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创新价值与科学发展观的几点思考

近期,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主动学习,尤其是仔细阅读中央领导和国内学者们的有关著作,并结合自己近年来在科研项目中所进行的一点科技创新探索,感觉到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对提升个人的创新能力、社会价值观及科研工作思路等方面有明显的帮助,可以说受益匪浅,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和认识。

一、我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从社会学层面来说,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总结半个世纪以来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形成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对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内各项事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我们个人思想认识层面来说,发展观是一种认识论,是一种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对我们形成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有积极的作用。作为我们个人,发展和进步更是伴随我们的人生整个历程,只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认知当今的世界,我们才能在处理各项具体问题时具有远见卓识,及时预见困难,掌握主动;只有用发展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认清复杂的社会形势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才能紧跟历史前进的步伐;只有用发展的思想来指导我们的科研工作,我们才能克服科研工作中面临的各种困难,顺利应对各项难题,并能够通过不断创新去实现研究目标。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一个人如果仅仅是掌握了一些科学知识,还不能说他具备了科学素质,而是要把行为方式、思想方式、生活方式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才算是具备了科学素质。只有这样,科学发展观对我们个人来说就不会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会变成我们的自觉意志,也会使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成为社会发展进程中积极主动的进步力量。

二、我对技术创新的认识

在近期我们研究院“格言”征集活动中,我提交了六条“原创格言”,有两条是有关“技术创新和发展”的内容,其中一条是“对于一个研究机构来说,发展是硬道理,创新是软道理,软硬结合才是真道理”,另一条是“创业守成,创新制胜,绩效进位,科研争先”。这也是我对科研工作的技术创新与科学发展观之间关系的一种肤浅的理解。国内有学者就创新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做了这样的论述“发展观本质上表现为一种价值观,任何技术创新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价值观的指引和规约下进行的,因而,不同的发展观会导致创新主体在解决创新问题的原则、方法和价值取向上的各异,进而影响创新主体对创新模式和战略的选择,可以说,发展观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总体思维框架和行动指南。”【1】基于这样的理解,我结合自己近年来开展的科研工作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1、创新主体的作用

对一个具体科研项目而言,创新的主体就是项目的组织者(项目经理)和主研人员,科研项目成果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取决于该项目研发团队的创新思维和价值取向。2006年至2007年,我作为《股份公司油气回收系统推广与应用》课题的主要研究人员,主要负责该项目的现场调研、现场监测评价等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在试验中发现国家标准规范推荐的监测方法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油气的主要成分中没有必要剔出甲烷,因为测定的样品中应该包括总烃的含量。这与通常意义上的环境监测样品不同,而且由于挥发性油气浓度为常量等级(g/m3),空气中存在的微量级(mg/m3)的甲烷对测定结果来说误差可以忽略。

(3)对采集的样品保存和运输条件要求严格。由于油气的挥发性与油气的实际温度呈一定的关系,用FID气相色谱法的样品采集时,现场样品的实际温度、气压不能真正反映到实验数据中。

针对以上三个方面的技术问题,我没有在现有的检测方法上做文章,而是采用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思路,针对现场检测工作的特点研发了两种便携式全自动油气浓度测定仪,很好地解决了这些的问题,在该课题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正在积极申请发明专利。也正是基于此项技术的实用价值,2008年由我主持的《油气回收技术评价标准及烃类气体检测方法研究》课题在股份公司销售版块再次立项,研究目标是形成2个规范和1个检测方法国家标准。

通过这个成功的创新案例,给我一个深刻的启示是:创新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决定着创新的方向和成败,创新主体的前瞻性思维与行动决定着创新的最终应用价值。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