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的要点和亮点的体会
当前,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是全党的一项重要任务,我感到胡总书记讲话有五大特点:一是高屋建瓴。站在建党90年的历史节点上,回顾了党做的“三件大事”,取得的三大成就和两大理论成果。二是成熟自信。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创造的宝贵经验,字里行间都充满对未来的高度信心,感染力很强。三是心系人民。特别是那两句非常口语化的“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让人倍感亲切。四是直面问题。对党执政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的分析鞭辟入里,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五是求是务实。全面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深入阐释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工作思路都做了条分缕析地阐述。
因此,“七一”讲话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我们党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书。学习“七一”讲话,既是一次把握规律、把握未来的理论学习,也是一次坚定信仰、坚定方向的党性教育,必将进一步增进我们对党的感情认同、理论认同、政治认同。由于时间关系,我只能就讲话中的要点和亮点谈9点学习体会,供同志们参考。
“三件大事”是我们党的执政资格所在
胡锦涛同志用三句话总结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170多年的历史。
总书记讲的第一句话是:“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磨难”。
总书记讲的第二句话是:“我们伟大的民族进行了感天动地的奋斗”。
1927年4月出版的由国民党右派分子办的《黄埔周刊》,对广州“四一五”反革命事变有这样一段记述:“十五日早,永汉马路、南关戏院附近各马路,共派分子逮解者,如百川汇海”。就是说,从每一条马路都押解出的被抓捕的共产党员之多,就像很多河流汇集到海洋里。而且,“均由军队押送,用草绳捆缚,被捕者或高唱国际歌,或高呼共产党万岁口号”。被抓的共产党员都集中到南关戏院,报道说“至南关戏院内,仍呼喊演说不缀,有时更杂以拍掌声……”这是一个反共的右派记者的叙述。如果不是有荷枪实弹的军队押送,有绳子捆绑,人们真会以为这是共产党组织的一次盛大集会,共产党员们这种慷慨赴死的情景,使人们的心灵不能不受到强烈震撼。
大革命失败后牺牲的陈觉烈士,临刑前在给妻子赵云霄的遗书中,深情回忆了他们在莫斯科学习时度过的短暂而幸福的时光。他说,作为共产党人我从不信有鬼,而今真希望有鬼,这样我们死后就能在鬼世界里夫妻相聚。其跃然纸上的眷恋之情,可令世间一切情话黯然失色。但他接着说:“云,谁无父母,谁无妻儿,谁无情人?但我们是为全中国劳苦大众的解放而牺牲了自己的一切,我们死而无憾!”这种对人民之情高于夫妻恋情和个人生命的抉择,就是一首感天动地的共产党人“正气歌”。
还有,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的血也是流在一起的。为了斩草除根,反动派甚至使用“满门抄斩”这种最野蛮的杀戮手段。井冈山斗争的领导人之一何长工同志的全族人,就是被不分青红皂白地全部杀害的。当时有个只有三四岁的男孩抱着刽子手的腿央求:“叔叔别杀我了”,话音未落,孩子的头已滚出老远。“文革”后期我随家人去看望何老时,晚年的何老并未多谈及遇难的妻子和儿子,但讲到这个远房小侄时,他的眼中仍闪着泪光说,我当共产党,杀了我的老婆孩子也就罢了,为什么连这样一个几乎和我没什么关系,仅仅是姓何的几岁的孩子都不放过。几十年后,他还为无辜群众因自己而遇害感到歉疚心痛。
总书记讲的第三句话是:“我们伟大的人民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伟业”。
讲话提出,90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做了三件大事。第一件是建立了新中国,第二件是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三件是实行改革开放。这三件大事反映了党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也可以相应地概括为三句话,就是“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党领导中华民族强起来,党领导人民群众富起来。”我们党办的这“三件大事”,实际上回答了社会上乃至国内外有人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中国共产党凭什么长期执政?执政资格在哪里?
政治体制改革不是要改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建党85周年时,曾谈到过我们党办的“三件大事”,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三大成就”则是第一次提出。道路、理论体系过去谈得比较多,但明确提出“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却是第一次。
尽管新中国成立后,我们逐步建立了一些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但其实现形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很好解决,也没有形成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例如人民代表大会是我们的根本政治制度,但怎样保证人民代表的代表性,使代表反映选民的呼声和意志,怎样真正履行宪法赋予代表的职责?有关的程序、实现形式等问题不解决好,就会影响根本政治制度的功能。但现在我们已经有底气和信心说,通过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已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了。而10年前甚至5年前,我们都不能说这句话。特别是经过抗震救灾和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我们制度的优越性已得到充分证明。一些同样受金融危机冲击的国家,如希腊受制于西方的金融体系,至今还在危机中苦苦挣扎。一些同样发生了自然灾害的国家,如日本围绕该谁出钱的问题争论不休,使一些地方的重建工作迟迟不能展开。而一些中东北非国家,更身陷“贫困陷阱”、“人口陷阱”、“中等收入陷阱”这三大陷阱难以自拔,动乱不止。雄辩的事实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符合国情,顺应时代潮流的。总书记用了“五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二是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三是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四是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五是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充分肯定,也是对那些以推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为名,把矛头指向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西方人士的明确回答。
当然,我们经济社会中还存在一些不符合发展要求的政治体制、机制问题,包括需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监督,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健全民主法制等,但解决这些问题都是为了进一步完善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不是要用什么其他制度来取代它。
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
总书记讲话中,有关理论问题的亮点很多。如“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等,并把“坚持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作为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经验。要求党员干部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这是对建设学习型政党理论最充分、最系统的阐释。
首先说一下知识更新速度的急剧加快,对各个专门领域的党员干部已提出更高要求。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一个人参加工作后,凭着从学校学得的十几门课程还可以应付一阵子,现在就很难了。据专家分析,一个大学生四年学习的知识在他毕业那天已有50%老化,10年后则基本老化,而学历外学习获得的知识将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即使毕业于名牌重点大学,即使读到博士、博士后,如果放松工作后的学习,照样很快落伍。学历高低和知识水平已是两个不同概念,而知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的主动性和坚持性。
医学界有个“五年一周期”理念,就是一个医生要是中断行医5年后再重拾本行,会发现处方都不敢开,因为不知道这五年间已有多少种药品被淘汰,多少种新药和新的临床处理方法已经出现。
因此,要搞好理论武装,最根本的是要端正学习目的,坚持 “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如果你讲的话,下级不认同、群众不买帐,不是藐视你的职位和权威,而是因为你不具备让他们信服的品格、知识和能力。领导的无能,从最根本上源自无知。群众对领导干部在知识上的要求比一般人要高的多,当有的领导干部在讲话中暴露出常识破绽,被群众当作笑话流传时,损害的不仅是个人形象,还有人们对党组织的信赖感。这里有两句话特别重要,就是“领导干部的行为不端,越有‘精神’越可怕;领导无知识,越有权力越可怕。”
领导干部理论武装中存在的问题,看起来是认识问题,其实最重要的是事业心、责任心问题。一个领导干部如果千方百计要在自己负责的部门和地区开创新局面,就会感到面临的难题太多,要学的东西太多,感到知识和能力的不足。毛泽东说“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刘少奇说“一天不用功,赶不上毛泽东”。印证的就是两位伟人勤奋学习、奋斗不止的一生。因此,胡锦涛同志要求“全体党员、干部都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并把“咬定青山不放松”,作为对干部学习的要求,充分说明了中央对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干部问题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