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两会精神,传递中国信心研讨会上的发言稿
一.峰会介绍
起源
20国集团(g20)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于1999年成立,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机制,由八国集团和十一个重要新兴工业国家以及欧盟组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列席该组织会议.
宗旨
推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
机制
二十国集团以非正式的部长级会议形式运行.每年举行一次20国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
成员
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欧盟,法国,德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日本,韩国,墨西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英国,美国.20国集团的gdp总量约占世界的85%,人口将近2/3.
g20与中国
中国是g20的创始成员,并于2005年作为主席国举办了第七届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
2.过程
1)胡锦涛的日程
4月1日中午,胡锦涛当天下午至晚上,胡锦涛的日程是:温菲尔德庄园,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唐宁街10号,会见英国首相布朗;皇家花园饭店,会见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白金汉宫,出席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举行的招待会;英国首相府,出席英国首相布朗举行的工作晚宴;海德公园饭店,会见法国总统萨科齐.(当时的晚11点,40分钟的会见)
4月2日峰会结束后,胡锦涛紧接着会见巴西总统卢拉.其后,胡锦涛先后会见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日本首相麻生太郎,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
4月3日上午,胡锦涛在离开伦敦前,会见了韩国总统李明博
2日,胡锦涛发表了题为《携手合作同舟共济》的重要讲话,胡锦涛提出进一步坚定信心,进一步加强合作,进一步推进改革,进一步反对保护主义,进一步支持发展中国家五项主张,(五个进一步)
2)峰会领导人声明
峰会在六大方面取得共识,即
1.恢复经济信心和经济增长,复苏就业市场;
2.修复金融体系以复苏贷款市场;
3.加强金融机构以重建信任;
4.融资和改革国际金融机构,以克服当前危机和避免未来危机;
5.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摒弃贸易保护主义,巩固经济繁荣的基础;
6.增进全面的,绿色的以及可持续性的经济复苏.尤其让世人印象深刻的是,峰会明确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资金规模扩大至现在的3倍,由2500亿美元增加到7500亿美元,以帮助陷入困境的国家;明确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明确加大金融监管力度,创立全新的金融稳定委员会(fsb),作为金融稳定论坛(fsf)的继承性机构,打破美欧轮流执掌世界金融领导机构的惯例;等等.
注资imf:
g20将会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注资5000亿美元,以提高其支持财困国家的能力;同时,g20将大幅增加imf特别提款权(sdr)规模2500亿美元,纾缓贫穷国家财政压力.另外,imf将出售黄金储备帮助穷国.
打击避税天堂:
g20同意向拒绝签署经济合作开发组织(oecd)规章的避税天堂实施制裁,并公布黑名单.
促进全球贸易:
g20将
推出高达2500亿美元的贸易融资方案,包括世界银行将于5月推出的500亿美元融资计划.g20各方还同意需要迅速行动以结束世贸多哈回合谈判.
反保护主义:
g20将点名谴责违反自由贸易规则的国家.
限制银行家薪酬:
将限制银行高层薪酬,制止短期高风险投机活动.
刺激经济方案:
g20国家预计在明年底前,支出5万亿美元以刺激经济.
3)峰会对于中国的作用
陪同出访的外交部长杨洁篪向随行记者介绍了胡锦涛主席出席这次峰会的情况.
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阐明了中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看法.
二,提出了中方关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主张.
三,宣介我国应对危机的举措和取得的初步成效.
四,表明了反对保护主义,关注发展问题的鲜明立场.
五,推动了与有关国家双边关系发展.
4)胡锦涛的讲话为什么与"声明"的成果如此一致
在分析峰会声明的六大成果的时候,我们看看胡锦涛在峰会上所作的题为《携手合作,同舟共济》的重要讲话,发现其要点与声明要点完全一致.胡锦涛的五个"进一步"的内容是:进一步增强信心,进一步加强合作,进一步推进改革,进一步反对保护主义,进一步支持发展中国家.而在"进一步推进改革"中,胡锦涛提出了六大建议,一是加强金融监管合作,尽快制定普遍接受的国际金融监管标准和规范,完善评级机构行为准则和监管制度,建立覆盖全球特别是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早期预警机制,提高早期应对能力.二是国际金融机构应该增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救助,有关国际和地区金融机构应该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多种方式筹集资源.三是金融稳定论坛应该发挥更大作用.四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该加强和改善对各方特别是主要储备货币发行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的尤其应该加强对货币发行政策的监督.五是改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治理结构,提高发展中国
家代表性和发言权.六是完善国际货币体系,健全储备货币发行调控机制,保持主要储备货币汇率相对稳定,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合理化.
我们可以将这五个"进一步"和六大建议称为胡锦涛的"五六"框架.对比"声明"的六大共识,我们可以看出,胡锦涛的"五六"框架,实际上就是声明内容的总框架,换言之,中国政府的所有建议都成为了这次峰会共识的重要内容.
3.峰会之外的成果
同时,各国领导也争取在峰会场外穿插安排各种双边或其他合作的会谈.
美国和中国,都在峰会正式启动的前一天,分别和东道主英国首相布朗及俄罗斯总统梅得韦杰夫举行双边会晤.这似乎意味着大国之间希望在峰会前互相拉拢,试探口风或者试图调整步伐.
中国姿态虽低调,目标却是明确的.上一次在华盛顿g20峰会场外的双边会晤中,胡锦涛分别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敲定了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2009-2012年)》;和巴西卢拉总统深化中巴战略伙伴关系和经贸等领域务实合作;和英国首相布朗同意加强合作,阻止世界经济金融形势恶化;以及和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总理同意加强两国政治对话,经济合作.
这一次胡锦涛在伦敦两天的"会客单"大同小异,除了以上提及的国家,还有日本和韩国等.国际社会和媒体关注的,不只是中国在实际峰会上的发言和表态,他们更希望透视那些场外举行的闭门双边会晤,取得了那些共识和成果
6)欧美分歧
作为"金融监管派"的法德和"经济刺激派"英美日全面交锋的一个缩影.美国官员呼吁欧洲采取更多行动来刺激支出和需求,而以德法为首的欧洲国家则一直在呼吁,未来应实行更严厉的金融监管.
二.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
1.中国的谋略
1)会议前
在会议召开前的不长时间,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发表讲话,提议建立一个新的全球货币,结束美元在贸易,外汇储备和商品价格的主导地位设想,向国际社会,更是向美国打招呼:中国在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合理方面有自己的主见.
2)会议中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当地时间一日下午在伦敦举行首次会晤.会谈中,胡主席并没有涉及"新国际货币"
这个让美国人格外担心话题.显然,中国人的意图世人都会明白的:周小川要求结束美元在贸易,外汇储备和商品价格的主导地位只是一个设想,也是只有少数人认为周小川的建议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没有人认为目前的全球金融体系将很快得到改变,它更像是对美国的一个信号或警告,让他们知道保持美元的稳定有多么重要."
在会议的发言中,胡主席正式表明了中国的态度:"完善国际货币体系,健全储备货币发行调控机制,保持主要储备货币汇率相对稳定,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合理化".中国提议完善全球储备货币,是在警告美国必须保持美元的稳定.同时,在解决金融危机问题上,中美共同合作将比美欧合作更有可能.
会议即将召开之际,促使法国领导人公开作出承诺:"法国不会支持任何形式的'西藏独立',并承认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拓展了中国在峰会上国际活动空间.
2.负该负的责任
胡锦涛: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影响,中国经济运行困难明显增加.几乎是在相同时间,奥巴马呼吁各经济大国跟美国一样,大胆采取扩大支出措施,特别点名中国应跟进.两人的立场顿时鲜明,一个立足国内无意冒进,一个放眼国际大胆激进,隔空喊话的意味浓厚.
现在看来,西方媒体超乎寻常的吹捧并没有让中国的领导人冲昏头脑,胡锦涛在谈到中国的国际责任时依旧四平八稳,表示"中国将为推动恢复世界经济增长作出应有贡献",其中"应有"二字尽显中国立场,即承担必要的,可以承担的责任,对于超乎中国国力的责任则是敬谢不敏.
胡锦涛对于当前形势有着冷静清晰的判断,此次伦敦之行则将向世界表达中国的立场和主张.国内舆论也当清醒认识到,中国之崛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也不必跟随外媒一起鼓噪,毕竟,现如今的中国没有必要承担承担不了的义务.
3.关于公布避税天堂
"避税天堂"黑名单(目前还不与国际社会合作的逃税天堂):
哥斯达黎加,菲律宾,马来西亚和乌拉圭.
灰名单(已经表示合作,却没有落实到行动,没有签署国际协议):
卢森堡,瑞士,奥地利,比利时,新加坡,智利,开曼群岛,摩纳哥等38个地区或国家.
白名单(这些国家都已实际执行国际间所协议的税务标准.):
英国,中国(不包括港区),法国,德国,俄罗斯和美国等40个国家.
4.花絮
1)关于座位和合影位置
英国伦敦当地时间4月1日晚,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东道主英国首相布朗夫妇在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举行了欢迎晚宴,根据英国媒体披露的座次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坐在了英国首相布郎的右侧,而法国总统萨科齐被安排坐在胡锦涛主席的右侧.英国作出这样的安排,可能也是想在中法关系中做"和事佬",促进中法两国关系趋向缓和,这样的座次应该是一个"信号".
会议前,萨科奇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高调而傲慢地宣称,如果金融峰会没有满足他的要求,他将中途退出.据说,还着实让英国人忙乱了一番,因为萨某人的脾气世人是都知道的,一旦这个伙家任了性子,在会议的关键时候出点什么洋咕咕,那会让坤士的英国人很没面子的.鉴于此,布朗先生则讨好地把这位"不担事儿"的主安排在了中国主席胡锦涛的旁边.
2)关于会前国家的分类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该报获得了英国外交部一份"机密敏感"的文件,该文件透露,英国政府已经将20国集团成员国划分为两类,要对其中包括中国在内的11个值得"进行密切外交游说和接触"的国家进行"高度优先"的游说,游说目的是为了推动积极的决策.其中中国位列第二重要.不过,有分析家指出,由于此次金融危机对西方的打击尤为严重,包括美国在内的不少西方国家都把中国看作是拯救金融危机的救世主.英国也不例外.稍早前,中国总理温家宝访问英国时也与英国探讨了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话题.
《金融时报》说,根据英国外交部这份文件,被圈出作为重点游说对象的11个国家分别是美国,中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印度,巴西,沙特阿拉伯,韩
国和南非.该文件说,这份文件是"机密敏感"文件,不能泄露给公众和媒体.
英国外交部发言人对《金融时报》说,这一分类窗体"绝对不是一个严格的对最重要国家的等级排序".他表示,之所以把这11个国家列出是有不同的原因的,比如这些国家拥有非常强大的非政府组织,媒体,学界或贸易组织等.另外,还有一些如主权基金等"非传统因素".
三.中美关系
伦敦峰会的召开承认了世界经济的重心正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次峰会也基本上确立了g20这样一个新的全球治理的机制.在g20这样一个多边的集团中,中美两国的关系无疑是这一机制的核心.
中美两国双边关系,也就是所谓的g2,最早是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伯格斯滕在2008年7月《外交》期刊上指出的,她认为未来世界经济问题的解决方案掌握在这两个国家手中.而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和该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也在3月6日的《华盛顿邮报》上撰文指出,没有一个强有力的g2,g20将会失望.伦敦分析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美两国的经济实力决定了他们的地位.
2.成果
据中美外交人士透露,在筹备"胡奥会"时,美国接受了中国的所有条件,唯一的要求就是会晤地点要在美国人选定的温菲乐德庄园.据说美国人坚持在温菲尔德庄园举行中美两国领导人会晤,除了考虑到奥巴马的安全,主要是自己给自己找个台阶:这一条再也不能让步了,让中国人也听美国人一回.
在此次会谈中,两国首脑还达成了一项重要共识,即将两国目前的多项对话机制升级为全面的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
这次峰会被称为"多边搭台,双边唱戏""多边"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姿态,是一种态度,一种立场,而"双边"才是最实质的.
其一,在应对金融危机上,双方的共识是立足世界的.
两国元首一致认为,双方一致表示坚定支持惠及各方的全球贸易和投资流动,承诺抵制保护主义,维护健康稳定的中美贸易关系."我们分析这段文字,一方面肯定了
中美两国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已取得的成果,指出双方进一步合作对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胡锦涛和奥巴马的共识简直就是在为g20峰会声明定调.
其二,在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上,双方的共识是着眼长远的.
1)新的定位.胡锦涛以政治家的眼光指出,中美关系应该是积极的关系,应该是合作的关系,应该是全面的关系.
2)新的机制."中美双方决定建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是推动新时期中美关系发展的重大举措."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是布什时期"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机制的延续,更是原先两大机制在新要求下的整合,新机制将以"双轨"运行——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和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将共同主持"战略轨道",将讨论涉及政治,安全,气候变化等全球问题;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将共同主持"经济轨道",将讨论经贸,金融等问题.第一次对话将于今年夏天在华盛顿举行.
主持对话的官员分别以两国元首特别代表的身份与会.同时,双方将继续通过中美商贸联委会机制,促进两国在经贸领域互利合作.
这个新机制除了形式上合二为一外,突出体现出两大特点.一是更加突出战略性,注重双方长远利益,二是层级提高,注重双方合作对话的实效性.
3)新的机遇.双方不仅应该深化经济,反恐,防扩散,执法,能源,气候变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交流合作,推动两军交往,还要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以及全球性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不断充实两国关系战略内涵."随着中美合作的进一步扩大和深化,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两个对世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力的国家将会对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这次会谈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两国元首宣布了外界期待已久的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
声明还指出,奥巴马强调了其将美国预算赤字减半的承诺,胡锦涛则强调了中国的承诺,即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及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以确保可持续增长和相对较快稳定的经济发展.
四.中法关系
1.事情经过
2009年3月23日,中国外交部公布的伦敦峰会期间中国领导人双边会谈安排没有法国;在g20峰会之前,法国媒体对胡锦涛见不见萨科齐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在中国
外交部发言人何亚非表态中法领导人不会举行会晤后,法国媒体表示失望.同样,法国爱丽舍宫总统办公室3月31日公布的萨科齐行程中,法中领导人会见也不在其列.
在胡锦涛的专机上,一位中国高官4月1日晨说,头天一晚没睡,在和法国谈,"令人兴奋的是,我们的条件,法国都答应了".之后,一位官员又吹风称,胡主席可能会在伦敦和萨科齐见面,但时间还没敲定.
随后就传出中法外交部同时发表《中法新闻公报》的消息,法方承诺拒绝支持任何形式的"西藏独立".
4月1日(北京时间)中法两国的外交部发表《中法新闻公报》,在公报中法国充分认识到西藏问题的重要性和敏感性,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坚持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
这一由戴高乐将军做出的决定没有也不会改变.本着这一精神,并根据不干涉内政的原则,法国拒绝支持任何形式的"西藏独立".《公报》指出,令人感兴趣的是这一表述:中法双方决定适时举行高层接触与战略对话,促进双边各领域合作,推动中法关系和谐稳定发展.由于法方在西藏问题上"坚持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拒绝支持任何形式的"西藏独立".
中法领导人在伦敦峰会期间会晤,是法国在西藏问题上公开认错后达成的结果.尽管会晤确定了,但具体时间还是让中法外交部犯了愁.一个是2日峰会开始前的早7:30,另一个就是1日晚上,布朗举行工作晚宴之后.
胡锦涛在饭店会议厅迎接萨科齐的到来.他说:"感谢总统深夜前来会晤","我还记得去年在北京奥运会和亚欧会议期间我们都见过面.今年元旦,你还致函给我祝贺新年."(先礼后兵)
接着转让正题:"我想,今晚我们的会晤将为两国关系开启一个新的起点.希望双方共同努力,开创中法关系的新局面."
而萨科齐也表示,无
论法中关系如何变化,我坚持认为只有一个中国,西藏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背景
关于中法关系,法国在"藏独"问题上,一直态度是采取官方不支持,民间不禁止.这次中国与法国达成新的协议,不能说完全解决了问题,但至少已大大削弱了达赖在国际间的声势.
"西藏问题"是中法关系交恶的重要原因.萨科齐不顾中方一再交涉,高调会见达赖,使得中法关系陷入困境.而《中法新闻公报》的发布,结束了长达4个月的中法关系僵持,也为胡锦涛和萨科齐的伦敦会晤创造了条件.
历史上,中法两国有着传统友谊.法国是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首个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的西方国家,也是最早支持对华解除武器禁运的西方国家.
而几个小时后,中法就发表了联合声明,法国承诺:"拒绝支持任何形式的'西藏独立'."法国对中国的软化态度与对西方的强硬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
3.如何看萨科奇的软化
认真分析一下这个公报,基本上是法国对中国的承诺性表态,其中最关键的文字是:"法国充分认识到西藏问题的重要性和敏感性,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坚持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由戴高乐将军做出的决定没有也不会改变.本着这一精神,并根据不干涉内政的原则,法国拒绝支持任何形式的'西藏独立'."短短一句话,却有三层含义.其一,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坚持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二,表明奉行"戴高乐主义".当初戴高乐将军是以独立外交闻名于世的,他领导的法国外交以在中东支持阿拉伯世界,退出北约和与中国建交为三大特征,而比美国提前17年与中国建交一直是法国引为自豪的外交杰作.其三,表明"拒绝支持任何形式的'西藏独立'"的外交政策.这句话的修辞手法很简明,但表意很清晰,没有什么含糊其辞之处.当然,"听其言,观其行"一直是我们处理相关事务的基本原则.
4.法国媒体心态复杂
4月1日,中法两国外交部共同发表了《中法新闻公报》,"中法双方决定适时举行高层接触与战略对话".随后,法国媒体开始"闻风而动",多方打听两国元首会晤的消息,法国时间1日上午11点半,法新社率先从一位法国外交官处获悉:法中元首又可能在峰会上会面,得到消息后,法新社在短短6分钟的时间里连续发了3条快讯.随后他们又从总统府挖到了精确的会面时间——1日晚间.
不过,而第二天各大报纸的头条也都是关于峰会本身的内容,对于中法两国元首的会晤,法国的报纸则是简单处理,此前发表的联合公报更被一笔带过.或许,对于一些法国媒体而言,这是一则不能错过的"大新闻",但却是让他们有几分没面子的消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