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2006年“两会”的主题,也是“两会”代表的共识及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三大任务之一。而在最近,在多中场合中,国家高层领导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要以实际行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中央赋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无疑是科学而正确的。但在实际中我们又如何操作呢?下面是我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的课题的一些浅层面的思考和建议——

第一,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

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建立起与社会主义经济、文化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体制,才能形成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社会秩序。”因而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将社会建设和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来。即我们要强调务必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同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生活需要以及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等多方面紧密结合起来。另外,要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强化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设与创新,加快社会管理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与社会管理资源的有效整合,以建立起健全的社会管理格局。一方面,要求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要充分发挥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注意处理好干群利益关系,凡事要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着力化解矛盾,为人民群众俳优解难;另一方面,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尽快改善公共服务质量,提高依法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实现各个机制相结合,力求形成对全社会进行有效覆盖和全面管理的体系。

第二,处理好人民的内部矛盾

面对我国社会目前在深刻变革中存在的一些人民内部矛盾多发多样这种状况,我们要调整好心态,坦然应对,努力寻求化解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力求将矛盾向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利益的方向转化,不能任其积累或发展。同时,还要注意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尤其是深层次的原因,注重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的发生。另外,还要注意检查我们政策措施、工作部署、工作作风等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各单位要加强矛盾纠纷的排查工作,及早发现可能发生的各种矛盾,及时采取有效手段妥善解决。

第三,充分发展民主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有民主的权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要重要保证就是充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促进中央和地方、各阶层各民族之间等方面关系的和谐。因而我们有必要谋求进一步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密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第四,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

有句话说得很好:“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是否能够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要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以期增强公民的精神力量,丰富公民的精神世界。就大的方面而言,我们可以引导大家去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八荣八耻”等文化精髓,让广大人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与荣辱观;而就小的方面来说,就要提倡懂得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注意教育大家热爱集体,热心公益,扶贫助困,尽可能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

第五,加强教育投入,提高群众的科技素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教育投入,提高群众的科技素质是相当关键的一环。鉴于我国公民素质较低这一情况,我们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地位,保障教育公平,并构建健全的教育体系,倡导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全力扫除科技文化素质地而影响我国深刻变革这一障碍,竭力为和谐社会上的实现保驾护航。

以上便是我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一些看法。请党组织批评指正!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