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汶川大地震浅谈对新闻职业道德的人文关怀思考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新闻媒体应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由于受到习惯性“自由权利”观念的制约,使得一些新闻媒体在实践中背离了人文关怀精神。本文将借助于5·12汶川大地震的相关新闻报道、记者采访等对新闻职业道德的人文关怀进行探讨。我们的新闻媒体应重视人文关怀,如此才能获得公信力、竞争力和生命力。

关键词:

汶川地震、人文关怀、新闻职业道德、权利、意识、以人为本

Abstract:

With the changes of tim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media have a concern for the increasing community what should reflect the humanistic care. However, due to "the freedom and right ", some media in practice have deviated from the spirit of humane concern.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Key Words:

The earthquake of Wenchuan, humanistic care, the professional ethics, rights , awareness, people-oriented

正文:

作为新闻记录者,我们记录着时代,记录着真实的生活,记录着我们的情感,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要调动人们的视觉、听觉去感知这个世界,并引导受众去思考这个世界。新闻具有真实纪录并反映历史的重要功能,它更关注于人的生活及生存状态,提供给人们的信息和理性思考应该讲究报道的人文关怀的职业道德。但是对于被报道者的个体而言,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存在着的现实困境就在于报道尤其是电视镜头的透视性纪录,有可能使个体的私人空间以最大限度的袒露方式置身于众目睽睽之下。

“5·12”汶川大地震已过去一个多月了。在经历了心灵痛楚、泪干心碎后,成都人将悲痛转化为坚强、坚定和惯有的乐观,再次拾回正常生活的信心。但那段经历却难以忘怀,而新闻媒体更是通过视频、文字、照片等纪录了这一切。当警报拉响的时候,所有人都在往外跑,但有两种人往里走,一是军人,一是记者。而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闻记者更是迅速向遍布不可预知危险的地震前线进发,为我们传递着灾区的第一手信息,以一种悲悯的视角引领我们近距离观察······这时,往往这些媒体们忘记了人文关怀。无论是记者的提问、相机的镜头,还是摄像机的镜头,那种对生命状态的清晰展示,尤其是对生命窘迫、垂死状态一览无余的暴露,极有可能伤害被报道者作为一个人的尊严甚至身体的健康。事实上,无论是在道德层面还是在法理层面,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问题已经越来越值得重视了。

一、现象:无意识的“关怀”

所谓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明天的思考,它关怀的是人类的和谐与发展,体现了对生命的怜悯与尊重。① 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指的是在我们的报道中,多关注于人自身的生存价值,关注于人自身的生存处境,这是新闻工作者自身的职业道德的要求。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突出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人的情感、思想、尊严、生存境遇及与环境的关系得到充分的展示。可以说,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是通过对某个个体或群体的生命状况的客观、沉静的解读,或是以混杂着悲悯、同情、审视等复杂的情感去报道那些特殊的生命个体,借助新闻作品或影像或文字来完成对人与人之间的真切关怀与交流,从而反映出特定时期下的特定社会。

然而,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在报道创作中的主体立场和价值取向却很难掌握。新闻报道在展示人、体现人的时候,如何处理个体的私人空间与媒体之间的矛盾关系,应该引起媒体工作者以及被报道者和观众的共同关注。关注人、关怀人的生存状态,于是就用最真实的影像去表达这种关注,但真实可能就意味着残酷,尤其是当镜头对准他们,就意味着近距离透视某种缺失的放大。在5·12地震报道中,为了反映地震的灾情,在严酷的环境下挣扎的生命,将镜头、笔头对准了他们,而这些往往是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有些受灾者已经没有力气说话了,为什么媒体记者们还在对他们穷追不舍;有的幸存者已经痛不欲生了,为什么记者们还在追问;在拍摄受灾者那残疾的身体、受灾者泪流满面的神情时,记者们是否尊重保护他们的尊严?在碎砖破石的下面,还去问“感觉怎么样,心情怎么样”,此时的心情难道会很好?当救出长期被埋在废墟瓦砾下的幸存者时,无数的闪光灯对着他们的眼睛,有没有想过他们的眼睛能否及时忍受强烈的刺激?还记得胡锦涛总书记前往灾区看望小朋友时,周围记者们那咔嚓咔嚓的闪光灯吓得小孩直眨眼睛并向后躲,让敏感的受众感到很不舒服。

一幅《生命的敬礼》让“敬礼娃娃”郎铮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然而,媒体将聚光灯长时间停留在这个已经惊恐万分的孩子脸上,小郎铮被迫在病床上一遍又一遍地回答了媒体千篇一律的提问。他只是一个几岁大的孩子,却因为媒体的过度关注难以走出灾难的阴影,出现了心理障碍。现实生活中经常会有各种社会或自然灾害的事件发生,这些灾害往往给人类带来痛苦和灾难,但是新闻媒体却会给那些普通群众和弱势群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有记者这样采访彭州女民警蒋敏,“地震中是否失去了亲人?怎么能在痛失亲人的情况下,还在拼命工作?在救助这些灾民的时候,看到老人和小孩,会不会想到自己的父母和女儿?”;也有记者采访受灾小朋友,“如果你爸爸妈妈都不在了,你们会怎么想”······让他们再次痛哭流涕,以唤起他人的同情?著名的波兰影视大师基耶斯洛夫斯基曾说:“我害怕那些真实的眼泪,因为我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有权利去拍摄他们,遇到这种情况,我总觉得自己像跨入了某个禁区。”② 新闻活动是以报道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活动。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新闻记者要报道社会生活,就无时无刻要和社会生活中的人发生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强调对全体社会成员人格的尊重。在牢记新闻时间须客观真实报道的面前,人文关怀比新闻价值更重要。无数的抗震救灾募捐晚会让我们感动,但是那些场景、那些提问,一次又一次的让还未抚平内心悲伤的受灾者及其亲友,再次痛哭,观众感动了、捐钱了,而他们呢?久了,过多的煽情反而会让观众麻木。此时,我们也应该充分顾及受灾者及其亲友的痛苦感受和对生命尊严所体现出来的尊重。面对他们的眼泪,请舍弃这些镜头去保护他们、善待生命。

为什么关怀总是站在了自己的对立面——伤害。也许,被报道者尚且无暇顾及隐私权、名誉权等基本权利,也许是在新闻媒体面前,他们忽视了自我保护意识,也许是他们微弱的要求不及媒体的报道价值,也许是他们都处于无意识之中。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