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雪灾考验社会危机应对能力
受气候变暖和“拉尼娜”现象的影响,一场突如其来持续猛烈的雪灾,席卷中国南方。湖南、贵州、江西、安徽、湖北、广西、四川等省(区)成为重灾区,受灾人口达1亿多人,特别是在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电力传输、通讯设施、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方面,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尤其严重。有专家估计直接经济损失已近千亿元。
但是,这场历史罕见的雪灾没有压倒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各族人民众志成城抗灾救灾,目前已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政府危机应对能力明显增强
与2003年“非典”相比,中国政府危机应对能力明显提高。一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灾情。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时召开会议商讨应对措施,党和国家领导人分赴各地指挥抗灾救灾,发动全国人民积极援助灾区,鼓励灾区人民团结自救,共同夺取抗击冰雪灾害的全面胜利。党的坚强领导,对形成全国人民的抗灾救灾凝聚力至关重要。二是反应灵敏,协调有力。国务院迅速组建了由各有关部委组成的煤电油运和抢险抗灾应急指挥中心,及时掌握有关方面的综合情况,及时制定处置各种重特大突发事件的预案,及时发布政府信息,统筹协调煤电油运和抢险抗灾中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工作,形成迎战雪灾的整体力量,使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抢险救援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三是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机构积极行动。各种抗灾措施的实施,大量人力物力的持续投入,社会舆论的动员,极大地增强了灾区民众抗御雪灾的信心。
这场抗御雪灾的战斗,检验了政府处理公共事件的应急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强政府”在这场抗击雪灾的图景中得到了完整的呈现。是中国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强大有力,才使这场雪灾的损失得以降至最低程度。人们深受感动,世界各国也给予高度评价。英国牛津大学中国观察家史蒂文·唐说:虽然那些滞留旅客多少有些愤怒和失望,虽然上百万受灾居民在断电状态下的生活极为困难,但政府显然获得了民众的广泛理解。
社会自助体系还需健全完善
在迎战雪灾凸显政府的强大和有作为的同时,我们看到,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力量还需要进一步动员起来。个体对自然灾害的抗御能力和承受心理有限,随着社会的进步,世界已由过去更多地听天由命向今后更多地依赖社会力量转型。在文明的进程中,人心更加博大,善举更加广泛———并非只有诸如奥运会之类的举世狂欢才能将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不同身份、不同信仰的人连接起来,重大的自然灾害仍然有连接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不同身份、不同信仰的人的内在力量。社会蕴涵着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关爱。面对雪灾,一些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积极行动起来了,一些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也积极行动起来了。但这些善举,还没有形成能够自动应对危机、高度组织化的力量。
一个健全的危机应对体系,应当是由以政府组织为主力和主导、以社会非政府组织为辅助两大部分组成的。由于中国与国际接轨的时间还很短,与现代化生活和生产相适应的政府转型和社会组织建设还处在起步过程,对规模化的民间善举如何组织还没有制度性安排,社会自助组织还相当弱小,众多自愿援助的手还不知道伸向何处,“强政府———弱社会”的历史格局也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政府能量大,大有大的长处,能够控制局势,可避免自然灾情恶化;而大也有大的短处,短在面对突发危机处置力量难以在第一时间处处到位,难以方方面面细致入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健全的社会自助组织(这些组织机构小,分布广,机制灵活,反应敏捷,刚好弥补政府应对危机时的不足),就能使更多受灾群众的危难困苦得到更及时的援助,使灾害的后遗症得到更大程度的缓解。
全球气候变暖已成趋势。世界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到2100年,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5.8摄氏度。根据这一预测,全球气温将出现过去1万年中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这会给人类居住的环境带来重大影响。这种情况下,大面积非正常性气候灾害随时都可能袭击世界任何角落。对此,人们在寄望于政府力量抗灾救灾的同时,也必须加快建立健全各类社会自助组织,提升整个社会对危机的应对能力。
党的十七大将“完善社会管理”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提了出来。“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经过这场雪灾,我们认识到,在加快社会建设的进程中,需要在法律和政策上规范和引导社会自助组织健康发展,尽快形成健全的、由政府和社会共同应对危机的机制和体系,将危机的危害降到更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