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系统践行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5·12”汶川大地震,给我县文化基础设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又给我县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速加快、又好又快搞好灾后文化重建,掀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当前我县文化战线的首要任务。
一、灾后文化重建必须清醒认识当前剑阁文化建设的现状
我们经常说,剑阁人杰地灵、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剑阁是文化大县、全国文化先进县……但这都已成为历史。目前,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我县文化建设的现状。如果我们仍然沉睡在祖先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上,沉寝在所谓的文化大县和全国文化先进县的光环里,那么在灾后文化重建的过程中,我们势必会造成思路不清、目标不明、重点不突出、措施不得当。应该说,剑阁的文化建设在经历了一个发展高潮期后,目前正处于低谷,能否掀起新的一轮发展高潮,关键在于抓住灾后文化重建的机遇,把剑阁文化建设的基础夯实。目前剑阁文化建设的现状可以概括为“三高三低”。
1、起点高但落脚低,硬件设施不适应文化发展的需要。剑阁历史悠久,祖先遗留下来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群众文化十分活跃,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剑阁就获得了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我们虽然站在了一个较高的起点上,但是我们的落脚点却很低。剑阁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相当落后,表现在:文化局有牌子无机关,长期“打游击”,人走到哪里牌子挂到哪里;文管所有文物无库房,长期用简陋的民房代替库房,对文物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两馆”无馆,县城搬迁后,老县城原文化馆和图书馆因偿还债务,一部分被拍卖,剩下的被国投公司收走从事出租经营,新县城“两馆”由于资金问题到目前还没有真正建起来;文化站无站,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乡镇就建立了文化站,属全民事业单位,但是到现在为止就仅仅只有一个文化干部而没有文化阵地,更没有任何设施设备;县城搬迁后,目前新县城还没有影剧院。
2、要求高但水平低,人才队伍不适应文化发展的需要。当前,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对文化工作的要求高,人民群众对文化工作的期望和对文艺欣赏的口味高。但是,受特殊环境和条件的限制,目前我们这支队伍还不能适应这个要求。在这支队伍中,绝大多数是事务型的人员而不是专业型的人才,更没有复合型的人才。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掀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这支队伍还有很多的不适应。
3、角度高但地位低,管理体制不适应文化发展的需要。“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满足人民精神需要的重要保证。党的十七大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并为“四位一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内容,这就充分表明了文化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作为基层文化工作部门和文化工作者,地位很低。文化局作为政府的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目前是事业单位;乡镇文化站是全民事业单位,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按照政策规定,乡镇文化干部工资和文化站基本业务费应该纳入财政全额预算,但至今都没有得到落实;文化系统干部不能得到正常交流,缺乏多岗位锻炼。目前对乡镇文化站实行的是“行政隶属乡镇政府领导,业务上接受主管部门指导”的管理模式。县文化局虽然承担着对乡镇文化站业务指导职能,但由于体制原因,其它很多方面不能过问,也不便过问,使乡镇文化站处于一方不愿管,一方管不了的“两不管”境地。
二、灾后文化重建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句话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的集中概括。
因此,必须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和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把握原则,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切实抓好灾后文化重建各项工作。
1、灾后文化重建必须服务于剑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文化属于上层建筑,文化本身无阶级,但它必然要为统治阶级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灾后文化重建的最终目的是推动剑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灾后文化重建的各项工作都要围绕剑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文化的社会职能。
2、灾后文化重建必须立足于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文化就是“以文化人”,文化最基本的社会职能就是抚慰心灵,安民乐民。灾后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物质家园保障的同时,更需要精神家园归宿。享受最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权益。因此,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就是灾后文化重建的基本立足点。
3、灾后文化重建必须着眼于社会和谐发展。和谐社会是以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为核心,以实现人类幸福为最高价值的理想社会和实践模式。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深入到文化层面,因为文化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文化对一个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因此,在灾后文化重建中,必须着眼于社会和谐发展这个目标,积极构建文明健康、与时俱进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
4、灾后文化重建必须贯穿于城乡统筹。剑阁是全省二十七个“扩权强县”试点县之一,是川北人口大县、农业大县,也是全国的文化先进县。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提速我县的文化建设,进一步繁荣我县的文化事业,提升文化软实力,为推动剑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是摆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议题。灾后文化重建必须贯穿于城乡统筹的全过程,具体来讲就是应当从统筹城乡文化资源、统筹城乡市民文化消费、统筹城乡文化设施建设、统筹城乡文化人才等四个方面进行。
三、灾后文化重建的成果是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检验
在文化战线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当务之急就是要把灾后文化重建的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以灾后文化重建的实际行动来践行科学发展观,用灾后文化重建的实际成果来检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最终效果。
1、立足需求,着眼发展,抓好文化阵地重建。灾后文化重建,文化阵地建设是基础。没有文化阵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就只能是纸上谈兵,群众文化活动就没有载体,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就不可能得到保障。在灾后文化重建中我们要立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需求,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本着建得起、转得动、可持续的原则,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着力抓好以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和5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57个乡镇发行网点、87个公共阅报栏为重点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及载体建设。
2、抢救第一,合理开发,抓好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譬如城镇化带来的基本建设热潮、经济发展带来的旅游热等使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不少古建筑、古遗址及风景名胜区整体风貌遭到破坏。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文物非法交易、盗窃和盗掘古遗址古墓葬以及走私文物的违法犯罪活动在一些地方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大量珍贵文物流失境外;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使许多重要文化遗产消亡或失传。因此,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在灾后文化重建中,我们重点要抓好以剑门蜀道遗址、觉苑寺佛传壁画和古建筑、鹤鸣山摩崖石刻道教造像和颜真卿大唐中兴颂、剑州白塔、钟鼓楼古建筑、古城墙红军十大政纲石刻以及剑阁花灯、剑阁皮影、剑门情歌等为重点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
3、抚慰心灵,安民乐民,抓好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活动与广大人民群众联系最频繁、最广泛、最贴近,不仅能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而且能产生巨大的凝聚和激励作用,具有旺盛的生命力。“5·12”特大地震给人们造成的伤痛之深、留下的记忆刻骨铭心。如何使人们的思想尽快摆脱地震的阴影,把人们从地震的痛苦和恐惧中解脱出来,面对现实,走向新的生活,这是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立足点和落脚点。要通过政府搭台、文化部门指导、群众参与的方式,组织开展好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宣传鼓劲、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文化、农民文化、节庆文化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
4、贴近生活,宣传鼓劲,抓好文艺产品生产。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紧扣剑阁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创作一批主题突出、内涵深刻、特色鲜明、艺术性强的高质量文学艺术产品。在此基础上,通过艺术加工,打造成为精品舞台艺术,奉献给广大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当前,我们重点要放在灾后重建和感恩、建国六十周年、剑阁民间文艺等方面题材的挖掘和打造。既紧扣时代主题、又突出地方特色。
5、科学规划,面向市场,抓好文化产业发展。抓住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的机遇,把国家文化产业政策和导向与剑阁的实际结合起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好我县文化产业的规划与布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放宽市场准入,拓展融资渠道,鼓励多种所有制结构和多种经济成分在我县投资发展文化产业。在保证投资者合法经济利益的同时,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增加社会就业岗位,促进社会和谐。
6、公平公正,依法行政,抓好文化市场管理。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市场管理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越是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越要加大文化市场的管理。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公平公正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