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三次“思想解放”强化高校党校创新建设
关键词:高校 解放思想 党校 创新
在以往的高校党校工作中,习惯以举办讲座次数、学生出勤率、开展党内活动、颁发文件数量、领导下查次数、硬件设施等等具体量化标准作为评价标准,甚至在过程中出现“走过程、讲形式”的现象,对于学生的考评过多地讲求墨守成规的记忆,没有很好地发挥高校党校对学员的创新型教育。新时期的高校党校教育应找准着力点,担负起推动干部解放思想的历史使命,以培养一支既掌握马列主义基础理论又能紧密联系实际,既塌实肯干又不纸上谈兵,既熟悉并掌握马克思主义传统观念又不断在实践中开拓创新的实用型青年人才,培养他们将理性思维与感性经验统一,将专业知识与实践运用统一,将运筹帷幄的领导组织能力与心系群众统一的能力。这是新时期对高校党校教育的要求,也是三次思想解放的时局对高校党校的要求,更是高校党校教育长远、稳定、良好发展的要求。
把握时局,明确方向。将高校党校建设深入到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成果与发展机遇中去。
邓小平同志曾多次指出:“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引言中就开宗明义地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充分说明我们党对解放思想的高度重视,充分说明当前继续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新时期更要求党校党校教育应找准着力点,在党的思想指导下,担负起推动干部解放思想的历史使命,实现基础教育和解放思想教育的紧密结合。
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育理念。不断研究贯彻高校党校教育新体制、新方法、新思路。
近日,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要深入研究妨碍教育发展的思想障碍和制度性障碍,反思教育价值观问题、人才观问题、重学术轻技术问题,继续解放思想、克服障碍、制度创新。教育的改革要求高校党校的改革。要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把纯理论研究深入到时局发展、国情的需要中来,注重激发党员干部主体性、积极性、自主创新性,提高其战略思维、党性修养与业务能力。展开个别辅导,分散式教学,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多联系国际政治、经济形式,分析现在国内社会问题,让大家了解国情、社会现状,让大家对当代社会有一正确、积极的认识;走出教室,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老红军、老战士讲述自己的革命生涯和战斗经历。理论部分以讲授为主;实践部分采取研讨式方法;可以开展具体活动。要使党校教学、科研既能深入理论研究,又透过研究服务社会本身;既有纯理论的铺垫,更有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既有对传统的理解,更有新火花、新思想、新理论的产生。
强化党员群众意识,激发高校整体活力。加强学生党员与学生群众之间的联系,以“一帮一”、“一帮多”的形式将党的思想宣传开去。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建立党员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是党校尤其是高校党校建设的重点。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是群众观察党的形象的窗口,党员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体现党员的先进性特质。高校的学生党员多在学习、综合素质上都出类拔萃,领导、协调能力较强,但是与民交流、向民学习的思想上却多有漏洞。高校党校教育必须突破集中教育、封闭教育、个体教育的思想,走出“只针对党员提高党性教育”的误区,解放思想,把学生党员安置到群众中去,“结对互动、双向帮学”,通过共同生活、共同学习、共同工作,传达党的先进思想,扩大党的影响力、号召力、感染力,同时,将群众中好的思想纳入自身学习的范围。
解放思想与党校建设互溶共促,将解放思想的成果作为检验党校工作的标准。
解放思想是正确行动的先导,是党的先进性的体现,也是也是党校发展的灵魂。中国共产党是新事物、新思想、新行为的产物,墨守成规、闭门造车等观念将会阻碍党的发展。高校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方,而党校则是高校人才的集中地,解放思想尤为必要。思想解放的空间决定高校党校发展的空间,思想解放的高度决定高校党校发展的高度,思想解放的层次决定高校党校的层次。其教育应突破以往把发展等同于算术基数的简单增长这一误区,以解放思想的理念武装自己,营造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民主讨论、积极探索、求真务实的风气,坚持科学探讨无禁区,讲坛论坛有纪律,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与党中央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不断推动高校党校建设突破性、创新性发展。
本文参考《共和国重大事件纪实》杨先财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出版;《交锋》 马立诚凌志军著,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出版;新华社,顾明远:《深化教育改革须解放思想打破思想障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