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新局面的一大法宝。”(摘自胡锦涛总书记“6.25”重要讲话)当前,我们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人事部门的工作任务、工作对象、工作方式、工作环境等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就必须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推陈出新,才能淘汰不合时代要求的思想和做法,才能把科学发展观真正体现到人才人事工作的生动实践中,才能使人才人事工作更加符合实际,与时俱进。

一、强化第一战略理念,在工作思路上求突破

人事部门思想再解放,首要的是要从狭隘的工作思路中解套出来,自觉地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大局中去找到坐标,拓展思路,牢固确立人才强市是第一战略的理念,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人才开发上来。

凸显人才战略位置。从宏观层面上讲,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因为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经济发展正从主要依靠能源、资本等要素投入转向主要以知识、技术、创新为动力,区域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明显地表现为人才的竞争,因此我们要树立人才资源是主动性资源、战略性资源、第一位资源的理念。从微观层面上讲,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强化人才资本意识,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人才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具潜力、最具活力的要素,那个企业重视人才,拥有人才,企业一定长盛不衰。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都十分注重人才资本的投入和积累。从人事部门自身层面上讲,人才开发是第一要务。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关键阶段,人才强国战略已成为国家战略,写进党的十七大报告和新党章,人才工作在党的全局工作中的位置更加凸显。人事部门作为政府综合管理人才人事的职能部门,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中负有重要责任。只有从实现国家战略的高度,把人才开发作为人事部门的第一要务,围绕人才开发开展工作,人事部门才能紧贴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坚持市场化取向改革。人才作为一种资源和资本,通过市场,顺着优势方向,配置、流动和集聚。因此必须坚持市场化改革,加快人才流动,促进人才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结合,推动人才资源通过市场化配置和转化。要充分发挥企事业单位和人才两个主体的能动作用,鼓励作为用人主体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将人才作为资本进行投资、开发和经营;建立人才资本产权制度,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要充分发挥经济利益和社会价值双重激励作用,注重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创造性成果和实际成效,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了实际贡献的人才通过创新创业先富起来。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调动和发挥用人主体、人才及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速体制和机制创新,破除制约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体制性障碍和政策壁垒,实现“三大市场”的贯通,即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的贯通、有形人才市场与网上人才市场的贯通、市内人才市场与市外及国际人才市场的贯通。

二、强化公共服务理念,在工作职能上求突破

人事部门思想再解放,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模式中解套出来,牢固确立服务为本、服务为先、服务为荣的理念,切实转变职能,率先树立政府公共服务的形象。

一是公共服务体系再深化。按照“政事分开、政企分开”原则,推动政府所属人才市场体制创新,强化公共服务,拓展市场功能。加快人才市场专业服务功能建设,大力发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乡土人才等专项服务功能;加快人才市场高端服务功能建设,鼓励发展人才猎头、素质测评、职业培训、人才诚信等高技术含量的个性化人才服务项目。强化与重点城市人才市场、重点区域高校的横向联系,深化省市县乃至乡镇人才市场的纵向合作,形成数据对接、信息共享、合作有序、共同发展的新型互动合作平台。

二是公共服务功能再强化。人事部门要按照务实、高效、规范、透明的要求,根据群众所需,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改进服务手段,创新服务方法,做到诚信服务、便民服务、文明服务。大力发展电子政务,搞好网络建设,搭建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使机关工作更加便捷公开、规范高效;完善服务措施,提供便民服务,在首问责任制、承诺制、信访接待等制度的基础上,完善预约服务、一站式服务等服务形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办事环节,规范办事程序,提供快捷、公正、公平的服务,努力打造阳光人事、法制人事、和谐人事。

三是公共服务政策再优化。人事部门要切实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推动创新创业服务资源的整合和联动,共同打造融合贯通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将政策资源向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倾斜,指导、支持和鼓励各类用人单位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科技研发人才、优秀技能人才。加强分类指导,以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和优势企业为载体,积极落实人才小高地建设的各项政策,指导做好一企一策、一人一策、一事一策的组织实施工作,分门别类的搞好关键人才引进和创新创业团队的建设,提升人才队伍的竞争力,让更多的优秀人才到通州干事创业。

三、强化创新创优理念,在工作特色上求突破

人事部门思想再解放,忧患意识和争先创优意识,增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紧迫感和奋发有为、争创一流的责任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改革发展的大潮中来,敢于打破常规、大胆创新、善于创新,力求先人一步、快人一拍,在工作特色上求突破。

放大人才创业效应。集聚一大批创新创业型领军人才,促进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形成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产业体系,是推进通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要不断完善政策,充分发挥我市已制定出台的有关鼓励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智力及鼓励科技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的激励作用。要加大人才开发的投入,充分发挥鹏欣大学生创业基金的补血功能,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去自主创新创业。要探索聘用大学生和技能人才当“村官”,进社区,到一线创业,充实基层人才队伍的途径。以更加开明的人才政策,营造通州人才集聚的“磁场效应”,人才竞争的“赛场效应”,人才创业的“绿地效应”。

放大引智合作效应。要充分利用我市良好的经济发展形势和产业发展基础,发挥好通州北美招才引智工作站和特聘海外招才引智顾问的联络作用,积极引进国外智力。建立和完善引进国外智力的激励机制,增加对引进国外智力的资金投入。抓好引智基地建设,发挥示范作用。围绕三区三园建设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以传统产业改造,新技术产业孵化,主导产业培育和现代科技应用为重点,引进和推广产品设计、生产工艺和工程新技术等智力,切实提高我市工业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引智工作要不断向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社会事业领域拓展,大力引进吸收和转化国际最新科技成果,一方面拉近与世界科技进步的距离,一方面减少科技创新的投入风险。

放大园站载体效应。要认真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强留学生创业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科技企业孵化器等载体建设,在风险投资、科技基础设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提升水平。探索建立各级各类创业创新载体资源共享、合作研发、联合培养人才的融合互动机制。在继续加大硬件建设的基础上,着力加强创业创新服务的软件建设,吸引国内外各类高层次人才在载体内的集聚。加快建立产学研紧密合作的有效机制,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互动融合。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