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做教师心得体会总结(十三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做教师心得体会总结篇一
最近,在省教育厅号召下,大江南北的教师掀起了“向学习”的热潮。先进事迹使我深受感动,她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是我学习的楷模。我将在这些先进教师先进事迹启迪和鼓舞下,树立正确荣辱观,努力增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使命感,做一个富有爱心的好老师。
优秀教师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开展所有工作都要落实在一个"爱"字之上。
爱生,就要爱的有“真情”。爱,是教育的本色,爱孩子赛妈妈,爱园胜爱家,以无限的真情去关爱身边的一切,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我们应当不厌其烦的耐心指导;当学生做错了事的时候,我们理性的指导分析,让学生知道做错事的原因。我经常对自己说“假如我是孩子”,所以我就会用温馨的语言教育学生,用母亲般的爱感化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犹如父母,甚至胜于父母。对待别人的孩子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当我们希望别人怎么教自己的孩子时,就一定得怎么教别人的孩子,我们都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假如他们是我的孩子,家长对我们寄予很大的希望,所以,我得要把他们都看成是自己的孩子,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真诚的爱他们,用积极的情感去感染他们,扣击他们的心扉,激起他们感情的波澜,这是一种责任。我们要像慈母一样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比如:孩子身体不适时,我们应该嘘寒问暖;孩子有缺点或不足时,不歧视,不挖苦,不嘲笑,应该有颗包容之心,要想到:他们是孩子,拥有犯错误的权利;当孩子的优点或进步时,要及时表扬,加以肯定和鼓励,……总而言之,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细心和关心让孩子真正能健康快乐地成长,那才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爱生,就要爱的有“智慧”。思考,是教育的冷色。“学”,是刻苦钻研的永恒追求。是的,教师的生命在课堂,思考的背景里总是有那么多沉寂与孤独,在未知的世界里探索应该给予学生的一切,我们应该千方百计的去寻找在教学思路和设计环节中学有所得,悟有所获。疲于应付、有悖常理的对待将会让良心受到谴责,我们在做准备的时候总是想着让内容更充实、丰富,而更多的忘记了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他们的接受程度,忘记了我们也曾经是学生,忘记了我们自己在学习时遇到困难的时候是多么的无助。还记得,在上一次青年教师公开课中,我最多的思考就是课堂是否以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设计问题并如何呈现引领,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通过询问同学们的需要,对有些想法进行了适当的改进,有效果也有更新的思考。学生的智慧和能力是无穷的,当你为他提供一个舞台,他将是最真实的学习主人,当你为他创造一个机会,他将是最出色的生活演员,当你为他插上一双翅膀,他将成为这个爱的世界中最能体现教育声音的精彩元素。正是因为这样的追求,我的思考里总是在不断的延续冷色的冲击、并渴望与暖色的汇合。
像这样优秀教师的事迹,感染人,鞭策人,激励人。他们的事迹使我更深刻的感觉到,教师的辛劳、付出,也是一种收获与享受。既然我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我就要用我的真情与激情,用我的爱心与恒心把这份光和热永远延续下去。
做教师心得体会总结篇二
作为我们这一代人,自从当了老师开始就把自己的全部献给了教育事业,不管当初是怎样走上这个岗位的,可以说大多数人都是对得起老师这位称号的。
左相平所做的也是大多数老师在做作的,无论是关心学生学习,还是关心学生的成长,还是关心学生的未来,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身体成长上,我们大多数老师都在做作这样相同的事情。
我们许多老师都是在默默无闻地做作这样相同的事情,许多老师去了又有许多老师来了,还是在做作这样一个相同的事情,许多人的事迹我们没有人去发现去挖掘,也没有人去在乎这样的事情,但是老师的工作最终还是需要有人干的,仍然还是会有许多象左相平老师一样去实实在在干好老师工作的老师,所幸的是左相平老师的工作被挖掘了出来,让人们知道还有那么一些人在为教育事业默默无闻地工作着。
我们知道我们的时代在进步,科学在进步,社会在进步,人们在生活和工作当中需要的知识在进步,我们许多的老师并不缺少实实在在的工作精神,但是却缺少迅速适应社会变化的精神,或者说是能力,当这时候我们最需要的是如何让我们尽快地适应这种变化,拥有这种精神。
左相平老师说得好, “ 我实际上没有什么信念,我就想当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当一个家长放心的老师,当一个人民满意的老师,不要误了学生,就是这样,其他的也没有想过。我从心里想的就是你既然爱这个岗位你就要让学生喜欢你。 ”
要当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当一个家长放心的老师,当一个人民满意的老师,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是好说不好做的,特别是当一个现代让学生喜欢、家长放心、人民满意的老师就更不容易了,因为我们现代的教育不只要实实在在的工作精神,还需要大胆创新的精神,需要实现 “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 的教育理念的能力。
我们学习左相平老师,实际上我们是要能够借这东风,达到我们在教育教学能力上彻底转型的目的,我们现在的许多老师每天都在工作上辛苦地干着,可是总不见效果,为什么呢?因为在做许多无用功。我们现在的教育教学不只是要苦干,还需要巧干,不会巧干是不可能干好现在的教师工作的,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去独立自主的学习,是如何建立学生能够终身学习的教育机制,然而我们现在的许多教师的力气都没有作在刀口上,而是用在了刀背上,所以见效微小。
当然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如何是与这个学校的领导者如何去进行管理和要求是有着很大关系的,左相平老师的教学成功不只是因为他的教学能力方面,还在于他本身就是校长,他的管理,他的决策自然就是符合他的教学要求的理念的,而我们其他的学校是否也是这样的符合教师们的能力尽量发挥的理念呢?
比如在备课上、在上课上、在管理学生上、在学生作业上、在学生辅导上、在营造教学环境上、在保证教学条件上、在处理师生关系上、在考勤方式上等等许多相关问题上都会带来不同的正面影响或者负面影响。
如果我们是真的为教育教学着想,那么这些问题是不可能被忽视的。
我希望我们学习左相平老师的事迹,是为了借一个让我们的教育事业获得进一步发的机会,而不是以往那些徒有形式的老套模式。
蜡烛精神永不朽!
做教师心得体会总结篇三
在许多人看来,教师是传播知识和文化的使者,笔者认为,除此之外,教师也应是带给学生快乐幸福的使者。
近年来,学生因厌学而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记得一位辍学女生这样说:“去学校读书太没意思了,只有负担没有快乐,只有压抑没有幸福。”也许她的话只是片面之词,但我们还是不得不反思: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对学生逐渐没有了吸引力?为什么我们的课堂不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和快乐?记得作家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里这样写道: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她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为什么学生不愿意放假,不愿意离开老师?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在学生心目中老师是快乐幸福的使者,而学习也是一件快乐大于辛苦的事情。通过以上两种现象,笔者认为,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知识的魅力是我们每位教师的职责,让学生在充满希望、快乐和幸福的氛围中生活是我们每位教师努力的方向。那么,我们教师该如何扮演好快乐幸福使者的角色呢?
提升个人魅力,打造魅力课堂。教师有魅力,学生就会为之折服;课堂有魅力,学生就如沐春风。
首先,教师要用高雅的气质感染学生。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它告诉我们,学生先是被教师的精神气质所折服,然后才听从教师的教导。那么,教师应具备怎样的气质呢?笔者认为,正如温说的,教师要“有比黄金还要贵重的诚信,有比大海还要宽广的包容,有比爱自己还要宽宏的博爱,有比高山还要崇高的道德”,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的道德模范和高大的“人师”,并用自己的言传身教使学生具备阳光般的心态和健康的人格。
其次,教师要用渊博的知识吸引学生。当今社会,知识发展日新月异,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博览群书,既要做该学科的专家或“经师”,也要做其他学科的“杂家”。教师有了渊博的知识,上起课来才能洒脱大方、游刃有余,学生听起来自然也是一种享受。
提高教学效率,打造快乐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是教育的生命,也是使学生走向成功、产生快乐的源泉。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打造快乐课堂呢?
投入百倍激情,唤起学生的快乐。华南师范大学刘良华老师曾说:
“一位好教师应该是有激情的教师,因为激情能使人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而陶醉。”教师在教学中要投入激情,以感染、带动学生,使学生神经兴奋、感情丰富、思维敏捷,使师生间的信息交流产生共鸣。
实施精品教学,生成学生的快乐。精品教学意味着教师教学的每一步设计都应是“增一分则多,减一分则少”,是精致而有效的。要达到这种水平,教师就必须在吃透教材的同时,补充教材、更新教材,要对知识重点、难点、盲点进行通盘梳理,全面整合、提炼;要对知识进行消化创新,使学生最易接受也最乐于接受。只有经过这样一番努力,学生学起来才会变得生动有趣、事半功倍、轻松快乐。
设计适当互动,激发学生的快乐。师生或生生互动是调节教学气氛的“味精”,适当安排互动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掀起教学高潮,使课堂成为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舞台,并使师生的身心得以愉悦,精神得以充实。
教授有效方法,强化学生的快乐。达尔文对方法的阐述有一句名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师平时应注意了解、收集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的疑难,得出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有效方法。学生扫除了学习上的“拦路虎”,学习自然会更顺利。
坚持以人为本,打造幸福课堂。教育的对象是人,所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就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关爱每一位学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教师必须要有一颗伟大的爱心去滋润学生,要从生活上关心学生的饥饱冷暖,从学习上关心学生的得失成败,从情绪上关心学生的喜怒哀乐。这样,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学生才会把教师当成真心朋友,才能达到陶行知所说的“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
赏识每一位学生。“赏识就会产生奇迹。”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赏识学生的点滴进步。在赏识学生学习的同时,也要赏识学生的为人处世、个性特长,不以分数论英雄。
总之,教师只有把学生放在心上,学生才会把教师放在台上,让我们行动起来,做好学生智慧的引领者、快乐的点燃者、幸福的奠基者,做一名给学生带来快乐幸福的使者。
做教师心得体会总结篇四
多年的农村教书生涯,让我习惯于寂寞,养成了读书的嗜好。每当夜深人静时,一个人坐在灯下,捧着一本书细细读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故人云:“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我对古书读得很少,自然也谈不到知天下事。却读了一些现代人的书,对现代的事倒也略知一二。其中大多是教育类书籍,从教育理论到实践都有涉猎,在这些书籍中,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让我受益匪浅,从他的教育故事中得到了启发,从他的思想中寻求着支柱……
李老师所谓的“做最好的老师”,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这也是对李开复的《做最好的自己》观点的另一种解读,李开复告诫中国青年朋友“人人都能成功”,要“选择自己的成功”,运用“成功同心圆”法则均衡自己的价值观、态度、行为,从自信、自省、勇气、胸怀、理想、兴趣、有效执行、努力学习、人际交流、合作沟通等方面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成为一个最好的自己。李镇西老师则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个教师的做法。做最好的自己,不断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他把想做一个“最好的老师”化为: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仔仔细细批改每一本作业,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次谈心,开开心心组织每一次活动。对此,我想到了自己,太浮躁,不能安心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有时,太拖拉,总是把今天的事拖到了明天;有时,也雄心勃勃,但总难坚持。回首自己走过的路,不禁惭愧万分。说实话,我对自己的某些方面是缺乏信心的,总觉得自己不管怎样努力都是无济于事的,李老师的话使我受到了启发,也增强了信心,只要我争取每天多读些书,每天都有点进步,每天都做得更好,每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我想我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李镇西老师说,“童心是师爱的源泉”,这就告诉我们,教育者应拥有一颗童心,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因为爱心滋润童心。回想自己的教学工作, 在教学工作中常有困惑与迷茫的时候——究竟应与学生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在面对学生时如何摆正自己的心态。我想,只有处理好了这个问题,教学才能变得从容,教育学生时才能处事不惊。看了李镇西老师的所作所为,我的收获极大。李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他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说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如果我们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
李老师对“优生” 的培养和对“后进生”的思想改造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他让“优生” 更优和引导“后进生”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以帮助他们树立“我是有缺点的一个好人”的道德自信的做法,让我深深折服。在教学中,我也总是能遇到让我气急败坏、大动肝火的学生。对于那些让人头疼的孩子李老师却是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平静了,教育也从容了。当然,李老师也认为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以及必要的合理惩罚。总之,“爱”,“理解”,“尊重”,“平等”与“责任”在李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教师的气度,教师的魅力。
“没有最好的老师,只有更好的老师”, 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比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我会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 看待,用“学生的情感” 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今天读李老师的书,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我深深懂得了:“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我不知道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对不对,也不知道我将来能否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但至少现在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尽心去做做为一名教师应尽的一切义务和责任。
“做最好的老师”,应该成为选择了教育事业的每个教师心中的追求!我也愿“做最好的老师”!
做教师心得体会总结篇五
我有幸参加了骨干教师培训,心情特别高兴,因为有许多教研员、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等聚会在一起学习。我们听取教育专家的报告,听了很多不同风格的老师讲课,每一天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在这里,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古人寥寥数语就将学习的重要性高度地概括出来了。学习的过程好比那未经加工的瑕玉,经过一番精雕细刻之后,呈现出一具“婀娜”的工艺品应具有的高贵与典雅。同样的,面对这场深刻而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日益复杂的学生思想道德,很多时候仍让我们有些雾里看花,无所适从,我们很需要学习,而此次骨干教师培训学习,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们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
培训中,专家教授的讲座,教师的授课,在言谈之中透露着充满哲理的思考也无不告诉我们:“成人”才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为了适应明天的社会,今天的教育必须改,而改革的成败首先在于更新教育理念,划时代的改革不能指望一步到位。通过短暂的学习生活,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真正地认识了新课程改革,认识到这场课改所具有的深远意义。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劳动力的素质就必须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样教育才能可持续性地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一句话: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也正是多元智能理论的写照。那我们学校教育究竟要做什么?是不是仅仅为甄别出一部分高智商者送他们进入高等学府即是终极目标?不,那是残酷的,今天的求学者明天都将步入社会参与社会经济建设,我们教师必须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发展他的优势智能,为他们的“成才”提供方向,让每一个人都能为社会发展尽己所能。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全民素质,才可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使我们在知识经济到来之际赢得入场券。而在这其中,我们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王有亮教授认为,教师的职业对象是人,是正在成长的儿童,不是没有生命的物,教师的职业内容是传授知识,是育人,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职业手段是教师自身的知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是复杂的脑力劳动。教师的劳动具有极大的创造性和灵活性、鲜明的示范性,教育效果具有长期性和长效性。学生成长是有规律的,教育是一门科学,教师需要通过专门的职业训练。现代教育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变革,教师要适应,要运用信息技术改善教育。科技快速发展要求教师有高深的专业知识。教师的专业性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提高的,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如果一种职业是人人可以担任的,则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教师如果没有社会地位,教师的职业不被社会尊重,那么这个社会的教育大厦就会倒塌,这个社会也就不会进步。我想,现今,教师数量趋于饱和,甚至开始过剩,要想不被淘汰,唯有居安思危,虚心学习方能立于不败之地。专家的分析颇为中肯啊!
还有师大82岁高龄的张教授对于教育,对于爱学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对教师来讲,廉价的爱是无原则的要什么给什么,真正的爱是当发现学生需要温暖时,不是你帮他点火取暖,而是给他一把柴刀,让他自己去打柴;给他火柴,让他自己去点燃生命的火焰。真正的爱,是要对学生进行很好的观察,绝对不要代替他去做任何事情,这种爱才是对他的一辈子负责的爱。只有真正的爱才能唤醒爱,这是张思明最切身的感受。“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我希望自己能够到达这个地步。成长的过程是需要爱、需要尊重与理解的过程。老师创造机会给学生更多这样的人生体验,是远比授业解惑更难也更重要的事情。”这是他多年的经验积累的教育之道,大气睿智!而我们时时包办学生的一切,自以为无所不能,老师永远是对的,是为他们好,没有功劳还有苦劳……这种“管家婆”似的教育已经落伍,不仅让自己成为很累的“怨妇”,更多地招致学生的不理解,甚至记恨。如何摸清新时代青少年的心理、思维特点,运用更科学的教育手段,提高育人效果,是张老师带给我最大的收获。
为什么我们的数学课学生不喜欢?不是他们厌学,也不是数学难学,是教师没有用心去寻求引起他们求知欲的方法,是我们自己的积淀太少太少,我们只能枯燥地、抽象地给他们一些死板的知识,似乎学数学的目的只为应对考试,这不仅仅是学生,更是数学老师的悲哀!如何让数学教学真正“活”起来,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20xx年掀起的课程改革的八年来,我们的教育教学无论在理念、方法、过程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教师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地研究、探索、实践着。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助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应该说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每一个教师不断追求的目的。王老师在讲座中提到:有效教学要以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为根本宗旨,要遵循教学规律,要关注教学效果、效率和效益,要提倡方法的多样化,而且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支撑。我尤其感到教师的专业素养的高低对有效教学是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它是有效教学的根本支撑。专业素养高的教师,他的课堂才会丰富多彩,无论是语言还是内容,他在课堂调控上会灵活多变。教师一定要具备反思的意识与实践意识。我们的教师平时实践的很多,但却缺乏反思提升的意识,每次上完课就算完成了任务,至于课堂的效果也许自己有些许的想法,但一回办公室因一些其他事物便不了了之,久而久之自己的教学没有任何长进,自己还感到很辛苦。其实,教师真的太需要实践智慧的提升。好多时候,挤出一些时间就可以完成的事,教师却不愿意挤,如王老师所说的,当课上完后,将从班里往办公室走的路上想到的这节课的成败写上那么三五十个字,坚持下去,反思能力就会增强。反思能力增强了,实践能力也就会提升。想想,很简单的事,但我们又有多少人坚持做下去了呢?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要求我们教师不能再是个教书匠,而应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研究什么?就是将自身和自身所从事的工作作为研究的对象,不断研究、批判、总结经验,从而得以不断发展。通过学习,我发现教科研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只是我们不能积极地抓问题,以问题为切入点着手研究。我们的问题意识、行动研究意识不强。而问题来源于哪儿?来源于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在学校,我们面对着千差万别的富有个性的个体,在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问题非常多,尤其是一些不好的问题就需要我们及时抓住,进行研究,以求在研究的过程中得以解决,促进学生发展。现代教育需要教师要具备的知识非常多,在研究中,需要调动教师的很多知识,而有些时候,我们的知识毕竟有限,所以就要求我们要边研究边学习,学习的最简单的方式便是阅读,如高万祥老师所说,教师应该是一个终身的图书馆,教师一定要是一个读书人,因为阅读能不断拓宽我们的知识面,让我们拥有思想,让我们的精神充实,让我们的思维更睿智,在学习中我们还能再进一步地发现问题的实质,再做进一步的研究。
就“怎样上好一堂课”, 王丽博士从理论层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倡导建构主义的理念:教师设计问题,引导讨论,从旁激发,支持并适时介入学生的学习,在批判传统教学观的基础上,提出了“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和知识结构的网络概念。他认为,教学是学生与教师、文本、环境等外在要素互动的过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激发者、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教师的作用是利用材料、情景来组织对话、协作等互动性活动,“问题解决学习”的“支架式教学法”和“抛锚式教学法”等典型的情景教学方式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梁淑静教研员还在“怎样评价一堂课”提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体系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学过程、评价过程与学生成长过程统一,评价在于激励学生,发现学生的潜能,评价更多的引发学生自控和反思,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而陶继新老师的“读书教学相得益彰”引起了我的思考,正如金利娟老师所说,很多老师在教学中步入一个怪圈:看着教参,走进课堂进行鹦鹉学舌似的教学,不管学生喜欢与否,陈词滥调一大堆,课堂成了一潭死水。教无定法,深厚的文化积淀才是高效教学的活水源头!如果每天用一小时读书,坚持一两个月,那么你备课的时间就能节省一个小时,而且备课的速度越来越快,上课也越发得左右逢源、得心应手,这正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教有功底课自彩”。教师读书是生命成长的必需,是使我们远离浮躁,淡薄名利的“心灵净化剂” ……
作为教师,我们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面对如此重大的革新,我们要做什么?关注未来,放飞希望。首要的是我们要更新观念,要敢于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条条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于创新。继而走上务实之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弃繁就简,走简单之路,返朴归真。直至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人”。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作为骨干教师培训对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所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
做教师心得体会总结篇六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小和尚在寺院担任撞钟之职。按照寺院的规定,他每天都能按时在早上和黄昏各撞钟一次。但半年下来,主持却很不满意,就把他调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小和尚很不服气的问住持:“难道我撞的钟不准时、不响亮?” 住持耐心地告诉他:“你的钟撞得很响,但钟声空泛、疲软,因为你心中没有理解撞钟的意义。钟声不仅仅是寺里作息的准绳,更为重要的是唤醒沉迷众生。因此,钟声不仅要宏亮,还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一个人心中无钟,既是无佛;如果不虔诚,怎能担当撞钟之职?”
是啊,小和尚不过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并没有融入一颗“唤醒众生”的心。其实做教师也是一样,必须用心,用心做教师才能成为优秀的教师。我平时注重加强学习,不断丰富自身文化积淀,提升完善自我。最近,我认真学习了《用心做教师——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十大定律》这本书。本书以经典的案例,情景式的叙述,流畅的语言,充满感情的评述,发人深省的剖析,娓娓道来、深入浅出,让我充分领会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有效的教育方法。回味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寻求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困惑的解决方法起到了很好的借鉴指导作用,让我受益匪浅。
《用心做教师》这本书阐述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十大定律:一、不甘于平庸,才能站在教育的舞台;二、不为浮名累,才能发觉品格的魅力;三、不放弃学生,才能提升教育的境界;四、不做教书匠,才能保持灵性和活力;五、不高高在上,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六、不停止反思,才能获得进步的泉源;七、不妄自尊大,才能发挥团队的力量;八、不忘记学习,才能生出飞翔的翅膀;九、不畏惧权威,才能拥有个性的精彩;十、不抵触研究,才能闪现思想的光辉。
通过认真学习,我进一步明晰了要当好一名教师,必须从以下几方面不断提升自己:
一、教师首先要有一颗爱心。
我国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真诚地热爱学生,用我们的爱去感染、熏陶每一个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信任和亲近,使学生对你所传授的知识感兴趣,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我们要用爱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人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生活中,宽容他们的缺点、错误甚至偏激,掌握好批评的艺术(态度诚恳、实事求是、尊重学生、有的放矢、留有余地、含蓄委婉等);欣赏他们的优点,个性、特长、哪怕是点滴的进步,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找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应该是民主与合作,要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热情地帮助学生形成自信、乐观、坦诚、宽容、自强等人生重要品质;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在教师的关爱中体味人间的温情和学校生活的乐趣,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教师要有一颗虚心好学之心。
现在的学生的兴趣广泛,好胜心强,会向教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修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做到诲人不倦。要崇尚科学精神,严谨笃学,潜心钻研,做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我们倡导教师做学习型的教师,就必须做到:
要学习就要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在“汗牛充栋”、“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多关注那些研究教育教学过程的书,多从简明的教育案例、教育叙事中寻求启示,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和教育的智慧。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我校网站的“教师每周共读一篇推荐文章”,教科研网站、教育博客等网络资源,丰富知识。读《“五个解放”有助于教师寻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让我明白教师要学会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能独立思考;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能自己看书;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能积极干事;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能发表观点;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能乐山乐水。读朱永新的《阅读经典》,让我更加认识到读书,尤其是读经典的重要性。读《现代教师需要“五气”》,告诉我们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新型教师应该在“五气”(正气、才气、书卷气、神气、锐气)上下功夫,努力将自己打造成充满正气、富有才气、彰显魅力、引领时代的创新型教师。
除了向书本学习,还要虚心向同事学习。“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到的方法和经验,“千个师傅,千个法”,我们可以取长补短,成就自我。我们要善于虚心向他人请教,学习他人的经验,丰富自己的人生。
除此以外,还要虚心向学生学习。教师不要以为自己是万能的上帝,班内几十个学生的智慧之和,是没有哪位教师能够比拟的,放下我们的架子,虚心向学生蹙额西,才能真正体现师生平等的内涵。在工作中,真正形成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意识,有利于达到师生双赢的局面,何乐而不为呢?
三、教师要有一颗潜心研究之心。
成功需要付出,人生需要磨练。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在不断地学习、实践和反思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我们教师时常会在教学中遇到诸多困难和问题以及困惑,作为教师,我们要潜心研究教材、学生、教法、学法等,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积极、健康的课堂氛围;精心设计教学细节,学习借鉴杜郎口、洋思中学的经验,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研究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实现有效教学,讲究技巧与方法,学会“望闻问切”(即:教师眼里要有学生,迅速而准确、细致而深入、全面而客观地观察学生;教师学会倾听捕捉学生言谈中显露的信息;主动出击,了解学情;善于把脉,以必要的练习或测试为主要方式,利用精选的题组,集中反馈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所在,以便对症下药,提高教学效率。);学会随机应变,灵活应对课堂偶发事件;研究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等,扎实有效的开展我校的“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以及“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用“心”去研究解决问题,真正让思考与实践同行。
四、教师要有一颗善于反思之心。
李镇西老师在《做反思型教师》一书中指出,除了爱,教师还应能够通过不断的反思,获得教育的智慧,这样教育才有可能走向成功。反思的关键是学会思考,思广则能活,思活则能深,思深则能透,思透则能明。我们要善于总结课堂的事,对教师自身教学情况,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对授课内容、方式、技能、技巧,对课堂整体状况等等进行反思,发现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得与失,以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改变策略,使教育教学趋于最优化。
通过对《用心做教师》这本书的学习,我也进一步清晰地认识到:教学反思内容宽泛,可记成功之举、可记教学机智、可记学生见解、可记再教设计,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从教学中的细节入手,以爱作为教学的支点,用兴趣作为教学的原动力,反思作为教学进步的源泉,用心做教师,让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成就孩子们的人生,收获人生最美丽的稻穗,也在教学研究中不断提升自我,谱写精彩的教育教学篇章!
做教师心得体会总结篇七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小和尚在寺院担任撞钟之职。按照寺院的规定,他每天都能按时在早上和黄昏各撞钟一次。但半年下来,主持却很不满意,就把他调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小和尚很不服气的问住持:“难道我撞的钟不准时、不响亮?” 住持耐心地告诉他:“你的钟撞得很响,但钟声空泛、疲软,因为你心中没有理解撞钟的意义。钟声不仅仅是寺里作息的准绳,更为重要的是唤醒沉迷众生。因此,钟声不仅要宏亮,还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一个人心中无钟,既是无佛;如果不虔诚,怎能担当撞钟之职?”
是啊,小和尚不过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并没有融入一颗“唤醒众生”的心。其实做教师也是一样,必须用心,用心做教师才能成为优秀的教师。我平时注重加强学习,不断丰富自身文化积淀,提升完善自我。最近,我认真学习了《用心做教师——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十大定律》这本书。本书以经典的案例,情景式的叙述,流畅的语言,充满感情的评述,发人深省的剖析,娓娓道来、深入浅出,让我充分领会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有效的教育方法。回味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寻求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困惑的解决方法起到了很好的借鉴指导作用,让我受益匪浅。
《用心做教师》这本书阐述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十大定律:一、不甘于平庸,才能站在教育的舞台;二、不为浮名累,才能发觉品格的魅力;三、不放弃学生,才能提升教育的境界;四、不做教书匠,才能保持灵性和活力;五、不高高在上,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六、不停止反思,才能获得进步的泉源;七、不妄自尊大,才能发挥团队的力量;八、不忘记学习,才能生出飞翔的翅膀;九、不畏惧权威,才能拥有个性的精彩;十、不抵触研究,才能闪现思想的光辉。
通过认真学习,我进一步明晰了要当好一名教师,必须从以下几方面不断提升自己:
一、教师首先要有一颗爱心。
我国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真诚地热爱学生,用我们的爱去感染、熏陶每一个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信任和亲近,使学生对你所传授的知识感兴趣,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我们要用爱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人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生活中,宽容他们的缺点、错误甚至偏激,掌握好批评的艺术(态度诚恳、实事求是、尊重学生、有的放矢、留有余地、含蓄委婉等);欣赏他们的优点,个性、特长、哪怕是点滴的进步,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找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应该是民主与合作,要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热情地帮助学生形成自信、乐观、坦诚、宽容、自强等人生重要品质;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在教师的关爱中体味人间的温情和学校生活的乐趣,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教师要有一颗虚心好学之心。
现在的学生的兴趣广泛,好胜心强,会向教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修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做到诲人不倦。要崇尚科学精神,严谨笃学,潜心钻研,做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我们倡导教师做学习型的教师,就必须做到:
要学习就要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在“汗牛充栋”、“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多关注那些研究教育教学过程的书,多从简明的教育案例、教育叙事中寻求启示,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和教育的智慧。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我校网站的“教师每周共读一篇推荐文章”,教科研网站、教育博客等网络资源,丰富知识。读《“五个解放”有助于教师寻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让我明白教师要学会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能独立思考;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能自己看书;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能积极干事;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能发表观点;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能乐山乐水。读朱永新的《阅读经典》,让我更加认识到读书,尤其是读经典的重要性。读《现代教师需要“五气”》,告诉我们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新型教师应该在“五气”(正气、才气、书卷气、神气、锐气)上下功夫,努力将自己打造成充满正气、富有才气、彰显魅力、引领时代的创新型教师。
除了向书本学习,还要虚心向同事学习。“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到的方法和经验,“千个师傅,千个法”,我们可以取长补短,成就自我。我们要善于虚心向他人请教,学习他人的经验,丰富自己的人生。
除此以外,还要虚心向学生学习。教师不要以为自己是万能的上帝,班内几十个学生的智慧之和,是没有哪位教师能够比拟的,放下我们的架子,虚心向学生蹙额西,才能真正体现师生平等的内涵。在工作中,真正形成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意识,有利于达到师生双赢的局面,何乐而不为呢?
三、教师要有一颗潜心研究之心。
成功需要付出,人生需要磨练。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在不断地学习、实践和反思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我们教师时常会在教学中遇到诸多困难和问题以及困惑,作为教师,我们要潜心研究教材、学生、教法、学法等,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积极、健康的课堂氛围;精心设计教学细节,学习借鉴杜郎口、洋思中学的经验,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研究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实现有效教学,讲究技巧与方法,学会“望闻问切”(即:教师眼里要有学生,迅速而准确、细致而深入、全面而客观地观察学生;教师学会倾听捕捉学生言谈中显露的信息;主动出击,了解学情;善于把脉,以必要的练习或测试为主要方式,利用精选的题组,集中反馈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所在,以便对症下药,提高教学效率。);学会随机应变,灵活应对课堂偶发事件;研究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等,扎实有效的开展我校的“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以及“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用“心”去研究解决问题,真正让思考与实践同行。
四、教师要有一颗善于反思之心。
李镇西老师在《做反思型教师》一书中指出,除了爱,教师还应能够通过不断的反思,获得教育的智慧,这样教育才有可能走向成功。反思的关键是学会思考,思广则能活,思活则能深,思深则能透,思透则能明。我们要善于总结课堂的事,对教师自身教学情况,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对授课内容、方式、技能、技巧,对课堂整体状况等等进行反思,发现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得与失,以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改变策略,使教育教学趋于最优化。
通过对《用心做教师》这本书的学习,我也进一步清晰地认识到:教学反思内容宽泛,可记成功之举、可记教学机智、可记学生见解、可记再教设计,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从教学中的细节入手,以爱作为教学的支点,用兴趣作为教学的原动力,反思作为教学进步的源泉,用心做教师,让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成就孩子们的人生,收获人生最美丽的稻穗,也在教学研究中不断提升自我,谱写精彩的教育教学篇章!
做教师心得体会总结篇八
针对我校连续两学期新调入老师较多、教师来源学段不统一的特点,昨天下午,学校专程邀请安康市小学语文教研员,优秀教研员,市优秀教师,统编小学语文省市级培训专家,国培小语学科专家到我校进行《把握教材特点,上好语文课》“名家领航”第一期专题讲座,旨在帮助我校新教师尽快把握小学语文教材特点,更好的适应到小学教学的滚滚洪流中来。
听了侯老师的讲座,有如下几点感受:
一、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要对教材保持质疑的精神。
这种质疑的精神不单单是指要遵从“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的古训,而是要能去认真钻研新教材,钻研教学大纲;结合教材大纲,然后从教材编排者的编排意图方面去思考教材编排的目的意义,最终心领神会的去组织教材的教学。
二、语文课堂教学要有宏观概念。年级教学要综合各单元的总体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各单元教学要紧紧围绕每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应该摈弃传统的逐字逐句分析、逐段逐段归纳的“瞎子摸象”似的段落推进,而是应该注重整体感知,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再根据单元目标和课后习题安排,就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的双线要求,然后在课文中去寻找一个切入点,再逐层的生发。
三、一课一得,切记面面俱到。
没有经验的老师往往在备课时不能很好的把握目标重点,于是在课堂上处处开花,力求面面俱到,结果却适得其反,面面俱到反而是一面都不到位,处处是重点恰恰是一个重点都没有落实。语文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教材的编排是遵循的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在每一堂课上循序落实一课一得,最终我们才能让学生达到渐进的总体目标。
四、时代要求我们做一个爱阅读、广泛阅读的语文老师。
统编教材的编排其中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课内外阅读的一体化”,我们语文的教学再也不是原来的那种单一的课文教学、单一的一课一学,而是融会贯通,信息量极大丰富的教学模式,课堂上生发的很多问题需要课内外知识的融会贯通,需要作品背景的相互联系,需要成文时代的深层挖掘,需要作者当时写作成因的理解共情......一篇文章,涉及到大量的文本之外的知识,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去大量的阅读、去积累,这样,你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上拓展无限的知识容量。我们在课标上要求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我们老师必须去阅读,唯有如此,你才能在课堂上做到伸缩自如、伸缩有度,也唯有如此,你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成为一个令人尊敬的老师。
五、语文老师的职业特点迫使我们必须成为一个指向表达的佼佼者。
崔老师曾经指出:语文教学要从教学观念到方法、策略进行改革创新,实现阅读教学“美丽的转身”,由“教课文”变成用课文学语言、用语言。这就要由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向建构以学习表达为导向的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文字、文本内容只能让我们得“意”,而语言形式和表达方法才可以让我们得“言”。语文培养的是人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最终的指向目标是奔着“说”和“写”而去的。而教育的潜移默化迫使我们要想让学生成为一个得“言”的佼佼者,我们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得“言”的高手。我们必须要不怕表达、善于表达,不怕写作、善于写作。
正如昨天在最后的讨论会上所说:我们如果不及时的改变自己的语文教学观念,没有一种大语文的教学思想,不用说我们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甚至连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都算不上。我们如果不更新我们的教育观念,我们所教的学生,未来坐在高考的考场上,短短的考试时间里,他们连试卷上的题都读不完。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语文老师唯有上下求索,方能占据一席之地。
做教师心得体会总结篇九
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本人特就这学期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思想工作方面
在当今社会教育发展的形势下,本人一直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以便使自己更快地适应当今社会教育发展的形势。通过先进性教育的学习,勇于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视自己,提高自身素质。
二、 教育工作方面
这学期,本人继续担任二年级5班的语文、数学学科教学工作。虽然对教师岗位已经不像去年那么陌生。但是,学无止境。在这一年中,作为个人,我也不断努力学习,平时多听老教师的课,多向同事请教,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青年教师的培训、比赛和教研组公开课。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经过一年的学习和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如“校新生代”一等奖,“校读书笔记”一等奖,“校生本课堂”案例一等奖,“校粉笔字三等奖”等等。
在教学中,积极开拓教学思路,上好每一节课,把一些优秀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等能力。另外,本人在重视教学工作的同时,也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通过教学备课笔记、博客及时把自己的工作心得变成文字记录下来,作为一种永久资源。通过努力,学生在这一年中也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如“班级儿歌背诵一等奖”,“镇速算比赛”中多人获得不同奖项,学生习作发表等等。
在班主任方面,经过班会、晨会及联合各科对学生举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团体、爱劳动、爱学习等方面的思想教诲,使学生能养成良好的班风、学风。相比去年,我增强了班干部的培养,经常给班干部定时开会,了解他们心情,鼓励他们大胆展开事情。使班干部能在同学中树立起威信,成为同学的学习的榜样。通过努力作为班级团体也取得了广播操比赛二等奖,书香班级等荣誉称号。
三遵守纪律方面
本人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平时,勤俭节约、任劳任怨、对人真诚、热爱学生、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处处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毫不松懈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需要努力的方向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有着热情,但往往缺乏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仍需不断的学习和努力。比如在个人方面多看一些教学杂志,在班级管理方面,如何优化奖惩机制等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也将不断地努力。
做教师心得体会总结篇十
多年的农村教书生涯,让我习惯于寂寞,养成了读书的嗜好。每当夜深人静时,一个人坐在灯下,捧着一本书细细读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故人云:“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我对古书读得很少,自然也谈不到知天下事。却读了一些现代人的书,对现代的事倒也略知一二。其中大多是教育类书籍,从教育理论到实践都有涉猎,在这些书籍中,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让我受益匪浅,从他的教育故事中得到了启发,从他的思想中寻求着支柱……
李老师所谓的“做最好的老师”,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这也是对李开复的《做最好的自己》观点的另一种解读,李开复告诫中国青年朋友“人人都能成功”,要“选择自己的成功”,运用“成功同心圆”法则均衡自己的价值观、态度、行为,从自信、自省、勇气、胸怀、理想、兴趣、有效执行、努力学习、人际交流、合作沟通等方面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成为一个最好的自己。李镇西老师则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个教师的做法。做最好的自己,不断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他把想做一个“最好的老师”化为: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仔仔细细批改每一本作业,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次谈心,开开心心组织每一次活动。对此,我想到了自己,太浮躁,不能安心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有时,太拖拉,总是把今天的事拖到了明天;有时,也雄心勃勃,但总难坚持。回首自己走过的路,不禁惭愧万分。说实话,我对自己的某些方面是缺乏信心的,总觉得自己不管怎样努力都是无济于事的,李老师的话使我受到了启发,也增强了信心,只要我争取每天多读些书,每天都有点进步,每天都做得更好,每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我想我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李镇西老师说,“童心是师爱的源泉”,这就告诉我们,教育者应拥有一颗童心,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因为爱心滋润童心。回想自己的教学工作, 在教学工作中常有困惑与迷茫的时候——究竟应与学生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在面对学生时如何摆正自己的心态。我想,只有处理好了这个问题,教学才能变得从容,教育学生时才能处事不惊。看了李镇西老师的所作所为,我的收获极大。李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他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说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如果我们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
李老师对“优生” 的培养和对“后进生”的思想改造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他让“优生” 更优和引导“后进生”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以帮助他们树立“我是有缺点的一个好人”的道德自信的做法,让我深深折服。在教学中,我也总是能遇到让我气急败坏、大动肝火的学生。对于那些让人头疼的孩子李老师却是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平静了,教育也从容了。当然,李老师也认为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以及必要的合理惩罚。总之,“爱”,“理解”,“尊重”,“平等”与“责任”在李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教师的气度,教师的魅力。
“没有最好的老师,只有更好的老师”, 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比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我会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 看待,用“学生的情感” 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今天读李老师的书,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我深深懂得了:“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我不知道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对不对,也不知道我将来能否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但至少现在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尽心去做做为一名教师应尽的一切义务和责任。
“做最好的老师”,应该成为选择了教育事业的每个教师心中的追求!我也愿“做最好的老师”!
做教师心得体会总结篇十一
我有幸参加了骨干教师培训,心情特别高兴,因为有许多教研员、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等聚会在一起学习。我们听取教育专家的报告,听了很多不同风格的老师讲课,每一天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在这里,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古人寥寥数语就将学习的重要性高度地概括出来了。学习的过程好比那未经加工的瑕玉,经过一番精雕细刻之后,呈现出一具“婀娜”的工艺品应具有的高贵与典雅。同样的,面对这场深刻而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日益复杂的学生思想道德,很多时候仍让我们有些雾里看花,无所适从,我们很需要学习,而此次骨干教师培训学习,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们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
培训中,专家教授的讲座,教师的授课,在言谈之中透露着充满哲理的思考也无不告诉我们:“成人”才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为了适应明天的社会,今天的教育必须改,而改革的成败首先在于更新教育理念,划时代的改革不能指望一步到位。通过短暂的学习生活,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真正地认识了新课程改革,认识到这场课改所具有的深远意义。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劳动力的素质就必须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样教育才能可持续性地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一句话: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也正是多元智能理论的写照。那我们学校教育究竟要做什么?是不是仅仅为甄别出一部分高智商者送他们进入高等学府即是终极目标?不,那是残酷的,今天的求学者明天都将步入社会参与社会经济建设,我们教师必须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发展他的优势智能,为他们的“成才”提供方向,让每一个人都能为社会发展尽己所能。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全民素质,才可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使我们在知识经济到来之际赢得入场券。而在这其中,我们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王有亮教授认为,教师的职业对象是人,是正在成长的儿童,不是没有生命的物,教师的职业内容是传授知识,是育人,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职业手段是教师自身的知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是复杂的脑力劳动。教师的劳动具有极大的创造性和灵活性、鲜明的示范性,教育效果具有长期性和长效性。学生成长是有规律的,教育是一门科学,教师需要通过专门的职业训练。现代教育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变革,教师要适应,要运用信息技术改善教育。科技快速发展要求教师有高深的专业知识。教师的专业性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提高的,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如果一种职业是人人可以担任的,则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教师如果没有社会地位,教师的职业不被社会尊重,那么这个社会的教育大厦就会倒塌,这个社会也就不会进步。我想,现今,教师数量趋于饱和,甚至开始过剩,要想不被淘汰,唯有居安思危,虚心学习方能立于不败之地。专家的分析颇为中肯啊!
还有师大82岁高龄的张教授对于教育,对于爱学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对教师来讲,廉价的爱是无原则的要什么给什么,真正的爱是当发现学生需要温暖时,不是你帮他点火取暖,而是给他一把柴刀,让他自己去打柴;给他火柴,让他自己去点燃生命的火焰。真正的爱,是要对学生进行很好的观察,绝对不要代替他去做任何事情,这种爱才是对他的一辈子负责的爱。只有真正的爱才能唤醒爱,这是张思明最切身的感受。“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我希望自己能够到达这个地步。成长的过程是需要爱、需要尊重与理解的过程。老师创造机会给学生更多这样的人生体验,是远比授业解惑更难也更重要的事情。”这是他多年的经验积累的教育之道,大气睿智!而我们时时包办学生的一切,自以为无所不能,老师永远是对的,是为他们好,没有功劳还有苦劳……这种“管家婆”似的教育已经落伍,不仅让自己成为很累的“怨妇”,更多地招致学生的不理解,甚至记恨。如何摸清新时代青少年的心理、思维特点,运用更科学的教育手段,提高育人效果,是张老师带给我最大的收获。
为什么我们的数学课学生不喜欢?不是他们厌学,也不是数学难学,是教师没有用心去寻求引起他们求知欲的方法,是我们自己的积淀太少太少,我们只能枯燥地、抽象地给他们一些死板的知识,似乎学数学的目的只为应对考试,这不仅仅是学生,更是数学老师的悲哀!如何让数学教学真正“活”起来,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20xx年掀起的课程改革的八年来,我们的教育教学无论在理念、方法、过程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教师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地研究、探索、实践着。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助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应该说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每一个教师不断追求的目的。王老师在讲座中提到:有效教学要以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为根本宗旨,要遵循教学规律,要关注教学效果、效率和效益,要提倡方法的多样化,而且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支撑。我尤其感到教师的专业素养的高低对有效教学是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它是有效教学的根本支撑。专业素养高的教师,他的课堂才会丰富多彩,无论是语言还是内容,他在课堂调控上会灵活多变。教师一定要具备反思的意识与实践意识。我们的教师平时实践的很多,但却缺乏反思提升的意识,每次上完课就算完成了任务,至于课堂的效果也许自己有些许的想法,但一回办公室因一些其他事物便不了了之,久而久之自己的教学没有任何长进,自己还感到很辛苦。其实,教师真的太需要实践智慧的提升。好多时候,挤出一些时间就可以完成的事,教师却不愿意挤,如王老师所说的,当课上完后,将从班里往办公室走的路上想到的这节课的成败写上那么三五十个字,坚持下去,反思能力就会增强。反思能力增强了,实践能力也就会提升。想想,很简单的事,但我们又有多少人坚持做下去了呢?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要求我们教师不能再是个教书匠,而应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研究什么?就是将自身和自身所从事的工作作为研究的对象,不断研究、批判、总结经验,从而得以不断发展。通过学习,我发现教科研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只是我们不能积极地抓问题,以问题为切入点着手研究。我们的问题意识、行动研究意识不强。而问题来源于哪儿?来源于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在学校,我们面对着千差万别的富有个性的个体,在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问题非常多,尤其是一些不好的问题就需要我们及时抓住,进行研究,以求在研究的过程中得以解决,促进学生发展。现代教育需要教师要具备的知识非常多,在研究中,需要调动教师的很多知识,而有些时候,我们的知识毕竟有限,所以就要求我们要边研究边学习,学习的最简单的方式便是阅读,如高万祥老师所说,教师应该是一个终身的图书馆,教师一定要是一个读书人,因为阅读能不断拓宽我们的知识面,让我们拥有思想,让我们的精神充实,让我们的思维更睿智,在学习中我们还能再进一步地发现问题的实质,再做进一步的研究。
就“怎样上好一堂课”, 王丽博士从理论层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倡导建构主义的理念:教师设计问题,引导讨论,从旁激发,支持并适时介入学生的学习,在批判传统教学观的基础上,提出了“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和知识结构的网络概念。他认为,教学是学生与教师、文本、环境等外在要素互动的过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激发者、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教师的作用是利用材料、情景来组织对话、协作等互动性活动,“问题解决学习”的“支架式教学法”和“抛锚式教学法”等典型的情景教学方式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梁淑静教研员还在“怎样评价一堂课”提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体系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学过程、评价过程与学生成长过程统一,评价在于激励学生,发现学生的潜能,评价更多的引发学生自控和反思,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而陶继新老师的“读书教学相得益彰”引起了我的思考,正如金利娟老师所说,很多老师在教学中步入一个怪圈:看着教参,走进课堂进行鹦鹉学舌似的教学,不管学生喜欢与否,陈词滥调一大堆,课堂成了一潭死水。教无定法,深厚的文化积淀才是高效教学的活水源头!如果每天用一小时读书,坚持一两个月,那么你备课的时间就能节省一个小时,而且备课的速度越来越快,上课也越发得左右逢源、得心应手,这正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教有功底课自彩”。教师读书是生命成长的必需,是使我们远离浮躁,淡薄名利的“心灵净化剂” ……
作为教师,我们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面对如此重大的革新,我们要做什么?关注未来,放飞希望。首要的是我们要更新观念,要敢于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条条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于创新。继而走上务实之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弃繁就简,走简单之路,返朴归真。直至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人”。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作为骨干教师培训对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所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
做教师心得体会总结篇十二
作为我们这一代人,自从当了老师开始就把自己的全部献给了教育事业,不管当初是怎样走上这个岗位的,可以说大多数人都是对得起老师这位称号的。
左相平所做的也是大多数老师在做作的,无论是关心学生学习,还是关心学生的成长,还是关心学生的未来,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身体成长上,我们大多数老师都在做作这样相同的事情。
我们许多老师都是在默默无闻地做作这样相同的事情,许多老师去了又有许多老师来了,还是在做作这样一个相同的事情,许多人的事迹我们没有人去发现去挖掘,也没有人去在乎这样的事情,但是老师的工作最终还是需要有人干的,仍然还是会有许多象左相平老师一样去实实在在干好老师工作的老师,所幸的是左相平老师的工作被挖掘了出来,让人们知道还有那么一些人在为教育事业默默无闻地工作着。
我们知道我们的时代在进步,科学在进步,社会在进步,人们在生活和工作当中需要的知识在进步,我们许多的老师并不缺少实实在在的工作精神,但是却缺少迅速适应社会变化的精神,或者说是能力,当这时候我们最需要的是如何让我们尽快地适应这种变化,拥有这种精神。
左相平老师说得好, “ 我实际上没有什么信念,我就想当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当一个家长放心的老师,当一个人民满意的老师,不要误了学生,就是这样,其他的也没有想过。我从心里想的就是你既然爱这个岗位你就要让学生喜欢你。 ”
要当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当一个家长放心的老师,当一个人民满意的老师,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是好说不好做的,特别是当一个现代让学生喜欢、家长放心、人民满意的老师就更不容易了,因为我们现代的教育不只要实实在在的工作精神,还需要大胆创新的精神,需要实现 “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 的教育理念的能力。
我们学习左相平老师,实际上我们是要能够借这东风,达到我们在教育教学能力上彻底转型的目的,我们现在的许多老师每天都在工作上辛苦地干着,可是总不见效果,为什么呢?因为在做许多无用功。我们现在的教育教学不只是要苦干,还需要巧干,不会巧干是不可能干好现在的教师工作的,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去独立自主的学习,是如何建立学生能够终身学习的教育机制,然而我们现在的许多教师的力气都没有作在刀口上,而是用在了刀背上,所以见效微小。
当然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如何是与这个学校的领导者如何去进行管理和要求是有着很大关系的,左相平老师的教学成功不只是因为他的教学能力方面,还在于他本身就是校长,他的管理,他的决策自然就是符合他的教学要求的理念的,而我们其他的学校是否也是这样的符合教师们的能力尽量发挥的理念呢?
比如在备课上、在上课上、在管理学生上、在学生作业上、在学生辅导上、在营造教学环境上、在保证教学条件上、在处理师生关系上、在考勤方式上等等许多相关问题上都会带来不同的正面影响或者负面影响。
如果我们是真的为教育教学着想,那么这些问题是不可能被忽视的。
我希望我们学习左相平老师的事迹,是为了借一个让我们的教育事业获得进一步发的机会,而不是以往那些徒有形式的老套模式。
蜡烛精神永不朽!
做教师心得体会总结篇十三
今天上午听了优秀教师刘彩文老师的先进事迹报告,她那一心只为教育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震撼着我,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我也是一名教师,尽管我们的教育环境迥然不同,但我们可以共享同一种精神、同一种信念、同一种态度和同一种操守,那就是、奉献、钻研和甘做人梯。在以后的教育职业生涯中,我将在先进教师先进事迹启迪和鼓舞下,树立正确荣辱观,努力增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的教师使命感,不断强化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心。为此,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一、端正态度
要想让课堂有亮点,一要端正工作态度。态度决定一切,能不能上一堂好课,能不能让课堂呈现出更多的亮点,教学态度是至关重要的,个人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是次要的,个人的教学能力再强,水平再高,缺少一个端正的教学态度,课堂也是很难出彩的。只有端正工作态度,把教育作为事业来做,把教学作为艺术来研究,才有可能上出高质量的课,才能让课堂亮点不断闪现。不枉教师的光荣使命。
二、练好基本功
要教给孩子一滴水那么多知识,教师就要具有一桶水那么多的知识。所以,白天,我们不仅在学校上课,批改作业,处理一些班务,搞教研活动,还要抓紧业余时间外出听课学习,晚上回家还得备课,看书学习,查阅资料等,当别人在与家人聊天,朋友聚会,吃喝娱乐,享受工作之余的悠闲的时候,我们还在为明天的的上课做准备,还在为某个学生的个体行为伤脑筋,还在为写一篇论文而冥思苦想。是呀,可当我们看到学生的一丁点进步时,有家长向我们道谢时,自己课堂教学闪现出一丁点火花时,工作得到同事、领导的肯定时,那种兴奋与激动是难以言表的。觉得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人的一生虽然漫长,可记忆力和精力最黄金的时期却是有限的,现在的我倍感岁月的不饶人,眼看人生的黄金时间匆匆从脚下流过,如果还不努力学习,不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积淀下一些经验的话,可能确实就要来不及了,所以,我想:现在辛苦点,累点,虽然会失去一些娱乐时间,但我会得到一笔人生最宝贵的财富,那就是解惑授业的经验。天道酬勤,我相信只要辛勤耕耘就会收获丰硕的成果,哪怕一颗青涩的小果,我也要为之努力奋斗,心里也觉得很甜。
三、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
“对待别人的孩子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们都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当我们希望别人怎么教自己的孩子时,就一定得怎么教别人的孩子。当家长把孩子送到我们手上的时候,他们对我们寄予很大的希望,所以,我们要象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真诚的爱他们,用积极的情感去感染他们,扣击他们的心扉,激起他们感情的波澜,这是一种责任。我们要象慈母一样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孩子身体不适时,我们应该嘘寒问暖;孩子有缺点或不足时,不歧视,不挖苦,不嘲笑,应该有颗包容之心,要想到:他们是孩子,拥有犯错误的权利;当孩子的优点或进步时,要及时表扬,加以肯定和鼓励,……总而言之,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细心和关心,让孩子真正能健康快乐地成长,那才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都说人是要活到老学到老的。时代在进步,孩子在成长,对老师的要求也就有所提高,所以,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大胆创新,积极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让自己的脚步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最后,我用这句话跟大家共勉:既然我选择了教师这一行,我就要用我的激情,用我的爱心把这份光和热永远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