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四川汶川大地震之个人心得感想

在汶川地震的那一瞬间,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拍摄的钟楼,钟表指针定格在了14时28分,这一刻,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夺走了我们数万同胞的生命,经历了无数灾难,顽强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华民族,再次为战胜新的巨大灾难而紧握拳头,凝聚力量。

我们永远忘却不了,那些曾经鲜活的面孔永远化为了悲痛的记忆,从废墟中顽强生存下来的生命更令江河动容;我们永远忘不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人民同呼吸、共患难,他们穿行在灾区,决策在前线,英明指挥,鼓舞斗志,领导全党全军全体中华儿女谱写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不屈不挠的一曲壮歌。我们永远忘不了,那些忘我救援的人们,灾情就使命令,时间就是生命,10余万人民子弟兵、数以万计的医护工作者及专业救援人员,志愿者为废墟下的人带去看了生的希望;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大灾面前,每一位中华儿女都是志愿者,有钱出钱、有力出力,13亿中国人民顷刻间汇聚起巨大爱的暖流。

就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我们看到科学救灾彰显力量之源。比起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同样是震惊中外的自然灾害,面对唐山地震相当高的死亡率,举国上下充满悲怆、无奈,而今天的汶川,快速、高效、透明的救灾行动,让全国人民在悲痛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一种团结、自信、坚强、奋起的民族精神。前后30年,我们由过去的忌言灾害,变为了正视灾害、重视灾害。许多科学的理念、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普及和应用,使我们在面临巨大灾害时,在精神和物质上都有了一系列的武装。正是这些科学的理念、方法和技术手创造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

人们一定会注意到,在这次救援行动中,除了穿草绿色军装的战士、穿白衣服的医护人员,还活跃着一批批穿橙色服装的救援人员,他们中有公安消防队员、训练有素的专业救援人员,还有来自日本、韩国、俄罗斯、新加坡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的国际救援队员,他们都具有专业的救援知识和技能,并携带了各种先进的技术设备。这一“橙色救援”,大大地提高了震后救援的技术含量和效率。

我们看到,当震后通信中断、道路阻塞,震区受灾情况无法为外界所知的情况下,卫星拍摄、航天遥感等高科技手段,在紧急关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提供高分辨率光学和雷达图像的高空遥感飞机,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快速获取大面积灾情数据的能力;国家遥感中心的“北京一号”小卫星担负起了实拍灾区最新影像的重要使命;我国独立建造的卫星定位“北斗”系统,在通信中断的情况下于第一时间陆续发回各种灾情和救援信息,为控制中心及时了解救援部队的行进方位并做出正确指挥,提供了有力保证。 我们看到,大地震以后,伴随着抢救人的生命这一第一目标,其他的救灾工作,如大规模消毒防疫、全方位控制可饮水源,密切监视堰塞湖变化,以及防止次生灾害发生,乃至于对受灾群众及时进行心理干预,调集众多心理治疗专家在现场对人们及时进行精神抚慰和疏导

在这次救灾中,既让人们看到了党和政府指挥若定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也看到了一种尊重科学、运动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

在这场灾难面前,除了看到大地满目疮痍、生灵备受折磨,也看到了党性在碎石瓦砾种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危难时刻,在与时间的赛跑中,在与死神的抗争中,广大党员干部都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冲在抗震救灾的最前面,充分体现了党员的先进性。四川省北川县长金大中从废墟中爬出来,立刻投入到前线指挥,顾不上寻找失踪的3位亲人、处理3位遇难亲人的后事;武警成都支队政委李丕金带领官兵抢救出820多名受困群众,自己却有3名亲属遇难、10名亲属失踪;平武县南坝镇医生郝兴军、都江堰市向峨乡基层党支部书记王婉民,一个面对的是废墟下疾呼救命的6岁女儿,一个面对的是废墟下奄奄一息的老母亲,但他们一样含泪舍小家救大家……“只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最大的努力,只要有一点可能,我们就要不惜一切代价,废墟下哪怕还有一个人,我们都要竭尽全力,抢救到底。”总理的话感动了中国,更让人们感受到新一届领导人对民生的重视。

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是漫长的,期间不可避免地要经历磨难和考验,汶川大地震是中华民族遭遇的一次刻骨铭心的灾难,但同时也激发出中华儿女空前的凝聚力和强大的精神力量,13亿中国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折不挠、上下一心、气壮山河、势不可挡。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再大的灾难也挡不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