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长学习科学发展观研讨班发言稿
组织部长学习科学发展观研讨班发言稿
思路决定出路。在新的发展阶段,能不能形成符合实际、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正确思路,是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首要标准,是衡量解放思想成效的重要尺度,更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全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市委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结合**实际,提出开展“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力实施外引内建、西进东出、城乡一体发展战略,走出一条以非公经济、节水增收、劳务输出为支撑的科学发展新路子”的主题实践活动。我们感到,这一总要求是市委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新眼光审视市情的结果,是对**实际情况深入了解、长期调研思考的结果,是科学发展观在**的具体化。对于**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来讲,一个好的思路,必将能为我们打开一个好的局面,闯出一片新的天地,实现**科学发展的新跨越。下面,我就组织工作如何为“三大战略”、“三大支撑”发挥保障作用谈点认识。
一、紧扣工作主线,形成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强大合力
服从党的政治路线,服务党的中心工作,历来是组织工作的根本任务和生命线。紧扣市委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步伐,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来理清组织工作的思路,谋划组织工作的布局,体现组织工作的价值,是我们组织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市委提出的新思路、新任务,组织部门首要的任务就是把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 把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干部活力转化为发展动力,组织和发动全市202个党委、4万多名干部、3500多个基层组织、8万多名共产党员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刻领会“三大战略”和“三大支撑”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统一思想中凝聚力量,促使全市上下在思想认识上、工作部署上、实践行动上与市委的总要求保持高度一致,上下左右拧成一股劲。通过充分发挥各级领导班子的政治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干部的落实推动作用,真正将全市200万人民的思想和力量统一和凝聚起来,形成发展的强大合力,奋力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二、激发奋进活力,充分发挥各级班子和干部在推动科学发展中的表率带头作用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实施“三大战略”、构建“三大支撑”,关键要靠各级干部去组织、去落实、去推进。
要以正确的用人导向激发干部活力。好的用人导向,可以激发干劲、凝聚人心、推动工作。要通过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把各级干部的心思和精力全部引导到全神贯注干工作、一心一意谋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作为选干部、用人才的重要标准,坚持用推动科学发展的成效识别干部,注重选拔那些踏实苦干、不事张扬、敬业奉献的干部,那些敢于碰硬、一身正气、坚持原则的干部,那些不讲条件、置身基层、艰苦奋斗的干部,努力营造一种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让能干事的人有舞台、让干成事的人有地位的大环境、大氛围。要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干部选任工作的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抓住干部选拔任用的推荐提名、考察考核、决定任用等关键环节,积极探索干部初始提名、差额选任干部、选任信息公开等制度,通过建立科学的干部选任机制,确保把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要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对于推动科学发展至关重要。各级领导班子思想解放的程度、加快发展的意识、破解难题的能力和做群众工作的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的科学发展。特别是县乡党政领导班子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线和最前沿,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尤为突出,要作为领导班子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努力提高县区党政班子成员的整体素质,提高县区党委在新的运行体制下整体功能的发挥。要把那些能力上不突出、作风上不过硬、工作上不得力、对新任务新要求不适应的干部,及时从县区党政班子中调整出来,从市直部门和乡镇选拔最强、最优秀的干部充实进去。要加强乡镇党政正职队伍建设,对乡镇党政正职履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掌握一批优秀乡镇党委书记,进行重点培养和储备,每年拿出一些市直部门县级领导岗位面向乡镇正职定向选拔。对在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作中弄虚作假、推进工作不力或完不成任务的乡镇干部,一律不予选拔任用,是后备干部的要取消后备资格。要在机构编制、领导职数设置和领导力量配备上,注重向承担“三大战略”任务的重点领域倾斜,向特色优势产业延伸。
要建立充满活力的干部激励机制。干部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的问题,是长期以来影响干部队伍素质提高和作风转变的根本原因。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对干部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通过建立选优与治庸相结合、奖励与惩戒相统一的干部激励机制,激励各级干部尽责履职、奋发进取。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进一步加大考核工作的改革创新
力度,改进考核办法,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使“三大战略”、“三大支撑”的目标要求体现在考核指标中,使干部的工作实绩体现在考核结果上,使考核结果体现在对干部的选拔任用、奖励惩处上,从而发挥好考核工作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推动工作的作用;另一方面,要畅通干部“下”的渠道。对那些出工不出力、在位不履职、在岗不尽责的干部,采取调整岗位、免职待岗、降职使用、责令辞职等方式,坚决从领导岗位上调整下来。
三、破解人才瓶颈,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在推动科学发展中的智力支撑作用
**的发展不仅缺水、缺资源,更缺人才。实施“三大战略”、构建“三大支撑”,必须下大气力破解人才发展难题。
要着力培育一支高素质的技能型劳务队伍。我市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劳务输转基本以体力型、自发型为主,几十万劳务大军只有数量缺少质量,只有劳力缺少效益,更谈不上形成品牌优势。作为组织部门,要把提高劳务大军的技能水平、增强就业能力作为党管人才的重要内容来抓,把劳动者的技能培训纳入“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纳入各级党校和农村基层干部专修学校的教学计划,依托市、县区职业学(院)校、劳动就业培训中心、民办培训机构等各类培训力量,分行业、分领域开展全方位的技能培训,以农村“两后生”为重点,加强电子电工、建筑建材、商贸流通、家政服务等多方面的职业技能培训,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技能型劳务大军。要充分发挥组织部门在人才工作上的牵头抓总职能作用,进一步明晰劳务培训相关部门的工作责任,当前要重点解决好劳务输出工作中存在的培训、输出、管理、维权职责不明晰,运行相脱节的问题,形成组织领导、劳务培训、技能鉴定、选送输出和服务管理相统一的工作运行机制。
要不断壮大非公经济人才队伍。大力实施“工业富市人才支撑计划”,坚持每年为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公开招聘100名高校毕业生,并完善管理机制,确保这支新增力量为我市非公企业发展助得一臂之力。坚持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并重,做到外引一个项目,就要引进一批人才,内建一个园区,就要形成一个人才高地。积极向省上争取更多的选调生名额,分配到非公企业服务。坚持每年为规模以上非公企业选派一批党政机关干部,既当党建指导员,又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对非公企业高管、中层经理和专业技术人才,在坚持每年实施集中培训的同时,积极向发达地区、大型现代企业、高等院校派赴学习考察和挂职锻炼。进一步健全完善非公企业人才劳资管理和人事关系的代理工作机制,在技术职称评定及名额分配上给予倾斜,打造非公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机制高地。
要努力造就促进节水增收的新型农村人才队伍。农村各类人才是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节水增收的重要支撑力量。组织部门要发挥综合协调的作用,坚持每年选聘一批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或开展进村(进社区)、“三支一扶”等工作,力争每年有20xx名左右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一线服务。每年选聘100名涉农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开展技术服务。全面启动“村科技助理员行动”,把农民中的“土专家”、“田秀才”这支靠得住、用得上的技术力量组织起来,给他们给名份、发报酬、定职责,充分发挥他们在设施种养业、旱作农业等方面的推广服务作用。要大力改革农口事业单位现有的分配制度,建立农口技术人员绩效工资挂钩机制,激励机关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村一线开展服务。要积极鼓励和支持专业技术人员离岗领办、承包设施农业、节水农业,到农村一线与农民群众结成利益共同体,引领日光温室等节水产业发展。
四、夯实基层基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动科学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劳务输转、节水增收、城乡一体化等工作关联千家万户,要使这些工作落到实处、取得成效,必须依靠基层党组织发动广大群众广泛参与。这几年的实践证明,哪里的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受群众拥护,哪里的大事、难事也会变成小事、易事;反之,哪里的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没有威信,哪里的小事、易事也会酿成大事、难事。为此,我们要以更加紧迫的责任感,坚持不懈地抓好基层组织建设。
要在创新基层党组织工作方式上下功夫。针对农村党组织相对城市党组织来说拥有资源少、发挥作用难的问题,在全市大力开展“四级联动、百村整推”活动,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要针对党组织设置模式滞后、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大力推行在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的新模式;要针对基层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贴得不紧的问题,把劳务输转、节水增收、城乡一体化等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安排、来考核、来落实。
要在激发村干部积极性上下功夫。对村干部定权责、立规范,制定村班子、村干部年度考核办法;建立村干部报酬待遇正常增长机制,加大从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力度。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在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努力形成村干部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的机制。要注重在重点工作和基层一线选拔识别干部,把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任务的完成情况与乡镇领导干部的任免奖惩相挂钩,与乡镇一般干部的提拔晋升相挂钩,与村干部享受政治生活待遇相挂钩,加大奖惩力度,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要在发挥各级党组织推动非公经济快速发展上下功夫。目前我市非公经济总量较小,绝大部分企业的规模、层次、质量、效益都不是很高。要推动我市非公经济增加总量、提升质量,就党建工作而言,一方面,要在我市规模以上企业已经全部建立党组织的良好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组建“两新”党组织的力度,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并且充分运用非公企业党建这一平台,协调相关部门,为非公企业发展疏通融资、技术、用地等绿色通道。另一方面,要引导非公企业党组织自觉地把党建工作有效融入生产经营、技术创新、职工队伍建设之中,促进企业提速增效,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第三个方面,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都要积极为我市招商引资和各类企业发展营造宽松环境、提供优质服务。要在全市开展“优化创业环境、服务企业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引导机关干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能。要在抓好各级领导干部联系重点企业联系点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部门党组织联系帮扶企业制度。切实营造更加有利于非公经济快速发展的投资环境、人文环境和法治环境,真正把招商、爱商、护商、惠商的理念体现在各级党组织、每个党员干部的具体工作和实际行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