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全省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心得体会
我大学所学的专业不是新闻,从事新闻工作压力很大,以前也看过很多新闻写作方面的书籍,这次经过近一周的系统培训,使我将自己看书学到的理论知识和讲师们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思考,学到了许多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应该了解而我却不知道的东西,对编辑记者的认识更进了一步,对这份工作的责任和意义更加深了理解。
在开学典礼上,省新闻出版局的领导强调了此次培训的重点,最关键的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国家与宣传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宣传纪律。尤其要学习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它是我们新闻领域的理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党性原则,坚持党和人民的喉舌作用,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积极推动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要知道,新闻工作不是随心所欲的;二要有政治家的眼光,从政治上思考分析问题,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自觉地反映社会情况;三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把握好舆论导向,坚持舆论争辩的方针和宣传团结的原则;四是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全面、客观、准确、鲜明、生动地进行报道,在新闻报道中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反映社会主题。我想,不正确的舆论导向不仅会给我们的事业造成损失,也会给社会带来不利,因此,记者要有纪律、法规意识,应该本着对社会、对新闻、对自己负责的态度,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宣传纪律。最后省新闻出版局领导强调了此次培训的目的是提高新闻采编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并进行出版法规与出版业务的培训,最重要的是运用所学知识将培训与工作结合起来。
兰大新闻学院副教授马忠博士对新闻活动中的法律问题进行了讲解,他的授课形式生动活泼,语言风趣幽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马教授从建国以后的第一起新闻侵权案件讲起,深入浅出,分析了新闻侵权的原因,讲了我国对名誉权隐私权等进行保护的法律文件都有哪些,重点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事例向我们讲解了新闻侵害的责任要件。新闻侵害行为如虚假报道,是性质虚假或具体细节严重偏差。马教授举例说,将某人贪污5000元误写成贪污50万元,将某人走私钢材写做走私淫秽物品,虽然报道事件性质仍然是贪污或走私,但其细节描写发生重大错误,足以改变人们对事件性质的认识,这样的报道仍然构成虚假报道,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侵害行为还有用语不当,侮辱、诽谤,如,某作家在《好一朵蔷薇花——符号产品王发英》中将抚宁县农机公司统计员王发英描绘成“小妖精”、“大妖怪”、“流氓”、“江西生产的特号产品”、“疯狗”等,严重损害了被报道人的人格尊严。新闻侵害行为还包括广告夸大,对违法者过于贬低,不正当公开、揭露事件等等。最后马教授对“死者的权利”、“内部出版物引发的名誉侵权纠纷”、“纪实文学作品侵害名誉权”、“新闻责任的承担主体”、“抗辩事由”、“承担责任方式”等问题进行了讲解。
在“报纸新闻采访报道艺术论”这堂课上,西北民大新闻学院副院长牛利红教授强调了采访要脑勤、眼勤、嘴勤、手勤、腿勤。我想到自己有时采访,大多失败在采访前的准备环节上,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材料,提不出问题,提问时又颠三倒四,缺乏逻辑性,自始至终都是被动式采访。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要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我们在平时就要有所准备——学习理论政策,认清当前形势;了解全局情况,掌握社会动向,多方面增长知识,扩大采访视野;广泛积累资料,适应工作需要。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究竟该如何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呢?牛教授对平时准备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她说,了解情况和掌握动向的重点,包括各行各业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的情况,干部和群众在一个时期的思想活动,实际工作中的成就、经验、矛盾和主攻方向,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典型、冒尖的人和事。积累知识的主要途径呢,不仅平时要多读书看报,广采博取,更重要的是结合实际工作,重点攻关,注重社会实践,无字“天书”,不可忽视。当然,资料积累也很重要,平时就要进行思想积累、情况积累、信息源的积累、业务资料的积累和知识性资料的积累。
诚然,充分的准备是前提,那么采访时应该如何进行提问以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呢?通过学习,我知道首先要把重要的问题分成几类,把每一类问题化解成提问时的具体问题,然后把这些重要的问题捋成几条主线,排列成一个问题的脉络和序列,记录在笔记本上,这样方便记忆,也方便随时根据这条脉络来监视自己提问的方向性和目的性。牛讲授说,提问更讲求艺术,好问题可以开掘出最大的新闻价值,好问题要从既定目标和受众出发,要能抓住重要性事件,要客观,避免诱导性,还要有“新”意识。好问题离不开提问技巧的烘托,一般都具体、明了,切中要害,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提问方式还要有针对性。
这堂课还使我知道了在采访中观察和交往也有艺术性。观察不仅可以帮助记者获得丰富的第一手材料,还能帮助记者发现和捕捉富有特征的细节。因此,我们在平时的采访中应该抢占视角、突出重点,要多视角地看。我想,记者在采访中,之所以能同采访对象面对面地融洽交谈,甚至是心灵上的沟通,最终获取新闻素材,既取决于记者对采访对象的认识和了解,更取决于记者正确运用公关人际交往艺术,特别是人际吸引获得采访对象对记者的印象和信任。
这次培训,使我感触最多的不仅仅是各位讲师对业务、理论的精纯,更多的还有讲师们多年来心中始终严守不变、作为一名优秀记者的良好品质。我在学到新闻业务相关知识的同时,更明白了,成为一名好记者的基础不只是业务技能,还应具有优异的品格:热爱行业、勤于实践、善于学习。正如老师所说,重要的不是我们所处的位置,而是我们努力的方向。