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红旗渠观后感100字 红旗渠观后感400字(3篇)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观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红旗渠观后感100字 红旗渠观后感400字篇一

观看完《红旗渠》,我的思绪不知不觉被带回到1960年,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他们没有对贫苦的生活环境低头,更没有向贫瘠的自然环境屈服。在漫漫十年的日夜里,他们住山洞,睡帐篷,吃咸菜,啃窝头,凭着敢想敢干的劲头,完全靠双手和铁锤、钢钎等自制工具,奋战于悬崖绝壁之上,险滩峡谷之中,不畏艰难险阻,逢山凿洞,遇壑架桥,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完成了在太行山上修成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的壮举,也实现了重新安排山河的誓言。青年洞、夺丰渡槽、南谷洞水库、红英汇流、渠首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一直回响在脑海,萦绕在心间。那绵延几千里红旗渠上一块块人工凿成的,有角有棱的,裸露出道道白印的青石,都是“红旗渠精神”的真实写照!40多年过去了,中国人民走过了艰苦的岁月,在繁荣和富庶之中,回望那渠清水,不由感慨万分,隐隐有一种精神力量吸引着我们,凝聚着我们,感召着我们。“红旗渠精神”以其雄浑博大,荡气回肠的魅力,融入到民族精神,给予我们深刻启示,也给予我们无穷力量。

“红旗渠精神”是一种悠久的传统,感染折服着一代又一代人。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发扬传统、展现本色,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而埋头苦干、顽强拼搏。

“红旗渠精神”是一面永恒的旗帜,鼓舞引领着我们。作为瓷都特警,身上更是焕发出着这种精神。在炎炎烈日下的古县衙路旁,在呼呼北风里的支队操场上,在平时训练中,在日常巡逻时,无不体现了我们这个战斗集体的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

特警是一支非常年轻的队伍,还不满8岁,不论是制度建设还是发展规划,都正值“艰苦创业”时期,很多时候需要我们发扬“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特警的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用似水的年华扬起“首战用我”的风帆,用如火的激情开动“用我必胜”的大船,弘扬“红旗渠精神”,赋予其以新的时代和职业内涵,为建设繁荣和谐魅力瓷都保驾护航!

红旗渠观后感100字 红旗渠观后感400字篇二

观看了电视剧红旗渠,不能不让我们回想起那难忘的岁月,不能不让我们再去品味那难忘岁月留下的艰苦奋斗和战天斗地的牺牲精神,值得90年代的我们去怀恋和追寻,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红旗渠,是30午前林县人民正当时生产力低下,没有任何掘进工具的情况下,硬足用双手在太行山坚硬的悬崖峭壁上挖进去刻出来的“人造天河”。林县人民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业绩,其付出的代价是何等的巨大呀?

该剧从井上、井下两个村抢水打架、联姻告吹切人,紧紧围绕“水”,鲜明地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使其具有鲜明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

县委书记阎运德心系人民苦乐。他冒着生与死的风险,带领着林县人民干起了前无古人的大业。他的身上没有半点腐朽的官气,质朴、真诚、亲切,深深扎在普通劳动人民中间,为他们鼓气、排忧解难。未死先立碑、红旗下宣誓表达他为民造福的决心,表现出共产党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二旺深切感受到缺水造成的贫穷和痛苦,他从一场受屈辱的婚姻觉醒并奋起,带头卷起铺盖上坝,在工程进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部表现出坚强信念和聪明才智,是一个有血有肉、充满阳刚之气的青年农民形象。在他身上强烈地表现厂中国农民迫切要求改变落后生存环境的愿望,表现了中国农民固有的刻苦耐劳的惊人毅力和降龙伏虎的魄力。

水力学院毕业生刘广泰为了和林县人民一起将漳河水引入林县干涸的土地,他忍受着母亲病逝、新婚妻子遭车祸身亡的巨大悲痛,仍夜以继、不辞劳苦,一心扑在工程上,最后不幸因塌方,献出了宝贵的年轻生命。

水与红旗渠,凝聚着多么伟大的民族精神!在这里,水,给人们带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水,联系着剧中几对青年男女纯真的情感,他们在一个共同的理想感召下,用辛勤的汗水,用青春和爱情浇灌出千秋伟业,红旗渠是一首血与肉的颂歌,是生命的赞歌。这歌,既悲壮,又豪迈。

红旗渠观后感100字 红旗渠观后感400字篇三

震撼心人——走进红旗渠纪念馆,一幅幅黑白历史照片、一座座栩栩如生的雕塑直击我的视觉,真实感迎面扑来,仿佛身临其境,让我零距离感受到“人工天河”的宏伟浩大,对创造“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林州人民不畏艰难、敢较天地的伟大气魄而肃然起敬。在三年自然灾害生死攸关向威迫的形势下,在已故原林县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建渠大军开赴太行山里、漳水河畔,从此揭开了红旗渠工程的序幕。勤劳勇敢的人民苦战10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太行山峭壁之上的青年洞,此处为红旗渠建设最艰巨的地段,在这坚硬的`崖壁上用尽全力也只能凿出一个小洞,更何况是凿通一条高5米、宽6.2米的渠道,这是何等的意志与精神!

历久弥新——红旗渠精神专题讲座、《红旗渠》纪实片和话剧生动再现了林州上下艰难修建红旗渠的艰苦岁月,详细描述了工程背后的艰辛历程和感人至深的故事,深刻阐释了红旗渠精神及其时代价值。让我更深切领会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红旗渠精神的字字凝重,这是林州人民的智慧和勇气、鲜血和汗水的汇集,是一面永不褪色的伟大精神旗帜,历久弥新。在学习期间,我们考察组先后深入林州市姚村镇史家河村、黄华镇庙黄村考察学习村级党组织建设管理和乡村旅游产业、村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工作的先进经验;实地参观了林州重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林州凤宝管业有限公司、林州市汽配产业园、林州光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逐步形成以高端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双高”产业集群,林州人民与时俱进,发展现代产业,令人影响深刻。

深受启发——通过几天的实地考察学习,我感触颇多、深受启发,今天的红旗渠,已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它已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红旗渠精神谱写了林州人民“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创业三部曲;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与伟大的“延安精神”和“刘志丹革命精神”一脉相承,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勤劳坚韧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

作为扶贫部门的负责人,结合全县当前的脱贫攻坚工作,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借鉴红旗渠精神。

第一、当前的脱贫攻坚工作工作已到关键时期,基础设施的这块工作取得了较好基础,但产业扶贫这块工作任务仍十分艰巨,产业发展促进脱贫这很关键,这需要很多措施和办法,因此可发扬红旗渠精神,以敢于想、敢于创、敢于干、敢于战胜困难的精神,寻找产业脱贫的路子,大家多出好点子,多出好主意,拿出金点子用在产业扶贫上,用在产业脱贫上。

第二、当前投入在扶贫工作力量仍然是不够的,这也是扶贫工作当前存在的一大困难。红旗渠的修建就是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十万大军齐上阵,这使得红旗渠在困难在重重的情况下,有强力的力量推动,我们也可以借鉴红旗渠的做法,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其中,形成浩大扶贫工作大军,参与脱贫攻坚工作,想必会有很好的社会效果。

第三、扶贫工作推进的另一个关键,那就是敢于担当,就红旗渠的修建,功臣之人杨贵,时任县委书记,为修建红旗渠历尽千难万险,永不放弃,在推进工作过程中,不管遇上什么困难,他会挺身而出,克服一切困难,解决一切问题,杨贵书记敢说敢为、敢干敢当的精神也是当今脱贫攻坚工作所需的,全县各级党员干部一定要树立特别顾大局、特别敢担当、特别重协作、特别能吃苦、特别讲奉献的脱贫攻坚精神。

总之,红旗渠精神在今天看来,仍然是一面旗帜,我们党需要她,脱贫攻坚这项伟大工程也需要她。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