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敲响警钟:“生命教育”应纳入素质教育

在此次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安县桑枣中学因所有学生和老师无一伤亡而声名远播,该校校长叶志平更是被网民们称为“史上最牛校长”,而这一“奇迹”完全得益于该校长年坚持组织学生紧急疏散演习。有关专家表示,这个真实的故事,让我们在痛定思痛之余,也清醒地意识到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感受生命教育的力量

四川安县桑枣中学紧邻北川,是一所再普通不过的中学,在此次汶川大地震中也遭遇重创,但由于该校长年坚持组织学生紧急疏散演习,地震发生后,全校20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按照平时演习的路线撤退,无一伤亡,创造了一大奇迹。

通信恢复后,这所学校的老师们在接到家长急切的询问电话时,都会骄傲地告诉家长:我们学校,学生无一伤亡,老师无一伤亡。

安县桑枣中学的故事被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在感动的同时,也为学校开展的生命教育“喝彩”。

天津市民张东升告诉记者,在此次地震中,如果其他学校也能像安县桑枣中学那样,在日常教学中就开展生命教育,或许不会有那么多学生罹难。

网友“白云洞人”认为,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升学率再高也不如学生的安全重要。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健全的高素质的人,如果连人都没有了,何谈高素质?建议平时只顾升学率的学校,首先重视学生安全,平常多进行安全教育,重视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说,汶川大地震造成学校坍塌和大量孩子死伤的景象,让人心痛。然而,桑枣中学的师生全部生还的奇迹也让人们感到一种力量的存在。这种力量来自于这所学校除了曾花钱加固过校舍,还重视了对师生们的“生命教育”。这些平时不被重视的教育内容,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却比任何教育内容都有价值,正是基于这样的教育,全校师生才能从容、有序地应对生死考验,最终躲过这场浩劫。

生命教育渐入人心

这些天,40岁的南京市民黄晓华给正在上初中的儿子黄然买了几本有关“生存意识”的书。他告诉记者,从孩子上学的那天起,他和妻子便为孩子报了许多课外补习班,除了日常科目之外,还包括二胡等一些“副业”。让他们欣慰的是,在他们的培养下,孩子各方面的成绩都比较突出。但这次地震灾害发生后,一些人被埋了100多小时甚至200小时,却仍然坚强地活着,他们的坚持让人敬重,更值得所有人学习。

“能够坚强地活下来,肯定与其坚强的生命意识分不开。”黄晓华说,对孩子来讲,培养其在灾难面前的坚强品格和应对灾难的能力显然更重要,他希望学校能够增加一些这方面的教育。

“以前觉得地震离我们很远,现在才发现地震原来和我们这么近。”天津市机电工艺学院副院长赵杰士说,加强对学生的防震自救教育确实非常必要。目前,学校已考虑将此列入教学计划中,教育学生学会安全防护常识,让孩子学会自救和互救。

记者了解到,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国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门已经开始考虑将生命教育纳入到授课内容之中。如云南省将于今年秋季在昆明、曲靖、玉溪、大理的中小学幼儿园及在昆部分高校、中专开展“生命、生存、生活教育”课的试点。

张东升说,汶川地震发生后,社会上有关“地震发生后怎么办”之类的书籍比较畅销,学生们对这方面话题的讨论也多了起来,这些都是好现象。然而,光靠这种临时的“补习”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教育部门应该将生存教育纳入到学生的素质教育之中,从小培养学生的应急能力和生存能力,这也是提高整个国民素质的必修课。

生命教育应该纳入素质教育

在采访中,专家认为,生命教育旨在不断发现和消除人性的弱点,应该成为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王来华表示,“生命教育”其实就是认识生命的重要性,认识人生的社会意义,掌握在危难时求生的基本方法。显然,这些并不是空洞的说教,更不是杞人忧天,相反,它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这种“生命教育”因其强调求生的科学方法而具有了科学性和实用性,通过这种教育,学生们可以感受生命的意义和社会价值,还可以得到必要的科学知识。

王来华说,从学生教育的角度看,这种教育应该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对生命价值的体会和获得危难中生命存续的方法,不论是从思想的层面还是从科学实用的层面看,都是非常必要的。

多次赴日本的南京国际和平研究所研究员朱成山告诉记者,日本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和生存本领,小孩一上幼儿园时就会被带到地震模拟车上学习逃生技能,这当然与日本经常发生地震有关,但日本教育部门的这种“忧患”意识确实值得我们借鉴。素质教育不单单只有音乐、体育、创新意识,还应该包括关于生存能力、生命意识等方面内容的生命教育。

朱成山说,汶川地震发生后,国家特地设立了全国哀悼日并降半旗,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这对国民,特别是对中小学生具有极大地教育作用。希望教育部门能够将“生命教育”纳入到学生的日常教育之中。

在采访中,一些学校的负责人也表示,生命教育还要“扩容”,可将防病防灾、生命救护等一系列相关知识融合成一个生命教育体系。

新华社记者周润健、蔡玉高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