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我如何看解放思想

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之际,认真总结我们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经验,怀着谦卑的心反思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认真汲取其中的失误和教训,对于今日之中国,不仅是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必修之课,更是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人总是很容易成为过去成就的奴隶,人的思维总是难以跳出惯性思维的左右,这使得任何置疑和否定“经验”的想法和动作,成为不受欢迎的“另类”。正因为如此,解放思想,对于这个时代而言,弥足珍贵。

一、何谓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在中国的政治语境中具有特殊的涵义,具有异乎寻常的重要地位。它的大意是,打破既有理论和思维的条条框框限制,立足于鲜活的社会实践,不断创造出新的理论、思维和方法,进而指导实践和推动工作。邓小平同志对此有深刻阐述,他在《坚持党的路线,改进工作方法》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的讲话中,他又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解放思想,是哲学意义的主观符合客观、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又是文化意义上的反思与创造性转化的问题,还是政治意义上的发展动力问题。解放思想,本质是承认不足、正视差距、找准出路、创造新理论,是思想领域的推陈出新过程,是新思维“超越”旧思维的过程。

与中国语境下的“解放思想”相似的是,西方国家提倡“思想自由”。抛开意识形态的分歧不论,二者都有期许新思维、鼓励知识再造的意义,都蕴涵着人类社会对人作为人本身所具有的智力创造能力的高度肯定与追求。但二者又有不同,解放思想,着重指破除教条和既有的思维框架,强调思想永远向前的单向进化路径;而思想自由,并不预设思维活动的方向和路径,保守旧价值也是值得尊重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强调,“解放思想永不止境”,而在西方社会,保守主义历来是主流思想之一,具有广泛的拥趸。

这样的差异非常有意思,对今日之中国更有特殊的意义。它表明,发展,进步,实现现代化和“强国梦”,正是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在这个历史时期的共同选择、唯一选择,是曾经领人类历史风骚、又在近代落伍的中华民族,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出的最强音。我们没有理由守旧、满足、倒退、封闭,我们只有创新、奋进、向前、开放,这既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和压力,也是对中华民族自18世纪落伍以来悲剧命运的深刻反思,又是对30年来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高度体认。

二、为何解放思想

既然解放思想意味着知识、理论和政策的创新,对推进各项事业是非常有益的,但为何还会成为问题呢?为何还有那么多人不愿意真正解放思想呢?这就涉及思想与利益的关系问题。

我们谈解放思想,其逻辑前提就意味着,既有的思想和理论——哪怕是过去曾经证明是非常有效的,对推进改革开放居功至伟的——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对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已经形成障碍,以至于必须被“破”,必须以新的思想和理论取而代之。也就是说,那些思想和理论,业已成为过去时代特殊政策的注脚,成为“当时或许合理,现在已很负面”的东西。但如果以为那些必须被“解放”的思想和理论,只是抽象的意识形态那就大错特错了,如果只是那样的话,解放思想也就不会显得那么迫切、那么艰难了。

显然,与现实脱节,甚至成为历史发展阻碍因素的思想和观念,之所以“迟迟”不退出历史舞台,除了一部分属于纯粹的观念问题之外,更主要的还是因为,那些思想和理论是某种利益集团、特权组织的支柱,是不合理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政策的集中体现,它顽固地捍卫它所代表的利益,注定要对新的利益观念和利益诉求构成挑战。

目前,我国社会结构的总体特征,仍然是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正在走一条前无古人的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民主化同步推进的道路,而且中国社会还伴随着西方国家在“发达”以后才出现的全球化问题、环境资源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等,是利益群体日益分化、利益诉求空前复杂、各种矛盾纷纷凸显的时期。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任何一项改革政策,几乎不可能使所有的人民都获利,而任何一项改革,本身就意味着对某些特定群体的“剥夺”。利益受损的人,或者利益可能受损的人,在和平时期,只能凭借种种对他们有利的思想和理论,及其指导下形成的法律、政策,来与改革的受益者进行博弈。因此,旧的思想和理论在改革过程中本身也被逐渐强固、凝结和放大,解放思想也就注定会有更大的难度。可见,中央号召解放思想,并不是单纯的理论务虚课题,而是有极强现实针对性的改革攻坚。

三、如何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意味着与旧思想和理论“掩护”下的利益集团和特权组织作斗争,无疑是困难的,有时候甚至免不了失败和反复。这就告诉我们,新思想和理论代替旧思想和理论,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么简单,远远不是做报告、做动员就能解决的。毫不夸张地说,解放思想,一定要“灵魂深处爆发革命”,一定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要使解放思想真正得以实现,以下几条是笔者认为非常重要的:

一是创造宽松的言论氛围和舆论环境,必须用法治的力量确保言者无罪,以思想言论的自由确保解放思想水到渠成。

二是必须克服“先入为主”,不划定任何条条框框,不设置任何讨论“红线”,允许人们善意地对影响我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各种制度和政策进行评价和反思。越是人们习以为常的传统和惯例,越是人们普遍认为的成就和经验,越是人们认为不容置疑和讨论的基本政策,就越要允许人们讨论,因为,事关根本、关系长远的制度和政策,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准绳,应在充分讨论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凝聚全民共识。

三是解放思想不能仅仅限于机关干部的讨论,必须拓展到社会各阶层,弱势群体也必须有自己的代言人。拓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使各阶层的声音能充分表达,相互的利益能合理交集,宽容的政治文化能不断强化,最终,使解放思想的行动与塑造成熟公民社会的健康同步。

四是解放思想既要有理论的反思与文化的重构,又不能仅停留在思想文化层面,成为文化人的“专利”,还必须关注现实,重在解决当前中国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使解放思想与促进改革开放形成良性互动,真正解决制约我国实现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深层次体制机制矛盾,使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能更加顺利地推进。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