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心得:更务实、更贴近、更细节
总理两万多字的政府工作报告,突显了三个特点:更务实,更贴近,更细节。
更务实
首先是体现在审时度势,及时应变。比较去年的报告,就能发现,宏观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改变。2008年两会的调子,是政府以相当严厉的口吻控制经济过热,关键词是“两防”,“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而今年则指出要通过拉动投资、拉动消费,保证经济增长。比如,在阐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去年报告用的是“稳健”和“从紧”,今年用的字眼是“积极”和“适度宽松”。
务实,也体现在不讳言问题,不回避矛盾。温总理在谈及“实施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时指出,要“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要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看来,政府在倾听民声、采纳民意、集纳民智方面,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
更贴近
突出地体现在民生方面的比重大大增加,对百姓极其关注的就业、收入、住房等热点问题一一回应,安排周详。
比如,在谈及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推进税费改革时,温总理表示,要采取减税、退税或抵免税等多种方式减轻企业和居民税负,再加上取消和停征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可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约5000亿元。这是一份事涉众多人群的沉甸甸的“大礼包”,对活跃微观经济、促进消费的作用不可小觑。
更细节
比如,谈大学生就业,细致到了“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给予社会保险和岗位补贴;到农村基层服务和参军入伍,给予学费补偿和代偿助学贷款”;在谈到医疗卫生事业时,承诺也近乎事无巨细:“将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标准由人均600元提高到720元”、“在农村妇女中开展妇科疾病定期检查”……这份几乎有些“婆婆妈妈”的细节关注,体现了政府“以民为本”的执政思路,也让基层在贯彻执行一些“仁政”时,不留下“走样”的空间。
危机当前的“两会”受人关注,而一份更务实、更贴近、更细节的政府工作报告,则让人对化危为机,有了实实在在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