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坛发言稿
在学习中成长
——2015教学论坛发言稿
张晓雪
很荣幸和各位老师交流成长的感受。"勤能补拙"是我常对自己说的话。大概10年前,从初中到高中,3个班的物理课加上班主任,所有都是新的,一切又回到起点。"听课"是我想到的最快捷的方法。第一轮正好和王华老师、韩立新老师同头,征得他们的同意,开始了连续听课,而王老师的课一听就是两年半。
第一轮听课——认真记、认真学、认真模仿,无论是重点、难点还是教学方法,包括当时上课的提问、实验数据,我都认真做了记录。王老师的课条理清楚,对知识的细致归纳,让我受益匪浅。有时课没听到,也会跑到韩老师那里补回来,同时把两位老师的优点细细琢磨,归为己用。当时感觉很好,也很自信,课能够从容应对,再也没有当时设想的底气不足或把握不住重难点。等第一轮结束后,把每一章的听课记录订起来重新看时,对当时记录的很多话又有了更深的理解,所谓反思中提升。
第二轮和彭梦华老师同头。彭老师的实验教学全市首屈一指,而且教学的物理味特浓,我又开始了新一轮听课,概念、实验记得特别详细。记得"西城杯"比赛抽的是"弹力"一节,很冷门的课,我拿出了曾经听过的彭老师的课,几个举例特别形象生动,在此基础上我形成了自己的教学设计,获得"西城杯"特等奖。这两轮听课我很幸运,博大家之所长,在对教学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快速成长,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第三轮又是和彭老师同头,还要继续听课吗?教的时间越长,越会发现自己的不足。我决定不好讲的课,理解不深的概念、规律课,继续听课。不用记得特别详细,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体会的地方,添上几笔。我很惊喜地发现,彭老师的实验和他的前一轮比有很多的创新,他的从容、幽默、风趣也让我沉浸在其中。记得第一次听彭老师"传感器"的课时,有点云里雾里,等三年后再听时,自己的积累也多了,加上新添的生动的实验,觉得受益颇多。同时借助教研机会,我会听其他学校老师的课,听得多了,思考多了,好的点子自然在脑海中形成了。可以说,随着听课我的课更加精益求精,自己思考的更深、更多。
听课最好是连续听,有时间听吗?困难肯定有,每天判作业、准备实验、准备新课、班主任的各种杂事,忙得不得了。但真抽出一节去听课就会觉得相当值当,事半功倍。有时也会采取自助听课的形式,其他老师听了,复印一下笔记再问问关心的内容,或找上课老师班的同学借下笔记,问一问关心的问题。
最近两年,讨论成了我学习新的增长点。物理组有块著名的"小黑板",无论当时参与讨论,还是下课后看着黑板思索,让我对某些概念、问题认识得更深刻。讨论还可以分享好的方法,遇到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课上回答不完善,通过讨论获得解决,再喜滋滋地和学生分享,这也是一种快乐。听刘淑云老师讲述各种高招说服学生,在语言上激励他们自主学习,现学现用,特别有效。总之学无止境,怀着认真的态度,把学习进行到底,成长的路上会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