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局学习科学发展观座谈会发言稿
水土保持局学习科学发展观座谈会发言稿
科学发展观是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水土保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防治水土流失,保护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与保障,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推进水土保持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对水土保持的重要指导意义
党的十七大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一,科学发展观要求对区域的发展要有整体性、全局性的观点。充分认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水土保持工作作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实行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走“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流域内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保护水土资源、改善水环境”的科学治理之路,十分必要。
其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问题是发展与保护的统一。这也是**市过去在水土保持、流域治理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经验。从**市水环境状况来看,水资源严重短缺、水土流失、水环境污染等问题日趋凸显,长期以来,人们把水土保持和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实践证明这样的治理很难取得持续的效果。探寻一个适合**市经济发展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赢模式,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二、**市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随着**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给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带来了巨大压力,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是水土流失仍然严重。全市水土流失面积达11000平方公里,大部分区域土壤侵蚀模数在5000t/km2以上,年均土壤侵蚀量达5226.1万t,年径流量为11.84亿m3。特别是我市散度河流域和葫芦河流域,年降水量仅为400mm,降雨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加之土质疏松,土壤侵蚀模数达8000t/km2,部分地区达10000t/km2以上,治理难度大,为我市渭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薄弱区域。
二是水资源严重短缺。据**市水资源公告显示,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5.4647亿m3,人均占有量444.7m3; 是全省人均水平的2/5,是全国人均水平的1/5。加上多年平均入境地表水资源量9.4271亿m3,全市多年平均自产加入境水资源量24.8918亿m3。目前全市地下水开采率已接近极限值,部分地区地下水开采过量,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三是水污染日益突出。主要为废污水,多年平均年排放量3000万吨,入河量3000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600万吨,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1400万吨。
**市水土保持工作应直面三方面的挑战:
一是投入不足仍是加快水土流失治理的制约因素。由于**市经济欠发达,市、县财政投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能力较弱,农村“两工”取消后组织群众投劳难度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
二是建设管理工作仍然薄弱,影响工程顺利实施。个别地方重治轻管仍很严重,治理成果难以尽快发挥出效益。
三是水土保持行政执法工作面临新挑战,由于各种原因,人为人为水土流失严重。
三、**市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发展机遇
党的十七大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了全面部署,**市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进入21世纪以来。水土保持作为可持续发展和关系民生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水土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搞好水土保持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水土资源是加强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视察水土保持工作、并做出重要批示。水土流失、水土保持问题已连续3年写入中央1号文件。党的“十七大”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高度,对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做出了重要部署,提出的“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等,都与水土保持工作密不可分。
二是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市的建设重点,着眼于建立高效、低耗、低污染的生态经济体系;稳定、和谐、高质量的生态环境体系;优美、舒适、协调的生态人居体系;现代、文明、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保护。先后实施了退耕护岸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国土整治项目,藉河示范区等一
大批生态工程,使我市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
四、**市水土保持工作的应对措施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市委、市政府确立的树立**市发展新形象的要求,全面提升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管理水平,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一)搞好藉藉河示范区二期工程建设确保城市生态安全和饮水安全
藉河示范区工程是全国最大的水土保持示范区工程,一期项目5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20平方公里,项目建设贯彻了黄委会“关于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经济—社会系统,力求以良好的水土保持生态系统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示范效应显著,真正体现了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
藉河(二期)工程大部分区域地处藉河上游,沟壑纵横,地形破碎。水土流失严重,且为我市重要的水源地,正在建设中的上磨水库和规划准备筹建的高桥头水库均在此范围内,按照**市城市发展规划,把我市建设成为80万人的中型城市,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成为当务之急,搞好藉河二期工程建设,治理保护好藉河上游水源地,减轻面源污染,防止水土流失,延长水库寿命,确保饮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十分必要,(我市的林士峡水库,峡门水库,柳林水库都是因为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库容淤积而提前报废)
(二)坚持梯田建设任务不动摇
清代蒲松龄曾将梯田的作用描述为:“一则不至冲决,二则雨水落淤,名为天下粪”。我市是一个农村面大、农业人口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欠发达地区,人多地少,山多川少、自然灾害频繁是制约我市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我们的基本市情。要从根本上改善我市的生态环境条件,实现粮食安全,必须坚持不懈兴修梯田。多年来,我市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梯田建设工作,始终把梯田建设作为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性工程和根本措施来抓,截止20xx年底,全市梯田面积累计达到398.45万亩,使大量的“三跑田”变成了“三保田”,有效地减轻了水旱灾害,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调整了农村种植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确保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三)加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
一是敢于执法,绝不手软。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办事,该查处的坚决查处,该上报的上报,力求通过宣传教育、舆论监督、司法强制等多种手段,真正促进“三同时”制度落实,最终达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
二是善于执法,依法办事。查处案件要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法律法规适用准确、处罚得当。
三是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审工作。严格把好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关,对影响全市生态安全的区域进行的开发建设项目,要严格把关。
四是全程监管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查处拒不履行方案实施的生产单位和个人。
(四)提升全行业服务水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要的是遵守自然规律,依靠科技进步手段推动水土流失科学治理工作,通过科研与新技术推广,提升水土保持行业服务水平。
一是搞好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特别是拉动内需项目的前期工作,着手收集整理基础资料和数据,为初步设计、施工设计等工作做好准备。
二是加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为大唐电厂、天定高速公路、天平铁路等开发建设项目提供优质的监测服务。
三是努力搞好水土保持新技术推广工作。
四是抓好水土保持技术队伍培训,着力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打造一支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的职工队伍。
(五)提高全社会水土保持意识。
面向全社会大力宣传宣传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宣传水土保持实用技术。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预防保护、生态自然修复等方面的成就、经验、效益,保护水土资源、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的行为,以提高全社会珍惜水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意识。
(六)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搞好黄土高原淤地坝安全大检查专项行动工作
淤地坝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之一,建国以来淤地坝建设不断加快,尤其是20xx年国家启动实施黄土高原淤地坝试点工程后,作为全国水利建设“三大亮点”工程之一,发展迅速。据统计,截止20xx年底我市已建成各类淤地坝100多座,由于种种原因,部分淤地坝损坏严重,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摸清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现状,掌握和了解淤地坝在防汛安全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和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案和措施,水利部决定,于20xx年上半年在黄土高原七省(区)开展一次全面的淤地坝安全大检查专项行动。根据省上会议安排,下一步我科将根据省上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对骨干坝和中型坝,要逐坝排查隐患和病险情况,做到不留空白,不留死角。通过全面检查和重点抽查,摸清我市淤地坝建设现状,掌握淤地坝在防汛安全和运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落实安全责任制,制定除险加固方案和应急排险避险预案,开展淤地坝除险加固工作,保障淤地坝安全运行,确保人民生命安。
开展学习实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意义深远,今后我要坚持不断钻研水利、水土保持新技术,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发扬“求实、创新、负责”的水利行业精神,积极投身我市水利、水土保持的改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