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两会心得体会:两会看点之与高等教育有关
这些天手机报一直强迫我看两会热点,漫天遍野的三农、就业、航母,说实话,对这些东西我并不是太了解,因为我并没有经历过这些东西,没有下过地种田、没有去求职市场打拼、没有去边境站岗,所以看那些报道总觉得是雾里看花,这里有这里的道理,那里有那里的道理,我该站在哪边,我也迷茫。但今天早晨,终于看见了高等教育的热点,这个我正在经历的阶段。
高等教育几年比较合理?有人建议第一年军训,然后四年本科,说这样可以减缓就业压力,也可以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素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事情有先例,据说一些名牌大学曾经有过这样的制度,只是现在高等教育本科已经普遍四年制,余下的建筑医学等因为要补习美术或者外加实习,因此才例外地有更长年限。此言一出,当然是有人支持有人反对,就我而言,当然是希望教学时间延长,但是不是所有延长出来的时间都用来军训,还有待商榷。
学习现代专业知识需要几年?或者问得再具体细致一些,用专业找工作需要学习几年?这个问题在古代的话,学四书五经的大概是十年吧,所谓寒窗十载,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期间有一些时间是私塾等启蒙教育,而且当时的“十载寒暑”毕业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博士了。至于像鲁班那样的“工科专业”,估计几年就能毕业了,哪怕是徐光启学数学,大概也不是很长时间吧。总之,在古代,那个知识量相对较少的时代,学习是很快的,因为已知的就这么些东西!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比如学数学,现在的高等代数中有一章叫微分方程,其中有一节叫初始条件,其中有一个问题叫柯西条件,天哪,我们的一个小小的知识点,很可能是人家的重大研究成果!牛顿的三大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人家终其一生,我们却只是浮光掠影!我们再一次看见了自己:因为知识量的指数式扩大,我们不得不学得广博却不专,甚至抛弃了很多很多曾被人认为很重要的东西,比如爱因斯坦学小提琴,我们就没时间学吧。
然后但就我的专业看这样一个变化,我现在学单片机,学8051单片机,而我的老师,她本科毕业的课设正是关于这个单片机的!她研究生毕业论文中出现的东西,基本都是我们现在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因为这些控制技术在生产中用得太多了,科技在发展,工厂在发展,以前的技术不断淘汰,新技术涌入,而我们却又不得不从那些被淘汰的技术开始学习,再慢慢掌握现在的新技术,可四年制的学制哪里来时间让我们“慢慢”掌握呀!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很多年,唯一的成效是让我们的教育中出现了“选修课”、“劳动课”、“美术课”,顺便地压缩了专业课的课时,真是讽刺,因为素质教育,专业课的压力更大,负担更重了!
从人类发展近代科学到现在,我们的知识来源于数千年,数亿亿亿人的辛勤努力,我们有生之年又如何将这些消化呢?于是有了教材,将那些知识进行分类,分为数学、物理等等云云,新技术的出现又诞生了不少学科,我们面对的当真是学海无涯,可与古人又有点区别。古人的学海无涯,是说有些问题没有人能解答,所以即使不能回答这些问题也无阻于就业,现代人的学海无涯,是说有些问题自己不能解答,但有人能解答,所以那些能解答的人找得到工作,自己就只能成为次品了!
因此如何让每个经受高等教育的学生都能就业,都能把所学的用到工作中去产生效益?这确实是教育质量的问题。如果高等教育延长年限,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将那些被过度压缩的学科解压缩,然后让学生学得更好,不再成为被淘汰的本科生,那么也就不存在就业困难的说法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