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心得体会:从北京奥运会看中国改革开放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给中华大地送来了前所未有的温暖,这股春风,吹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十年“文革”浩劫,吹散了人们心中压抑了十年的黑暗阴霾,吹响了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伟大号角,从此,国人思想解放,精神焕发,信心倍增,开始投身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

而今,三十年过去了,三十年间,中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改革开放是否取得人们所期待的成就,我们究竟收获了什么,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不同的感慨,有自己的评判和切身体会,但我想,对三十年改革开放成果的最好诠释和评价,莫过于奥运会在北京的成功举办。

2008年8月8日,奥林匹克圣火在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熊熊燃起,这一刻,燃起了十三亿炎黄子孙澎湃的热情,燃起了人们对改革开放政策的肯定和深深赞许,人们饱含激情和泪水,一起去见证这个伟大的时刻,一起去分享这份属于中华民族的荣耀。这是中华民族翘首百年的圆梦时刻,奥运梦圆,见证了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变迁,见证了改革开放的英明决策,坚定了中国人民的信心和决心。8月的中国,8月的北京,站在了世界最耀眼的舞台上,全体中国人民一起聆听了自己用勤劳与智慧奏出的世界上最华丽的乐章。

奥运会后,曾读过许多的述评文章,均给予了北京奥运会极高的评价,人们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人礼”,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新起点,是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好检阅,它书写了中国改革开放最辉煌的一页,它让世界充分感受到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精彩华章,它将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新界标。各路专家和媒体,透过奥运会,给予中国的改革开放以最高的礼赞。

奥运举办之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萨翁说:“这是我见过举办最成功的一次奥运会”,罗格先生说:“北京奥运会是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 确实,我们实在想不起,还有哪个词能超过“无与伦比”对北京奥运会的盛赞。面对这一盛赞,我们幸福的泪水中,不免回忆起往昔辛酸的岁月:

100年前的1908年,在第4届奥运会后,一些爱国同胞曾在《天津青年》上发出“奥运三问”:中国何时能派一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派出一支运动队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自己举办一届奥运会?三个问题折射出了中国当时的贫穷和落后,让无数同胞深深汗颜和伤悲。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中国奥委会终于在1979年重返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1984的洛杉矶奥运会上,许海峰夺得第一个奥运冠军,打破了中国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纪录。也迈出了中国在后来的奥运比赛中当仁不让的步伐。

曾在一篇报道上看到: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平均以每年近10%的速度增长,国家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45%,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中国在短短的30年时间里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几百年创造的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多。再次证明了是改革开放为奥运梦圆积淀了雄厚的经济基础,是改革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同时,是改革开放为实现奥运储备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使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完全成为现实。鸟巢、水立方独特的设计,让世界叹为观止,新材料、高科技的应用,先进安保体系的建成,配套交通设施的完善,奥运村衣食住行品质的提升,使北京奥运焕发出夺目光彩,展示了科技、环保、人文精神与体育互动的巨大魅力。曾经,中国代表团是唯一住不起奥运村的代表团,国人铭记了这段悲情的历史,负重奋进,开拓创新,30年,中国旧貌换新颜,经济状况和体育竞技水平得到飞跃性发展。获得了几千项世界冠军,成为世界体育大国,群众性体育事业得到空前的发展。

北京奥运会在世界的赞叹和掌声中结束,中国荣登上了金牌榜首,在中国的体育发展史上记上了重重的一笔。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举办北京奥运会,是历史的巧合。也是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必然,它记录了一个古老民族融入世界潮流的坚实足迹。而奥运会,也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中国人民将借助更快、更高、更强的足音,以更加开放、理性、自信的姿态走向未来,走向世界,走向共和国又一个新的辉煌。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