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报告心得:加强改进党的建设的新观点、新论断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宏伟目标和前进方向。这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报告充分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成果,制定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工作部署,并对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这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8个方面: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自身建设的新观点
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改革创新的时代、改革创新的事业,要求党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来加强自身的思想理论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以创新进取的精神面貌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既给党的建设注入巨大活力,也使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必须通过加强自身建设的改革创新,更好地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从政治上、领导上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提供坚强的保证,从而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
党建主线、重点、总要求与“六个着力”的新部署
作为一个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面对国际国内正在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和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的新形势,我们党自身建设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报告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出发,深刻剖析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的纲领、任务和意义,对党的建设的主线、重点、总要求与着力点作了新的部署。一是主线:要求全党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二是重点:在强调了我们党自建党以来一直坚持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四大建设之后,与时俱进地加上了“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这一新的重要内容,并且提出了当前推进上述“五大建设”的五个工作重点,即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三是总要求:在坚持贯彻新时期党建工作主线、找准着力点全面推进党建新的伟大工程各项重点工作的基础上,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四是“六个着力”:明确要求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增强党的团结统一、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等方面真正做到“六个着力”。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的新使命
我们党在50多年的执政过程中形成的一条重要经验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其在实践中能够不断创新。这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树立和弘扬优良学风的根本要求。在我们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重要历史时期,党中央总是把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与创新放在突出的位置,号召并率先身体力行地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提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思想保证。当前,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进程,用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报告要求全党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富于创意地提出要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进一步探索与把握共产党执政、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三大规律”,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真正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
建设善于领导科学发展高素质领导班子的新要求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个重要的任务是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党的执政能力,即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的一项根本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报告指出,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通过改进和完善领导作风、执政本领、领导方式、领导体制,完善地方党委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后的工作机制,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这是从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新的高度上提出的新要求。
代表任期制、票决制、定期报告制等方面的新实践
推进党内民主,是10年来我们党全面开展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创新之举。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要进一步发扬民主,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疏通和拓宽党内民主渠道,充分发挥全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十七大报告则进一步提出,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同时,还从制度安排与具体路径上作了部署,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提供切实保证。一是代表任期制,即对一部分试点地区或部门试行党代表任期制、党代会常任制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并进一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二是实行票决制,即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三是定期报告制,即在近年来党中央率先实行的定期向中央全会报告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向委员会全体会议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制度。四是双推荐结合制与渐进直选制,即改革党内选举制度,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
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政绩考评的新体系
十七大报告在“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方面,首次提出了“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这一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创新意义的新观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主要是: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和落实这四个方面,就必须以正确的政绩观为导向,坚持全面考察物质、精神、政治、生态“四大文明”建设与社会发展各方面情况的原则,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城市与乡村、长远利益与短期效益、“显绩”与“隐绩”、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建立健全科学的政绩标准、考评规则、考核标准、考核程序、评价方法和奖惩制度,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评价的体系与机制。报告还对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差额选举办法,扩大干部工作民主与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工作,提出了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的要求。
建立推进与保证基层党建创新发展的新机制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基层党建工作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根基之所在。报告提出,要建立推进与保证基层党建创新发展的新机制。一是在基层党员队伍建设方面提出:1、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即要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认真学习、遵守党章,增强党员意识,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2、建立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即推广先进性教育活动阶段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积极服务群众的经验,拓宽党员服务群众渠道,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3、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制,即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加强进城务工人员中党的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二是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提出:一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报告指出,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二要建立健全城乡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和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