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传》观后感:永远的英雄
永远的英雄
----观《拿破仑传》有感
原创: 力量源于内心
拿破仑,正如对他的人物介绍上所述:是个世界历史上伟大而又充满争议的人物。
18世纪的法国自路易十六被送往断头台之后,一直是由督政府来暂时执政。在当时举国无首的时期,急需一种能够控制社会的力量,且需要一位能建立一个强有力国家的领袖出现。而拿破仑正是历史的选择,在法国拿破仑正是能够控制社会的力量,能建立一个强有力国家的代表。他不但是法国人的寄托,同时也被寄予实现欧洲和平统一的希望。他的《拿破仑法典》在历史广为流传,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所有法律几乎都借鉴于此。
拿破仑杰出的军事才能也为世人所钦佩, 自1804年12月2日正式加冕为法兰西人的皇帝,称为拿破仑一世以后的几次对战反法同盟的著名战役均获得重要的历史意义并签订了几大重要条约,为法国统一欧洲奠定了基础。尽管在最后,拿破仑虽没能如愿统一整个欧洲,但是他永远是法国人心中的英雄、伟人。
影片是这样描述的:
1795年拿破仑受巴黎督政官巴拉斯之托成功平定保王党武装叛乱,也就是著名的镇压保王党战役。拿破仑一夜之间荣升为陆军少将,任巴黎卫戍司令,开始在军界和政界崭露头角。 1796年3月2日,26岁的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兰西共和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他爱上了一位妇人,并且在3月9日与这位死了前夫并且有两个孩子的约瑟芬博阿尔内结婚。再次之后便匆匆奔赴意大利前线, 在意大利,拿破仑统帅的军队多次击退了奥地利的维尔姆泽将军与萨丁组成的第一次反法同盟联军,最后迫使对方签署了有利于法兰西共和国的停战条约。而戏剧的是拿破仑并非法国人,虽然他是法国公民但他的父亲却是意大利人,这次在意大利的胜利正是他在意大利的军事杰作。
取得意大利之役的胜利后,拿破仑的威信越来越高,他成为法兰西共和国人民的新英雄。 而当驻意大使问他想要什么的时候,他却说他想当物理学和数学院士。由此可知,拿破仑并非像以往的君主那样贪婪,尽管那时的他已经有众多拥护者并且被寄予执政法国的厚望。
而他的崛起令督政府倍受威胁,因此任命他为法兰西共和国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军(东方军)司令,派往东方以切断英国与印度之间的交通线。而这实际是个表面上掩盖得很好的阴谋,他们预料拿破仑不可能有生还的机会,也就从而少了个竞争对手。因为在当时路易十八跃跃欲试,准备登基统治法国。然而让他们意料之外的是拿破仑大获全胜,而且还带回了他所热爱的科学、艺术等范畴的战利品。他爱他的母亲,但他也爱他的妻子,正是爱的力量才带给他这次埃及之战的胜利。同时他花30万买下了马尔梅逊城堡作为送给妻子的最好礼物,尽管拿破仑的母亲不赞成这段婚姻,可他为了爱依然义无反顾。可他妻子却在他出兵打仗期间跟不同的情人约会,这使得拿破仑差点跟她离婚,但是爱最终让他屈服,他最终原谅了妻子。
此埃及一仗大获全胜后,拿破仑的拥护声越来越高涨,在他家人及政院的强烈建议下,他参选了新一任执政党人员的投票竞选。在参议员们经过20多个小时仍未果的情况下,拿破仑史无先例地带着军队闯入参议院内,用他认为的武力强权的方式来维护自身的权利。而参议员们不得不一致通过他为最终人选。当然他获得由参议员选举而产生的第一任为期十年的执政权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可那时的法国国库仅十六余万法郎,就像影片的台词"就连每个参议员的口袋中都有比这多十倍的法郎",法国政府包括法国上下就是个空壳,毫无经济基础。困难才刚开始,紧接着在他执政的第一个平安夜遭到保王党的炸弹袭击,差点命丧黄泉。这一经历深深地刺激到他内心深处,就在抓获凶手参议员们通过之前他就下令处决了这个皇室家族成员当甘公爵。拿破仑本想赦免他,但这有着皇室血统,遇事平静,傲慢的气息让拿破仑深感自卑,因为他被人们形容为"矮个子"且"毫无文明可言"的粗鲁人,并且他还不是法国人而是意大利血统的法国公民。
当一个人身份发生变化时,他周围的环境都会发生变化。如今的拿破仑不再是普通的战士,而是一国之王,他的一举一动都受人民所关注,自然他的王位继承也备受瞩目。拿破仑跟比他大很多的妻子结婚后一直没有自己的孩子,因为他妻子无法生育。为了国家,他迫于压力跟妻子的侍女亲近目的是为了有个自己的骨肉继承王位。就在1806年12月13日,这个侍女给拿破仑生了个男婴。
在拿破仑执政期间,战争不断,先后的几年似乎在战争中度过,分别跟英、布鲁士、俄、西班牙、奥地利等作战。
1808年西班牙的连续几次失利让拿破仑深受打击,粮草短缺、兵力悬殊是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但比起战争的失败,亲人和部属的背叛更胜战场上死亡的残酷。由于长年打仗,军队上下无安宁日子可过,他的部下早已厌倦终日打仗的生活,因此在他出兵打仗时期立了皇位继承人。
当他从西班牙返回法国没多久,奥地利得知他的失利后迅速对法国发起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拿破仑失去了他的爱将拉纳,让他万分痛心。也许拉纳的一句话触动了拿破仑,让他意识到真正的和平不是依靠战争。
为了国家,为了和平,他选择跟奥地利公主联姻来停止今后对奥地利的战争。
1811年3月19日晚奥地利公主在20多个小时艰难分娩时期为拿破仑产下了一个男婴。而他是难产得来,就在接生大夫问拿破仑保大人还是孩子的时候,他出乎意料的选择了大人,也许上帝为此感动,大人平安了。当众人都以为男婴已死时,一声婴儿啼哭告诉了大家,母子平安。那刻101个礼炮响起,举国欢庆。那晚男婴的诞生改变了拿破仑的人生观,从以往只顾王位继承只关注自己的孩子而忽视为他生下男婴的侍女的那个国王,变成面对奥地利公主难产时选择保住大人的爱妻子的好丈夫,这不得不说是一次重大改变。
拿破仑并非如英国人谣传的是"杀人的恶魔",我看到的拿破仑是渴望爱且懂得爱的好丈夫。
1812年法国跟俄罗斯的战争中,拿破仑失败而归,这不得不让他停止战争,要求和平。可战败的法国无发言权,奥地利的谈判条件就是恢复原有国家领土,否则将向法国发动战争,而这被拿破仑拒绝了。于是引发对奥地利的再次作战,在对俄一战中法国损失了大部分的兵力的情况下再对战奥地利,结果拿破仑还是以失败告终。虽然拿破仑在此之前早已知道这样的结局,但是他无法接受对手的挑衅,无法容忍尊严的践踏。
1814年2月,法国沦陷,1814年4月拿破仑被迫退位并离开法国囚于厄尔巴岛。拿破仑保留了"皇帝"的称号,可是他的领土只局限在那个小岛上。虽然被囚荒岛,但重返法国恢复执政的野心一直在。当他得知继他执政之后西班牙国王暂时统治的法国遭全国上下深恶痛绝后,再次燃起他重返法国的斗志。此时的法国人民及军队一显前所未有的欢呼和爱戴迎接拿破仑,因为他们知道比起外来人的统治自己的国家要由法国人来执政更为明智。
但好景不长,1815年4月18日滑铁卢战争的爆发,预示着拿破仑的执政时期将尽。20万法军应对70万以英国为首的他国军队联盟,后果可想而知。最终拿破仑彻底失败了,这仅仅一百天的"东山再起"确实只是"回光返照".
1815年6月24日,拿破仑在退位诏书上签了字。他再次被流放到荒岛,而这次是在圣赫勒岛,也就是最后他离开人世的地方,过着与世人隔绝生不如死的日子。
在此期间,他被下慢性毒药,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每晚胃的剧痛让他疼痛难忍,与肉体痛苦相伴的是埋藏他内心的精神痛苦。他在梦中又见到了成长时期遭受的一切不公:
年少就被父亲送往某皇家军校,而此军校就如监狱,一个"扼杀人的性格,窒息人的自尊"的监狱。他在"监狱"受到看守人的肉体上的虐待和精神上的侮辱。在吃饭的时间,他遭受体罚,跪在地上无食物可吃,而此时同龄人吃着正香。但他们不但没有对拿破仑丝毫的同情,反而对"与众不同"(遭体罚)的拿破仑疯狂嘲笑,这严重的伤害了这骨子里有着英雄气概的拿破仑的自尊,他忍无可忍终于爆发,他要像个男人一样反击。他愤怒地砸碎所有同龄人的饭碗,从第一排到最后一排,但当他还未发泄完时被看守人制止,被按倒在地,并且对他恶狠狠地说:"你不是说你像个男人嘛?你不可能成大器,根本不可能…"
也许正是他成长的经历,坚定了他要做个真正的男人,要成为英雄,要成大器的决心。 而取得战争的胜利得到人们的赞誉无疑是他自我实现的唯一途径。这就是后来他成为倍受争议的人物的原因,也受到很多名人评价:
罗曼·罗兰评价拿破仑为"身材短小,颜色黯淡,似乎无底的阴暗的眼,浓厚的黑色髦发。常穿着一件飘荡的黑袍,用一条粗的腰带系住,像进香客一样。不趋时髦,也不遵守社会的狭窄的规矩。在椅子上坐不舒服,却常常盘膝在矮凳上,或栖息在窗台里;时而活泼狂笑,时而沉没在犹豫里。总之,一个活在梦里的大梦想家。"
而我更赞同的是:
《悲惨世界》(法)维克多·雨果著 作者对拿破仑的评价,说:"失败反把失败者变得更崇高。倒了的波拿巴仿佛比立着的拿破仑还高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