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扫除六确立心得体会
近期开展的“六扫除六确立”活动,掀起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热潮,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委全委会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当前我校全体教职工加快转变工作方式的迫切需要,也是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途径。在深入开展“六扫除六确立”活动中,我对照检查,不断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上的表现,有以下体会。
一:课堂上对学生的关注还不够全面
高效课堂模式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尽管导学设计很新颖,但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没有改变,仍然是在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在潜意识里依然关注的是教案,关注的是作为唯一标准答案的“教参”,总希望学生沿着自己事先设定的思路回答问题,在自己事先安排好的空间开展“自主”活动,最后圆满地实现预定目标。岂不知,这种教学恰恰把学生的学习引入死胡同———为认同而学习,为标准答案而思考。这些看似正确、深刻、全面的标准答案,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这些都说明我们仍然没有真正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给学生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让课堂成为充满创造和神奇的过程,成为充分展示学生独特个性的过程。
二:小组合作学习还只是流于形式
当下,合作学习已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学中,老师们大都采用这种形式,让学生合作、讨论,且无论什么样的课都采用,应用次数频繁。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讨论时间给得不够,刚刚分好组,没说几句,就被老师止住安排下一项内容了,合作学习显得匆忙、零乱。这些说明,学习要重视实效,而不能只顾形式,合作学习也不例外。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但不能机械地理解,不能认为每节课都要搞小组合作学习,也并非所有的教学任务都要通过小组活动才能完成。班级教学、个人学习仍有着合作学习所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而且是个人难以完成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换意见。老师还必须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指导,如方法多样时、学生思考出现困难时、意见不统一时。关键在于提出的问题能否提供合作的契机,是不是值得讨论的问题。如果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讨论将变成一种形式。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还要培养学生“三会”:一是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二是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三是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也在交流和碰撞中,一次又一次地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这样,合作学习就不再是课堂教学的点缀,而是一种具有实际意义的扎实、有效的学习方式。
三:我的班级管理离“精细化”还有一定的距离
在班级管理中琐事较多。琐事面前班主任应有“由小见大、由近及远,体验践行、养成规范,制度约束、自我教育”的推行思路,在日常行为规范上下功夫,坚持不懈地进行良好品德行为的养成教育和训练。用我校的“四无”要求为标准,低起点、小坡度、来强化学生的行为习惯和良好品质。
反思过去的不足,今后我将更加注重对理论的学习,学先进的思想和好的管理方法。向书本学、向前辈学、向实践学。利用各种手段和途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但最重要的是无论教学还是管理,本人都需要不断反思和总结。从成功中总结经验,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在反思中获取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