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对中国发展的影响及建议
大凡遇到重大的自然灾害,都会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一定影响。这次汶川大地震,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大破坏性以及媒体的广泛宣传,将对中国以后的发展产生多方面重要的影响。
政治方面
一是将进一步巩固中央的权威。在这次危难中,中央政府体现了较高的组织效能,提升了中央的威望,有助于加强党的领导。同时,震后重建等艰巨任务也需要中央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是对干部领导能力将是一次考验和提升。和平年代不同于战争年代。在战争年代,血雨腥风已是习惯,但在和平年代,生命的消失就是一件大事。在重大的自然灾害面前,面对死亡、恐惧,这对领导者的心理和能力都将是一次考验。
三是将进一步促进信息的公开化进程。这次汶川大地震,新闻媒体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新闻媒体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公开性。公开性的增加有利于民主进程的推进,也有利于更好的实现公正性,因为公开性增加了监督的渠道和力量。同时,公开性也有利于激扬良心和正义。如唐山大地震,对中国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的,人员伤亡也不少,但对国人的影响就不如这次汶川大地震。这里大量如实的文字报道以及生动的图片等,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广泛和快速的传播,深刻震撼了国人的心灵,大大激扬了国人的同情心和慈爱心。
四是对独立和分裂将起到抑制作用。团结就是力量。这次汶川大地震,充分显示了国家的力量。国家的强大是个人和地区强大的基础。自由离开合作的优势,自由只能是软弱的。平等、合作、协商是实现真正自由的基本前提。过分的强调自由只能是自私主义和短视主义。
五是将促进危机管理进一步加强。重大危机将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一次大地震,对一个地区的生存和发展有可能是毁灭性的,不存在再有其它选择的可能性。这些年国家发生的一系列大事件并结合这次汶川大地震的惨训,加强危机管理将是下一步国家发展需要讨论的一个重要议题。
经济方面
一是从经济总量看,总体是一个大损失,但对不同行业,影响有所不同。国家的财富存量要受到大损失,如房屋、道路、桥梁等各种受损坏的基础设施等都需要重建。对不同行业,影响不同。如对建筑业,由于灾后重建的需要,将会产生较大推动,但保险业将面临较大考验。
二是估计消费需求变动不大,投资需求将有较大增加。一方面,灾区群众有可能增加消费需求,但另一方面,由于受捐款和转移支付等的影响,其他群众有可能减少消费需求,综合效应估计消费需求变动不大。但由于大面积的破坏,基于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投资需求将会有较大增加。
三是在短期内,可能面临通涨压力。特别是农产品等,由于在短期内增加供给的可能性不大,所以面临通涨的压力也大。同时,农产品价格的上扬将有可能会带动整个市场价格的上扬。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就有可能在短期内实行价格敢于政策。
四是灾害对人们的消费心理会产生影响,从而对实际消费需求也会产生影响。灾害的恐惧和损失会改变一个人的消费倾向,一部分人有可能增加消费,另一部分人则有可能减少消费,但这种影响的总体效果具有不确定性。
五是对经济增长可能有轻微拉动作用。总体看,消费需求可基本保持不变,投资需求将有较大增加,所以,总需求将有所增加。总需求增加,对经济增长就有拉动作用。但由于受地震损坏地区经济产值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高,所以估计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是有限的。
人文精神方面
消极的方面是:大地震不仅对受灾地区的群众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而且也会造成重大心理伤害。面对死亡,大多数人都会产生一种恐惧感。恐惧是挫伤健康心灵的利器。另外一方面的原因是:一是中国现在的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二是中国文化的血缘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丧亲不论是对大人还是对小孩,都会产生心理的巨大创伤。另外,由于消息的快速传播和新闻媒体的巨大作用,这种灾害创伤会影响到每一个国人。
积极的方面是:一是提升了民族凝聚力。灾难是弱小生灵的粘合汁,灾难使人们认识到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是激发了人们的仁爱之心。同情心是人类的本能,而仁爱心是同情心的具体表现。一方面,灾难是物质与肉体的毁灭;另一方面,灾难也为灵魂与精神的建设提供了场景。
影响时间
估计总体将有五年左右的消退期。一是由于物质方面的建设和恢复大约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二是新家庭的建立和融合大约也得三年到五年的时间。三是灾区人们心理的的恢复平均也需五年左右的时间。当然,不同的人需要恢复的时间是不同的,有的人可能一年半年后就能恢复;但有的人可能终生都很难恢复。平均而言,估计五年时间基本可恢复到震前水平。四是对其它未受重大损失的地区人们,由于良心的不安等因素,也需要一个心理恢复期,这个恢复期估计需两年左右的时间。
汶川大地震后的建议
一是要采取有效措施创新危机管理体制。要进一步提高危机反应时间。
二是要进一步推进信息公开化进程。要创造条件尽可能使一些情况公开化。公开化既有利于提高群众的认识水平,也有利于激发他们的良心和责任心。
三是要采取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但货币政策应稳健或适度从紧。国家可通过发行债券的形式筹集灾区重建资金,如果通过新增发货币就有可能产生较严重通货膨胀,从而对整体经济发展产生较大负作用。
四是建议每年设立一个固定的国家哀悼日。哀悼日就是纪念国难的日子。在哀悼日这一天,国家应有组织隆重进行哀悼。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但笔者认为整个民族对灾难的反省不够,老是好了伤疤忘了痛。从辨证的角度看,一个对苦难不进行深刻反省的国家,也就容易遭受灾难。同时,时间一久,也就对灾难有了麻木感,这时,只有大灾难,也许才能产生痛的感觉。而一个善于对灾难进行反省的国家,也就容易对灾难进行规避,也就不容易再遭受苦难。对一个人而言,善于反省苦难就容易成为强者;对一个民族而言,善于反省苦难就容易促进民族的强大。另外,中国血缘主义文化所导致的反省主要是在血缘的圈子里,而不是在整个国家的圈子里。这种血缘内的反省只会导致特殊主义行为,这对建立法治国家是非常不利的,因为法治国家需要一种普遍主义作支撑。而国家哀悼日的建立对血缘主义就是一种克服。国家哀悼日日期的选择可综合考虑。如南京大屠杀的日子等都可作为参考。建立哀悼日的意义是深远的。
五是建议加强灾害心理学的研究,做好震后灾区群众的心理疏导工作。可在受灾区所在医院新开一些心理诊疗所,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宋 圭 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