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心得体会:后奥运时代的志愿服务任重道远
9月18日,清华大学向全国大学生发出了《秉承奥运精神做奋发有为的当代青年》的倡议书,号召全国大学生将志愿服务精神“扩展到师生之外,扩展到校园之外,扩展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扩展到祖国发展的每一步进程”。
可以说,在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志愿者们无愧于“北京最好的名片”,一群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用热情、真诚的服务,向世界展示了朝气和自信的青春中国。现在,随着奥运会和残奥会落下帷幕,志愿者们也都陆续回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而如果想延续这种志愿服务的精神,显然除了一纸倡议书之外,我们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七年前,在志愿服务上清华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2001年北京举办第二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时候,清华游泳馆是大运会的比赛场馆,那时候在校内就曾掀起过志愿服务的热潮。不过在大运会结束以后,虽然学校也倡导大家把志愿服务的热情带到平时生活中,但由于缺少了大型比赛的氛围和相关的配套激励措施,此后的志愿服务和大运会期间的热火朝天相比黯淡了不少。
其实志愿服务本来就是个舶来品,登陆中国的时间并不长,虽然通过奥运会和残奥会在北京掀起了一场志愿服务的高潮,但这只是一个极其特殊的例子,奥运会百年一遇的重大性和参与其中给志愿者带来的荣誉感都是一般活动无法比拟的,认为通过一次奥运会就可以普及志愿服务显然有些过于乐观了。志愿服务的拓展与延伸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后奥运时代,我们需要的是建立完善和健全的志愿服务制度。
首先,我们应该在符合我国现行法律的情况下,适时出台激励机制,鼓励全社会开展政府的和非政府的志愿服务活动。目前,我国已经有22个省、市制定了促进志愿服务的地方性法规,这是志愿服务制度化的一个好的开端。不可否认,我们的志愿服务政府主导的色彩比较浓厚。一方面容易造成个人和机构严重地依赖政府;另一方面,政府不可能、也没有能力管理所有的社会公共事物。当然,政府部门也需要自我职能的转变,要把主要方向放在规范法律法规和监督执法上。例如,建立全国性的志愿者档案和数据库,建立志愿服务的确认和登记机制等,使志愿服务能成为社会公认的个人工作阅历和个人社会贡献的评价内容之一。
其次,应该大力加强志愿宣传,在社会上树立尊重志愿服务,崇尚志愿服务的风气。虽然在奥运会和残奥会中志愿者给世界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但背后他们还是承担了很多的痛苦和辛酸,一些工作人员管理的不人性化和对志愿者工作的不理解都挫伤了志愿者的服务热情,试想,如果以后这样的情况依旧,很难保证志愿者队伍不会慢慢流失。
再次,应该把志愿服务植根于早期的教育中,这是那些志愿服务开展时间较长的国家的普遍做法。以美国为例,从小学开始学生就接受志愿服务教育,学校也会组织各种各样的志愿培训。据统计,在2004年,有多达55%的美国青少年参加了志愿活动。同时美国也规定中学生要想升入好大学,就必须要在3年内完成至少40小时的志愿服务,如果要上更好的学校就要参加更多的志愿服务。这样的规定让志愿服务精神植根于美国人心中,形成了志愿服务的社会风尚。
超过170万名志愿者是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留给社会的一笔巨大财富,如何继续发挥好这笔财富的效用现在看来仍是任重道远,需要建立一种长效的运行机制来保证。否则,扩展志愿服务精神就只会是一个美好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