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5·12纹川地震一周年

现在猛然想一想,时间也过得真快。那场惨烈的地震竟已经是一年多以前的事了。如今想起,依旧是痛,只是其中多了份平静,添了份祝福。

记忆中的5月12日,是在一模复习中度过的。对当时正在读初三的我来说,如何考好自然是心中想得最多的事。

按现在看来,地震发生时的我应该正走在马路上,倒是心无杂念,平静得很,却不知道同时在同一片土地上的另一些人正经历着怎样的生死离别。

最先的预兆是刚进家门母亲的一个电话。地震的事自然也就听说了,只是当时什么也没想,单纯的以为只是北京的一场小地震。

人家日本天天地震,那的人不照样生活得好好的吗!

有如此妥帖的理由,也就果真没有多想。

到了晚上,才知道了实情的严重性。地震在汶川,7.8级。

最初只是呆呆的听,心中并没有概念。直到看到电视上的一片废墟,心中才顿生凉意。

如今想起来,当时的感觉还仍在。撕心裂肺的痛苦到谈不上,但却是悲伤,不是痛不欲生,却是寒至心底,悲从中来。

之后的几个月里,周遭的事情似乎都是关于地震的。不想去听,却又不得不听。不禁苦笑,媒体也终究有它的弊端,就算你堵住耳朵去避免某些残酷的现实,真想却还是会在你面前向卷轴一样徐徐展开,一遍一遍揭开你好不容易愈合的伤疤。

于是,一些画面就这样进入了脑海。

一位老师牺牲自己为的学生挡下了倒塌下来的门板;

一位母亲在坍塌的缝隙中为自己的孩子奉献出最后一滴乳汁;

一位少年本已得救却有着回到废墟中,拯救自己的同学……

这样的事似乎每天都会听到,然后本已因恐惧而紧缩成一团,想要逃避的内心也渐渐变得释然。

政府在灾区建起了临时抢救棚;

解放军战士彻夜不息的搜索生命;

医护人员几天几夜没合眼,拯救患者,为他们减轻痛苦……

心中抵触防御的壁垒慢慢倒塌,坚冰慢慢融化。

全国各地都捐来了衣物,急救器材;

世界各国都派出了医疗队,搜索队;

很多志愿者自告奋勇,自费前往灾区帮忙进行灾后重建……

然后内心颓然被感动,终于有温热的液体流出眼眶。

记得地震发生后,有记者询问著名作家余秋雨:您认为汶川地震于9·11事件最大的差别是什么?

余秋雨回答:9·11时仇恨与爱的交集,而汶川地震只有爱,没有恨。

母亲的爱,是温馨;老师的爱,是博大;社会的爱,是和谐。

不知为何,在地震惨不忍睹的场面下,竟隐含着这样让人亲切的词汇。在那凄楚的外表下,竟包含着这种人性的光辉!

是的,自然残酷无情,喜怒无常,但这却将我们这些脆弱的生命个体联系在了一起。那纯粹无私的大爱,正将无数个束缚在我们中间的无形堡垒击垮,将我们聚集,就像最初和最后那样,一起欢笑共同流泪,患难与共。

于是在不久以后的今天,却很难对这个事件下一个结论了。

只能说,上天公平,夺走一些生命,留下一些契机。而也正是这些别夺走的生命与被留下的契机,让2008年的5月,冷暖明晰。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