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心得体会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全面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追求教学过程中教学各要素的协调、和谐,强调师生通过心灵的沟通、思维的碰撞,实现学生高效学习、自主发展。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重在加强“思维”和“对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两种对话,即与教师进行互动式的“思维对话”,还要与教材展开深入质疑式的“思维对话”,并且在这两种对话的基础上获得思考的快感进而获取主动的学习方式和创新的思维效果。而这些都取决于我们是否进行了具有时效性的“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
那么我们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兴趣与潜能,创造更大的效益呢?我认为关键在于看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没有进步或者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是否更有利于学生以后的进步和发展,这是衡量课堂教学效益的最终指标。也就是说,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既有当前的效益,也要有长远的效益。正如余文森教授所说的:“‘有效的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的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的更直接,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达到了顺利的学习;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或者引导,学生享受了学习的过程,得到了学习的动力,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学会了学习,最后达到了不需要教的目的。”
我觉得余教授一语道破个中真谛,为此,我们一定要关注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把握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未雨绸缪,尤其要在教法和学法下多下功夫,通过这种途径来最大限度的提升教学力,获取最大的收益。
再者,课堂离不开必要的训练,但是凡事都要有一个度,尤其是教学过程中,我们更要注重“精讲多练”。除了必要的对话,成功的课堂组织离不开形式多样、针对性实效性强的训练,我们必须以此来搭建思维对话的舞台,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到思维的快感,体会到运用的快乐,获得成功的自信,进而提升和巩固思维的效果。在教学环节中,我们要加倍的关注各个层段的学生,不仅要关注积极活跃的学生,同时更要关注那些处于被动接受情况下的学生,以此来判断学生是否已经参与课堂学习的各个环节,是否在进行思维的交流,是否学有所得、学有所获,从而真正培养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找回学习的动力,真正走出教学的困境,走进素质教育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