实现向社会化的转变。而实际状况却是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或基础阶段校园教育的忽略,当今的大学生不懂基本的文明礼仪,处处出现行为失范现象。这就意味着大学生需要继续社会化,需要养成教育,不断强化文明行为的训练,以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构成健全的人格,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养成教育资料要精细
所谓精细,是指养成教育的资料要具体细化,贴近受教育者的生活。适宜的教育资料是养成教育取得有效成果的关键。大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历来是高校的工作重点,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多年来我们常抓不懈,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养成教育的资料过于空洞,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差甚远,学生不感兴趣,主动性不高,因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衡水学院为迎接20xx年教育部本科质量评估,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
其主旨是将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资料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诸要素紧密相连,将养成教育的资料限制在课堂、宿舍、餐厅、校园四大学生主要活动区域内,对于每个区域内正确的行为规范都有明确的要求,并指出哪些行为是不当的。例如,课堂学习“十要十不要”、宿舍生活“十要十不要”、就餐文明“十要十不要”、校园文明行为“十要十不要”、学生干部作风“十要十不要”等等。由于养成教育资料细化,教育资料贴近学生的生活,各项规定也像指路明灯一样,让学生的行为有据可依,有理可循,所以大学生愿意从内心深处真正理解规范、认同规范,进而遵守已有的规范。
三、养成教育方式要灵活多样
教育方法是到达养成教育目标的重要工具,而恰当运用各种教育方法是获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必要条件。衡水学院在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中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教师垂范,引领风尚
教师在校园教育中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在校园生活中,和学生打交道最多的人是教师。学生不仅仅从教师那里汲取专业知识,更愿意把教师当成榜样去模仿。因此,在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中,教师本身要具备高尚的品德、言行合一的操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激发学生向他学习的动力。衡水学院把学风建设与教风建设有机结合,将教风定位为“敬业树人”,明确了教师的首要职责是爱岗敬业,为学生的学习树立良好的榜样。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也是教师的分内之事。
(二)主题班会,体验感悟
主题班会也是养成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它充分发挥了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教育原则。衡水学院每学期都开设主题班课,有固定的班会时间和地点。在每学期之初,辅导员根据德育大纲的要求做好班会计划,拟定班会主题,然后安排学生具体操作。这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对整个过程进行有效指导。学生作为班会的主导者,更容易吸引其他同学参与,发表内心真实的想法,从情感上产生共鸣,加深学生对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必要性的认知度,激发学生督促自我养成良好日常行为习惯的用心性。
(三)校园督导,规范行为
人总是有惰性的,仅仅依靠学生自身的感悟就期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很难的。这时候就需要外在的监督强制力量。为此,衡水学院由学生处牵头,成立了文明礼仪督导小组,定时定点对校园里出现的不文明现象进行督查。每一天早晨6点半在餐厅检查文明就餐状况,督促学生吃完饭后主动收拾餐具,将其放到固定收餐位置;每一天7点半,检查把食物带进教室的学生;8点半,检查宿舍卫生;下午5点在校园内巡视,劝阻学生搂搂抱抱、乱丢果皮等不文明现象。经过3个多月的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以前不文明现象大为减少。
(四)美化环境,陶冶情操
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不仅仅仅是指鸟语花香、树木林立的自然环境,更是指安定有序、布局合理具有整体美感的人文环境。只有自然与人文的有机统一,才能潜移默化影响人的行为,到达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衡水学院在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中充分发挥了环境育人的作用。如在校园显著的位置张贴激励性口号、名人名言;充分发挥美术和广告专业学生的专业特长,创设与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相关的壁画,建设教室文化、寝室文化、走廊文化、墙壁文化,使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展现极具生命力的文明礼仪之风。
这样不仅仅美化了校园环境,而且充分发挥其陶冶、激励、感染、提示的功能,使学生生活在这一环境中耳濡目染,启迪智慧,提高审美情趣,美化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综上所述,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既要注重显性规章制度对学生的约束作用,又要注意隐性环境对学生的熏陶作用,更要注重充分挖掘学生个体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培养学生对礼仪的正确认知潜力。只有多管齐下,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有关文明礼仪教育心得体会篇十
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从个人角度来看,一是有助于提高个人的自身修养二是有助于人美化自身、美化生活,三是有助于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们的人际关系;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可以美化企业形象,提高顾客满意度和美誉度,最终达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比如说自己对于各种礼仪的掌握还不够,或多或少还有“按着制度做,服务态度准没错”的思想。 勤奋学习、学以致用;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发扬、团结共事;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要团结同学一起工作,要尽可能过朴素的生活,要结交良师益友,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温文尔雅,落落大方,见义勇为,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华夏儿女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素养。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
作为中国人,我们在对外宾捡垃圾的行为表达敬意的同时,也更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中国有让我们引以为骄傲的秀丽风光,更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然而秀丽风光今天仍在,美好礼仪却被一些国人丢得差不多了。
再看看我们的孩子们。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生长起来的独生子女,在文明礼仪方面也存在着诸多的不文明的言行:在家庭中,长辈们重智力学习轻德育教育,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忽略了对孩子文明礼仪的教育,导致了他们对家人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与父母沟通,不理解家长的辛苦,不珍惜家长的钱财,不分担家庭的劳动,一味索取不知奉献;在学校里,不听从老师的教诲,说一些时髦的脏话,穿一些奇特的衣服,留着时尚的发型;不知道认真学习,在校园内大声喧哗,乱扔垃圾。这些行为直接影响同学们的健康成长,也影响了学校的形象。孔子云“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文明礼仪时刻提醒我们周围还有别人的存在,我们的行为会相互影响,人与人之间应该建立一种现代化的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
其实,要想成为一名“讲文明,树新风”的时代青年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只要我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就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身边做起。讲文明语言,平时不讲粗话、脏话;遵守校规校纪,不旷课、不迟到早退、不打架斗殴、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吐口香糖、不乱扔垃圾;仪表整洁大方,在校期间不化浓妆、不配戴首饰、不穿奇装异服;尊敬师长,见了老师主动问好;团结同学,提倡文明上网,科学上网;不看不健康的书籍和录像;生活俭朴,不比吃穿,不浪费粮食。在家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体谅父母工作辛苦,生活节俭。
社会的全面进步不仅体现在物质的充足、技术的先进上,更需要陶冶完美的精神、高尚的人格。促进全社会成员健康人格的构建,需要重建礼仪,让人们心灵相通,友好相处,在和谐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心灵上的满足。这就需要我们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礼仪基础上,重建新的、体现时代要求的文明礼仪,让中国在成为经济强国的同时,也成为新世纪的“礼仪之邦”!
让我们全校上下,携起手来,让文明礼仪之花开满校园的每个角落,为把我校建设成为一流的现代化名校而不懈努力吧!
有关文明礼仪教育心得体会篇十一
为促进学生提高礼仪意识,自觉践行文明礼仪,弘扬传统文化,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我中队在本学期开展了“文明伴我行,礼仪伴我长”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具体是:
开展“我身边的礼仪”故事比赛,“校园竞开文明花”演讲比赛,“画身边的文明礼仪”等活动。
利用国旗下讲话、周会、中队会等时间,对学生深入开展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大力推进文明礼仪。
通过活动,我想谈几点体会:
1、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者,承担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光荣职责。教师的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都成为学生和社会的楷模。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那会影响到学生,作为班主任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
2、建立文明监督小队,各小队要认真实施监督任务。
3、在学生中开展 “做文明学生,做合格小公民”。比一比,谁能在校勤学识礼、关心同学、尊师爱校,遇到师长要问好、行鞠躬礼,同学之间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做一个好学生;能在家孝顺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爱惜东西、自觉做家务劳动,做一个好孩子;能在社会敬老爱幼、爱护公物、遵守交通规则、遵纪守法。
4、结合每周的升旗仪式,我们把它作为培养学生文明礼仪的一次庄重而严肃的教育活动。在升旗仪式过程中,开展看谁站最笔直、行礼最标准、歌声最嘹亮的比赛,我们应该把爱国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礼仪养成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既庄严实在、又有教育效果。
5、把树立典型与带动全面结合起来。
我们要弘扬先进,树立典型。定期开展评比“文明小标兵”、“文明好学生”、“雏鹰争章评比”活动,每月评比一次。表扬先进,鼓励后进。
6、把学校与家庭结合起来。
学生的礼仪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应该经常和家长取得联系,和他们多交流,争取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共同教育好学生。鼓励学生争当文明小标兵,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要最大限度地落实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相配合,使学校的礼仪教育从学校延伸到家庭。
相信,通过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学生勤学、知礼,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会进一步养成,会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
有关文明礼仪教育心得体会篇十二
文明礼仪,不仅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文明礼仪是传承文明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千百年来礼仪之风传承至今,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着称于世。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务必有良好的文明礼仪。这样的人,才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对他们进行品行教育,是家庭、校园乃至全社会的重要任务。它要求儿童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培养儿童高尚的品格和情操,包括爱国教育、遵纪守法教育,以及团结友爱、诚实信用、热爱劳动、文明文明教育,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以下是笔者几年来小学生品行教育探索的一些体会和看法。
一、以身作则,潜移默化
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学生身边人的一言一行,他们都会模仿。而教师与他们朝夕相处,所以就是他们直接模仿的对象,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时候,教师应作为学生最具体的看得见的活教材,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不许学生做的,教师决不能做。这种教育方法不带有任何强制压力,学生易于理解,是其它教育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师的身教能够影响学生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文明。有些学生,在同学之间,经常说粗口话,搞恶作剧、做不文雅的动作,惹事生非等等,针以这些不良现象,如果教师在注重“言传”的同时,更注重身教。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就是教师不仅仅经常在孩子面前讲文明礼的道理,更重要是的以身作则。比如:我班里原先有两位学生文明文明较差,给其他同学也带来很大影响。
于是,我经常个别对他们进行文明文明教育,课堂我尽量使自己的言谈举止文雅大方,从不用粗话骂学生,课间,我尽量多到学生中,个性是在两位文明文明较差的学生面前,我尽量使用文明用语。学生不留意碰着我,我微笑地对他说:“没关系”。如有学生替我拿东西,我很客气地对他说:“谢谢你”,路上或者别的地方遇见学生,我文明地跟他们打招呼;如果我不留意碰着学生或给学生增添了麻烦,我总是主动道歉地说“对不起”“请原谅”等等。经过我一段时间的努力,那两位文明文明较差的学生及其他同学的文明文明明显好转。
2、让学生守纪。要想使自己的学生遵守纪律,教师首先要带头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园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学生的一面镜子。试想,一个上课经常迟到、旷课的老师,去教育学生不要迟到、旷课,学生会听他的吗?一个经常骂学生、说粗口话的老师,去教育学生不要骂人、不说粗口话,学生会听他的吗?等等。这样的老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如何,大家可想而知。
3、让学生守公德。有些学生,不明白什么是“公德”,也不明白遵守公德的好处和不遵守公德的不良影响。所以,他们常常因为娱乐而做出不道德的事,给班级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如:校内校外乱涂乱画、损坏公物、践踏花草树木、随手乱扔果皮纸屑等等。如要制止这些不道德的行为,教师除了常跟学生讲道德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化学生。如:我们班级就有很多学生不守公德。看电影时大声喧哗,看到校园里有废纸,不能主动捡起来。于是,我决心走到学生中去,用行动去感化他们。当我发现学生随手扔果皮废纸时,我当着他的面不声不响地把它捡起来,放进垃圾桶里;当我发现学生在墙壁上或别的地方乱涂乱画时,我当着学生的面不声不响地把它擦掉;当我发现学生践踏花草时,我立刻过去当着他的面把花草扶正等等。教师的行动,慢慢地在学生身上表现出来,到第二个学期,大部分学生能遵守“公德”,不守公德的现象很少发生。
4、让学生热爱劳动。此刻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从来不做事,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来到校园,不要说什么繁重的劳动,就连一般的大扫除都不肯参加。针对这种状况,我首先从家长工作做起,利用家长会跟家长讲如何配合老师教育孩子热爱劳动,培养孩子的劳动潜力。父母亲要经常安排孩子参加各种劳动,在校园,每次大扫除或其它劳动,我都带头干,哪里脏、哪里任务重,我就到哪里,做孩子们的表率,每次劳动结束,我都对本次劳动表现最用心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给予表扬。这样,教师的行动和优秀同学的行动就慢慢感化其他同学,使全体同学都热爱劳动。另外,我还在品德课上讲一些领袖人物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故事,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成立光荣榜,弘扬好人好事
班级里成立光荣榜,大力弘扬发生在学生中的好人好事,如班级成立表扬栏,好人好事登记薄;向校园雏鹰电视台投稿,成立好人好事宣传栏等。使那些用心做好事的同学觉得光荣而自豪,觉得更就应那样做,也能使其他同学受到熏陶感染,从而在学生中构成人人做好事、个个争先进的风尚。
三、在活动中进行品行教育
如组织学生为班里较困难的同学捐一些学习用品、看望孤寡老人、残疾人,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样,培养了孩子助人为乐、关心他人的品质。组织学生清明节祭扫烈士墓,看革命影片,听英雄人物报告,这样,那些英雄人物的事迹就自然而然地感化学生,使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立志为祖国献身的思想品德受到教育。另外,还能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到社会上去观察,去与那些违法违纪的行为作斗争,并且让学生集中讨论交流活动的体会。这样,能使学生进一步懂得哪些是不良行为,从而加深了对坏人坏事的憎恶。诸如此类活动,要经常开展,做到持之以恒,才能到达教育效果。
总之,小学生品德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并不是千篇一律。这看具体状况,因人、因地、因时而定,力争把他们培养成为新时代的接班人。
有关文明礼仪教育心得体会篇十三
文明礼仪,不仅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文明礼仪是传承文明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千百年来礼仪之风传承至今,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着称于世。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务必有良好的文明礼仪。这样的人,才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对他们进行品行教育,是家庭、校园乃至全社会的重要任务。它要求儿童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培养儿童高尚的品格和情操,包括爱国教育、遵纪守法教育,以及团结友爱、诚实信用、热爱劳动、文明文明教育,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以下是笔者几年来小学生品行教育探索的一些体会和看法。
一、以身作则,潜移默化
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学生身边人的一言一行,他们都会模仿。而教师与他们朝夕相处,所以就是他们直接模仿的对象,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时候,教师应作为学生最具体的看得见的活教材,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不许学生做的,教师决不能做。这种教育方法不带有任何强制压力,学生易于理解,是其它教育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师的身教能够影响学生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文明。有些学生,在同学之间,经常说粗口话,搞恶作剧、做不文雅的动作,惹事生非等等,针以这些不良现象,如果教师在注重“言传”的同时,更注重身教。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就是教师不仅仅经常在孩子面前讲文明礼的道理,更重要是的以身作则。比如:我班里原先有两位学生文明文明较差,给其他同学也带来很大影响。
于是,我经常个别对他们进行文明文明教育,课堂我尽量使自己的言谈举止文雅大方,从不用粗话骂学生,课间,我尽量多到学生中,个性是在两位文明文明较差的学生面前,我尽量使用文明用语。学生不留意碰着我,我微笑地对他说:“没关系”。如有学生替我拿东西,我很客气地对他说:“谢谢你”,路上或者别的地方遇见学生,我文明地跟他们打招呼;如果我不留意碰着学生或给学生增添了麻烦,我总是主动道歉地说“对不起”“请原谅”等等。经过我一段时间的努力,那两位文明文明较差的学生及其他同学的文明文明明显好转。
2、让学生守纪。要想使自己的学生遵守纪律,教师首先要带头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园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学生的一面镜子。试想,一个上课经常迟到、旷课的老师,去教育学生不要迟到、旷课,学生会听他的吗?一个经常骂学生、说粗口话的老师,去教育学生不要骂人、不说粗口话,学生会听他的吗?等等。这样的老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如何,大家可想而知。
3、让学生守公德。有些学生,不明白什么是“公德”,也不明白遵守公德的好处和不遵守公德的不良影响。所以,他们常常因为娱乐而做出不道德的事,给班级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如:校内校外乱涂乱画、损坏公物、践踏花草树木、随手乱扔果皮纸屑等等。如要制止这些不道德的行为,教师除了常跟学生讲道德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化学生。如:我们班级就有很多学生不守公德。看电影时大声喧哗,看到校园里有废纸,不能主动捡起来。于是,我决心走到学生中去,用行动去感化他们。当我发现学生随手扔果皮废纸时,我当着他的面不声不响地把它捡起来,放进垃圾桶里;当我发现学生在墙壁上或别的地方乱涂乱画时,我当着学生的面不声不响地把它擦掉;当我发现学生践踏花草时,我立刻过去当着他的面把花草扶正等等。教师的行动,慢慢地在学生身上表现出来,到第二个学期,大部分学生能遵守“公德”,不守公德的现象很少发生。
4、让学生热爱劳动。此刻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从来不做事,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来到校园,不要说什么繁重的劳动,就连一般的大扫除都不肯参加。针对这种状况,我首先从家长工作做起,利用家长会跟家长讲如何配合老师教育孩子热爱劳动,培养孩子的劳动潜力。父母亲要经常安排孩子参加各种劳动,在校园,每次大扫除或其它劳动,我都带头干,哪里脏、哪里任务重,我就到哪里,做孩子们的表率,每次劳动结束,我都对本次劳动表现最用心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给予表扬。这样,教师的行动和优秀同学的行动就慢慢感化其他同学,使全体同学都热爱劳动。另外,我还在品德课上讲一些领袖人物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故事,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成立光荣榜,弘扬好人好事
班级里成立光荣榜,大力弘扬发生在学生中的好人好事,如班级成立表扬栏,好人好事登记薄;向校园雏鹰电视台投稿,成立好人好事宣传栏等。使那些用心做好事的同学觉得光荣而自豪,觉得更就应那样做,也能使其他同学受到熏陶感染,从而在学生中构成人人做好事、个个争先进的风尚。
三、在活动中进行品行教育
如组织学生为班里较困难的同学捐一些学习用品、看望孤寡老人、残疾人,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样,培养了孩子助人为乐、关心他人的品质。组织学生清明节祭扫烈士墓,看革命影片,听英雄人物报告,这样,那些英雄人物的事迹就自然而然地感化学生,使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立志为祖国献身的思想品德受到教育。另外,还能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到社会上去观察,去与那些违法违纪的行为作斗争,并且让学生集中讨论交流活动的体会。这样,能使学生进一步懂得哪些是不良行为,从而加深了对坏人坏事的憎恶。诸如此类活动,要经常开展,做到持之以恒,才能到达教育效果。
总之,小学生品德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并不是千篇一律。这看具体状况,因人、因地、因时而定,力争把他们培养成为新时代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