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制改革会议讲话稿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重要工作。下面是残浔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文化体制改革会议讲话稿,仅供参考。
文化体制改革会议讲话稿【篇一】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文化系统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推进会,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贯彻落实李纪恒书记在自治区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全面回顾总结20**年以来全区文化系统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推动全区文化系统改革任务的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20**年以来全区文化体制改革进展情况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重要举措实施规划(20**-2020)》要求,自治区文化系统主要承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改革、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改革、公共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等4项改革任务(其中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正在等待自治区批准)。此外,自治区文化厅承担的4项改革试点任务,即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公共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和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改革试点。
为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落地,按照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要求,自治区文化厅第一时间组织成立了自治区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制定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方案和工作台账,通过深入基层开展调研督查、召开改革工作推进会等措施,总结改革成果、交流改革经验,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工作,各项改革进展顺利、成效显著。
一是积极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年初以来,在前期试点改革的基础上,自治区文化厅先后组织制定并以自治区名义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自治区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社区与机关单位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用管理办法(试行)》《内蒙古自治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评价考核办法(试行)》等5份改革方案、实施意见及相关规定办法,提出到2020年,自治区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便捷高效、惠及全民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部分指标进入全国前列。为推进自治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指明了改革方向、确定了目标任务、制定了建设标准、规划了实施路径。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统一部署,各盟市、相关旗县(市、区)纷纷制定出台相关工作落实方案,积极推动本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二是积极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改革。20**年12月,自治区文化厅牵头组织起草并以自治区名义印发《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意见》和《自治区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性目录》,提出到2020年在全区范围内基本建立较为完善的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和体育健身需求相符合的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机制和供给机制,社会力量参与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氛围更加浓厚,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日益丰富,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为推动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改革落实落地,自治区文化厅专门下发文件就各地贯彻落实政府购买提出具体要求。截至目前,全区共有11个盟市18个旗县制定出台实施意见或管理办法,有17个旗县在20**年财政预算中安排了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专项资金。
三是积极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20**年5月,自治区文化厅牵头起草并以自治区名义印发《关于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的意见》,要求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要求,以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制度为核心,以建立充满活力的人事管理制度、完善灵活多样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加快推进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为重点,形成权责清晰、机制灵活、运行高效、充满活力、符合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的人事管理制度,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在《意见》出台后,自治区文化厅及时向各盟市和直属单位进行了传达部署,要求各盟市和直属单位抓紧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10月份,自治区文化厅对直属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上报的内部机制改革方案进行了集中批复,并要求在年底前全部完成改革任务。当前,各地区和直属单位正在按照预定计划稳步推进。
四是积极推进各项改革试点任务。改革试点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试验场,其本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改革实践。20**年以来,自治区文化系统相继组织开展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公共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和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改革等4项改革试点任务。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呼伦贝尔市、通辽市等4个盟市,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通辽市科尔沁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等4个旗县区和内蒙古图书馆、内蒙古群艺馆、内蒙古博物院等9家单位参与了试点改革任务。主要任务是,探索建立符合实际、科学规范、适用易行的改革模式和服务标准,为全面深化改革积累经验。其中,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两项改革试点任务已经完成试点任务,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为自治区深化改革发挥了示范作用。公共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和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改革试点正在稳步推进,一些试点改革经验正在面向全区进行推广。
二、主要成就和存在问题
总体来看,20**年以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区文化系统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组织实施了一系列促进文化建设发展的改革举措,为促进全区文化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文化体制改革呈现出上下联动、蹄疾步稳、重点突破、亮点纷呈的良好态势,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有效弥补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短板。几年来,相继建成了一大批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特别是随着嘎查村文化室建设工程的顺利完成,覆盖全区、布局合理、便捷高效、惠及全民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鄂尔多斯市、包头市相继建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呼和浩特市正在积极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建设。持续推进的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工程和流动数字博物馆工程,有效破解了偏远贫困地区文化服务的难题,保障了偏远地区基层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二是充分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几年来,随着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重大公益性文化活动采取项目补贴、资助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政府购买服务中来,促进了供应主体和供应方式的多元化,有效增加了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供给。与此同时,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公共文化供应的鲇鱼效应初步显现,市场意识逐步增强,基层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有较大幅度提升。
三是初步建立了符合文化事业运行规律的体制机制。几年来,以深化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为契机,全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积极推行全员聘用、实行岗位管理、组织竞聘上岗、建立退出机制、实施绩效工资、完善社会保障等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初步形成了权责清晰、行为规范、机制灵活、运行高效、服务优良、充满活力,符合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运行规律的体制机制,强化社会服务功能,有效激发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内生动力。
四是稳步提升了公共文化机构的服务品质和服务效能。几年来,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事业单位积极构建以公益目标为导向、内部激励机制完善、外部监督制度健全、规范合理的现代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探索设施成网、资源共享、人员互通、服务联动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内容,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和服务效能,实现了基层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获得感持续增强。
但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全区文化系统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的成绩还是初步的,与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仍有不小差距,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由于长期投入不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特别是自治区本级和部分盟市、旗县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仍然达不到国家标准;一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单位没有专项经费保障,公共文化服务可持续性不强;基层文化人才匮乏,绝大部分苏木乡镇尚没有配置专职管理人员,嘎查村(社区)政府购买公益岗位尚未真正落实到位。比如,各级财政大多没有安排公共文化服务专项采购预算,制约了政府购买作为一种创新社会治理机制的有效运作;缺乏对非营利性社会文化组织参与文化建设的政策支持,致使社会组织市场主体发育不足;当前市场上能够参与政府购买的市场主体,大多是政府发起或主导成立的,其本身并非独立的社会组织,导致政府购买行为市场化程度不高;再比如,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进展较为缓慢,一些改革还是停留在做表面文章上,没有真正触及制约事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一些长期形成的事业体制积弊还没有得到有效革除;公共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还有待深化,理事会与领导班子相互配合还不够默契;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可复制推广的制度体系等等。
三、对下一步工作提几点要求
目前,距离年底仅有一个月的时间,全区文化系统要振作精神、保持斗志、砥砺前行、精准发力,确保20**年各项改革任务如期完成,同时要精心谋划好2017年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下面,我就今后一个阶段的全区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提几点要求。
一是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上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已召开29次会议,每次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都发表重要讲话,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深刻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顺应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抓住和用好历史机遇、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必然选择,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时间表和路线图,要求正确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关系,全力推进改革任务落地见效,争当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
自治区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狠抓改革举措落地,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引向深入。李纪恒书记对全面深化改革高度重视,到内蒙古工作后,专门听取改革工作汇报,多次强调要做好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前不久,李纪恒书记主持召开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改革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李纪恒书记指出,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内蒙古发展的关键一招,要大力弘扬改革精神,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有利的举措,毫不动摇地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努力开拓内蒙古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李纪恒书记强调,要保持改革定力,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内蒙古讲话精神指导改革,切实把总书记讲话精神融入到改革实践中、贯彻到改革工作中,勇于担当、勇于负责,敢于涉险滩、敢于啃硬骨头,发扬蒙古马精神和钉钉子精神,坚决打好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
全区文化系统承担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任务,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李纪恒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自治区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推进改革的责任感使命感,在研究谋划改革上下真功夫、苦功夫、深功夫,在推进改革举措落实上出真招、出实招、出硬招,确保各项改革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二是要持续抓好已出台政策文件的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组第二十七次会议上,做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施工高峰期,是落实改革任务的攻坚期的重要判断。我区同全国一样,文化体制改革与其他领域改革一样,通过前一段时间各项改革政策文件的密集出台,全面深化改革的框架已经搭建起来了,具有立柱架梁性质的改革举措已经颁布实施,现在已经进入密集的施工期,推进落实的任务越来越重。
因此,全区文化系统要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强有力的保障机制,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落地,确保改革向纵深发展。要强化工作机制,全区文化系统要把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特别是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要切实担负起组织协调责任,定期部署重点任务,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要细化任务分工,按照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同步建立工作台账,实行定期更新、动态调整,完成销号,有序推进各项改革。要坚持分类施策,对于方向明确、路径清晰的改革事项,比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等等,要按照目标任务要求,按年度分解任务,按计划组织落实;对于需要先行开展试点的改革任务,比如公共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要积极探索,抓紧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成功经验;对需要顶层设计的改革事项,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在政策未出台前,做好调查研究等基础性工作。要把握问题导向,认真梳理文化体制改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调查研究、找准问题症结,提出具体解决办法。要强化督促检查,督查要紧盯目标任务和关键节点,持续加大专项督导检查力度,强化跟踪问效,确保各项改革落到实处。
三是要全面推广各项试点改革经验成果。重点推广公共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试点改革经验。20**年以来,内蒙古图书馆、内蒙古群艺馆、内蒙古博物院等9家单位,作为公共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相继组建了理事会,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下一步,要把推进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和提升公共文化效能相结合,引进各方面的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既是对我们工作的监督和促进,也能引进各类社会力量的扶持和帮助;要把推进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和群众需求反馈机制相结合,及时了解群众需求,增强公共文化服务针对性,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满意度;要把推进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和公共文化单位内部改革相结合,积极推进内部机制改革,激发文化事业单位的活力,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同时,还要重点推广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试点改革经验。今年年初自治区确定在包头市、呼伦贝尔市、通辽市开展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试点工作,探索建立上下联通、服务优质、有效覆盖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实现公共图书馆协同采编、统一检索、一卡通用、通借通还,真正做到区域城乡文献信息服务全覆盖、无死角;实现文化馆设施成网、资源共享、人员互通、服务联动,群众文化艺术资源有效整合、统筹利用和共建共享。今年年底明年年初,此项改革试点工作将全部结束,各试点地区和试点单位要尽快提交试点总结报告及下一步推广意见和建议。届时,自治区将对试点工作进行终期评估,并向全区进行推广,建立方便广大群众就近就便享受图书借阅和文化艺术鉴赏等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对公共文化的获得感持续增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此外,还要特别强调一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今年4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意见》,自治区文化厅按照自治区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文化体制改革专项小组要求,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实施意见》(送审稿),已经文化体制改革专项小组讨论通过,提交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进行审议。待自治区党委深改组审议通过后,自治区文化厅将按照《实施意见》要求进行贯彻落实。
同志们,20**年仅仅剩下一个月时间,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我们要乘着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的东风,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作风,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用心用情用力抓好改革工作,确保全面完成今年各项改革任务,同时为明年工作起好步开好头,确保到2020年初步建成文化创造活力迸发、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振兴、文化人才荟萃、文化体制完善、各族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的民族文化强区,打造成为祖国北疆文化繁荣亮丽风景线,为自治区文化工作整体水平步入全国先进行列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文化体制改革会议讲话稿【篇二】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的这次会议是一个重要的会议,是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今年1月11日全省召开的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大会精神的举措。刚才,天任同志就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讲了全面的意见,我认为XX同志的这个 讲话 非常重要,把我们市委、市政府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求以及下一步工作的打算都交了底。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既有经济、国防等硬实力竞争,也有文化、民族精神等软实力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软实力竞争更具根本性和决定性。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文化建设带有战略性、全局性的意义。
1、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是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必然要求。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作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是党中央深谋远虑的战略决策。我们要正确认识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和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都离不开文化,我们要从意识形态的高度来理解文化。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敌对势力要搞乱一个社会、颠覆一个政权,总是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缺口,先从搞乱人们的思想下手。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都有深刻教训。当前,我们正面临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和西方文化渗透的巨大压力,特别是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之后,西方文化的冲击会更加严重。敌对势力往往通过文化产品的渗透,向我们的未成年人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企图潜移默化地达到他们的政治目的,同我们争夺下一代。他们还往往利用敏感事件大肆炒作,煽动对党和政府的不满。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形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比以往任何阶段都要突出。在我们XX,观音文化越来越繁荣,这是为什么?因为先进的文化没有占领市场,拱手让出了市场。我们工作的不足制造了这个空间,这些传统的沉渣就乘虚而入了。因此,如果我们不抓紧形成自己的文化强势,就有既守不住也打不出去的危险。只有在全球化背景下认识文化作用,谋划文化战略,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才能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从根本上捍卫文化安全,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解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平均纯收入都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但是,与之形成较大反差的是我们的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甚至出现改革滞后,发展不足的现象。这方面的工作,我们还很难有很多亮点举出来,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市文化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这是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和亟待突破的重点领域。同时,这也是我市挖掘潜力、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方面。文化产业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增加值已占GDP的10%以上,美国、日本等已达25%以上。北京、上海、广东、云南等10多个省市都提出了把文化产业建成支柱产业的发展战略。当前,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正处于消费结构升级换代时期,人们消费结构中的文化、娱乐、信息等精神产品的比例不断增大。这种转型将给文化产业的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据预测,随着我国文化需求迅猛增长,文化市场将出现战略性短缺的局面。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真正把文化产业作为重要的增长点来培养。
3、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是我市建设大城市和创建优秀旅游城市的现实选择。我市是历史文化名城,红色旅游又纳入了全国红色旅游一盘棋,发展文化产业具有独特优势。但目前无论在思想认识、发展观念,还是在管理体制上,都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主要是优势文化企业不多、市场化程度不高、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转化。要下大决心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发展速度,把我市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只有坚决冲破一切妨碍文化发展的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做法,坚决革除一切影响文化发展的弊端,坚定不移地走市场化的路子,才能不断增强文化的发展活力、市场竞争力和整体实力。
二、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把握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特点和规律,着眼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新思想理念为先导,以改革体制机制为重点,以建设人才队伍为支撑,坚持大集团带大产业,推动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变,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
1、要在转变思想观念上突破。任何改革都必须首先从思想观念上突破,文化体制改革尤其如此。把文化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对我们传统的文化单位来讲是一次思想上的变革,要有全新认识,文化单位要以改革为动力,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当前,要着力解决三个认识问题。一是解决对文化双重属性认识不清的问题。既要看到文化的公益性、又要看到文化的经营性;既要看到事业属性,又要看到产业属性。必须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使二者统分结合,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对公益性文化事业要转换机制,加大投入,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对经营性文化产业要改革体制,增强活力,走市场化发展的路子。二是解决对占领市场和占领阵地认识不清的问题。要破除文化建设面向市场会导致意识形态领域失控的观念,确立占领市场就是占领阵地的思想。在导向正确的条件下,占领市场越大,意识形态的阵地就越巩固。反之,如果没有占领市场,导向再正确,主旋律的作用也是悬空的。抓文化产业既是抓经济发展,也是抓阵地建设。三是解决对用 计划 还是用市场配置资源认识不清的问题。要破除单纯依赖政府投入和政策保护的观念,确立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多元化投入、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思想。坚持用市场的眼光看待文化资源,用市场的机制配置文化资源;用市场的办法开发文化资源。归结起来,市场化配置资源的理念是最重要的理念,在思想观念上求突破,关键是要在这方面实现突破。文化单位的同志对文化产业的认识,一定要有更多的视点、更宽广的眼光、更强的自信心,这样,我们就能把XX的文化产业发展好。
2、要在培育市场主体上突破。要按照省里大集团带大产业的思路,整合资源,培育和发展骨干文化企业,使之成为带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主导力量。文化基础在XX扎根很深、很普及,我们需要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把它真正转化为文化产业,这是我们的任务。文化单位的同志要把思想放开一点,注意发掘我们XX的文化精神,发掘XX的文化特点,从这些方面打造我们XX的文化产业。要进一步推动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解决一些国有文化单位游离于市场之外的问题。实现新闻媒体宣传与经营业务两分开,党的喉舌性质的文化单位,主营业务不能进入市场,不能企业化运作,要将经营性业务剥离出来,实行事业办企业,事业单位作为出资人授权企业单位。文化企业和事业单位都要大力进行机制创新,深化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在竞争上岗、全员聘用、目标管理、绩效挂钩等方面取得突破。近年来,民营资本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要保护好、引导好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培育一批重点民营文化企业。要积极促进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逐步形成以国有文化资本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要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特别要鼓励优势文化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国内市场。
3、要在创新管理体制上突破。总的要求是,坚持深化改革与加强管理相统一,既要增强文化事业和产业的竞争力,又要保证宏观管理的控制力。要创新文化行政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关系。进一步推进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开,实现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系统管理向社会管理转变。要善于运用经济、行政、法律和技术等多种手段加强管理,促进文化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要打破地方保护、市场封锁、条块分割,制定文化市场准入规则和退出办法,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体系。要建立新型国有文化资产配置权,确保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 领导 权。研究制定国有文化资产出资人制度,探索建立资产经营评价体系,落实文化单位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既确保正确的导向和经营方向,又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4、要在打造人才队伍上突破。文化产业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人才。要牢固树立文化人才资源是第一文化资源的观念,重点抓好文化企业家、文化创作人、文化经纪人三类人才的建设。文化企业家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军人物。整合资源、开拓市场、做大产业,关键要有一批既懂文化又善经营的企业家。企业家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经过大风大浪考验成长起来,涌现出来的,要努力为他们施展才华搭建舞台,营造环境。文化创作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灵魂人物。文化栏目之间的竞争,品牌之间的竞争,往往是几个核心创作人才之间的竞争。要着力培养和发掘优秀的名作家、名编导、名演员、名主持人等,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文化创作人才队伍。同时,还要积极培养一支熟悉文化市场运作、职业操守好的文化经纪人才队伍。要建立有效的分配激励机制,对突出贡献人员进行重奖,充分调动各类文化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观,采用灵活的用人机制,搭建引才用才创业平台。
三、加强对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 领导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重要工作。各区县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去做,党委、政府的领导同志应该带头重视这个问题,不要眼睛只盯着GOP和几个项目,要熟悉文化工作,要努力成为行家里手。建议在座的书记们、区县长们、分管领导们抽时间去吃一份文化套餐:看一场电影、逛一次书店、泡一次网吧、坐一次音乐茶座,更快地进入角色,更好地确定发展思路。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省委的决策部署和市委的要求上来,切实加强领导,搞好统筹协调,确保这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顺利推进。
1、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坚持分类指导、统筹兼顾,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和发展。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级宣传部门要牵头负责,搞好组织协调。有关部门要密切协作,积极配合,特别是在劳动保障、财税政策、资产处置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2、要营造发展环境。良好的环境是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要结合实际,认真贯彻中央和省上支持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搞好文化产业布局。加快建立完善覆盖文化单位职工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保障制度。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严历打击文化侵权行为,规范文化市场秩序。继续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减少环节,简化手续,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努力营造有利于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
3、要提高工作水平。各级党政领导特别是主管这项工作的领导,要加强学习,掌握中央的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了解有关法律法规和经营管理知识,不断开阔眼界和思维,努力成为行家里手。加强调查研究,对本地文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包括资源条件、产业布局、企业状况、发展潜力等,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把握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特点和规律,增强工作预见性和主动性;避免草率决策,盲目指挥。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先进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全局,不断改进领导方法和工作方式。
同志们,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一定要积极主动,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推动我市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文化体制改革会议讲话稿【篇三】
同志们:
这次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振兴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开创殷实和谐经济文化强市建设新局面。
刚才,传达了中央、省有关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精神,表彰了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先进个人。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
下面,根据市委常委会研究的精神,我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加快文化改革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当今时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对于增强城市软实力,推进淄博老工业城市转方式调结构,不断开创殷实和谐经济文化强市建设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党的十七大发出了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国务院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今年7月23日,中央政治局专题就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问题进行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8月13日至14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我省召开,对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作出部署。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央关于我国十二五发展的《建议》,又进一步把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突出工作重点进行了安排。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召开了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振兴大会,姜异康书记、姜大明省长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强调要集中力量、强化措施,着力打造文化改革发展五个方面的新优势。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为我们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文化改革发展的方向。我们淄博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把加快文化改革发展作为建设殷实和谐经济文化强市的重大举措,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繁荣文化事业,文化建设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在新的形势下,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抓住机遇,积极作为,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
第二,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是促进经济文化融合发展、建设殷实和谐经济文化强市的必然选择。在现代经济中,文化因素越来越重要,经济与文化越来越融为一体。文化在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的同时,其自身的经济功能明显增强,在综合竞争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当前,我市正处在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攻坚时期。推动淄博老工业城市新的转型发展,既需要加强结构调整,加强自主创新,加强节能减排,深化改革开放,也需要重视和发挥文化的力量。把握好经济与文化融合发展,将显著提高现有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产品竞争力,充实经济社会发展内涵。因此,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把文化改革发展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着力加以推进,务求更大实效。
第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国际经验表明,人均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文化消费会持续增长;而当超过5000美元,则会出现文化消费的倍增态势。目前,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3000美元,全省超过5000美元,我市今年将达到10000美元。无论从全国、全省看,还是从我市看,城乡群众文化需求和消费正进入一个空前旺盛的时期。统计抽样调查也说明了这一点。我市城市居民在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通信等方面的支出,20**年为1539元,占总消费支出的29.43%;20**年为4572元,占总消费支出的36.04%。从中可以看出,近年来,居民文化消费也是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的。这启示我们,必须顺应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新期待,加快文化改革发展,繁荣文化市场,拉动文化消费,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使城乡群众享受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因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牢牢把握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担当起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重任。
二、抓住关键突出重点,不断开创文化改革发展新局面
根据全国、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工作会议精神,从淄博实际出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文化改革发展总的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一中、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挖掘文化资源优势,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快振兴文化产业,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不断开创殷实和谐经济文化强市建设新局面。在具体工作中,要着力在三个方面实现新突破:
(一)着力在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发展文化产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各级要认真落实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省、市促进文化产业振兴的《意见》,集中力量,抓住关键,强化措施,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立足我市文化产业比较优势,依托现有骨干文化企业,大力发展印刷发行、现代传媒、文化旅游、文化创意、工艺美术、广告会展、文化演艺、文化用品、休闲娱乐、影视剧制作等十大文化产业。力争到2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两番,成为我市新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根据这一目标,要分类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形成鲜明的工作导向;积极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文化与科技、资本的融合,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和工艺装备水平;加强文化产业载体建设,集中培育现代印刷发行、创意会展、工艺美术文博3个基地,大力培植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重点企业集团,促进文化产业集中集约集聚发展。
二是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与经济、科技融合发展,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创意产业。这是主要依靠人的智慧、技能,借助于高科技,对经济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从而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的新兴产业。这一产业发展基础广泛,发展潜力巨大,在上海等城市已经发展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文化产业。作为我市来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载体多,发展空间大,应当格外重视和支持。要把文化创意与工业发展结合起来,在工业设计、产品营销、品牌建设等方面,注入更多的文化元素,提高产品附加值。十二五时期,要首先把我市的陶瓷、琉璃、丝绸等传统工业,逐步改造提升为文化创意产业。要把文化创意与服务业发展结合起来,积极发展动漫、数字报刊、网络电视、在线娱乐等新兴业态,提高服务业的文化内涵和科技含量。特别是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以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发展水平,把齐文化与我市旅游资源融汇起来,建设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城市。要把文化创意与农业发展结合起来,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切实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要把文化创意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把文化创意渗透到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努力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
三是狠抓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关键要落实到具体的文化产业项目上。要按照建设殷实和谐经济文化强市的目标要求,集中策划实施一批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力强的文化产业项目。要加快推进齐文化生态园建设,提高生态绿化水平,整体策划推介,着力打造齐文化产业聚集区。要加快推进周村古商城建设,进一步扩大规模、丰富内涵,使之成为鲁商文化重要的传承和展示区。要加快推进牛郎织女爱情主题公园建设,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要结合文昌湖旅游度假区、宝山生态文化教育园规划建设,加强创意项目策划,把这两个区域建设成为淄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集聚区。要统筹抓好璀璨中华文化生态园、中国陶琉文化城、齐赛创意产业园、印象齐都创意产业园、鸿杰印务高精品包装印刷等项目建设,力争早日见到成效。在此基础上,要着眼于十二五发展,集中策划、储备一批文化产业好项目、大项目,增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后劲。
四是全力打造齐文化地域品牌。一个城市的发展,需要有鲜明的城市文化符号。我们淄博最闪亮的文化符号,就是齐文化。要围绕打造齐文化品牌,整合地域文化资源,把聊斋文化、商埠文化、陶琉文化、孝文化、世界足球起源地文化、牛郎织女爱情文化等统一在齐文化的大旗下,丰富齐文化内涵。要加强齐文化研究宣传交流,增强齐文化的影响力。要借助齐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加快培育一批品牌文化企业、品牌文化产品、品牌文化企业家,促进齐文化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着力在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实现新突破。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利的基本途径,也是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要着眼于统筹城乡文化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基层特别是农村和城市社区为重点,以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为原则,加快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是加快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十二五时期,我市文化设施建设的重头戏就是建设淄博文化中心。这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全市20万文化人的共同愿望。淄博文化中心集图书档案规划展示中心、公共活动中心、文博展示中心、大剧院于一体,规模大、功能全、档次高。建成后,将极大地提升城市文化服务功能,带动全市文化事业发展。这项工程已于前不久奠基,要列入市级重点投资计划,加快建设进度,力争20**年前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时,各区县也要进一步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区县文化馆、图书馆要全部达到国家二级馆标准。
二是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要积极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向城乡基层倾斜,切实抓好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十二五期间,要逐步实现城乡村居普遍通有线电视、通宽带网络,普遍建有图书室、文化室。要进一步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把乡镇文化站建设成为承上启下的文化服务节点。要研究制定扶持政策,支持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发展文博收藏,建设特色展馆,促进文化资源共享。
三是加大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力度。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既要加强设施建设,也要注重精神产品创作和供给,满足多样化社会需求。要大力实施精品工程,加强重大题材创作,推出一批具有淄博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精品。要继续组织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广泛开展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乡村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活跃城乡基层文化生活。要把公共产品供给与市场化手段结合起来,根据群众文化需求,由公共财政购买公共文化产品,重点是提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指导、辅导服务,带动和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三)着力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上实现新突破。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文化体制改革既有其他领域改革的共性,又有一些特殊性、复杂性。要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是进一步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步伐。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关系到整个改革的成效。要认真总结推广我市电影院线改革经验,全面完成国有影剧院转企改制任务。要稳步推进专业剧团改革,优化内部管理,提高发展水平。已完成转企改制的,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经营管理,建设企业文化,尽快形成面向市场的体制机制。
二是进一步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力度。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要着眼于突出公益性、强化服务职能、增强发展活力,推动形成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运行机制。要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引入激励和竞争机制,完善工作评价机制和绩效考核办法。要探索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赋予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应有的自主管理权限,激发发展活力。要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逐步推动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青少年宫、群众艺术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切实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是进一步推进新闻传媒体制改革。新闻媒体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要在坚持党管媒体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相关改革,努力做大做强主流媒体,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事业发展水平。要积极推进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适时组建报业传媒集团。要加快广播电视改革步伐,整合广播电台、电视台传媒资源,实行制播分离改革,组建广电传媒集团。报业集团和广电集团成立后,要加快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推动新闻宣传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四是进一步健全完善文化市场体系和文化管理体制。实践证明,凡是市场发育良好、市场体系较为完善的地方,文化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往往也比较强。要加强文化产品和文化要素市场建设,促进文化资本、人才、技术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流动,优化文化资源配置。要建立健全现代流通体制,积极培育大型现代流通组织,加快建设文化物流中心,构建覆盖广泛、贯通城乡的文化产品流通网络。要建立健全市场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大力发展经纪、代理、评估、咨询等文化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不断提高文化领域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要深入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切实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外向度,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要积极推进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提高执法水平和行政效率,促进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加快文化改革发展,要与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结合起来。全国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城市文明建设成果的集中反映,是富有价值的城市品牌。20**年,我市创建为首批省级文明城市;20**年,我市再次被表彰为省级文明城市,并荣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明年,是争创第3届全国文明城市的迎评年。中央文明委将从明年6月份开始开展文明城市测评工作。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树立志在必得的信心和决心,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努力取得文明创建的新成果。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确保文化改革发展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任务。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措施,积极作为,扎实推进,奋力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
一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文化建设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教育群众,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切实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坚定广大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要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道德建设,引导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要把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加注重文化建设的社会效益,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体群众。要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保证文化健康繁荣发展。
二是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关键在人才。淄博文化底蕴深厚,名家辈出。目前,全市各类文化人才达到3.2万人,其中,中国作家协会、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音乐家协会、戏剧家协会、摄影家协会、刻瓷协会会员217人;国家级陶瓷艺术大师、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20人,国家一级演员16人;还有一大批文化经营人才、文化创意人才和文化企业家。他们是我市文化改革发展的宝贵财富。对各类人才,各级要在感情上尊重、在政治上爱护、在工作上支持,为他们干事创业创造良好条件。在此基础上,要加大高层次文化人才引进力度,加强与国内外名院、名校、名家的联系合作,探索实行一对一、面对面柔性引进机制,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的规模质量。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牢固树立人人是人才、人人能成才的理念,盘活现有人才存量。要健全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坚持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充分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全市广大文化工作者要树立远大理想,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努力创造出更多的文化精品,奉献给人民群众,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担负起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神圣使命。
三是不断优化文化发展环境。营造良好的文化发展环境,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分类制定促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释放文化发展潜能。要加大政府投入,把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作为民心工程的重要内容,优先安排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扶持公益性文化单位,确保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逐年增长。要探索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文化建设。要优化市场环境,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各类文化资源合理流动。要大力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加强宣传引导,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文化改革发展的生动局面。
四是切实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文化改革发展摆在全局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领导上切实加强、工作上强力推进,确保文化改革发展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落实、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形成工作合力。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按照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加强对文化建设知识的学习,研究文化发展规律,探索文化发展途径,努力成为有文化自觉、有文化责任、有文化审美的新型领导干部。
同志们,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振兴责任重大,使命崇高。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满激情、科学创业,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建设殷实和谐经济文化强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