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党员思想汇报:从旅游中看文化教育

在2009年的年初,我们便结束了一个学期的考试,假期对于现在还找不到实习的我来说似乎过于漫长。这也是我比较担心的问题,因为我是一个容易在安逸环境中习惯懒惰的人,所以我害怕生活过于稳定。于是,我和室友就在1月九号抵达了上海。

在上海呆的5天里,收获颇为丰富。其中最让我震撼的并不是外滩夜景有多悦目,复旦底蕴有多深厚,而是上海博物馆的珍藏文物有多宝贵。

上海博物馆能够引起我如此大的震撼是因为本来的我对它不抱期望,不甚了解。不知道她贵为中国四大博物馆之一,不了解其珍藏文物的历史。还有一点非常重要,我不知道她是免费开放!

记得当时,排队在我后面的是一对50来岁的夫妇。因为“偷听”旁人的谈话来做一番推断是我的爱好之一。从那对夫妇的言谈中,我感觉他们是大学老师型。两个人在谈话中不时的蹦出几个英文单词,女人的发音是相当的标准。于是心中暗想:这果然还是文化人来的地方。我相信普通的旅行团所推出的华东五市游一定不会把这列入行程中。入馆后,我首先来到的是中国古代青铜馆。上博有三大展馆对外开放,还有古代陶瓷馆和绘画馆。然而要了解里面珍藏的文物并非一天的时间可以完成的。因为当时在青铜馆里,有位工作人员在为游人介绍交流文物文化,我也凑上去了。完全陶醉在多件国家一级文物的历史中,我也没有意识到闭馆的时间也到了。然而当时我还未见识到其他的展区文物。于是我们决定,明天再来!

于是,我发现问题出现了。假如上博需要收费,我们还会再来一次吗?

在上海,自2008年3月10日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博物馆、上海鲁迅纪念馆、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等4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当时在上海,我也去了前三个地方,全得过安检才能进去,里面的所收藏的文物也是相当不错的。但在3月10日之前,有多少人被拒之门外呢?有多少学生想要多了解一点历史文化而奈何囊中羞涩呢?虽然身为大学生,我不得不承认,对于上博珍藏的文物我是直到那时候才算是有所了解,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关注文物的真正内涵。这就让我在发现中央台播放台北故宫博物馆周功鑫馆长解说毛公鼎,翠玉白菜和肉型石的时候,兴致浓厚异常。

我想,如果上博不是免费对外开放,无论我对上博有多喜欢,我应该还是不会在第二天再来一遍,也许下次再来上海的时候会。我想我们国家要真的想提高国民素质,弘扬中华文化,降低或取消历史纪念馆的门槛可以是一项值得投入的工程。毕竟,像那对夫妇所受的教育并不是普通大众所接受的,来的地方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来的。有文化的人会喜欢来博物馆,希望在不远的未来,全国的博物馆免费开放,鼓励大众来吸取文化!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