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雪灾后的考问与反思

雪灾过后,媒体上大篇幅地宣传报道雪灾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和事迹。这是完全必要的。但更值得重视的是部分刊物发出的考问的声音,对雪灾中政府动作迟缓、信息不畅、救援不力、基础设施脆弱等,提出的严重质疑。

中国有一种传统,总以失败为耻,对胜利、成绩,怎么宣扬都不过分,而对失败却隐藏甚深,绝难谈起。当然,其中的原因,有好面子思想作祟,有政绩观使然,也不排除用胜利或成绩转移视线,逃避失败或失误的责任。事实上,了解失败比了解成功重要,从失败中学习到的,远比从成功中得到的宝贵的多。

以铁路而言,如果各地事先都备用一部分内燃机车,就可以免除在电网大面积瘫痪的情况下,临时从外局抽调的手忙脚乱。延伸这个话题,从战备的角度考虑,适当储备内燃机车也并非庸人自扰。在战争中,几颗石墨炸弹就能够摧毁相当大范围的电力设施,到那时,再好的子弹头列车也没有用武之地。

信息的畅通和披露也有可以改进之处。在大量旅客列车停留在区间的时候,如果有关方面通过媒体定时发布列车的停留位置,以及运行情况,就可以显得更加人性化,更负责任,减轻无数家庭对在旅途上的亲人的担忧。在京广线广州至湖南段几乎完全中断的情况下,如果通过各种媒体,包括电视、报纸,尤其是手机短信,适时发布准确的列车开行信息,起码可以减轻近百万人云集广州车站的危急状态。

对停留在途中的旅客的施救,今后也应该更专业一些。在这次雪灾中,被阻挡在途中的旅客,出现了严重缺少饮水和食物,以及其它难以想象的问题。这些困难以前和现在都是依靠列车乘务人员“车自为战”,自己想办法解决。改进的方向应该是逐步建立依托铁路和地方各种资源的启动迅速,服务高效、实用的现代救助体系,从饮水、食物到医疗等各个方面,对被困途中的旅客,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

雪灾过去,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壮举,更可宝贵的是从中暴露出来的体制、观念、管理等各个方面的缺陷和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考问和反思,远比表彰重要。什么时候我们学会了从失败中学习,那将是新的进步的开始。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